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盛唐-第7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别说五万了,就是十五万,崔耕都没把握!

    但是,他刚刚说了,突骑施不过是疥癣之疾,现在不答应下来,那不是相当于自打自脸吗?

    这可怎么办?

    可正在这时,忽然间——

    有一殿前卫士快步而入,手持一卷文书,道:“陛下,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郭都护有紧急公文奏报!金城郡王有紧急奏章呈上!”

    所谓郭都护,当然是安西大都护郭元振,至于金城郡王那就是突骑施的国主娑葛了。

    二者同来奏章,岂不是前方出了大事儿了?

    一时间,殿中人人色变。

    李显赶紧道:“快拿来给朕看!”

    “是。”

    高力士拿过两份奏折,交到了李显的手中。

    “嗯?”

    李显带着近视眼镜,微微一扫,原本紧皱的眉头就迅速舒展开来。

    待他迫不及待得看了一遍后,已经是满脸笑意,道:“皇后,你看看,咱们真是收了一个好女婿哦。”

    “怎么回事?”

    韦后将两道奏章一看,也是满脸的笑意,道:“古人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妾身还以为是夸张之言,观今之事,我大唐之崔相,应与古之先贤比肩了。”

    “依朕看啊,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之先贤是运筹帷幄之中,二郎却是运筹于京师之中,比他们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这对公母这么一吹捧,大臣们都听得莫名其妙。

    宗楚客轻咳一声,道:“既是前线军报,是不是应该让微臣这个兵部尚书一观?”

    “好,宗相请看!”

    “啊?还能这样?”

    宗楚客接过高力士递过来的奏章一看,顿时满脸地钦佩之色,道:“崔相,我看咱俩该换一换,这兵部尚书的位子,该是您坐啊!”

    一股不祥地预感涌上了张说的心头,盯着崔耕道:“崔相,您究竟背着朝廷干了什么?”

    崔耕也是惊讶不已,暗暗寻思,我啥都没干啊,咋就成了诸葛复生,白起再世了?

    这突骑施究竟是出啥事儿了?

第929章 娑葛认爸爸() 
当然了,崔耕为官这么多年,基本的养气功夫还是有的。

    他老神在在地道:“只是略施小计而已,说实话,能不能成功,本官也没什么把握。观陛下和皇后如此大喜,想必那计划成功了?”

    “成功了,简直太成功了。”李显道:“高力士,快把那奏折给崔相看看。”

    “是。”

    崔耕接过奏章一看,不由得叹了一句:“原来如此!”

    经过观看郭元振和娑葛的奏章,再加上自己的脑补,崔耕已经把真相拼凑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娑葛大败唐军,兵围兰州城,受震动最大的不是大唐朝廷而是突厥人。

    具体点,就是崔耕的大舅子同俄特勤和有过一面之缘的阙特勤。

    在大隋朝的时候,由于大隋朝廷的打压和自身的内部问题,突厥一分为二——东突厥和西突厥。

    这就是传说中的“裴公(裴矩)一计裂突厥”。

    被李二陛下绑来长安跳舞的那位颉利可汗,就是东突厥之主。至于西突厥,是被高宗李治灭掉的。

    后来,默咄的哥哥骨咄禄,从黑沙城起兵,逐渐恢复了东突厥。到默咄临死时,其实力已经不亚于颉利可汗时。

    西突厥没有完全恢复,突骑施原来乃西突厥十部之一,只能说是稍稍继承了其衣钵。

    本来同俄特勤和阙特勤在东突厥打了个不可开交,可突骑施大败唐军的消息传来,他们就有些懵圈儿了——敢情咱们打生打死的时候,没注意到还有这么一个大敌在侧!

    其实对于大唐,同俄特勤和阙特勤并不如何惧怕。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唐军又不可能在草原上久留。君不见,东突厥被灭国之后,非常容易就复国了吗?

    但是,突骑施却同是草原民族,咱们鹤蚌相争,他来个渔翁得利怎么办?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东西突厥的王族都是阿史那氏,而突骑施却背离了这一传统。原来武则天所封的突骑施之主阿史那斛瑟罗,现在还在长安养老呢。

    不奉阿史那氏为主,简直是大逆不道,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新仇旧恨再加上忌惮加起来,同俄特勤和阙特勤竟然捐弃前嫌,议和了。

    双方约定,各出二十万大军,凑足四十万大军,先把突骑施灭了,再来分个上下高低。

    娑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简直有一头撞死的心。

    好么,刚剐了大唐的侍御史,又和突厥结下了死仇,这还有自己的活路吗?

    怎么办?

    自己倒是想改叫这两位“特勤”爸爸,改姓阿史那,但突厥没改姓认爹的风俗啊。事到如今,也只有看看改姓“李”,管李显叫爸爸行不行了。实在不行,叫“爷爷”也没问题啊!

    于是乎,他赶紧撤了兰州之围,送上无数金银珍宝向郭元振求和。

    郭元振也不是啥清官,拿了人家的手软,这才和他共同上了奏章,请大唐解突骑施之围。

    最后,娑葛还耍了点小聪明。

    众所周知,崔耕既是大唐宰相,又是同俄特勤的妹夫,更是名扬天下的能臣干吏。

    上次,就是契丹不服,非要和武则天的大周较量较量。结果,崔耕没和契丹肛正面,直接借着突厥兵,把契丹的老巢端了。

    这次是不是崔耕故技重施呢?

    于是乎,娑葛提出,微臣服了,还请陛下下旨,请孙大圣啊,不,崔大圣收了神通吧。

    另外呢,听说崔相有个儿子叫崔琪,可怜膝下无子,要不您看我改姓崔,给崔琪当儿子,给陛下您当重外孙成不?

    废话,崔琪今年才半岁,怎么可能不是“膝下无子”啊?

    能无耻到这个程度,可见娑葛真是亚历山大,为了性命,已经什么都顾不得了。

    李显和韦后也觉得,崔耕刚说轻描淡写地说,突骑施是“疥癣之疾”,奏章就来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这事儿就是他干的!

    别管这娑葛是给自己当儿子,当孙子,当重外孙了。总而言之,困扰大家的突骑施问题,迎刃而解了。

    崔耕则明白,说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吧,那是真没关系。但要说有点关系吧,也真有点儿关系。

    没有自己的蝴蝶效应,同俄特勤不会来长安看小外甥。不看小外甥,有他在身边保护,默咄就不会早死。

    默咄不死,就不会把突骑施放在眼里。

    突厥不动手,娑葛大败唐军,李显不愿意继续花钱报复,这事儿也就只能这么算了。

    当然了,现在张说步步紧逼,他也只能厚着脸皮,把这个功劳认下来。

    崔耕看完了奏章,淡淡地道:“果然情况比我想的要好一些,当初在突骑施,本官和娑葛见过一面,也算是个人物。没想到这几年的富贵,把他的斗志都磨没了。”

    张说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地,道:“崔相大才,倒是张某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

    崔耕道:“哪里,张侍郎是文学大家,又忠心为国,崔某人也是佩服的。”

    宗楚客插话道:“那到底如应对置突骑施的请求,还请崔相示下。”

    “诶,这事儿不是兵部的活儿吗?宗相难以决断,还可以问陛下。本相越俎代庖,不好吧?”

    兵部尚书何等重要,李显以前是让老臣子魏元忠担任的。宗楚客刚才说换位置,只是句震惊之下无心之言罢了,真的事到临头,他可不肯。

    再者,现在怎么处置突骑施怎么有理啊,这还用得着人教?

    宗楚客赶紧道:“崔相见教得是,此事我兵部当仁不让。”

    散朝后,相王府内,密室中。

    李旦面沉似水,居中而坐。

    几个儿子李成器、李隆基、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在侧坐相陪,每个人脸上都没什么笑模样。

    同时在座的还有工部侍郎张说、户部侍郎刘幽求、京兆少尹魏知古、右散骑常侍姚挺,王琚、姜皎等心腹。

    姚挺原来是李重俊的王府长史,密谋了叛乱。然而实际上,他早已秘密投靠了相王。

    在这些人的计划里,李重俊即便赢了,也是得位极其不正。他又没有太宗李世民的威望,到时候自己等人在羽林军中振臂一呼,这江山就得再换一个主人。

    所以,姚挺在李重俊叛乱时,根本没有认账。

    没想到的是,李重俊败的非常之惨,简直连点浪花都没掀起来。相反地,李显倒是借着这个由头,狠狠地收拾了李旦和太平公主。

    要不是崔耕因为和太平公主的露水情缘力保,李旦这一家子就算完蛋了。

    然而,尽管如此,李旦为了表明对皇位完全无心,还是上表请求辞去太常寺卿之位。

    更出乎大家预料的是——

    良久,李隆基吐出了几个字:“这么说父王的太常卿之职,就这么没了?咱们忙活了半天,怎么全成了为他人做嫁呢?”

第930章 吹牛也有罪() 
主羞臣辱,在场的众谋士,面面相觑,脸上无比尴尬。

    张说强笑道:“话也不能说,起码姚兄的这个右散骑常侍,还是咱们占了便宜嘛。”

    这倒是事实。

    姚挺办事滴水不漏,事先准备了大量劝谏李重俊的书信。

    政变失败之后,李显派人搜查卫王府,自然就把这些书信找着了。他仔细一看,哦?这姚挺对朕很忠诚嘛,就加封他为右散骑常侍。

    右散骑常侍可不得了,秩三品,负责长随皇帝左右,给予顾问和劝谏。

    说白了,就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谏官,清贵无比。

    当初张昌宗的主职,就是“左散骑常侍”。东汉末年,著名是“十常侍”,官职是“中常侍”,这个官职,就是隋唐年间的“散骑常侍”。

    李隆基看了看姚挺,脸上才露出点笑模样,道:“话虽如此,但父王没有任何职司,总是不妥啊!尤其是这官还是被一个小娃娃抢了去!而且那个小娃娃现在还要多个二十多岁的儿子了!”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那个儿子,还是突骑施之主,手下有将近二十万控弦之士!”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一想到崔耕的风光,大伙还真是郁闷无比。

    王琚轻咳一声,道:“微臣以为,相王如此被动,就是因为崔耕崔二郎。若不是他,李重俊谋反就成了。若不是他,今日相王也不会被丢官罢职。”

    姜皎一向和他不怎么对付,揶揄道:“若不是崔二郎,相王还差点人头落地呢!”

    “呃若李重俊叛乱成功,又何须崔耕来救?再说了,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救太平公主,咱们何必领情?莫忘了,相王上次下请帖,他可是推脱了呢。”

    一母所生,李旦和李显的性格差不多,还是比较重感情,知恩图报的。

    他摆了摆手道:“不管怎么说,崔相也算对本王有救命之恩,王爱卿不必太过苛责。呃到底如何应对崔耕,你继续往下说吧。”

    “是!”

    王琚想了一下,将比较激烈的词汇隐去,继续道:“咱们不妨把崔耕打发出外。”

    张说道:“可是,崔相已经是宰相之尊,一般的事儿,可用不着他出马?”

    “那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