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偏偏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和她过不去。

武则天与高宗共生了4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又名哲),四子李旦(又名轮)。公元656年,废太子李忠,立李弘为太子。李弘性情仁厚,谦虚谨让,深得父皇的厚爱和大臣们的信赖。

公元671年正月,皇帝出幸东都洛阳,命皇太子李弘留在京师长安监国。咸亨四年,高宗因病又令太子受诸司奏事,屡次实习朝政。这年太子又娶左金吾将军闻喜大姓裴居道之女为妃,十月完婚。高宗对儿媳“甚有妇礼”十分满意,高兴地说:“太子妃贤淑通达,东宫的内政再也不用朕担心了。”这时的高宗,身体越发不支,他感到自己无力承受国家政务的烦扰,便产生了禅位太子的想法。

长大成人的儿子(此时太子弘约20岁)使武后忧心忡忡,眼看着自己将要丧失辅政的权力,特别是这儿子对自己并不像丈夫那样百依百顺。咸亨二年太子监国时,他发现宫中幽禁着自己的两个异母姐姐——萧淑妃的义阳、宣城二公主,都已是年逾30的老姑娘了。太子弘立即向父皇奏本,要求马上释放被幽禁已久的两位公主,并设法将她们下嫁给适当的朝臣。太子弘的指责,惹恼了母后,她气愤地当即就把她们配给了身份低微的士卒。此后,太子屡次违背天后的旨意。对这么个“不识好歹”的儿子,武后也只好“忍痛割爱”了。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24岁的太子李弘在与父母共进午饭时,突然暴死在洛州的合璧宫,大概是被母后用药酒鸩杀。后被追谥为孝敬皇帝。

皇太子李弘的死,对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无疑是一重大打击。一年多以前才为东宫纳妃完毕,皇帝像安排好了后事似的,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了,不料太子先亡,又一切枉然了。他感到再也没有精力为国事操劳了,便想把权力交给天后执掌。

这一亘古未有的逊位事件,令宰相们噤若寒蝉,张文瓘、戴至德、李敬玄、刘仁轨等默不作声,只有中书令郝处俊、中书侍郎李义琰极力谏阻,慷慨陈词道:“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陛下现在要违背此道,臣恐上则谪见于天,下则取怪于人。从前魏文帝著令,身崩后尚不许皇后临朝,现在陛下为什么要亲自传位给天后?况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应当谨守宗庙,传之子孙,实在不该把国家社稷当作礼物私自送给皇后。”看到他俩的激烈反对,高宗也就不再坚持,逊位皇后的事也就此偃旗息鼓了。武则天向来恩怨分明,在这次逊位事件中,出头谏阻的郝处俊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年后,武则天借故杀他的孙子郝象贤时,竟将郝处俊斫棺毁柩,以报宿怨。

李弘死后一个月,立次子雍王李贤为太子,时上元二年六月,贤22岁。

兄弟4人中,李贤天分最高,又聪明好学,自幼便熟读了诗书,过目不忘,深受父皇钟爱。他同长兄弘不同,身体非常健康,也长于弓箭、狩猎,朝臣们都认为他有文武双全的祖父太宗之遗风。

天皇想逊位与天后的念头被打消后,他就全力培养新太子李贤。屡次命他监国,实习朝政。李贤处理政务,有条不紊,颇为能干。又召集著名学者到东宫注《后汉书》,在士人中声望很高。

仪凤四年(公元679年)五月,皇帝再次命太子监国。武后又一次面临失去权力的危机。她加紧训诫控制,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和《孝子传》送给太子熟读,并接连写信责备太子贤不要无礼、不逊。可是李贤并不顺从,武后越来越不安,母子矛盾在明崇俨死一事上表面化。

明崇俨出身巫师,擅长巫蛊之术,巧妙地讨好武后。武后也时而想借助一些超越人力的东西,因而对明崇俨的巫术十分满意,便推荐给高宗,要他为高宗施法医病。如此一来,高宗果然在心理方面觉得轻松多了。这样,明崇俨在天皇、天后两方面都受到信任和重用,一跃而为正五品上的正谏大夫。

明崇俨看出武后和太子贤之间隔阂已久时,悄悄对武后说:“看来太子没有继承天子的命,而英王的相貌,与祖父太宗陛下很相似,相王的相貌最高贵。”

这话不知什么时候传到太子贤的耳里,使他又气又怕。在忧囿中,作了一首哀怨的乐曲: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这是在追悼长兄李弘时,对母后提出的哀怨的控诉。

仪凤四年五月的一天夜里,明崇俨深夜出宫,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刺身亡。

武后和高宗立即责令大理寺迅速破案,但几经折腾,还是无法找到凶手及指使人。

武后怀疑刺客必是太子贤派去的,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暗杀明崇俨的凶手就藏在东宫。

武后再也不能容忍李贤了。指使人向高宗告发太子贤生活靡乱,好声色,与户奴赵道生等人发生同性恋的不正常关系,而且还有叛逆的企图。高宗立即命宰相薛元绍、斐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审理此案,搜查东宫。竟在马厩里搜出了数百套武器。赵道生也被迫承认明崇俨是他受太子指使杀的。

高宗素爱太子贤,想宽恕他。但武后竟执意要依法从事,说:“身为太子,阴谋造反,天地所不容。应当大义灭亲,决不可原谅他。”

公元680年,太子贤被废为庶人,押回京师幽禁起来。不久迁往巴州。公元684年,在废中宗李显的三天后,武后派人去巴州将李贤杀死。

李贤一案牵连了很多人。李贤的一批党羽被杀,宰相兼左庶子张大安等10余人被流放,唐宗室子孙也有许多受牵连。李贤的3个儿子光顺、守礼、守义都被幽禁宫中。守礼一直活到唐玄宗开元末年,由于长期幽禁,身患风湿病,传说能预知晴雨。

武则天作为母亲,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竟如此残忍,这除了“女皇”的诱惑外,据说还因李贤不是武后亲生的,而是其姐韩国夫人所生。

武士彟和杨氏所生的3个女儿都有殊容,大女儿嫁贺兰越石,生下一子一女便早早地守寡了。永徽年间,武则天入宫为昭仪,她以大姨子身份携女儿出入后宫,得到高宗的暗宠,封为韩国夫人。女儿贺兰氏同母亲和武后一样,姿色艳丽,更令高宗神魂颠倒,急忙封她为魏国夫人,想着纳为妃,武则天得知,醋性大发,妒火难忍。乾封元年封禅后,趁武惟良、武怀运以岳牧身份参加封禅又跟随回京师之际,在武惟良所献食物中放入毒药,毒杀了魏国夫人。又嫁祸于武惟良兄弟,把他俩处死。一箭双雕,既除了在宫中和她争宠的外甥女,又宣泄了对从小欺凌自己孤女寡母的两个堂兄的私愤。

公元654年底,韩国夫人忽觉自己怀孕,即将临产。这可难坏了皇帝和韩国夫人这对偷情人。恰在这时,武后在去拜谒昭陵的路上不足月小产,孩子夭折。于是好事者为这事做了巧妙的安排,以姐姐的私生子顶替妹妹小产夭折的孩子。武则天觉得当时她的地位还不稳固,多一个儿子将使她在后宫的地位更加优越,何况那时王皇后、萧淑妃还在。所以这个顶替的私生子可能就是李贤。当然,谁为此事张罗以及这事真假与否,现今还是个谜。

无论李贤是否嫡生,武后决不容忍任何阻碍她君临天下的势力,这一点是明确的。以此看来,李贤的死也就势属必然了。

公元683年八月,李贤被废的第二天,册立英王李显为太子,同时改元为永隆。十二月,56岁的唐高宗突然病逝,临终遗嘱太子显即帝位,并召来侍中裴炎,要他忠心辅佐太子,国家大事听从天后裁决。

李显在灵柩前即帝位,号中宗,尊天后为皇太后,以裴炎为中书令。同时册太子妃韦氏为皇后。

但在翌年二月,继位不足两个月的唐中宗竟被废为庐陵王,幽禁于深宫。改由他四弟雍王李旦继帝位,这就是唐睿宗。为什么会走马灯似地换了一朝天子呢?

原来中宗即位后,打算升迁岳父韦玄贞当宰相,并授给乳母的儿子一个五品官。这时,韦玄贞刚从普州参军提为豫州刺史,又要拜侍中,这件事确有不妥。中书令裴炎断然拒绝了中宗的提议。这使中宗十分气恼,便摆出天子的架子说:“朕为天子,我要把天下都送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何况一个侍中呢!”

不料想,武太后竟得知了,太后马上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裴炎和中书侍郎刘袆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勋带兵入宫,戒备森严。裴炎以庄严的态度,宣读太后敕令:“废中宗为庐陵王。”

中宗愣愣地站在御座前,大声叫道:“我有什么罪?”

“你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这还不算是大罪吗?”

太后冷酷的声音,像一把匕首刺向中宗。一句气话竟使李显离开了皇位。

唐高宗去世和唐中宗被废,是武则天政治历史过程中的界碑,从此开始了她真正“圣衷独断”的武则天时代,史称“则天朝”。

绝代女皇

唐中宗李显被废后,武则天又把四子李旦推上了皇位。但睿宗皇帝李旦必须住在别院里,不得参预政事。一切军政大事均由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裁决。

随着睿宗的即位,改年号为文明元年,九月又改为光宅元年,这是武太后临朝称制的开始。这次更改的不只是年号,而且把东都洛阳改称“神都”,准备作为新的京师。又追尊武氏五世祖先,建武氏五代祠堂。更改唐朝官署和官职名称,如尚书省改称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门下省改称为鸾台,侍中为纳言;中书省改称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尚书省六部也更改了名称:吏部称天官,户部称地官,礼部称春官,兵部称夏官,刑部称秋官,工部称冬官。御史台分为左、右肃政两名,左台纠察朝廷,右台纠察郡县。百官改名,实际上是女皇准备登基的一个步骤。

然而,太后这一系列改朝换代的行动,惹恼了一伙政治失意分子,导致了扬州的武装反叛。起兵头领徐敬业是宿将李勣即徐世勣的孙子,不久前因事由眉州刺史被贬为柳州司马,弟弟李敬猷也被免官,给事中唐之奇被贬为括苍县令,长安主簿骆宾王贬为临海县丞,詹事司直杜求仁贬为黟令。这批遭贬的中小官僚心中极为不满,秘密集结到扬州,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公开打出了反武的旗帜。

他们以扬州为据点,旬日间聚集起10余万人的队伍,推举徐敬业为首领,魏思温为军师,又请来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骆宾王为记事参军。为了制造强大的舆论攻势,骆宾王写了一篇有名的《讨武曌檄》。檄文写道:“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疾,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太后读完这篇文笔精彩却极尽谩骂攻击之能事的檄文,竟丝毫没有动怒,坦然地问道:“这篇檄文是什么人作的?”

“是临海丞骆宾王所作。”朝臣中一人回答。

“真是绝妙佳作!这样的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