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站练兵之时,有这样一个程式:教官向士兵大喊问话:“我们吃的是谁的饭?”士兵高声答:“吃的是袁宫保的饭!”教官再喝问:“我们穿的是谁的衣?”再高声答:“穿的是袁宫保的衣!”最后问:“愿意为谁效命?”士兵斩钉截铁齐答:“愿意为袁宫保效命!”
不可小看语言对人的意识的控制和感染作用。古人学习,摇头晃脑天天背四书五经,一点教学方法也不讲,结果儒家经典在人们脑子里扎根却比什么都深,原因就是那么一遍遍地背啊背,书中内容就不知不觉在脑子里越钻越深,自然支配了行动。新军士兵们这么拼命喊来喊去,一天又一天,本来疑问“大清国的军队,咋成了你袁世凯家的”的士兵,也慢慢认同自己就是受了袁某人的恩,该当老袁的家奴了。
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其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1905年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和原武卫右军、自强军一部为基础,在京、津、鲁地区建成北洋六镇。
民国建立后控制中国政局十六年的“北洋军阀”,发源就在这里。
在袁世凯的苦心经营下,跟那些松垮腐朽的军队不同,北洋军是一支现代精兵;跟那些深受革命思潮影响的军队不同,北洋军没有受到革命党人的渗透,对袁世凯忠心耿耿。
从1902年开始,袁世凯陆续兼任参预政务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等职,号称一身兼任八大臣,势力从军事扩张到政治、经济各方面,远超过了曾国藩、李鸿章这两位在清朝混得最好的汉人官员,成为清廷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那么,这个最有实力的人物怎么在1911年剧变之时跑到了河南乡下钓鱼?
随着袁世凯势力的剧烈膨胀,清廷越来越觉得此人是个隐患,王公贵族一边要利用他的才干,一边又对他要成尾大不掉之势忧心忡忡。在慈禧太后死去之前,袁世凯就是清廷的的暗中提防对象。
而袁世凯绝非思想守旧之人,他其实拥护立宪,在清廷立宪有进展时,就顺势提出宗室贵族不得干预政事,这让王公们怀恨在心;他还提出用太监很不文明,应该裁掉,这一提议让宫内太监炸了窝,一次袁世凯退朝时一百多太监把他围在当中,指责谩骂,咆哮不已,还是庆亲王奕劻向太监们保证不予裁撤,才给他解围。
袁世凯的权势和锐气已让他成为紫禁城公敌,慈禧对他疑忌丛生。1907年,袁世凯被以明升暗降之法调离北洋军,回北京担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试图斩断他在军中人脉。
慈禧死前,定醇亲王载沣之子、三岁的溥仪接掌大清江山,在溥仪成年前由载沣摄政。这个消息更让袁世凯倒抽一口凉气——载沣就是光绪的弟弟,而在戊戌变法中,奇书网光绪十分倚重袁世凯;尽管袁世凯思想上倾向变法,但他考虑到第一强人慈禧是反对变法的,因此盘算之后扎向了慈禧的怀抱;皇帝与太后的较量中,因有了袁世凯对光绪的叛离,变法派顷刻间一败涂地。
而光绪在慈禧死亡前一天暴毙,除了是被慈禧暗害的猜想之外,另一传说就是死于他袁世凯之手!
且不说袁世凯已经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仅凭现在光绪之弟载沣摄政,成为了事实上的皇帝,他袁世凯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袁世凯试图改善处境,他狠拍载沣一记马屁,以国家需要长君为由,建议载沣自己做皇帝。
载沣不但不听从,还给了他好一顿申斥。
载沣跟他哥哥光绪差不多,性情懦弱,才干有限,但他监国摄政之初,还是真想烧一把火:除掉袁世凯。
这个意图表露之后,清廷一阵角逐,恨袁世凯者(包括载沣自己)巴不得早点动手;但也有亲袁世凯者,比如贪财而让袁世凯用银子喂饱了的庆亲王奕劻,就大讲袁氏之不可杀。而物伤其类的老政治家张之洞,明白地说:“皇上太小,这个时候随便杀大臣会引起什么猜测呢?”
载沣迟迟没有下手,真正原因还是奕劻说的那句——“杀了袁世凯,北洋军造反怎么办?”
袁世凯感到自己的处境凶险无比,虽然他呕心沥血打造的北洋六镇是除了他袁某之外谁也不买帐的,但是在这京城宫里,某一刻载沣一声令下,几个兵跑来抓住他就拿刀把头剁了,他袁世凯又能怎么着?
惶惶不可终日中,清廷对他做出了决定。1909年元月2日,载沣以皇帝名义颁发上谕,声称朝廷本想继续重用袁世凯,可没想到你脚上害病害得走不了路,什么职也胜任不了,因此现在命你袁世凯回老家养脚病去,以表示朝廷对你的体恤。
袁世凯的脚年轻时在朝鲜是负过伤,但平时根本看不出来,只有快步行走时才显得有点不灵活。清廷只是要找个罢免他的借口而已,管它伦不伦,类不类。
命保住了,官全罢了,权倾一时的袁宫保转眼就变成丧家之犬。
袁世凯谢过皇上关心他的脚的隆恩,回他的老家河南项城住了段时间,五个月后,他买下天津盐商何炳莹在河南彰德洹上村的一座大庄园居住。这座庄园面积达二百多亩,但袁世凯一来又把它扩大到四百亩,在里面引水成湖,植木成林,又修亭子又建楼阁楼,搞出什么“八大景”……
他知道清廷对他猜忌之深,要保命,就得让清廷看到你已经被吓倒了,只弄园林不想再问政事了。他给这个后来成为北国名园的庄园取名“养寿园”——现在我也就是在这钓钓鱼安度晚年了。
在这悠闲散漫的“养寿”生活的背后,袁世凯一刻也没有闭上他警犬般的眼睛。虽然他被一脚踢出京城,但他早已羽翼丰满。一帮老部下,随时给他送来最新的内部消息;他的书房里订着各地的报纸,而养寿园内还专设有电报房。天下风云,尽在山水园林间的袁世凯眼底。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的炮声传到了养寿园,这一天正是袁世凯的五十二岁生日。
这份生日礼物,是什么也不能比的。袁世凯知道,等待了两年多的时机来到了:清朝还有什么本钱?就是北洋军;北洋军是谁的?他袁世凯!
那个领命南下镇压武昌起义的陆军部大臣荫昌,在别人向他说壮行的话时,咧着嘴巴说:“我这次去,是用拳头打呢还是用脚踢呀?”他知道他没有能行军作战又调遣自如的队伍。
果然,北洋军懒洋洋行到湖北孝感,临近前线,荫昌再也指挥不动。士兵们几乎是公开地说:“我们为什么要跟着满人去打汉人?”
除了起用袁世凯,清廷已走投无路。
先为不能杀袁世凯而遗憾的载沣,这下又要起用袁世凯来救命,心情可想而知。他在群臣力劝下决定再用袁世凯之时,屈辱和担忧交加,不由双目流泪。
10月14日诏书下,命袁世凯取代那个一点不中用的瑞澄任湖广总督,到武汉统领各军。
袁世凯轻轻一笑,回话:非常感谢朝廷的大恩大德,可我老袁脚上的病可厉害呢,还没养好呢,担任不了任何职务的哟。
清廷哪里还能介意他的态度,正是用你之时,你端把架子就端吧。四天后,再下诏催他到任。
袁世凯出了气,开始提条件,一共六条: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党禁,宽容起事党人,总揽全国兵权,宽与军费。
这六条,就是两个意图:一是要权要钱,二是改革政制。改革政制这几条,和要权要钱一样,都是为他自己的未来铺路。
袁世凯的老辣就在这里,他看得非常清楚,如今清廷已奄奄一息,气数已尽,拥有实力的是两方,一是他袁世凯,二是革命党人,而刚刚翻过身来的革命党人的力量比他老袁又差远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其实就在他老袁手上,他要是为清廷卖力,以北洋精兵全力镇压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必败;他要是倾向革命党,清廷更立马玩完。
而两年多以前,他差点遭载沣毒手,就这一点,他怎么可能还为清朝卖命?
他要做的是,通过改革政制的提议,表明自己的态度,赢得革命党人的好感和拥戴,表示自己和他们是一路;然后,再使点劲把清廷拱翻,这样他就是功勋卓著、众望所归的中国新领袖!
现在袁世凯的所有行动,都是按这个思路进行。
10月30日;清廷向全国下“罪己诏”,这也就是自我批评,宣布实行宪政,大赦政治犯,并表示今后再也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
这个表现十分不错,可惜晚了。在撑得住的时候死命抓着统治权不放,等眼看就要完蛋,再来做早就应该做的事,以求挽回局面,历史已不会再给清王朝机会了。
火候已到,袁世凯不再装腔做势,当天启程赶往前线,第二天到达信阳,和荫昌做了交接;11月1日抵达孝感,正式督师。
袁老帅要来了,北洋军要给他一份见面礼物,10月29日北洋军就狂攻汉口。这个时候,同盟会军事负责人黄兴终于经香港、上海抵达了武汉,立即上前线指挥战斗。革命军在北洋军的猛攻下不支退守,黄兴的到来给革命军打了一剂强心针;北洋军的前敌总指挥冯国璋见革命军忽然士气大振,想出个“纵火助攻”的损招,把繁华的汉口华界三天内烧成一片焦土。11月1日,汉口失陷。
袁世凯一出山,果然就扭转局面。攻下汉口这一天,清廷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希望他感恩戴德,再接再厉,剿灭革命军。
已经手握清朝几乎全部资源的袁世凯此时哪里还在乎这个要靠自己救命的朝廷的封赐,他没有回京就职。更重要的是,袁世凯已经在心里动了取清廷而代之的念头,如果接受任命,就是又受了一回皇恩,以后跟清廷翻脸的时候,人们会骂他忘恩负义、不是东西。
11月8日,清末预备立宪中成立的带点议会色彩的资政院开会,根据《宪法信条》,“选举”他为内阁总理,袁世凯这才带着大队人马,威风八面地回京就职。
此期间,冯国璋按袁世凯的命令又猛攻汉阳,几番激战,27日汉阳陷落。指挥战斗的黄兴败退武昌,黎元洪急得放声大哭。
冯国璋打得顺手,正要再下武昌,袁世凯从北京亲拨长途电话制止。冯国璋莫名其妙,一次又一次发电报给袁世凯请战。袁世凯无法解释,就把冯国璋调走,改派段祺瑞接手第一军。
前面已经说过,袁世凯现在已经没有保卫朝廷、剿灭反贼之心,他要做的是先养敌,敌人存在,他袁世凯就无比重要,要怎么样清廷就让他怎么样;而给了革命军厉害,革命军就会明白只要我老袁猛打,你们就得完——革命是胜利还是失败,决定人是我;如果你们懂得尊奉我,我就让革命胜利。
这个心思又周密又长远,冯国璋虽是他亲信大将,也没明白过来;还是段祺瑞跟他更贴心,段祺瑞到任后就陈兵不动,武汉战事立即停止了。
按袁世凯的实力,他可以发狠把南方革命一一剿灭,再呼啦一下把清廷掀个底朝天,然后天下姓袁。然而这样的做法虽然高效,但也太“狼子野心”了。他是个智商极高的人,要体面地登上权力颠峰,因此调动他的满腹心计,对清廷和对革命党进行“两条腿走路”。
他一方面让清廷看到他在武汉节节胜利,一方面又大叹困难,大讲革命军如何厉害,民心如何躁动,形势如何危急,唬得王公贵族大气不敢出,把一切都交到他手里去弄。
对清廷连哄带吓,而对革命党人,则是又打又拉。
在启程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