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盛唐-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噔

    白影一闪,崔秀芳又回来了。

    就在崔耕一愣神的功夫,她已经抓起了角落了一个小包袱,那是崔耕今天在坊市里给她买的礼物。

    崔秀芳羞红着脸,说道:“这些东西不带上,浪费了!

    旋即脚尖点地,又是倒飞出了窗外,迅速消失在了二人的视线中。

    当真是,风风火火崔秀芳,飞檐爬窗不走门。

    李善手捋墨髯,摇头苦笑道:“这丫头,跟她娘一个性子啊,真是不让人省心。”

    崔耕此时又听李善提起崔秀芳的来历,有如百爪挠心,试探着问道:“李先生,这崔小娘子到底是啥来历?反正她也不在这儿了,你跟我说道说道呗。”

    “嗨,崔小娘子早有嘱咐不让说,老夫可不敢越俎代庖!”李善顿时三缄其口。

    不过想着接下来要跟崔耕合作糖霜工坊了,老是拒绝怪过意不去的,又点拨了一句:“崔县令你就别瞎寻思,也别多问了,她的身份跟官场无关。”

    “既然跟官场无关,那有啥不能说的?”崔耕翻了翻白眼。

    李善嘴角一抿,突然岔开话题问道道:“如果在下没猜错的话,崔县令莫不是对崔小娘子有意?”

    “唉,有意有什么用?刚才你也看见了,郎有意而妾无情,这简直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本官啊。”崔耕懊恼无比地道。

    李善端起桌上的茶汤抿了一口,笑道:“那也不尽然,崔县令仔细想想,初见崔小娘子的时候,她对您怎么样?现在又怎么样?”

    “这个”

    倏忽间,一道道崔秀芳的身影地在崔耕脑海中划过。

    初次见面,她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叩头不止,鲜血淋漓。

    再次见面,佳人紧张羞涩,离着自己有八丈远。

    情况是从什么情况发生改变的呢?是第三次见面,她与自己四目相对,忽然娇羞无限,跳窗而走的那一回。

    自那以后,崔秀芳就好像换了个人一样,逐渐露出了自己的真实一面,能走窗户就不走门,撒娇刁蛮这些女孩儿应有的性子一点不缺,甚至有时候对自己耍小性子

    对了,还有!

    崔耕忽然想到,当日在平松冈,自己前途未卜,大雨滂沱之下,崔秀芳曾经主动握住了自己的手。

    这小娘皮貌似急自己之所急,忧自己之所忧

    李善道:“想明白了吧?秀芳素来最是知礼,可不是对谁都动不动就甩脸子,使小性子的。天下能得她这样对待的,只有两个人”

    崔耕接话道:“就是崔某和李先生?”

    “然也!我与这丫头的关系,无关男女之爱。依李某看,这世上若还有男人能敲开她心扉的,也只有崔县令你了。”

    崔耕被李善这高帽子戴的有点不好意思,谦逊道:“不过也是可惜,我与她都姓崔,律法有定,同姓不为婚,犯者,各徒二年。上次她拿这事儿搪塞过我一次!”

    “什么乱七八糟的,”李善满不在乎地道,“同姓不婚因其共祖也,共祖则殖不繁也。老夫可以肯定,你和崔小娘子的祖上八竿子都打不着。至于如何绕开朝廷的律法,以崔县令的能耐,这是什么大问题么?”

    不愧是当过大儒又当扬州黑社会头子,这思维一点都不迂腐僵化,崔耕心里边默默给他点了一千个赞!

    李善话匣子一开,还挺八卦的,又说道:“崔县令,你别整天听秀芳说寡妇寡妇的,就信以为真了,其实她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哩!”

    “啊?真的假的?”

    “李某都快五十岁的人了,怎会信口雌黄?”

    李善清了清嗓子,道:“她之前是和一个后生有婚约,可还没成亲,她未婚夫就死了。是秀芳自己死心眼,要为那小子守节,老夫也劝不住。能不能劝她回心转意,可就全看崔县令你的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崔秀芳挂在嘴边的守寡居然是这么个守法,崔耕乐得嘴巴都快咧到后脑勺上去了,连声道:“包在我身上,秀芳小娘子那儿,你就安心交给本官吧。”

    “那这糖作坊的事儿?”

    “四成份子是秀芳的,妥妥的!”

    当天下午,崔耕和李善一道去了仁寿坊,一起去见了崔秀芳。

    当即,崔耕又施展三寸不烂之色,把朝廷不准官员在辖区内经商的道理说了一遍,再说了手下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接着,再盛赞崔秀芳的品德多么高尚,多么值得信任。

    最后见崔秀芳还死活不同意,崔耕只得祭出杀手锏——我救你一命,你还欠我恩情没报呢,咋的?我让你替我签份字据,暂时帮我保管一下工坊份子,就那么为难你啊?

    别说,这话一出,还真挺管用,崔秀芳就吃这套!

    最终她缓缓点头,道:“那妾身就帮崔县令暂时保管,什么时候你找到了合适的人,妾身在交出去。”

    崔耕心中窃喜,暗忖,交出去?你想得美!以后这些份子,就是你的陪嫁!

    一切利益分配妥当,崔耕才把关于白糖的秘密,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李善。

    硕大一张白纸,五个狗爬大字皑皑生辉——浇以黄泥水。

    “我”

    饶是当代大儒,饶是当了二十年的扬州黑社会头子,饶是李善有几十年养气的功夫,但见了这几个大字,都好悬没吐出一口血来!

    如果真能制出糖霜,那就是最少一年百万贯的收益。不多算,只要三年时间,崔耕就能分得一百二十万贯钱!

    换算成黄金,足有十二万两。

    而崔耕付出的,就他妈这五个字?

    换句话说,崔二郎这一个字儿,最少价值两万四千两金子!

    人家形容写的字珍贵无比,才不过说“一字千金”,也就是一个字价值千两黄金。崔耕可好,竟然是“一字两万金”!

    良久,李善才把这口气喘匀实了,怀疑道:“崔县令,制作白糖的技术就这么简单?黄泥本就污秽之物,浇上黄泥水,那不就更加污秽了吗?又怎么能制出如霜的白糖?”

    他在荒唐大梦中所见的验证,明白黄泥水是吸附剂,可以为灰糖脱色。但要问他为啥黄泥水是吸附剂,他就不甚了了。

    崔耕索性老神在在地道:“事实胜于雄辩,是不是能制出来霜糖,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事实胜于雄辩?”

    这个词儿虽然出自后世,但李善身为当世大儒,稍微一转念,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他点头道:“不愧是秀芳看中的人,崔县令随口一言,就发人深省啊!嗯,事实胜于雄辩,说得好!不如明日去老朽的作坊,试验一番?”

    崔耕说了一声好啊。

    倒是崔秀芳有些迫不及待,提议道:“什么明天啊,择日不如撞日,依奴家看,咱们今天就去。奴家也想看看,崔县令这个‘一字万金’的秘方到底成不成!”

    又提一字万金,李善又想吐血了

    ps:又熬一宿,昨日四更,今天四更,都统统更新完了。睡觉,睡他个天昏地老

第226章 糖战已打响() 
李善好说歹说,才劝住了崔秀芳今日去作坊试验秘方的念头,并与崔耕约好,翌日去李家的灰糖作坊一试秘方。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

    江都县衙,内宅。

    崔秀芳再一次破窗而入,揪着崔耕的耳朵,叫道:“大懒虫,快起来了,别耽误了今天的正事儿。”

    “哎呦你这整天飞窗爬墙的,下次能不能敲门啊?”

    崔耕揉着惺忪的睡眼,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五更刚过,怎么?本姑娘就爱飞窗爬墙,你管我?”崔秀芳浅嗔道。

    “行行行,你爱咋咋的。”崔耕下意识地抻了抻被子。

    “还睡?快些起来啊,不是说好,今早一起去李善家的灰糖作坊么?”

    “这个”崔耕脸色微红,道:“等会儿,你先出去!”

    “为啥?”

    “本官习惯裸睡”

    啊

    一个尖利的女声娇彻县衙,给轮值的众衙役以无限遐想

    扬州城内寸土寸金,一个不怎么赚钱的灰糖作坊,李家自然不会安排在城内。

    崔秀芳和崔耕打马扬鞭,出城三十里,才到达了目的地。

    但见一个小村外,无数精壮汉子头扎红巾,各带兵刃,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把一处独门独户的巨大院落围了个结结实实。

    一个神色干练的年轻人迎了上来,道:“小的李大富,参见崔县令!您稍待,小的马上就去报知我家主人。”

    不消一会儿,李善亲自出迎,将崔耕和崔秀芳让进了作坊内。

    说实话,制糖作坊该什么样,崔耕只在荒唐大梦中有依稀印象,一见眼前这副样子,不由得脱口而出道:“这么简陋?”

    “呃”

    李善解释道:“这个糖作坊老夫没怎么用心,都是下面的人乱鼓捣的。”

    “本官不是说这个”崔耕沉吟道:“本官的意思是,这个灰糖作坊如此简陋还能赚钱,看来咱们新开的作坊大有可为啊!”

    李善眼前一亮,道:“此言怎讲?”

    崔耕略微沉吟了一下,道:“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咱们先试试黄泥水能不能制出糖霜吧。”

    流程倒也简单,先找一个大瓮过来,挑进两担黄土去,然后加水用力搅拌。

    等着搅拌均匀了再停下,安静等待。

    最后黄泥水上下分为两层,上面是澄清的溶液,下面是黄泥,真正能用的还是上面这一层清液。

    李善看着里面有些门道,感慨道:“崔县令昨日光说黄泥水,老夫还以为是搀和了黄泥的水哩,敢情还有这讲究。”

    崔耕道:“现在就成了,可以把灰糖取来,用黄泥水淋上,糖霜就会出现。”

    尽管昨天已经交代过了,李善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依言照做。

    结果,奇迹发生了!

    灰糖一遇到黄泥水,颜色骤然变淡,越来越趋近糖霜的眼色,功夫不大,最上面一层,已经于糖霜无异。

    李善看完之后,若有所思道:“老夫知道丽竞门为何不肯扩大规模了。”

    事实上,崔耕也一直有些奇怪,要说朝廷不在乎制糖的利益,还可以勉强解释。

    但是丽竞门呢?他们开糖作坊就是为了赚钱,把白糖弄得死贵的,看起来利润是丰厚了,但哪有薄利多销赚得多?

    李善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其一,这个灰糖脱色变糖霜的法子太简单了,一搭上眼就会。朝廷或者丽竞门为了保持技术的优势,就必须限制产业的规模。

    其二,制作糖霜的成本相当不低,上面的糖是变白了,但下面的糖更黑了,只能当废物去掉。要知道,即便是作为原料的灰糖,其价格不菲。

    说完两个理由,李善微微叹了口气,道:“咱们虽然同样掌握了制白糖的法子,但现在看来,要一年百万贯可就难啰。”

    崔耕摇头,道:“那也不尽然,其实保密什么的,也不单单是在这一个制作白糖的法子上。保密是要保的,不过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什么意思?”李善费解。

    崔耕知道,在唐高宗李治在位之时,专属朝廷的制糖工坊就已经发明了淋黄泥水给糖脱色的工艺。不过却是一直秘而不宣,更是不向民间糖坊传授技艺。目的就是想要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