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同刘加南一同走马上任的还有两位清江市委党校青干班学员,一位是前隆兴镇党委书记熊克贤,另一位则是现任明泽镇党委书记赵海龙,不过,熊克贤的职务是郊县县委统战部部长,虽说统一战线就是个虚职,但级别可是实打实的副处级。
至于赵海龙的头衔,则要差上了一层,明泽镇党委书记、郊县县委、县政府工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括弧享受地方副处级待遇,享受副处级待遇,参加党校青干班,无疑就是高晨光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取得的支持的结果,为了推动赵海龙上位,进而跟雷县长掰手腕,高晨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找了一个郊县工业园区发展需要的理由,极力地帮着赵海龙争取,否则赵海龙想要踏进县级领导班子,少说还得奋斗两三年才行。
不过,别小看了这个享受副处级待遇,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赵海龙享受了这个待遇,在县政府里挂了一个名,也就意味着高晨光把手伸进了县政府,而且,高晨光计高一筹,打着发展产业园区的大旗,硬生生的把工业企业管理权限从雷县长的手中扣了出来,交给赵海龙直管,而原任工业副县长丁茂则顶了魏金华的缺,转任了农业副县长,从此郊县再无工业副县长,赵海龙也就成了不是副县长的副县长,手中的权限比之熊克贤这个统战部长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赵海龙风光与否,常征不关心,党征关心的是远在隆兴镇李一冰,这个把自己婆娘都送了出去,又抢了自己位子的卑鄙小人,管兴诚倒了,倒在了作风问题上,那么与他这个组织部长下台有着直接因果关系的李一冰,就没理由再堂而皇之的坐着镇长的宝座,以高晨光对待对手一向斩草除根,辣手无情的做派看,绝不会再留着这个小人在隆兴镇威风八面,上窜下跳,只要李一冰被免职了,这隆兴镇的镇长不还是自己的吗。
不过,常征的想法有些太过乐观了,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狂啸的西北风把枯黄的树叶卷的漫天飞舞,新任的组织部长刘可南上任都有段日子,关于李一冰的问题居然连个研究的意向都没有,前两天,常征看到李一冰到县里开会,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的,那是恨得牙根直痒痒升邪。
本来常征还想要旁敲侧击的试探一下高晨光,什么时候能把李一冰这个卖妻求荣的小人给拿下来,可看到这段日子高晨光时不时的皱着个眉头,一脸的阴沉如水,却怎么也不敢去张这个嘴,心底的疑问一直压抑着,直到最近在碰到安平,两个人在闲聊时,才从安平的嘴里掏到了一星半点的事实,可常征气的不轻。
作为组织部长,管兴诚背着高晨光不听摆弄,拿下他是必然的,但李一冰的背后站着的可不只是管兴诚,还有他的便宜老岳父张效严,这也不是简单易与之辈,一听管兴诚有要调离的消息,立刻开始了他的超常规运作,最有力的一个举措就是改变了中立态度,跟雷县长眉来眼去,频频接触,这一下可算是敲到了高晨光的后腰。
雷县长做过组织部长,做过党群书记,在县委里有声音,有强权,但随着他转任政府县长,随着高晨光空降而来,他在县委的盟友,被调离的调离,转岗的转岗,郊县县委中除了保持中立的墙头草外,剩下的几乎都是高晨光的铁杆,这也直接导致了雷县长在县委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但是,现在张效严突然间跟雷县长频繁接触,大有受到高晨光压迫而倒向雷县长的意思,这个举动可让高晨光有了一种后院起火的急切,而张郊严此举的目的何在,高晨光很清楚,李一冰只是一只小虾米,清理与否不值得张效严如此大动干戈,关键还是他自身的问题。
要知道,管兴诚可一直是高晨光的铁杆,就是因为跟张效严眉来眼去,说调走就调走了,张效严的心里说不担心那是假的,他也怕高晨光缓过劲来以后,再把屠刀指向自己,若真是那样的话,管兴诚还有调走异地任职的可能,他张效严的未来会怎么样可就不好说了,若是高晨光要赶尺杀绝,留给他的就是高墙电网也说不准。
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张效严必须要寻求自保,跟雷县长频繁接触,关注李一冰的去留问题,就成了张效严试探高晨光的一个态度所在,刚刚抄了雷县长的老窝,张效严就有了要给雷县长做带路党的意思,在这个节骨眼上,哪怕眼看着李一冰继续在隆举镇里嚣张拔扈,高晨光也不敢轻举枉动,节外生枝,所以,李一冰不只是常征心中的一根刺,就是在高晨光的心中,又何尝不是一根尖刺。
就在常征坐在办公室里画圈圈诅咒李一冰的同时,李一冰坐在隆兴镇的小会议室中,面对俱是一脸阴沉的隆兴镇党委委员,仍然毫不收敛的大放撅词:“我就想不明白了,这么好的项目,同志们为什么要反对,如今什么是钱,信息是钱,科技是钱,资源更是钱,如今的煤碳是什么价格,每吨一百多元,那从坑道里背出来的可都是钱啊,同志们,我们总说要带领群众致富,要促进隆兴发展,可放着大好的资源视而不见,放着上天赐与下来的黑色黄金不去开发,放着频临倒闭的矿区企业不去大力支持,任由大把的钞票荒在地里,任由企业自生自灭,任由企业职工生活无着,更任由耽误隆兴镇发展的事实而置之不理,那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就是对隆兴镇的百姓不负责,就是隆兴镇发展的罪人”
李一冰新管上任的第一把火要往安平的身上烧,结果火没烧起来,反倒惹了一身的骚,绿帽子,王八头,献妻镇长美名扬的龌龊名声在隆兴镇是人人皆知,好一段日子,李一冰一走到街上,直感觉满哪都是窃窃私语,指指点点,而随着管兴诚的倒台,李一冰张扬的性格也着实收敛了许多,至少没有了初到隆兴镇时的那份趾高气扬,颐气使指。
不过,好景不长,不知道是这人是神经够大,还是脸皮够厚,看到管兴诚倒台了,并没有牵涉到他,这威风又抖了起来,这一次李一冰要烧起他新官上任的第二火,谋求政绩,不知道是胡承先帮他出的谋,划的策,还是他李一冰本身的眼光够毒辣,仅仅是在隆兴镇各个村子转了一圈,就把谋求政绩的第二把火烧在了隆兴镇已然倒闭,频临废弃的隆兴煤矿上。
期望着借助煤矿里的黑色金子给他捞取一份大大的政绩,进而用这份政绩掩盖住他的龌龊名声,不得不说,李一冰第二把火烧的够准,以工业企业作为谋求政绩的切入点,恰恰戳中了隆兴镇的软肋之上,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错误请到网
第93章 来势汹汹()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毫无疑问,李一冰烧起来的第二把火够狠,隆兴镇是个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哪怕农业产业链条再完善,也是瘸着一只腿,也不足以支撑起全镇经济的迅速腾飞,从哪方面看,工农并举都是无懈可击的理由。网
但是,李一冰想要以隆兴煤矿作为切入点,可谓是触及了整个隆兴镇班子的利益,资源等同于财富,黑色的煤石从矿洞里挖出来,就是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只是,隆兴煤矿绝对是隆兴镇的一个禁忌,大家明着不说,但心里却是谁都清清楚楚。
隆兴镇有煤,储量还不低,一直以来,隆兴煤矿也是隆兴镇财政的主要支撑,但这几年,隆兴煤矿却倒闭了,频临废弃了,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也不是因为生产落后,更不是因为资源枯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有人为的因素在推动。
这几年,全国从上到下都在推动经济体制转变,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了,市场经济开始大行其道,大大小小的企业都面临着改制重组,体制转变,监管不利,漏洞百出,在改制和重组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由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企业,集体企业,又慢慢地从各种性质的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安平和李春红买断了街道的纸箱厂所有权就是一个极为名显的例子。
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能在体制内打拼的都是这个社会上的精英,体制转变中层出不穷的漏洞让这些精英们像闻到了臭肉的苍蝇一般蜂涌而上,隆兴镇的干部们同样也不例外,在精挑细选之后,隆兴煤矿就变成了资源枯竭,管理不善,负债沉重的落后企业,迫切需要改制重组。
于是,在隆兴镇众多精英的推动下,隆兴煤矿倒闭了,隆兴镇本土企业家王百万,也就是王楚的便宜老爹取得了煤矿生产经营权,至于私下里股权的分配,在座的除了白娅茹,安平和李一冰这几个后来的领导,几乎个个都有份,而隆兴煤矿之所以一直没有恢复生产,就是大家在等着风口浪尖上的这股风刮过去以后,才心安理得,风平浪静的将收益落入囊中,所以,李一冰的第二把火等于烧到了所有人未来的腰包里,人家能给他好脸色看才怪了呢。
隆兴煤矿就是隆兴镇的一个禁忌,明白的人揣着糊涂,装着不知道,就是一向强势的熊克贤到了隆兴镇以后,思虑再三也没有去碰触这个禁忌,怕的就是得罪全体班子成员的利益而成了孤家寡人,至于白娅茹就更不会做出自掘坟墓的傻事来,于是,隆兴煤矿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隆兴煤矿中存在的猫腻,李一冰不可能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作为曾经起草煤矿改制材料的胡承先也知道,这么重要的情况,一个出色的狗腿子,也不可能不向他进行汇报,但是李一冰仍然把这个意见提了出来,还正大光明的推上了党委会,向全体领导干部发起了攻诘,我行我素,有恃无恐的嚣张模样,实在是令人发指。
想想也是,李一冰的嚣张有他的理由,作为被管兴诚一手推到隆兴镇镇长宝座的李一冰,在管兴诚倒台了的情况,他仍然完好无损,屁事都没有,这足以表明了他在县里的根基扎实,甚至高书记和雷县长都在不同的场合中表扬了隆兴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这无疑是在向全县干部释放出了一个为李一冰摘下绿帽子的官面结论。
“当初,各项合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隆兴煤矿的改制整合期限是三年,如今三年的期限已经过了,王中棠既然没有对隆兴煤矿进行投资重组,恢复生产,那我们就要把经营使用权限收回来,大好的资源,多的是人要承包,据我所知,清江有不少的企业家有这方面的意向,我们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我提议党委会形成决议,收回隆兴煤矿使用权,重新招商引资,迅速恢复生产”到底是大机关里历练出来的,李一冰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演员,重组隆兴煤矿到底是不是一心为民,促进发展,这事不好说,但他这番声情并茂,言辞激烈,底气十足的演说,倒透着几分大公无私的意思,若是不知道,不了解他是一个地道小人的话,只怕真会为他的言辞而感染了超级生物帝国全文阅读。
“咳咳,李镇长的提议大家都听到了,至于隆兴煤矿改制时的情况,发生在我到隆兴镇之前的事情,这方面的材料我刚刚拿到手,还不太清楚,但在座的各位都是隆兴镇的老人,情况比我熟悉,大家先议一议,我呢,先看看材料,熟悉一下”李一冰的提议,触及了隆兴镇大部分人的利益,但于白娅茹和安平没有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