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王座-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是在生物副脑的辅助下完成,用不了多少时间。

    但现实中还这样做,就显得很不妥当了。

    一个大学校园占地几十亩,小学、中学也要十几亩地,光是绕着围墙走一圈也要十几分钟。然后是内部各栋功能建筑,也都要一一仔细划线的话,确实太耽误时间了。

    照这个进度,一个星期下来,也最多把商业区部分完成。接下来还有数量庞大的各个小区,居民楼全都是一栋栋单独的建筑,一个月也搞不定啊。

    他决定接受孟南的建议。

    “这样吧,我回去就把各单位的详细施工图交给你。就麻烦你们,比对着这些图进行细部修正吧。”

    “你连具体的施工图都准备好了?”孟南手一滑,差点没抓牢,关飞赶紧扶住他,等他重新站稳。

    规划图也就是个大框架,把土地分成几个框,每个框标注一个颜色,注明建筑用途就完了。这考的是总体布局水平,只要大局观强,具有一定城市规划知识,关飞能单独完成他也能接受。

    可具体施工图就不同了。

    那就是针对某个具体建筑单位,进行非常详细地划分,地基挖多深、建筑结构是框架还是预制板,每一个房间的建筑尺寸都要详细标明,就像他交给常悦鸣帮着审核计算的那几张建筑图一样。

    关飞说整座城市每个单位的施工图他都完成了,孟南打死都不相信。

    这是何等庞大的工作量,哪怕是省建筑设计院全体人员一起上马,加班加点恐怕也要一整年才能拿出一个初稿,细节修改没个三五年根本就别想完成。

    “当然不可能全部完成……”

    关飞的解释让他大松一口气,虽然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事,但面对关飞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带来的意外,他实在不敢确定会不会再放一个“大卫星”出来。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除了几个重点项目,绝大部分暂时是用模块化作为代替。举例来说,我把一号居民区定位为高档别墅,那么就统一设计了一种别墅造型,然后将该区域都定位这种规格。

    十四号居民区定位为电梯小高楼,那我就拿了一个十二层的电梯公寓楼规范图,在该区域做标识。配电柜,通讯柜,下水道走向、规格要求等,都可以比较明确地规划出来。

    以后具体施工的时候,还会根据居民的要求,请设计师做拿出更符合要求的图纸来。

    但大的方向就是这样,有了比较具体的范例,你们也好对该区域的用途、大概要求有个判断,进行平地等处理时也能有所依据。”

    关飞比较详细地说了他口中的施工图是怎么回事。

    听了他的说明,孟南感觉好像能够接受。可仔细一想,心里还是感到万分别扭。

    就算是范例房,也不少了啊!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他们回到了龙康镇旅部所在地。

    关飞拿出他画的施工图,孟南看了以后才算是真的放心了,范本图并不多,也就十来种。每种图也不是画的那么精细,只有个外观、框架、内部房间布局。

    这些图可以作为初稿,有了这个总体框架,他们就可以据以计算出所需的各种参数,从而拿出比较详细的初步土地处理方案。

    这还差不多。

    ……

    常悦鸣带着关飞绘制的各种建筑草图走了,他要回去,与设计院的同仁们一起,以草图为范本,根据各种建筑材料的能力,经过科学计算,最后拿出实际施工图来。

    他拿走的不光是那几张军营、旅部办公楼的建筑图,还把关飞后来拿出的那十几张图也带走了。用他的话来说,这些图虽然都不能作为真正的施工图使用,可外观设计和房间布局非常有意思,融合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实用主义的优点,对于国内建筑设计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没奈何,关飞只能重新给孟南画了一套。这一套就更简单了,只有大致框架结构数据,房间布局,其他细节一概没有。

    这些对施工队已经足够。

    常悦鸣临走的时候,关飞又交给他一套设计图。

    这是一套日产四千五百吨级的水泥生产线,包括立式碾磨、回转窑、悬浮式分解预热器、冷却器主体机械,以及输料机、给料机、粉碎机在内的辅助机具的设计图。

    这套设计图就不像建筑图那样不靠谱了,而是一套极为完整的生产线加工图。

    每一个零部件都有详细的用料、尺寸、加工精度等说明,不下数百张大型图纸。数量虽只有数百张,其实里面部分大型图纸里面,就包含了好几种小型零部件的制造图,如果拆分开来,不下两三千张。拿到制造图的工厂,只要具备相应的制造能力,工人只需要照着图纸就能直接开工建造。

    国内的水泥制造技术与实用化基本与国际同步。

    就水泥生产技术来说,几个标志性的进步就是回转窑代替间隙立窑;悬浮预热窑,以及最新的预分解窑。

    其中预分解窑是日本石川岛公司和秩父水泥公司,于1971年在德国悬浮预热窑基础上研究成功的,但也仅仅是研究成功,尚未投入实际运用。

    他们之前,国内在70年就提出了“两级煅烧,窑尾加把火”的改进思路。当年就立项,在建材研究所进行实验室验证获得成功。随后72年杭州水泥厂就做了“窑尾加把火”的实际生产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运动而最终没能搞下去。

    73年再次在建材研究所进行四级分离预分解的系统研究,同样获得成功。去年(76年)在吉林四平石岭水泥厂首次进行了工业试生产,大获成功,产量提升一倍以上。

    国内先于国外,首次实现了预热分解技术的工业实用。

    当然,话说回来,搞得早不见得就是最好。由于国内的制造业加工技术尚有不足,自动化处理技术不如国外,以及更加准确地科学计算公式尚未确立,制造上更多的是依赖经验,而非科学计算。因此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起,大量国外的水泥生产线涌入国内,击垮了国产生产线。

    关飞给出的这套生产线,是依照历史上本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水泥生产线制造厂家,在吸收了本身与国外经验以后,立足自身技术实力而研发出的一种生产线——本时空他也只有这套生产线的资料图纸(这已经是机械分支下的分支了,只有技术出现跳跃性发展的经典产品才会有全套的技术资料说明,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掌握)。

    这套生产线其他部分都是采用了八十年代成熟的国外设计,但有一个很关键的技术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那就是对预热分解窑的旋风筒蜗壳设计,有着极为明确的计算公式,只需要照公式计算,就能算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这个公式,即便是八十年代,国外厂家都仍然是凭经验生产,效率要落后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套生产线关飞取消了上面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待未来自己改进。其他部分以现在的国内制造业水平来说,只要工人用心做,是能做出来的,最多是略有点小困难。

    水泥这东西,目前国内一样紧缺,属于战略物资,少量供给没问题,要想建城,只能自己生产。

    有了这套生产线,日产4500吨水泥,一栋五层式教学楼,他一口气就能建三十座!

    考虑到楼房建筑要等待水泥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那他一天的水泥产量,就能同时让上百个工地同时开工,满足新城建设快速、高效的建筑进度。

    工业建设是一个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门类,他再迫切,也必须从基础开始,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急也急不来。

    在他的计划中,77年、78年,乃至79年都是他打基础的时候。之后,等各个项目逐渐投入使用,且锻炼出一支熟练地产业工人,才能让自己的实力一点点发挥出来。

    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第二十九章电力时代的到来() 
叶汉卿等几百名老师在龙康镇已经待了三天,经过三天的调整,他们也从最初的不适应中恢复过来,开始慢慢接受现实。

    只是这几天都没给他们安排事做,学校的影子都没有,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正式开始上课。

    说起来这里的气候还不错,气候温和,四周都是山,盆地间空气也很新鲜。饮食方面也不是啥大问题,顿顿大米饭管饱,吃完了不够自己再添。五个人一组,分配一个小木箱当餐桌,蔬菜有才从地里收获空心菜、莴笋、芹菜等,还有些山上采来的不知名野菜,偶尔还有条煎熟的江鱼。另外还能有一盆蘑菇汤。

    这些东西大都是战士们自己种的、从江里捞的、从山上采的,新鲜,口感很好。并且菜里面油水足,大家顿顿都撑得肚圆才肯收筷。

    他们之前在国内的生活过得并不好,自耕自种、自收自吃。由于农活不过关,交完公粮也剩不了多少,日子比普通农户还难过,基本没有吃饱的时候。

    现在顿顿有饱饭吃,有油水丰厚的新鲜蔬菜,除了没有肉,每个老师都很高兴,感觉这样的生活像神仙一样。要不是看到这里现实的艰苦条件,没有文娱设施,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再想着家里的亲人,许多人真有留下来,不走了的念头。

    今天早上吃过早饭,谢老师拉着叶汉卿,同屋的韩老师,兴冲冲地往东边南边丘陵地带去,说是去散散步消食。

    这里西面是高耸的大山,岩壁太过陡峭,爬山很危险。西边离住处太远,东边缓坡被部队开辟为菜园,几十亩菜地种着绿油油的莴笋、芹菜、葱、姜、蒜等作物。

    他们在农村劳作了几年,早就尝够了做农活的苦。哪怕那些蔬菜长势再好,风景再美,他们也不想靠近,目光无意间扫到,也会立马转开,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这里的风景好美啊……”一行人缓缓地向着丘陵进发,眼看着四下里各种随风摇曳的陌生野花,阵阵花香随风飘散,吸入鼻端,带来一股股沁人的芳香,三人都感到格外的舒畅与放松。

    多久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

    叶汉卿望着丘陵半腰生长的一株株大叶片的芭蕉树,看着尚未完全散去的晨雾,感慨万千。

    “诶?那不是孟队长吗,他们大清早的,往哪个无人小山谷去干什么?”韩老师眼睛好,忽然指着远处一辆解放卡车说道。

    叶汉卿、谢老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野外工程队的孟队长和几名工程队人员,坐在一辆解放卡车内,向一座小山包围的小小谷地开去。

    车上还载着砖、水泥等建筑材料。

    南边多丘陵,有不少的小谷地,他们去的那个谷地很小,进深大概十来米,入口窄,里面宽,不知道孟队长他们到哪里去做什么。

    “走,我们去看看!”谢老师精神最旺盛,怂恿道。

    他们咋到一个陌生的地方,291旅虽然都是知青构成,但总觉得是外人。从内心上来说,他们还是更愿意跟一同从国内过来的人接近。见到孟南他们好像要做什么,他忍不住好奇心就想过去看看。

    “待会儿上面找我们怎么办?”韩老师胆子有些小,迟疑道。

    “会有啥事?这里校舍都没有,还不知道哪年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