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盛唐-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崔耕并未抵赖,李楷固索性直入正题,道:“不愧是名扬天下的崔青天,三言两语间,就变坏事为好事,为何明远报了大仇。”

    崔耕笑吟吟地道:“哦?莫非李将军听说了什么?”

    “废话,现在这事儿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本将军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实不相瞒,我今天来,一件是私事,一件是公事。公事就是,代可汗向你崔著作兴师问罪。”

    崔耕对“可汗问罪”毫不在意,不慌不忙地道:“那私事呢?”

    李楷固面色一缓,赔笑道:“崔著作,您不厚道啊。虽然是我把您抓来的,但那是两国相争,无所不用其极。你仔细想想,这一路上我待你怎么样?现在有这种好事,您怎么能忘了我呢?”

    “如此说来,李将军也想要那样东西了?好说,好说。”

    说着话,崔耕拿起几案上的狼毫笔,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几行狗爬的大字,并盖上了自己“太子左监门率府副率”的大印,交给李楷固道:“李将军看看,可还满意?”

    李楷固接过此物,仔细端详了两眼,顿时心中轻松无比,叹了口气,道:“这下子算是进可攻退可守了,只是有些对不住可汗呢。”

    崔耕给李楷固的是什么?正是一份太子左监门率府城管局的聘书。

    上面写的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受了崔耕的感召,决定弃暗投明,归降大周,做城管局下面的一名小小临时工。

    现如今契丹为大周的心腹大患,所以此人受了崔耕之命,不回洛阳上任,而是潜伏在契丹军中,打探敌军的虚实,随时准备反正。

    事实上,上至何永常下至普通契丹士兵,崔耕发的都是这么一份聘书。

    当然了,身份不同,这份聘书的价格也不同。

    对于普通的契丹士兵来说,上交一些财物就行。至于契丹贵人,那就得为崔耕做点事儿了,比如把这些财物给崔耕运回去,比如行个方便,安排崔耕与壁龙的人会面,甚至比如杀了孙彦高。

    范光烈是唐军和契丹军的联络人,干系太大,没人敢动手。孙彦高地位不高,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崔耕的聘书之所以有这么好卖,关键就在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契丹人中的有识之士,早就对本族的窘境心知肚明,开始考虑后路了。

    再说了,一份聘书而已,又不等于自己就真的背叛本族了,只是有备无患而已。所以,他们买起聘书来,毫无压力。

    坠斤部的酋长何永常,正是这些“有识之士”中的一员。

    崔耕用了五份空白的聘书,换取他不再追究秦勇之死。

    至于何永常自己的那份聘书,不好意思,他的身份太高,只能拿孙彦高的人头来换。

    何永常稍微一考量,就觉得这个买卖干得过,孙彦高又和他没什么交情,死了也就死了。

    契丹胜了,这份聘书就是废纸一张。

    契丹败了,他就可以借这个聘书脱罪,甚至于尝试问鼎契丹可汗之位——武则天总不能把近百万契丹人都杀了吧?最后还得是实行羁縻统治。他这个地位高,又早早弃暗投明之人不做可汗之位,还有谁配得到这个位置?

    这事儿只是不宜公开而已,也谈不上多么机密。何永常虽然没主动传播,但架不住他的家人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啊。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最后,竟然让崔耕做成了一笔笔大生意。

    孙万荣对此事的弊端心知肚明,本来契丹的国力就远逊于大周,再有了退路,谁还肯死战啊?另外,之前不是说好的,崔耕要帮着自己对付坠斤部吗?怎么眨眼间又卖起聘书来了,他到底想不想灭掉坠斤部啊?还有最关键的,这聘书是人人可买,唯独他孙万荣不行!

    所以,才让李楷固来兴师问罪。

    李楷固得了聘书,自感与崔耕亲近了许多,道:“对于可汗的这三个问题,不知崔著作准备如何回复呢?”

第432章 设下连环计() 
对于崔耕来说,其实最难的是第一步——说服何永常买下聘书。要是何永常是个宁折不安的汉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到了他广发聘书的今天,形势就好多了。崔耕甚至相信,就算孙万荣下命令要干掉自己,也有人会主动为自己出头,更何况是小小的责难呢。

    当即,他口若悬河,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预案和盘托出。

    首先,聘书一发,的确是对契丹人的战力有影响,但问题是,即便没有聘书,契丹的赢面能有多大呢?恐怕两成也没有。换言之,聘书对契丹胜败的影响,绝没孙万荣想象中大。

    其次,的确,其他人都可以买聘书,唯独孙万荣不能买。但他不是还有两个儿子吗,难道就不想为自己的家人留条后路?

    李楷固道:“这两条倒是勉强可以解释,关键是坠斤部”

    “坠斤部就更好说了。”崔耕道:“别忘了,本官只是把聘书给了何永常,保周军不对他抄家灭族。但若是他是得罪了别人,那聘书也就没什么用了。”

    李楷固着急道:“那怎么行?其余六部都对大汗着呢,这何永常一死,他们岂能不联合起来,共抗我突便部?那还不如留着何永常呢。”

    崔耕冲着李楷固挤了挤眼,反问道:“嗯?谁告诉你何永常是得罪了大汗呢?他难道就不会得罪别人?”

    李楷固模模糊糊的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东西,道:“崔著作的意思是”

    “不错!本官想说的,就是唐军!李将军请想,何永常无缘无故杀了孙彦高,人家九公子能不报复?这双方不断地明争暗斗,步步升级,最后弄得双方同归于尽,也不是不可能啊!”

    “妙啊!”

    李楷固抚掌赞叹道:“到了那时候,可汗就灭了坠斤部,向唐军赔罪,其他部族无话可说。唐军群龙无首,也只能仰我契丹的鼻息了,堪称一举两得!”

    顿了顿,他又忽地面露难色,道:“崔著作的这个主意好是好,只是要想办得天衣无缝,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崔耕想了一下,道:“这种事儿,只能浑水摸鱼。不知最近契丹最近有没有什么由头,举办一场盛会,或者庆典。在大庭广众之下,设计他们互相残杀,谁也说不出大汗的不是来。”

    “盛会?庆典?有了!马上就要到七月了,按照我契丹习俗,七月初八,各部要齐聚伏虎林涉猎,到了那时候,几支箭射偏了,大事可成矣!”

    伏虎林距离营州大概八十里,乃是一片不太茂密的大森林,里面獐鹿甚多,甚至有老虎出没。

    契丹人故老相传,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寂寞,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白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爱并结合,生成了契丹八部。

    后来,有一支部族迁徙到这片森林附近,屡遭虎患,无奈之下,焚香祷告,先祖从天而降,降服了老虎,让契丹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伏虎林”名字的由来。

    从那以后,每年七月初八,各部贵人就要齐聚于此,进行涉猎,以纪念先祖。

    今年正是契丹兴师反周之后的第二年,别管实际形势多么危急吧,表面上看,契丹版图却是前所未有的广大。这场涉猎活动,当然要操办的越大越好。

    当天早上,不仅契丹和奚族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唐军也有不少人来观礼。为首的正是九公子韦昭,另外还有冀州刺史刘慕、相州刺史赵德以及新鲜出炉的定州刺史范光烈。

    伏虎林前。

    八个契丹千人队整整齐齐,排列成八个方队。另外,唐军出了两个千人对,奚人出了四个千人队,俱皆盔甲鲜明,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甚至于互相怒目而视。

    没办法,经过崔耕这么一搅合,三方之间结的梁子实在有点大。

    首先,是九公子为了对付崔耕和孙万荣,派人在奚族内扶植倾向自己的势力,要对苏运的奚王之位取而代之。

    刚开始计划倒是进行得挺顺利,几场交锋下来,苏运马上就要退位让贤了。

    然而,好死不死的是,崔耕开始卖赎罪券啊,不,是城管局的聘书了。

    芬问部现今的酋长李满飞,接了崔耕的任务,去奚族拉偏架帮助苏运。

    苏运本来就站着大义,现在又有了这么一个强援,形势顿时逆转。不仅趁机稳住了王位,还借机对族中反对自己的势力,进行了狠狠地打击。

    现在的奚族的军队效忠苏运,能给唐军好脸色看吗?

    唐军也气愤啊,我们跟奚族之间的矛盾,你们契丹搀和个啥劲?所以,对契丹人现在也是一百二十个不顺眼。

    契丹人八部之间的关系更是微妙至极,有向着唐军的,有向着奚族的,更有互相看不顺眼的。

    军队乱,几位首领当然更是各怀鬼胎了。

    苏运一见崔耕,就是深施一礼,道:“参见崔著作,要不是您,小王今天就要变成阶下囚了,奚族也得分崩离析。大恩不言谢,从今天开始,您不单单是我苏运的朋友,更是我奚族的朋友,以后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九公子闻听此言,心里那个郁闷就甭提了,哦,合着我忙活了半天,全给崔耕做了嫁衣啊!

    早就听说了,他在契丹人中卖什么聘书,聚拢了一大帮子势力。今天再加上奚族之助,岂不俨然足以和我分庭抗礼了?

    崔耕是上官婉儿的心腹,对武则天忠心耿耿,假以时日的话,我还能奈何得了此人吗?姐夫的大业不就全完了吗?

    不行,不能再让他成长下去了,今天必须置他于此地。

    想到这里,九公子对着苏运深施一礼,道:“当初在下一时鲁莽,给奚族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此特向奚王谢罪。”

    苏运冷笑道:“谢罪?就凭你九公子空口白牙的两句话?”

    “当然不是。”

    啪!啪!啪!

    九公子轻拍了两下手,顿时有几名唐军抬着一个朱漆的大柜子上来。

    他微微一笑,道:“在下愿意以这件无价之宝献给奚王,希望您能够满意。”

    苏运还真感兴趣了,道:“哦?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第433章 天上掉馅饼() 
九公子道:“一个月前,本公子出外行猎,在草丛中发现了此柜。这柜子外面以铜锁紧锁,里面隐隐传来呜咽之声。我打开来一看,可不得了,里面竟是一个绝色佳人。本公子问那女子的来历,她自言姓莫,名小星,被盗贼掳掠至此”

    “我呸!你该不会是想把莫小星送给奚王吧?让奚王喝你九公子的洗脚水,这也算赔罪?依俺看啊,叫埋汰人还差不多!”芬问部酋长李满飞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九公子的话。

    九公子赶紧解释:“李将军误会了,实不相瞒,这莫小娘子至今还是完璧之身哩。另外,诸位就不奇怪吗?本公子带莫小星来也就罢了,为啥要带这个柜子呢?”

    “为什么?”

    “因为这个柜子乃是一个奇人所赠。莫小娘子自幼生了一场怪病,必须每隔两个时辰,就入柜休息半个时辰,否则就会全身溃烂而死。”

    还有这事儿?这也太玄乎了吧?

    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