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胡子老头们,你们以为宪宗是个大傻冒儿么?
……
白居易对罗子骞使了个眼色。
罗子骞明白他的意思,话,说到这种程度,已经有些过了,不能再继续逼人太甚,那些白胡子老臣,并非可以任意欺负的货,你把他们弄急了,没好处。
应该给人留两分余地。
罗子骞心领神会,当即笑了笑,冲着几位老臣拱了拱手,说道:“各位前辈,罗某年轻幼稚,言语中多有不当,尚请恕罪。我也知道,你们都是公忠体国之人,政见虽有不同,但都是为国家着想,为保社稷安康,君子之争,不伤情谊,罗某这里谢过了。”
他把话又拉回来了。
当然,这些个白胡子老头,没那么幼稚,绝不会因为罗子骞这几句场面话,就立马对他有好感,但是起码现场的气氛,却是扭转过来了。
紫宸殿毕竟不是吵架的场所。
这时候,武元衡站了出来。
现在,是他这个当朝宰相,作为重量级人物,来作决定全场走势的发言了。
武元衡一脸平静,气若凝岳,朝着皇帝施礼已毕,不紧不慢然而声音洪亮地说道:“微臣以为,如何处置吴元济奏章,并非小事,关系着我大唐政策走向,大唐中华帝国,须有大国气度,大国威风,大国风格,武某认为,威风,是拼出来的,不是让出来的,气度,是拿实力做出来的,不是忍气吞声忍出来的,如果我们连一个小小的吴元济,都要一味退让,那还称得上什么帝国气概?”
“好,”罗子骞忍不住暗暗喝了一声彩。
“……审时度势,如今我大唐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正是树国威,扬国名的最好时机,放眼四海,夷人皆服,万国朝贡,世人皆以攀援我大唐为荣,争相依附,遣使效仿者,络绎不绝,如此盛世,正宜发扬光大,怎么可以自损国格,对于某些心怀叵测的地方节度使,低眉俯首?那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这番话,说得正气恢弘,铿锵大度,不愧为大国宰相的气度与水准。
紫宸殿内,好多人被他说得惭愧,好些人被他说得精神振奋,血脉贲张。
罗子骞简直是五体投地啊。
人家这才叫以理服人,以气御人。站得高,看得远,说得对。
大殿里的众人,全都不吭声了,凤凰入林,百鸟皆伏的感觉。
……
痛快。
罗子骞觉得就象是大夏天吃了个大大的冰糕。
从心里往外痛快。
国家有这样一个贤能的宰相,真是幸事啊。几乎可以肯定,有武元衡坐镇朝中,国家前途大大光明,盛唐天下,必将更加辉煌。
……
宪宗点了点头。
他对武元衡说:“就照你说的办,着即命人下诏,驳回吴元济的奏报,淮西职位,将由朝廷裁定,同时申斥李师道和王承宗。”
皇帝的声音象以往一样,轻而无力,但是大家都听得出来,他的态度很坚定。显然,宪宗对于吴元济的对策,应该是非常明确。
一个字:不。
两个字:绝不。
这才象是个大国皇帝,要从国威国格上去通盘考虑,该说不就说不。岂能被一个吴元济玩得团团转,畏首畏尾?
……
“臣遵旨。”武元衡躬身答道。
宪宗又把目光投罗子骞,轻声叫道:“罗子骞。”
“臣在。”
“你暂时不要回洛阳,就在京师,协助武元衡,做些战事筹备,和他一起,应对阴谋叛逆,筹划全局。”
“臣遵旨。”
罗子骞眨了眨眼,没弄明白,皇帝把他留在京师,到底是何用意。若说协助武元衡筹划军事,倒也合理,因为说来说去,武元衡也是个文人,既不通武功,也没亲自打过仗,派一员武将协助他整军经武,也说得过去。
那么,自己还会回洛阳吗?
还会带领罗家军去冲杀,去破敌么?
第200章 眉毛是画上去的()
东都洛阳。
罗子骞走后,罗家军里的一应事务,均由郭乐负责,郭乐年纪不大,却是个严谨精细的人,把训练、防守、侦察一系列事项做得井井有条。
尤其是新组建的“钩枪兵”,在降将王虞的带领下,每日训练,进境很快,逐渐形成了战斗力。
这天,郭乐把弥大通找来,交给他一块“谍引牌”,说道:“弥兄,交给你一项重要任务。”
“什么?”
“上峰有令,分发粮草,你带五百兵马,去河阴领粮草。”
“哈哈,”弥大通乐了,“发粮草,那就是要打仗了,是不是?我一猜就中。”
“是,一路小心。”
……
当时的河阴,热闹而繁华,远胜后世。因为这里是“皇家粮仓”所在地,江淮一带收取的租赋粮草,全都集中于此,尤其到夏秋季节,人流穿涌,终日不息。
“国库”是否充实的标志,一是银钱,二是粮食。
“河阴仓”建在黄河河畔,处于“交通枢纽”之上,位置重要,因此守军日夜巡逻,严密防守。这几天,因为朝廷有令,各地驻军都要来到河阴领粮草,因此守军将领扈铖,着意加派了岗哨守卫。
这天一大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负责把守仓库大门的指挥使吴浑,吃完早饭,穿戴整齐,带着一哨兵马,按照扈铖的命令,在仓库周围持刀巡逻。
炎炎烈日,暑气蒸腾。整个河阴仓上空,就象被一阵若有若无的蒸气给包裹着。天地间一片懒洋洋的炎热。
吴浑看见远处走了一小队骑马的士兵。
有人来领粮草了么?
手搭凉棚,向前张望,只见那一小队骑兵,约有二十余人,一杆黑色的旗帜,上面绣着个“罗”字。
“呀,是罗家军来了。”
吴浑大喜,对手下士兵说到:“上去迎接,看看是哪位将军来了。”
时下罗家军名噪全国,声名显赫,只要打出“罗”字大旗,到哪儿都好使,处处受欢迎。
前面那队骑兵,缓缓走过来,头前一个中等身材的将领,手里拿着一杆狼牙棒。
吴浑离着老远,便抱拳行礼,问道:“是罗家军么?敢问是哪位老兄亲临?”
“在下寇喜,奉命来领粮草。老兄你好。”头前那员将领,将狼牙棒挂在马鞍上,朝着吴浑拱手还礼。
“呀,是寇将军,久闻大名,听说你一杆狼牙棒,杀得成德兵丢盔卸甲,屡立奇功,久仰久仰,佩服佩服。”
两队人马,聚在一起了。
大家问候致意,互道辛苦。
吴浑没打过仗,因此对战场上冲杀出来的罗家军很是景仰,不住声地对寇喜说:“寇兄,近来可好?你们罗家军,人人功勋卓著,我们佩服得紧哩……罗将军可好么?”
“呵呵,客气了,罗将军好得很,今天早晨,我们还在一起吃茶聊天哩。可惜他军务繁忙,不能亲自过来。”
“那是,领粮草这样的事,罗将军怎么会亲自过来。”
聊了两句,吴浑忽然发现,眼前的寇喜将军,长着一对浓眉,可是……有些不太对劲,一般人的眉毛,或浓或淡,都是一根根长出来的,可是寇喜的眉毛却是漆黑而光滑,象是画出来的。
吴浑心里暗暗好笑,以前听说寇喜长着一双浓眉,原来……他是画出来的啊。
但是,吴浑也不好意思问人家的眉毛啊,那是个人私事。
“寇兄,请把谍引牌拿来,给兄弟看一下。”
查验谍引牌,这是必要的手续,每个领粮草的将领,都会拿着一副谍引牌,这是上司发下来的,上面注着编号、编制、期限等等内容,需要和守军手里的记录相对照,完全相符,才能放进河阴仓,领粮草。
就是古代的“通行证”。
其实,它比现代的“通行证”还复杂得多。
寇喜笑了笑,“吴兄,谍引牌么,有,在后面。我们只是前哨,后面还有大队人马,带着马车来的,谍引牌在他们手里。”
吴浑愣了一下。
按规定,没有谍引牌,是绝对不许放入仓里的,这是铁的制度。
寇喜嘻嘻一笑,“吴兄,我赶了半天路,口渴得紧,能不能先让我们进入仓里,喝口水歇歇脚啊,顺便等一等后面的弟兄。”
“这个……”
寇喜笑嘻嘻地说:“吴兄,怎么,为难么?大家都是一家人,过两天,我们还要从比过,我带你见见罗子骞将军,他是个豪爽之人,你也是豪爽之人,你们俩有几分相象,一定会一见如故。”
吴浑有些飘飘然了,自己被夸赞“豪爽”,这颇合他的脾胃,而能和罗子骞一起“豪爽”,就更加让人心里痛快。他心胸大畅,哈哈一笑,“好,寇兄,一言为定,你们先进去吧。”
“谢谢吴兄,”寇喜拱了拱手,带着二十余名骑兵,匆匆驰马走向河阴仓的大门。
……
吴浑的手下,有两个精细些的士兵,上前来对吴浑说道:“长官,他们没有谍引牌,这个……不能进入吧,昨天上司不是还严令军纪吗?”
“哦,”吴浑拍了拍脑袋,开始有些后悔。
“嗯……大意了,不过,寇将军是罗家军的人,咱们做得太死缺了,也显得不够意思嘛。”
正在议论,远处,又开来一彪人马,远远地扬起烟尘,看上去足有几百兵马,而且依稀还能看见其中有长长的一列马车车队。
吴浑对手下士兵说道:“你们看,那是什么人马?我敢肯定,那一定是罗家军的后续队伍到了,一点错没有,看看旗号,是不是罗家军?”
那队人马,越走越近,有眼尖的士兵叫起来,“对对,对,正是罗家军的旗号,那旗上绣的是罗字。”
“这就对了嘛。”
慢慢地,那几百兵马,带着百十辆马车,走到近前,头前一个人高马大的将领,纵马来到近前,拱手说道:“罗家军部下偏将弥大通,奉命前来领取粮草。”
“弥将军,我们正等你呢,”吴浑乐呵呵地说:“你们的前哨寇喜将军,已经提前到了,他进入仓内休息了。”
“寇喜?”
弥大通愣了一下,反问道:“他来了吗?不会吧?不不,老兄,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没有没有,就是寇喜将军,提着一杆狼牙棒,长着一双浓眉毛,嘻嘻,只是……他那对眉毛,怎么看怎么象是画上去的。”
“啊?”
第201章 火烧河阴仓()
弥大通瞪着眼睛说道:“老兄,你开什么玩笑?寇喜那双眉毛,货真价实,全是长出来的,哪里会画上去?再说,今天他也没来……”
吴浑的脑子里“轰”的一声,头皮觉得有些发炸了,他也瞪起眼睛来,声音都变了,“弥……弥兄,寇喜将军……真的没来么?”
“当然没有,郭乐将军派我来领粮草,寇喜正带着队伍训练负重越野呢……老兄,你搞的什么鬼名堂?”
“啊?”
吴浑吓得浑身一阵发紧,只觉得眼前发黑,赶紧命令手下,“快,快进仓里去,报警,报告扈将军,就说……奸细混进来了,快,快……”
坏了。
那个画着眉毛的“寇喜”,百分百是冒充的。
是敌人!
这一惊,非同小可,吴浑和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