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盛唐-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春桃的指点,崔耕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木楔抽出来,单眼望去,花厅的大部尽入目中。

    多日不见,肖五娘比之前更丰腴了些。此时的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正在柔声逗弄,脸上浮现出一片母性的光辉。

    功夫不大,环佩叮当,公孙幼娘盛装出场。

    肖五娘刚要行礼,公孙幼娘就把她拦住了,道:“你还抱着孩子,多有不便,就不必多礼了。”

    “是,妾身谢过中山国夫人。”

    肖五娘重新落座,直入正题道:“妾身今天来,是有要紧的事,和中山国夫人商量。此事关系重大,还请无关人等离开。”

    “也好。”

    公孙幼娘摆了摆手,命伺候的丫鬟们退去,道:“本夫人这里绝对安全,五娘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肖五娘酝酿了一下情绪,道:“妾身想见崔耕。”

    “什么?崔耕?”

    公孙幼娘在江湖上闯荡多年,当然不会被肖五娘的一句话诈到。她先是故作惊讶之色,随即道:“可是名闻天下的剑南道黜陟使崔耕崔二郎?这可奇了,你找崔耕不去剑南道,来本夫人这里来干啥?”

    “中山国夫人这么说就没意思了。”肖五娘正色道:“有句话,妾身只在这里说,出去了,我可不认。”

    “你想说什么?”

    “三日前,皇宫刺驾案的主角,正是先夫李休。他的目标是崔耕,而不是陛下。事实上,先夫已经探听清楚了,崔耕现在不在剑南道。而崔英,很可能就是崔耕用易容之术假扮的!”

    事关重大,公孙幼娘也不敢一推二六五了,含糊道:“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你就不怕我把你抓起来严刑拷打?甚至拿你的孩子来威胁?”

    “那也没什么好怕的。”肖五娘不慌不忙的道:“现在,暗堂的人,已经把你的牡丹园包围了。若我们母子出什么意外,就全力攻打牡丹园,把崔英的真实身份揭穿!到时候,无非是大家同归于尽,为先夫报仇而已。”

    “那你今天来,究竟想干什么?”

    肖五娘道;“妾身是代表暗堂而来,想向崔大人传句话:当初一心要与崔大人为敌者,不过是李休一人。现在李休已死,大家不妨化干戈为玉帛。以后,暗堂效忠临淄王李隆基,绝不会主动与崔大人为敌。”

    公孙幼娘道:“那你和这个孩子,以后准备怎么办?”

    肖五娘叹了口气,道:“我们准备回眉州老家。说起来,先夫也不算被崔大人所害,怪只怪他时乖命蹇。当然,妾身这次来,也是希望崔大人能放过我们母子。”

    “这个孩子取名儿了没有?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他叫李泌,是个男孩,”

    李泌?

    崔耕在夹层中听到这句话后,脑中一阵隆隆作响。肖五娘和公孙幼娘接下来的话,他就再也听不见了。

    李泌可不简单,此人参与宫室大计,助唐肃宗李肃稳定朝廷。运筹帷幄,协调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平定安史之乱,堪称肃宗一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历史上,贤相不少,但无一不是孔孟门徒。而这个李泌,却是货真价实的黄老门徒,一生崇道,以至于被后世之人称为“神仙宰相”。

    历史上,李泌在开元天宝年间,正逢盛世,没什么作为。但是现在崔耕想到自己和李休之间的复杂关系,不由得连连苦笑。

    他心中暗暗琢磨,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说李泌与我有杀父之仇,也不算牵强。会不会,他长大之后,辅佐李隆基,于我为敌呢?平白无故树一大敌,这可真不好办了。

    一直到公孙幼娘把肖五娘送走,崔耕都有些神思不属。

    公孙幼娘轻轻一扯崔耕的袖子,道:“诶,你觉得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就是那个韩归啊,你怕不怕?”

    “什什么韩归?”崔耕满脸愕然之色。

    公孙幼娘白了他一眼,道:“敢情你刚才在睡觉啊,枉奴家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告诉你,人家肖五娘说了,暗堂里有个叫韩归的人,受过李休的大恩。此人之才,不在古之陈平、贾诩之下。只是他不赞同李休称帝的志向,才一直不得重用。现在李休已死,他就要想办法,为恩主报仇了。”

    “真的假的?”崔耕眉头微皱,道:“不让古之陈平、贾诩?这岂不是说,此人是阴毒谋士一类的人韩归手中有多少实力?”

    公孙幼娘摇了摇头,道:“韩归手下倒是没什么实力。不过,他偷偷离开了暗堂,留下一封信:必杀崔耕以祭公子。此人要是投靠了张昌宗或者武三思,你可就麻烦大了。”

    韩归?

    崔耕仔细回想后世的历史记载,貌似此人名不见经传。当然了,既然公孙幼娘如此推崇此人之才,应该差不到哪去,还真是不得不防。

    但是,此人在暗,自己在明。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这可怎么办?崔耕左思右想,没什么好办法,还是决定先增强自己的实力。

    他想了一下,道:“你现在的身份,是崔英的遗孀,还是很能做些事的。首先,有个叫杜暹的人,被陛下下旨,永不叙用。后来,此人投奔了崔英。现在崔英已死,杜暹应该生活无着了,你可以给他适当的接济,收为己用。另外,还有”

    崔耕滔滔不绝、公孙幼娘听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打断道:“我干了这么多年迎来送往的营生,早就厌烦了。现在你想让我重操旧业?不成!绝对不成!”

    “唉,这怎么算重操旧业呢?”崔耕循循善诱,道:“以前你是什么身份?说得好听点,是牡丹园主人。说不好听了,那就是算了,我不说你也明白。以前那些文人士子,有几个是打心眼里尊重你的?现在可不同了,你是一品的中山国夫人,是他们想办法奉承你,而不是你想办法奉承他们!这其中的区别,你好好想想?”

    “那岂不是说即便我丑如无盐,他们也得夸我颜比西施?嗯,有点意思。”公孙幼娘当时就有些意动。

    崔耕又劝道:“另外,这不还有个杜暹吗?此人精明能干,保管能把牡丹园你打理的井井有条。你想露面就露面,不想露面就交给杜暹打理,岂不妙哉?”

    “那人家杜暹,能乐意吗?”

    “他饭都快吃不上了,有啥不乐意的?再说了,这个差事,可是照顾老师的遗孀,多好的名声?到牡丹园当个大总管,已经是他最好的出路了,”

    “这样啊。”公孙幼娘点头道:“行,那奴家就先试试。”

    这边崔耕筹谋对付韩平,却不想,另一边,已经有人在算计从剑南道归来的他了。

    梁王府,一间秘室中。

    武三思召集了侍御史周利贞、冉祖雍,太仆丞李悛、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以及国师胡超,一起商量对策。

    武三思往四下里扫视了一圈儿,道:“诸位,崔耕的查案之能,天下无双。本王虽没有刺驾的心思,但三阳宫刺驾案确实和我有关。若真让崔耕查出什么来,可就全完了。该怎么对付崔二郎,大家议一议吧。”

第647章 三计待二郎() 
侍御史周利贞的心思最为阴毒,他哈哈大笑,道:“王爷,您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对付崔耕,在洛阳不容易,在外面还不简单吗?”

    “你的意思是?”

    “崔耕现在的职司是剑南道黜陟使。他在剑南道前呼后拥,但出了剑南道,还能有多少护卫?到时候,咱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人结果了他,岂不一了百了?”

    武三思迟疑道:“但是,本王之前根本就没有刺王杀驾的心思。这调动兵马杀了他,那岂不是不打自招了吗?甚至不用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恐怕姑母一怀疑我就性命难保了。”

    “没关系,把此事做的天衣无缝,显得跟王爷您完全无关,也就是了。”

    “嗯?”武三思眼前一亮,道:“你是不是有计划了,说来听听!”

    “您有没有听说过宋霸子这个人?”

    武三思想了一下,道:“就是永祥布庄的东家宋霸子?说起来,这人也真够倒霉的:他好好的蜀中第一富商不当,非要搀和朝政。结果,先是被崔耕把他剑南道的基业都扫了,又莫名其妙地在三阳宫丧了性命。”

    周立贞道:“那您知道,宋霸子是因何被杀?”

    武三思摇头,道:“一个小人物,张昌宗都不为他出头,本王哪知道?怎么你知道此事的内情?”

    周立贞摇头道:“说实话,下官也不知道。但是,这不妨碍下官造谣啊。梁王千岁您觉得这个谣言怎么样:崔耕和宋霸子,因为聚丰隆银号有了冲突,所以,崔耕在剑南道,公报私仇,把宋霸子的基业全扫了。他尤不解恨,甚至指使心腹,在三阳宫趁乱杀了宋霸子本人。结果,宋霸子的儿子为父报仇,刺死了崔耕这怎么也怪不到您的头上不是?”

    “妙!妙啊!”

    武三思稍微一想,就连连称善。

    宋之逊见周利贞得了彩头,心中吃味儿,道:“但问题是,宋霸子是否真有这么个儿子?这个儿子又有没有实力刺杀崔耕?朝中那些御史言官们,眼里可不揉沙子。”

    周利贞得意道:“你别说,还真有!宋霸子本来就不是什么安善良民,他一死,手下的势力,就由儿子宋有斌接管了。宋有斌手下颇多亡命徒,有心算无心之下,崔耕定死无疑!”

    宋之逊冷笑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你怎么就那么肯定,这宋有斌会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为父报仇呢?”

    周立贞对答如流,道:“遣一雄辩之士,说服他即可!”

    “好!”

    武三思一拍几案,道:“一是不烦二主,那这个雄辩之士,就非周御史你莫属了!”

    啊?

    周立贞当时就点傻眼,道:“这个下官就是去出出主意,我亲自去说服宋有斌,不妥吧?”

    宋之问幸灾乐祸,道:“有何不妥?梁王千岁身边最会说话的人,可不就是你周利贞周大人吗?”

    世间有民谚,“三思五狗,利贞善吠。”这说的是,在武三思的五个狗腿子中,周立贞最善于诬陷好人,可不是说他能言善辩。宋之问这么说,无疑是隐含讽刺之意。

    武三思不想看到这几个手下“狗咬狗”,不待周立贞答言,就站起来躬身一礼,道:“这宋有斌一案,就有劳周御史了。”

    他这一摆出“贤王”的姿态,周立贞还能说啥?也只得光棍道:“朝廷的钦使已经出发,事不宜迟,那下官这就去准备?”

    武三思点头叮嘱道:“那小王就多谢周先生了。须注意,不可用你的真名实姓。”

    “下官理会得。”

    “去吧。若此事能成,右肃政台御史中丞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谢王爷!”

    周立贞领命而去,但武三思还是不大放心,道:“这崔二郎一向狡猾,周御史此计,也未必一定成功。你们还有别的妙计没有?”

    宋之问道:“下官也有一计:崔耕和聚丰隆银号关系不浅,聚丰隆的掌柜曹月婵,就是他的红颜知己。”

    “嗯?等等。”国师胡超打断,道:“前半句贫僧倒是听说过,但这后半句谁说曹月婵是崔耕的红颜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