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时,默罕默德的信徒只有妻儿和家丁。
每段经文都出现了不同的发音、音律,不同的发音和音律有不同的意思。BA正在将这些发音和唱腔进行整理,为今后形成经典做准备。
就此她们树立起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独特支派。
默罕默德创立的新型社会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他有生之年便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之后先知的后代仅仅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就建立了跨越亚、欧、非的大区域意识共同体,甚至有段时间形成了宗教、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共同体。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族群,在没有历史故事支撑的情况下,可以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快速建立横跨亚、欧、非的帝国。
更重要的是,他们实现了BA和MA的意图,莫卧儿帝国稳步推进,最终击垮了古印度,取代了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彻底改造了这一地区的信仰格局。
伊斯俩穆教成功防止了两个亚洲大族,水族人和木族人形成意识共同体的趋势,同时在基督教信仰和佛教信仰地区建立了阻隔。
伊斯俩穆帝国同时牵制住了强大起来的欧洲教会国家,随后双方进入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十字军东征),并结下了血仇,从而避免了基督教世界和佛教世界的过早接触。
安拉的使者默罕默德在这一地区开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是一种“混沌学”。
表面看起来不像一个严肃(宗教优先)的政治体制的作为,但实践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很多事情先知没有交代清楚,也没有预见到,人们在具有弹性的宗教制度以及不断揣摩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即使大多数人还是文盲,但是知道大概的教义就行了。
文盲不代表是文化盲。文化是一种历史沉淀,体现的是生存经验和生存能力,一个人即使不读书,也知道要怎么生活。所以不识字也能建立跨越欧、亚、非的帝国。
BA没有想到,这种初期看似成功的社会模式,反而使他们的后代要建立一种精确的社会管理制度变得非常困难。
因为早期阶段,相比无情的、动荡不安的世俗政权,人们更愿意接受一视同仁的宗教模式,毕竟在神的眼中,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差别只在手心手背的肉质不同。
这就是默罕默德创建的伊斯俩穆世界的特点,这种混沌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性。
和伊斯俩穆世界不同,其他社会组织正在不断完善和建立严谨的社会管理制度,唯恐不能详尽,唯有伊斯俩穆民族享受着古兰经的宽容和原始的兄弟情谊。
宗教与政权并存,甚至高于政权,这是他们的先进性,在当代是一种优势。
那就是以宗教的理想,作为穆斯族群的魂魄,在大框架下人们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不断争论理想和信念;以宗族世袭作为世俗政权的班底,宗族政权必须在宗教经典“古兰经”的限制范围内活动,从而限制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这个古兰经有些高大上,任何人无法和安拉辩论,因为从默罕默德离世之后就终止了所有的交流渠道,所以没有可以逾越的机会。
默罕默德时期伊斯俩穆教提倡的“平等、互助”,以神的名义打破了固有社会体系的顽疾,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混合下的散乱部族,推进到封建社会阶段,帮助这个族群实现了大区域兼并历程,直到马跑不动了为止。
随着伊斯俩穆世界的崛起,全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后世格局。
伊斯俩穆民族的历史无可追溯,没有原罪,所以难有颠覆的可能,这就是他们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原因。
这是人类社会最早最成功地对待国家建立时所犯原罪的处理典范,每一个世俗国家或王朝在创建国度时都会犯下原罪。
宽恕原罪正是大宗教的重要使命。
大宗教平复和调解每个世俗社会创立王朝时造成的伤痛,从精神上消除了残酷竞争后引发的恶果,神启示我们:没关系,大家都有机会,起起落落只是开始,保持乐观心态走下去吧。
BA和MA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信仰的建立过程中,她们引领人类,但不是直接指挥人类成长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财富转移和她们无关。
她们由初期的直接干预,转变为通过重塑信仰来建立新的族群,开创新型的竞争态势。
最后一个大宗教成长起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泾渭分明的大族,
大宗教信仰建立之后,超前的预想和社会现实相互交织,抗争中力求达到平衡,同时又相互促进,改变着人类世界的格局,迈向下一个文明阶段:断崖式的文明进程。
断崖式文明进程将是人类最关键的变革期,对物质世界的颠覆性认识将在这个时期产生,它是人类迈进星际文明的起点。
BA和MA时刻关注着南美土族异种的动态,她们不断挑动着土族人的内部争斗,消耗着他们的社会积累,为欧亚大陆的人类争取时间。
欧、亚、非大陆的人类必须尽快进入新的文明进程,由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调整成扁平化的社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超越被渗透式星际繁衍改造的土族人,找准机会给对方致命的一击。
从哪个民族发起,怎样发起……
(本章完)
第122章 以复兴之名()
以复兴之名,行颠覆之实,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文艺颠覆”。
文艺复兴为基督教世界不久之后的断崖式社会变革打下基础。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或者变革,首先是精神领域出现了求变意识,例如那句经典名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预示着氏族社会即将结束。
“文艺复兴将借助古希腊的文化艺术,促进他们对人性的重新认识,要让他们知道,人性首先是性。”
“耶稣生平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建立起人与人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假借第三方既神权和王权解决社会问题,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也许千年以后人类真的能够摒弃神权和王权意识,进入科技革命时代,进入人类共同体阶段,迈向星际文明。”
“他们需要有勇气把我拉下神坛(耶和华),进行宗教改革,让耶稣的爱人如己的教义(新教)真正深入人心,逐步取代旧约,爱来之于性,避开性谈爱是虚伪的。”
“我们之前的两位同伴第一次赋予人类性趣能力,是在一百多万年前,从此使这些猿类突破了大自然的生育限制,性趣的培养使他们萌发了情感,进而建立起亲情关系,萌发了情感世界,开始对物质世界有所追求。”
“原本这种性趣模式是开放的,但是当他们逐渐建立小家庭、形成了氏族社会之后,因为家族名义、利益传承的原因,将原本公开的性趣转变为私密的、受限的行为意识,人们对爱、性变得讳莫如深。
唯有火族的希腊支派保留着最浪漫的人文气息,这是目前仅有的一个欣赏人体美的部族,我记得你曾经启发过一位当地著名的雕塑家。”
MA回答道:“是的,他叫亚历山德罗斯,这位雕刻大师一直希望将希腊的爱神‘阿佛洛狄忒’完美地呈现出来,我成为了他的模特,原本我希望他雕塑出全裸的女性雕塑,但是他犹豫了。
后来决定雕塑半裸的女神,虽然当年希腊的艺术风气相对开明,但是这种裸露半身的风格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大胆的。”
“这个半裸的女性大理石雕塑,正是希腊人文主义启蒙的代表作。”
“如果他们不敢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起源,那么他们就无法打开天灵盖,就无法发现构成物质世界的原子和分子,无法让思想和精神放飞。因为下一次的社会模式进化将是断崖式,是他们无法想象的过程。”
“我们可以借希腊部族当年的神话故事,艺术气息,在欧洲掀起一场文艺风暴,这将是人类社会进化史的重要时刻。”
主机说:“看来你们想选择在基督教世界尝试?”
BA看了一眼MA,她说:“因为伊斯俩穆的世界是教和政合一,神权高于王权,我们不可能在他们那里发起这种大胆的尝试,他们的历史没有类似于希腊文艺的素材。”
“当年创造了伊斯俩穆教是为了隔离东西方过早地进入竞争,他们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必须是稳定的,不能去改变他们。
而佛教世界是政和教分离,世俗政权有强大的力量,且佛教不参与世俗生活,僧侣们没有机会碰触敏感的性,也就无法将性和宗教以及世俗相提并论,联系在一起。”
BA接着说:“更重要的我们不希望改变这两个部族的民族性,三到四种民族性的相互制衡是我们的既定策略,我们只能在其中一个部族里进行实验,今后将欧洲封建社会的金字塔结构,改造成扁平状结构是带着风险的。”
“在全球掀起人文主义新风尚,就目前而言还做不到,只有基督教世界相对合适,意大利的自由贸易之风盛行,商业氛围浓厚,神权和王权并行,甚至已经压制住了王权,教廷开始越界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借助文艺颠覆,在不远的将来把神权拉下马来,支撑封建社会的有两大支柱,既大宗教和王权,如果失去其一,会造成大厦将倾的效果。
如果能将大宗教世俗化,那么距离意识觉醒,最终将王权拉下马的时候也就不远了,此后将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改造成扁平状的社会结构也就初见端倪了。”
主机问道:“在佛教世界已经发生了三次灭佛事件,你们不担心他们出现结构变革吗?”
“在木族发生了这几次针对大宗教的伤害事件并没有改变什么,这是王权给大宗教一个教训而已,事实证明,三五年之后又会重新弘扬,其实王权也知道如果没有宗教的协助和支撑他们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所以我们不担心。”
“几次灭佛事件,佛教供奉的青铜偶像都被拿去炼制兵器和工具,导致后来信徒们只好用泥石雕塑。”
“如果木族出现结构变革的苗头,我们就要及时制止,部署在他们周边的游牧民族已经强大起来,在外力袭扰下,木族一般会回到原有轨道,必要的时候取而代之,例如元朝取代宋朝。宋朝的富足已经导致文艺和文化出现浪漫气息。”
“而我们这一次要在欧洲实践的精神风暴,最终目的是将这里的大宗教世俗化,由民间来发起,不再由王权来定夺。”
“当人们敢于公开地谈论自己是怎么来的,公开地展露自己,就会产生精神世界的质变。只有不受约束的思想碰撞才能开启断崖式的文明进程既第三次文明进程。”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新开了一家“光明艺术品交易收藏馆”。
BA和MA走在佛罗伦萨的大街上,几天前她们接受罗伦佐·美第奇(佛罗伦萨最高长官)的邀请,参观由他本人创办的“自由美术学校”(又称“美第奇学院”)。
罗伦佐·美第奇带着BA和MA参观了“自由艺术学院”。
BA对他说:“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具有前瞻性艺术教育学院。”
走着走着,突然罗伦佐·美第奇叫了一声:“米开朗琪罗你过来一下。”
一个年轻人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