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妾室-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擅动贡品的罪名来说,金元宗这点惩罚压根不算什么,何况还有褒奖。

    师爷也是感慨地说,“这金大人可真是够狠,他这么一招供,江南官场上上下下都被他坑了,听说靖王爷也上了请罪表。刚巧这次成王世子来南方调粮,各地府库粮食不全的多,军粮可耽搁不得。所以,上面下令,各地都预先征集些粮草送过去。”

    “送到明州吗?成王世子在明州?”

    “成王世子押送粮食到砚山那边的兰江边了,各地征集到的粮食,都押运到那边去。我们知县大人就是为这事,最近各村都要通告,让大家有粮的赶紧交。”

    “原来是这样,那武知县和县衙上下都要劳累了。”

    “谁说不是啊,我得赶回县衙去,就不跟您多说了。”

    那师爷说完八卦,告辞回县衙交差了。

    玉栋也不骑马了,让阿胜牵马跟随,坐上马车里,将那师爷的话和玉秀说了一遍。

    玉秀没想到,金元宗居然逃过一劫。他有这么大的魄力,将江南官场都给得罪遍?

    不过,武帝连擅动贡品的罪名,都这么轻描淡写地放过,金元宗,看来是深得帝心了。

    也是,金元宗为了将府库真相告知朝廷,不惜得罪江南官场上下,这可是孤臣作为,武帝看着,这是多忠心耿耿啊。

    朝廷里做官,讲究同气连枝互相关照,可也有一类大臣,以孤直著称。

    这样的大臣,同僚们不喜欢,做官也很艰难,但只要得帝心了,皇帝信任,这官位就安如泰山。

    难道,金元宗还是会和前世一样,扶摇直上,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

    前世,没有这些事,金元宗是怎么升官的?玉秀跟着金元宗的日子不长,可跟着的那些日子,还是很受宠的。金元宗经常炫耀收了什么东西,户部进了多少。可从来没听他多说过哪个大人,这次竟然有人力保他。

    想到金元宗对颜家对自己姐妹俩的龌龊心思,玉秀只觉后背发寒。幸好,他远在京城。

    玉栋又说起武知县现在在县衙忙着筹粮。如今每年都是纳秋粮的。江南这边种双季稻,大家经常拿春粮粜了供家里花销,秋粮上缴一部分,再自家留一部分。

    现在才七月,还未到收秋粮的时候,春粮又或吃或粜,这收粮只怕不易。

    也不知道有哪些府库出了岔子,这粮食到底缺了多少。

    想到周明说来征粮的事,玉秀不由有些担心,不知道他收到多少粮食了。

    “秀秀,周世子这次来调军粮,不知道能调到不。以前我听师傅说,军粮首先依赖国库。然后,就是各地府库。可军不管政,要到地方筹粮可不容易。”玉栋想起以前洪天锡的话,有些担心。

    “哥,你先赶到砚山那边,将赵全生说的消息告诉他,然后,问问金元宗的事。”

    周明那夜还说御史弹劾金元宗,不知他是否知道了金元宗被褒奖的事。

    军粮的事,现在并不着急,毕竟,周明是拿着朝廷指令来筹粮的,各个府库最多拿不出那么多粮,可总不能一粒米都不给吧。

    玉栋觉得玉秀说的有理,反正周明只要收到撑一月的粮食就够了,到了八月,各地陆续开始收割,粮食就多了。

    兄妹俩回到东屏村,跟钱昌和钟有行提了蜀中有北蛮出没的消息。这两人都是行伍出身,又是在北地当兵的,一听北蛮那颗心就提起来了。

    玉栋也顾不上休息,拿了干粮,和钟有行一起,两人骑马匆匆先赶到砚山去报信。

253章 赵全生建议() 


    第二天,赵全生带了十个人来到颜家求见。

    玉栋不在家,玉秀见了他们,颜庆江和九娘陪她见客。

    赵全生一心要投靠后,对传言中颜家管事的大娘子,态度不敢再有轻忽。

    玉秀客气地与他说了颜家用人的规矩,赵全生和他带来的十个人自然都没其他话说。

    “以后你就是运送货物的管事,安排谁送哪里都有你调配。”玉秀直接跟赵全生安排,又看着大家说,“家中的货物运送,就有赖各位了。”

    颜家在明州境内开的脂粉铺,这些货物都是从颜家作坊里运出去的。有赵全生这样的老手后,玉秀对于家中货物运送就放心了。

    赵全生这几个人都客气几句,保证今后一定尽兴等等。

    随后,玉秀让众人先离开,留下赵全生说话,将沈莛答应从蜀中运货之事说了,“我想要在砚山那边建个货物码头,以后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可在那边中转,你看怎么样?”

    砚山那边如今货物运送有些萧条。

    蜀中货物不能运出,外面的东西要运到蜀中也不容易,偌大一条兰江,每日开行的商船只有寥寥几艘。

    玉秀想着前世的记忆,朝廷必定不会让滕王一直像个独立的国中国一样,只要滕王被平定,那兰江的货运必定起来,到时他们在砚山的码头,既有南北官道通过,又有兰江水运,还愁没有生意吗?

    “太好了,娘子,这可是大买卖啊。”赵全生一拍大腿,觉得太妙了。

    他激动得连脸上的疤痕都红了,显然也觉得这地方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南来北往的运送,都会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过,这情形,想想就激动人心啊。

    赵全生跑单帮走南闯北,见识到底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娘子,只是现在蜀中看着,不太太平。我们在蜀中时,听到传言说可能会打仗。这要是打仗了,砚山那边的码头,可要被波及了。”

    从蜀中沿兰江出来,经过青州后,两岸都是高山,一直到砚山才有一片平原。

    赵全生这么一提醒,玉秀想起自己兄妹四个对朝政时局一向是不闻不问的。

    看看沈莛,生意要做好,朝政不能不问啊。而且玉栋和玉梁既然打算走上仕途,自家也得关心这些事。

    等明州那边铺子开张后,还得交代那边的管事和掌柜,以后设法买邸报小抄送回来,家里每月也得看看。

    玉秀又叫来郑氏,与赵全生三人商谈,将作坊最近要发送的货物理了一遍。

    赵全生对订货有经验,觉得如今作坊不管店铺售卖如何,每月只管送货的法子有些浪费。

    “大娘子,等这批货运出去,不如就让运货的人与各家铺子掌柜的商定好,下月要运送哪些品种、运送多少货物过去,免得有些店铺卖得好东西不够卖,有些卖的不好货物堆在那。”

    “这主意好。”听到这建议,玉秀还未说话,郑氏先眼前一亮,“如今我们脂粉的种类多了,可每次发货出去,每种脂粉量都一样,前几日金奴说,她那边红色卖得好,粉色卖得差,店里剩下很多粉色的。按赵管事这主意,以后作坊运出去,就可以跟着店铺买卖走了。”

    玉秀也觉得这法子好。

    赵全生看两人赞同,得意地说道,“这送货门道可多了。比如有些东西,天热卖得好,天冷就卖不动。有些地方有忌讳,像咱们明州府这边,大家都不喜欢白色的,嫌丧气。可在北方有些地方,他们不喜欢黑色,觉得黑色丧气。”

    “大娘子,以后家里生意做大了,我们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得顾着点。”赵全生说得兴起,滔滔不绝说起各地事情。

    他说的这些,别说郑氏,有些连玉秀也不知道。

    赵全生直说了近一刻钟,看就他自己说话,“大娘子被见怪,我这人说到兴头上,没管住嘴。”

    “哪里哪里,你说的这些可都是至理名言。我们做生意,可不就是要跟着各地风俗走。以后家里的买卖,还得让你也多参详。”

    “大娘子只管吩咐,我老赵知道的,必定不含糊。”赵全生拍拍胸脯,露出几丝江湖义气。

    他从进了颜家,一直有些压着本性,尤其是看大娘子几个都是女子,更是刻意想文雅些。这说到兴头上,本性一起,嗓门大了,江湖气也出来了。

    玉秀对这倒不在意,赵全生这样的人,本就是半脚踏在江湖的。

    三人又商定了一些事情,玉秀倒又想起一事,“老赵,你在蜀中时,可有注意那边的粮食?”她叫了老赵没叫赵管事,更显得亲近几分。

    赵全生想了片刻,“蜀中那边不缺粮,不过倒是看到有商船运粮,好像是兰江外面买的。其他就不知道了。那几天关在船上,也不敢多看,怕惹祸。但要我说啊,这粮食生意也可做,北地有地方受灾,今年粮产不行。”

    赵全生完全从生意角度想,运粮食南北买卖,这生意利润不高胜在稳。

    玉秀想的也是这事。她由周明收粮这事,想起玉栋曾说的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蜀中和朝廷真要打仗,这粮草可是第一要紧的。

    玉秀打发赵全生离开后,看着周明送自己的两只锦盒思量。若是周明收不到足够的粮草,可怎么打仗?不知不觉间,玉秀将周明的困境给想了一遍。

    这粮食,他这个成王世子,能靠的只有朝廷法令了。可藏在民间的粮食,都得是真金白银才能砸出来的。

    她想了片刻,叫了玉梁来,让他代笔给沈莛写了封信。

    她是女子,笔墨不能轻易落到外人手中。若是玉栋和玉梁以后入仕了,姐妹笔墨随意流落在外,对他们的名声也有影响。

    这事让别人代笔又不放心,玉栋又不在家。幸好如今玉梁读书刻苦,虽然才六岁,已经能写不少字了。

    玉梁写写停停,姐弟俩折腾半天,总算写好书信。

    玉秀叫富贵送到镇上,送到明州交给沈莛。

254章 羽翼渐丰() 
这信几天后到了沈莛手上,沈莛一看,颜家跟他商量,两家合作收粮,最好是从蜀中买粮囤积到明州这边来。

    沈家在蜀中有商行管事,对如今的局势自然了解。看到颜家这提议,不由为玉栋和玉秀的大胆吃惊。

    但自古富贵险中求,他问颜家要砚山码头的干股,不也是认定滕王不可为?

    这事若是细细谋划,还真是暴利。沈家的商行从蜀中运粮出来,到砚山上岸,运到颜家在砚山那边的田庄里,人不知鬼不觉。

    沈莛越想越觉得此事可为,立马提笔回信答应了,又约定待玉栋到明州后,两边再细商如何行事。

    玉秀收到沈莛回信,将心放下了。这事不急在一时,正如沈莛所说的,等玉栋到明州后再商议。

    她带着玉淑盘账,先看看家里能出多少银子才是正经。还有砚山那边也得送信去,屯粮的地方可有讲究,粮食不比其他,若是霉烂发芽了就没用了。玉秀让颜锦鹏找经年老庄稼把式,在砚山那边看地方。

    玉栋送完信,直接从砚山赶到明州。

    在明州,富贵带了阿胜已经找好住处,玉栋全不用操心的。

    明州府里,来赶赴考试的文武秀才汇聚,自古文武相轻,所以,文秀才和武秀才住的客栈也是泾渭分明。

    朝廷以文为重,乡试都是先文后武。放榜时间也有先后。

    玉栋考完后,与沈莛见面商议买粮等事,又带着富贵找牙行看宅院,时间过得飞快。

    等到八月初放榜,他竟然是武试解元。

    这下忙碌了,放榜第二日,玉栋和其他同年一起投帖拜谢座师,又要应付络绎不绝的拜访者。客栈那间雅间,都快变成颜家专用的客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