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他说打个时间差,拖延一下备用厅的使用,好让科学家听众去别的地方听讲座。
可这些科学家怎么都不走呢!为什么还围着他要解释呢?说好的珍惜时间?你们是科学家吗?别像阿婆大妈一样围着我讨说法啊
“各位,不要为难主办方了。”余成彦跳到大厅的一个平台上,“其实这场报告会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家想听什么,我们都彼此了解了。”
原本围在格里芬周围的人纷纷转过头来,听余成彦继续讲话。
他冲着格里芬笑了笑:“格里芬先生不介意将入口大厅借给我吧。”
格里芬被他的笑容吓得心发慌:“这里?这里没设备,不太好吧。”
余成彦没理会他的回应,而是转向留在大厅里的科学家:“我已经预约好模拟3d实验室。没了报告厅,我们就边实验边做报告。”
众人一听,虽然觉得不用等很好,但是这点报告时间真能出实验结果?
“时间来得及吗?”很多人纷纷问道。
“看那!”余成彦手一指,大厅其中的一面墙出现了一扇圆形拱门,上面荡漾这一圈圈的蓝色漩涡波纹。
见实验室都已准备好,大家也不再说别的,排队鱼贯而入。
“这,这你们不再等等。备用厅马上好了”格里芬伸出手想把人叫回来。
可惜,此刻没有人关心他在说什么。
余成彦估算了一下,进入实验室的一共有七八十个人。他的脑波能力,一小时比24小时比例够支持一天了。
当所有人出现时,立刻发现自己坐在了高能粒子加速器控制室隔壁的小厅里。这是余成彦特地为这次的报告会模拟出来。
小厅正面是粒子加速器数据显示窗。旁边的大型玻璃窗透过去,可以看到隔壁的控制室。而每个人这一刻的注意力却被一面钟给吸引了。
那面圆钟显示的时间流速是1:24。
这显然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在中央联盟圈,使用虚拟实验室的人很多,自然对各大虚拟实验室厂家的产品十分了解。能达到1:24小时比例的实验室在市面上肯定没有。
难道是哪家的实验产品拿来试用,很多人在心里猜测。
也有识货的,马上察觉到这个实验室与市面的虚拟实验室的不同。只等提问阶段向余成彦问询。
关浩初已经跑去控制室,按下了开关。数据正一点点被记录。
余成彦开始准备自己的论文演讲。
这部分相对简单,只需将提前做好的稿子用较为风趣的语言讲述给大家听即可。余成彦这份是数据论文,那么将数据展示给大家看也是可以过关了。
真正难是难在后续的提问环节。
论文可以反复修改,而提问则是现场发挥,肚里有多少货,这一刻就非常清晰地体现出来。
表现得好,他可以获得肯定,在联盟中央圈的脑波研究圈子里留下名;表现得不好,搞不好,还可能被人诟病数据造假。这将对他的学术生涯造成致命打击。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即使他在两百年参加过多次国际会议。
所有人盯着自己,眼巴巴盼着等着提问环节的到来。
他突然感受到脑波的一阵波动。
“不好意思。”他对着下面的研究员科学家们笑了笑,“又一批研究员要求加入报告会,我稍微做下调整。”
一个眨眼功夫,小厅扩大了一倍,原来坐着的百人小厅一下子扩大为两百人的中厅。
因为之前的检查延迟,实际上造成了一些报告厅报告结束,刚好赶上余成彦这一波。再加上入口大厅的漩涡门,成了当天上午不小的话题。很多研究员看了余成彦的论文标题,纷纷过来凑热闹。
毕竟万一是真的,那就见证了脑波研究的新方向。
然而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两百人的中厅又再一次扩充成300人的大厅。
一时间,整个会场熙熙攘攘。遇见相熟的研究员,大家纷纷打起招呼来。
这其中还包括了主办方的会议主席和两位委员。会议进行过程发生了备用厅没准备好,演讲者自己提供场所的事情一传出去。
主办方就急了。将格里芬训斥一通,主席带着两个委员也来到了虚拟实验室,打算找机会说明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进来了。脑波子是要火起来了吗?”主办方一位委员一进入虚拟会场就被吓到了。
“脑波子的研究早几年一直都是热点。”主席走到大厅最后一排坐下来,“如果他做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来,那这个余成彦就不得了了。”
“那也得看他抗不抗得住后面的提问环节。”另一位委员撇撇嘴,“我就听说奥兹他们准备了很久的提问。”
余成彦清了清喉咙,刚变音的少年音听起来干净带沙:“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光临和等待,我们现在开始吧。我今天的课题是高速加速器情况下,脑波子存在的部分证据和数据。现在,我的重点是脑波子通过加速器时展现出来的部分数据和总结的部分”
随着他的声音在三百人大厅里回荡,原本嗡嗡作响的观众席立刻安静下来。
他的身后,详实的数据随着他的讲述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场的一部分人,早已研究过他的前一篇论文。现在看到的新的数据和论证,不由心惊。这些数据看起来更好,脑波子存在的说服力更强。
而过来凑热闹,懂一些的人,也不由开始计算那些数据是否符合微粒的规则。
如果数据不能经过验证,那么就能证伪。
更多人更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出这些数据的。毕竟从他的论文中,实验方法有创新,但是不至于大家都得不到好数据。
于是,在大家的期盼中,论文的讲述终于接近尾声。
提问答疑环节近在眼前。
这时,一个年轻人跑到余成彦跟前说了几句。
余成彦笑着点点头,然后停下自己的讲述,将话题转移:“我的数据基本都展示给大家看了。之前有人提出得不到有效数据。现在我邀请有兴趣的同行,待会在答疑前的休息十分钟,去隔壁操作时,亲手实验一两组数据。根据时间流逝,24小时时可以得到几组数据出来。”
现场有了小小波动,马上有十几个人举起了右手。
“好的,那么以下的同行可以过去操作室。其他人可以先出去喝杯咖啡,十五分钟后,我们将再次进入模拟实验室的答疑环节。”
一挥手,所有人发现自己重新出现在入口大厅。现实时间只过去十分钟。
“这个实验室好,节省时间。待会你们记得要去问问在哪定制的虚拟实验室!”众人纷纷打趣道。
常青藤联盟的会议主席连忙吩咐工作人员给每个人都提供点心热饮和咖啡。不能再给这些与会成员不好的印象了。
休息时间一过,众人再一次通过漩涡门进入了报告大厅。
余成彦坐在原位上,大家发现,他们在外待了十五分钟,里面已经过去了四五个小时。
“下面是提问时间。”余成彦话音一落,无数双手举了起来。
“中间那位先生。”他随手一指。
“你好,我代表全场的同行问一句:你的实验室在哪里订的。我们都希望拥有。大比例时间调节,这是所有研究人员的福音。”被点中的是一个络腮胡中年人。他的话一出口,大家都不约而同笑起来,虽然这个问题跟余成彦论文主题有偏差。
余成彦也笑起来:“好的。我明白大家急切的想法。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我只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室是由脑波分化的能力模拟而成。现在并没有公司能够提供这样的实验室。希望下面的问题能回到论文主题上来。”
他又伸手点了就几位学者。
每一位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询问了实验设计,开端的设想,不说难,角度也够叼钻。
而余成彦也娓娓道来,思路非常简明清晰。这毕竟是他从头到尾参与设计,实验大半年的实验。
几个人答疑之后,众人看向他的表情就变了。不再是审视和怀疑的表情,而变得慎重和欣赏。
这个环节是最能体现他水平的时候,几句话下来,他的思维是否敏锐清晰,深度如何,都展露不少东西出来。
“你好,听了你的报告,我们认为你的数据已经足够证明脑波子的存在。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小组反馈,按照你的方法,并没有测出类似的数据,不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接下来的一位研究人员,一下子就把尖锐的问题抛了出来。
余成彦向关浩初抛去一个眼神,双方点点头后,“我想,数据出现偏差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问题。涉及到研究小组的实验手法,实验器材以及环境。所以才有我邀请一部分同行在这里测数据的初衷。”
他顿了顿,手一挥,身后的光幕出现一系列新数据。
“请大家看看,今天刚刚出炉的第一批数据。”
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刚出现的三组数据上。
现在一片惊呼!
这三组数据实在太好了。
奥兹拧着眉,看着新出炉的数据:“我们的问题可能要改。有了这三组数据,已经打破了只有他才能做数据出来。现在孤证已经不成立了。”
杰拉德揉揉太阳穴:“怎么改,现在的数据是当场测,而且还有我们的人亲自测出来的。”
奥兹轻叹一口气:“先等等吧,我想想怎么改问题。”
有了其他人的数据出现,现场变得热闹起来了,毕竟亲眼见证脑波子的诞生,脑波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对于所有的科研人员来说是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于是有更多人跑去操作室,亲自测数据,而场下举起的双手不胜枚举。
答疑还在继续。
奥兹仍然没想到怎么改问题。旁边人的交谈引起了他的兴趣。
“你说,他之前提的脑波分化能力,到底是什么能力才能弄件实验室出来?”
“我猜是特殊系,估计是什么模仿能力,还是什么的?到时我们也去试试,这时间比例太好用了。”
奥兹将他们的对话在脑子过了几遍。
他眼睛一亮!
“杰拉德!”奥兹转过头,“我知道怎么问了。我发现了他实验的最大问题了!”
“好,赶紧问,时间快结束了。”杰拉德边说,边举起了右手。
采访()
“时间不早了;下面就剩最后一个提问机会。”余成彦向众人宣布道。
一听是最后一个提问机会;没问到问题的研究员更加热情踊跃了。余成彦也犯了难;迟疑片刻不知点谁好。
这时;从后排冲出来一个棕发年轻人;边下楼梯边喊:“点我;点我!我发现你实验的破绽了!”
原本热闹的会场顿时静了下来。全场人的目光都随着那位年轻人从后移到了前排。
这个年轻人跑到了主席台下才停了下来;他盯着余成彦以笃定的口吻说道:“我已经发现你的数据有问题了。”
会场终于都听到了他的宣言,顿时炸了锅。
毕竟大家都是有一定判断能力的人,数据怎么样摆在那里;不容置疑。
当然也有人乐得看热闹,想看看主席台上的余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