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景帝纪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觉得又是臣的错吗?”卫衍沉默了一会儿,才问皇帝。

    皇帝每次都这样,喜欢把错推到他头上,但是卫衍不觉得自己错了,心中自然委屈。

    景骊看着他,突然觉得和卫衍争这个的自己,真的很无聊。

    “不,是朕的错。朕下次改,行了吧?”

    他的语气中很有些不甘愿,不过还是认错了,至于改呵呵

    不过卫衍不知道,他总觉得皇帝这么说了,有可能会改的,就让他这么觉得吧。

第七十一章 陛下圣明() 
景骊站起来;走到了卫衍面前;伸手揽住了他;将他拥入了怀里。

    “朕知道错了;不要再生朕的气了;好不好?”他摸着卫衍的头,低声说道;语气中满满都是歉意。

    每次他低声下气,做小伏低的时候;卫衍就要招架不住了。

    “陛下!”卫衍慢慢抱住了皇帝,整个人都靠在了皇帝的身上,“臣也有不对的地方。”

    皇帝固然做了许多错事,但是有些事;分明是皇帝对他的心意。若是没有他,皇帝也不会去做。卫衍想到这里;就没法再去责怪皇帝了。

    景骊本来正在努力哄人,不过听到卫衍这么说;他瞬间又理直气壮起来了。

    “你自然也有不对的地方,朕哪里做得不好了,你该好好和朕说;一走了之算什么事?”景骊嗔怪道。

    卫衍待在宫里;就算他生气了,景骊只要花点心思哄人;很快就能把人给哄好了;但是卫衍出宫了;景骊哄人就不方便了,很多话,通过内侍传来传去,肯定没有他当场对卫衍说效果好,所以他才要这么说。

    “臣好好和陛下说,陛下肯听吗?”卫衍反问他。

    同一个坑,卫衍跌得多了,如今也知道不能再去跌了。他要是留在宫里,皇帝连错都未必肯认,随便糊弄几下,就能把这事糊弄过去了。

    “朕哪次没听你的了?”景骊觉得他很冤枉。

    每次遇到这种事,卫衍都要揪着他不依不饶,他为了耳根能够得到清净,该认错的全都认错了,能改的也全部改了,哪里不听卫衍的话了?

    “陛下哪次听臣的了?”卫衍再次反问道。

    “卫衍算了,朕不和你计较,你也不许再和朕计较。”景骊发现这么说下去,他和卫衍又要吵起来了,赶紧打断了这个话题。

    “陛下不再去做这种事,臣再也不会多嘴。”卫衍的要求也很简单,只是皇帝未必能够做到。

    “朕刚才不是说了嘛,下次再也不会了。”

    “这话,臣好几日之前好像才听过。”

    “哪有,你肯定记错了。”景骊忍不住有些汗颜。

    卫衍的记性,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早就过去了的事,他竟然还记得?

    看到卫衍还想说点什么,景骊马上抢先开口了:“卫衍朕想你了!”

    他一边说,一边凑过去,亲了亲卫衍。

    卫衍本来还想说说前几日的事,但是皇帝这副模样,有些话,他就没法说下去了。

    “臣也是!”

    他抱紧了皇帝,由着皇帝亲着。

    所谓的招式不怕老,管用就好。景骊哄住卫衍的招式,也就这么三板斧,但是每次都很管用,所以他就懒得去想新招式了。

    如此这般,景骊终于哄好了卫衍,这日子又如往常一般过了。

    京城的二月,尚在冬季,不过越往南走,天气就越暖和。

    二月上旬,卫泽终于盼到了大儿子卫敏诚从青州回来,又想方设法,把他塞进了兵部,再把家事都一一交代清楚了。到了下旬,卫泽拜别了皇帝,辞别了家人,前往云州就职去了。

    沈泉因为冲撞御驾,被判了流刑,此时也被押解出京了。他父亲的冤死,则算在了吴盛的头上,吴盛被充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父亲以及李大郎的冤死。当然,这些事能被定罪,却是因为其他人的落井下石。

    离开的人,毫无波澜地离开了,京城里面的其他人,依然过着他们原先的日子。

    又过了几日,卫衍在近卫营坐镇的时候,收到了儿子让人送过来的一个匣子。

    他打开匣子一看,发现里面放着一本线装书。

    “侯爷,齐公子的这本书,终于印好了,世子让人送来给侯爷一观。”奉世子的命令来送匣子的小厮,没有入营,不过他的话,依然被侍卫带进来了。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卫衍点了点头,示意来人退下。

    这本书,当日他是和齐远恒一起实地考察的,大致的内容,他都知道。后来,大概齐兄和孙状元又一起做了修订,如今多了许多他觉得陌生的内容。

    卫衍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才合上了书。

    “来人!”他站了起来,向外喊道。

    “大统领,有何吩咐?”外面候着的侍卫,马上就进来听令了。

    “备马,我要入宫。”

    “是。”

    卫衍带着人进了皇宫,此时是午后,皇帝这个时候,一般是在昭仁殿办公。

    “陛下,永宁侯请见!”昭仁殿外守门的内侍们,看见永宁侯进宫,那是一刻都不会有耽搁,他还没走到门口,就有人把消息递进去了。

    卫衍和沈大统领完成了交接,正式接掌了近卫营以后,他的出入宫时间就变得很有规律了,早晨出宫,傍晚回宫,偶尔回府。皇帝不介意,他就回府多住几日,皇帝有意见,他回府的时间间隔就疏落一些。当然,通常皇帝是有意见的,所以卫衍回府的日子,数量上完全比不过他在宫里的日子。

    既然卫衍日子过得这么有规律,现在日头还没有西移,他就入宫了,自然是件不同寻常的事。

    “宣。”景骊虽然有些奇怪,心中疑惑卫衍此时入宫的缘由,不过他神色不变,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宣卫衍入殿了。

    “陛下万安!”卫衍进了殿,恭敬地行了个长揖礼。

    “平身吧,朕说过了,见了朕,不需要这般多礼。”

    “陛下,礼不可废。”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这些礼遇,卫衍可以接受,但是皇帝还要给他谒见不拜的礼遇,卫衍却不肯接受了。

    卫衍真不肯的事,景骊没法勉强他,只能作罢了。

    “怎么突然有空入宫了,是不是想朕了?”卫衍坚持“礼不可废”,景骊偏偏要和他作对,时不时要说这种轻佻的调笑话语。

    “陛下”卫衍无奈地喊了他一声,“臣得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想请陛下过目。”

    “呈上来吧。”

    卫衍捧着那个匣子,送到了皇帝的案头,他把匣子打开了,将书取出来,放到了皇帝的面前,才束手站在旁边。

    景骊伸手拉过他,让他坐下了,才有空细看封面。

    “水利农桑实录集?”他笑着念出了声,不过当他的视线下移,看到作者的名字时,脸上的笑容很快凝固了。

    只见封面上,赫然印着一行墨字——崤山居士齐远恒。

    原来是卫衍的“远恒哥哥”出的书啊,每次“远恒哥哥”有事,卫衍就特别积极地要去帮忙,甚至连晚上和他说都等不及,这个时候就来见他,其他人有事,比如他,怎么就不见卫衍这么积极呢?

    景骊这莫名其妙的飞醋,已经吃了许多年,不过他也知道,他这么在意卫衍和齐远恒的交情,实际上非常小心眼,说出来了,卫衍肯定不能理解,说不定还要说他一顿,所以他这飞醋要吃的,但是吃得隐蔽起来了,没事不会挑开来和卫衍明说。

    齐远恒才干是有的,有时候也能派得上用场,对卫衍的事,也很尽心。当然,如果卫衍对齐远恒的事,不是这么尽心的话,就更好了。

    景骊想到了前段时间的事,又想着一些根本不可能成真的事,最后决定给卫衍一个面子,翻开来继续往下看了。

    齐远恒在序言里面,说了他的这本实录集的成文过程,然后特地感谢了两人,一人是卫衍,另一人是孙柯。前者帮他做了许多收集实例的工作,后者则从实践角度给他提了许多修改意见。

    既然卫衍也在这本书里出力了,景骊又继续看了下去,一看他就没能收住手,直接一口气全部看完了。

    “陛下,请喝茶。”卫衍见他合上了书,倒了一盏茶,双手奉了上去。

    景骊接过了茶,喝了几口,才问他:“你看过了吧,这事你也参与了,你觉得该怎么做才好?”

    “臣想着,是不是先选一个地方,实践一下,是否有效果?”这事,卫衍还没有回京的时候,就思考过,皇帝现在问了,他就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了。

    “朕想想,选哪里好?”卫衍这话,是老成之言,景骊很赞同,开始考虑要在哪里实践了。

    “孙柯”他又想起了孙柯,孙柯前段时间也出力了,算是有功,君王若有功不赏,臣子们寒心了,以后就不会卖力做事了,所以孙柯的功,他肯定要赏的,至于怎么个赏法,他略想了想,才说道,“孙柯就授为康平县县令吧,齐远恒就到康平县去实践他这套做法,看看有没有效果吧。”

    康平县离京城很近,在那里实践,皇帝想知道具体的情况很容易,齐远恒做事不顺的时候,想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也比较容易。

    “陛下圣明!”这些,卫衍都明白,所以他这话,绝不是随意敷衍,而是真的觉得皇帝很圣明。

    孙状元原先被皇帝亏待了,蹉跎了这些年,现在被起用,完全是应该的。孙状元如今与齐兄关系很好,而且他以前就做过亲民官,对这些事很熟练,齐兄在他管辖的县里实践,两个人必然能够同心同力,一起办好这件差事,皇帝这么做,一举数得,当然圣明无比了。

    “朕这么圣明,爱卿是不是该给点奖赏?”景骊办完了公事,又起了逗弄卫衍的心思。

    “陛下想要什么奖赏?”卫衍一时间脑子里有些打结,没明白他的意思,以为他真的想要什么东西。

    景骊伸出手指,托住了卫衍的下巴,慢慢凑过去,吻住了他。

    “朕就想要这样的奖赏!”

    他的话音,慢慢消失在了唇齿间。

第七十二章 康平县事() 
弘庆元年二月下旬;孙柯在赋闲多年以后;被授为康平县县令;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被朝廷再次起用了。

    县令;品秩不算高,在景朝;一般在正七品上下浮动,但是这个位置很重要;这是亲民官,是朝廷中最临近百姓的官员,掌着一县的刑名钱谷等事,俗称百里侯。

    同为县令;其实也有高低之分,因为县与县之间;实际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县分上县、中县、下县,又有富县和穷县之分;也有文风民风物产之类的不同,再者,离京城的远近;也能区分知某县到底是美差还是苦差事。

    孙柯原先任职的垅安县;是个下县,在荆州最南端;远离京城;是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坏去处;而康平县,是个上县,位处冀州,就在天子脚下,显然是个好去处。

    再说,孙柯原先任职下县,品秩是从七品,现在授了上县县令,品秩水涨船高,升为从六品,连跳二级,肯定是晋升。

    但是不管怎么往好里说,实际上,比起他的同年,孙柯在仕途上,算得上备受蹉跎了。

    这事闹成这样,他固然有错,不过皇帝的错也不算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