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少泽和张世策率杭州军渡过杭州湾,在沥海登陆,随时可能切割通往绍兴的道路。当他的弟弟方国珉出战被张世策击败,又得知诸暨县城摇摇欲坠时,他听从谋士俞佳的劝告,决定向天启求降。
刚开始他准备向天启大将军彭怀玉求降,但俞佳劝告他说:“大将军彭怀玉为天启立下赫赫功劳,攻占金陵城更是让他名闻天下,我们向他求降,不过是在他的军功上锦上添花。我听说杭州镇南将军于少泽是郑府主夫人的亲弟弟,于家在天启中势力极大,但于少泽身为枢密院副使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我们如果向于少泽投降,一定会得到优待的。”
方国珍认同了他的说法,这才有了俞佳夜奔天启军营,于少泽亲自陪同他前往金陵城面见郑晟一事。
浙江的这场大雪整整下了一个白天,到天黑时才停息。
兵营中滴水成冰。
看着这样的天气,彭怀玉接受了监军使丘修瑾的建议,暂时罢兵,等候天启府的命令。当丘修瑾把话挑明,他如果还在固执己见,会显得尤为没有肚量。
金陵城也下了雪。
很稀奇的事南边的雪比北边的雪更大。下了一整天的雪只像是给城中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棉被。
于少泽和俞佳等人走进这座城池时,城中道路中雪已经被清理干净。
战马的铁蹄踩在冰渣子上咯吱咯吱作响,于少泽进城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打量这座城市,连奉命来接他的于宝才说什么也没听清楚。这就是天启的都城啊,广州城在他眼里已是顶级繁荣的城市,但与金陵城相比,仍是相差甚远。
从粤海长途跋涉历经辛苦到达杭州时,他就非常想来金陵城。一是见见姐姐,他听说姐姐刚刚在芜湖经历了一场风险,很是牵挂;再者也是为了觐见府主,向他禀告在粤海的成就。但于凤聪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不要急于回金陵,而是先与杭州守将张世策整顿兵马,力争击败方国珍夺取浙东,到那个时候再返回金陵城一定能够得到很高的礼遇。
盔甲鲜丽的骑兵在前开路,进城后走了两里路,于宝才道:“将军,我们直去天启府,府主正在等你”
于少泽收回思绪,点头回应:“好的。”
他也希望越快越好,很担心浙东的战局起什么变化,毕竟没有府主的命令,彭怀玉未必会停止攻打诸暨县城。
于宝才笑道:“夫人知道你回来了很高兴。”
他两人是同族,于宝才能经常得到于凤聪的消息。但于少泽不相信这句话,他心中苦笑,姐姐不骂他就不错了。
一行人径直走到天启府,于少泽悄悄吩咐让俞佳跟在自己身后,随同侍卫走进府邸。天启府的规模和形象在繁华的金陵城中显得很寒酸。这也是郑晟虽然厉行推行节俭的社会风气,还是要重新修建天启府的原因。
府中并无特别之处,他跟着侍卫一直走到一座敞亮的厅堂前。引路的侍卫道:“前面就是政事堂,府主和中书令大人都在里面等候将军。”
于少泽点头,吩咐俞佳道;“你且等在这里,等里面传话再进去。”
俞佳自进城后一言不发,总在东张西望,进了天启府后也不老实,似乎对这座府中每一处都感到好奇。听了于少泽的话,他连连点头道:“尽凭将军安排,将军切不要忘了,我家大帅是真心想投降。”
于少泽道:“知道。”便跟着侍卫走进政事堂。
进门之前,他没想到今日要应对的场面这么大。
政事堂中,郑晟当中而坐,左边坐着李玮和张宽仁,右边坐着毛大和毛三思。
侍卫当中行礼:“于将军到。”然后自行退到一边。
于少泽抬头看,从前他对郑晟就半时崇敬,半是畏惧,此刻再见府主比从前威严更甚,立刻低头行礼;“拜见府主。”心中想到,除了不用三叩九拜,见皇帝不过如此吧。
郑晟用很平缓的语气呵斥:“你临阵大将,怎敢私自离开杭州。”但威逼的气势让于少泽几乎喘不过气来。
于少泽收摄心神,道:“按照左卫大将军的要求,杭州军和南征军都听从他的号令,末将不是主将。方国珍突然派使者来求降,事关重大,末将才陪同使者来金陵。”
郑晟每日都能收到他三人军报,对浙东战局了如指掌,又哪里会不知道谁统领战场。彭怀玉军衔比于少泽高,军中威望也比于少泽高,统一指挥浙东战事再也正常不过。他没有任命主帅,便是想看看这三人到底会如何相处。虽然有个姐姐在金陵城撑腰,于少泽还是知道进退的,他也行心里憋着不痛快,但杭州军严格执行了彭怀玉的每一道军令。
但于少泽来金陵城可没有得到彭怀玉的准许。
天启府没有明确命彭怀玉为主帅,他不向彭怀玉请示直接来天启府,不能说是犯了军纪。
于少泽如果不是于凤聪的弟弟,断然不敢做出此番行动。如果郑晟没有与于凤聪协商,令于家权力退出中书令为条件答应让于少泽重返金陵,他也不敢这么做。
郑晟心沉如水,看着当中而立的于少泽,心想希望方国珍投降是真的,这样可以算你一份功劳。如果方国珍是诈降,无论我对你姐姐承诺过什么,你都滚回你的粤海去。他随口问道:“浙东战事如何?”
于少泽暗自松了口气,回道:“大将军连破贼军,诸暨县城旦夕可下。末将在绍兴城外击败方国瑛的援军,令贼兵不敢出城。”他怕堂中几人听不明白浙东形势,又解释道:“方国珍是台州人,台州和温州才是他的老巢,但贼兵若在绍兴和诸暨战败退到山里,无粮无钱,迟早也是溃散,所以方国珍才来求降。”
郑晟问:“如何得知方国珍不是缓兵之计。”
于少泽道:“方国珍愿让三个儿子来金陵城为质子。”
郑晟左右各扫了一眼,问:“诸位如何看?”
李玮道:“若方国珍真心投靠,浙东战事很快结束,南征大军在冬天便可以攻入福建,军粮压力会小许多。”
张宽仁淡淡一笑,道:“方国珍既然真心投降,哪里还有什么质子的说法。”
这句话落在于少泽耳朵里,无异于晴天霹雳。
472。第472章 求降(三)()
俞佳走进政事堂,先左右各看了一眼,才朝正中行礼:“拜见府主,在下奉我家元帅之命前来求降。”
他瞟见于少泽站在一侧脸色阴沉,也不给他使眼色,不知道刚才里面发生了什么。
郑晟仔细打量眼前这个中年人。俞佳脸色白皙,微微发胖,看上去应该是个读过书人。
历来读书人最狡猾,他冷冷的盯着他,问:“你是了为方国珍求降的,还是来窥探我天启虚实的?”
俞佳心中咯噔一下,心思被人看破后,下意识为自己辩解道;“我家元帅鲁莽的以浙东偏隅之地与天启为敌,被天启雄兵打败后已经知道错了。府主的威名早就传遍天下,我家元帅愿意投在府主麾下,跟随府主渡江北伐。”
张宽仁笑眯眯的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方国珍自己不愿意来金陵,而只是让他三个儿子来金陵。”
俞佳来之前把天启中几个重要人物都打听清楚了,知道张宽仁为人精细,立刻答道:“我家元帅年纪大了,身体多有不便,只想在鞑子被驱走后,过些采菊南山下的日子。”
于少听见此言,脸色变得极为不好看,暗想若不是张宽仁提醒,他只怕中了方国珍的道。
郑晟对俞佳牵强的回答不置可否,又问道:“我大军将从衢州南下荡平福建鞑子,方国珍愿领兵为先锋吗?”
俞佳露出为难的神色,道:“天启大军名闻天下,浙东军都是山野村人,我家元帅原在海里反鞑子,只怕随天启大军远征,不能尽力,反而白费军粮。”
话说的此处,天启众人心里都有了数。方国珍不敢与天启为敌,但又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想放弃。
按照方国珍的想法,如今天下大乱,天启也未必是胜方,他想先以表面顺从把这次兵灾躲避过去,以观世态变化,这正是俞佳给方国珍出的计策。假如有一天,大宋北伐成功,他们还有一条退路。
郑晟摇头,道:“我不用浙东的步卒,我知道方国珍原在海上呼啸,水师极为强悍,我希望浙东水师来为我卫戍金陵,如何?”
俞佳知道再推脱下去事情就要失控了,硬着头皮答应道:“府主有令,浙东人岂敢不从。”
“好,”郑晟拍掌:“说来方国珍反鞑子比我还早,我敬他是条汉子,明日便派人随你去绍兴受降。方国珍兄弟儿子愿意从军的都可以为我军中千户,不愿从军也可在各地为官。”
俞佳大喜,道:“府主仁慈,让浙东免除兵灾。”
郑晟对奉承的话向来无感,挥手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你家元帅的功劳。”他转脸吩咐毛三思道:“你派人领着俞使在金陵城看看,明日便与于将军返回绍兴。”
毛三思起身领命:“遵命!”
侍卫领着俞佳退去。
李玮、张宽仁和毛大看郑晟眼色,也依次告辞,政事堂中只剩下于少泽和郑晟两个人。
于少泽羞愧道:“若不出大将军提醒,就中了方国珍的道。”
“也不算上当受骗,方国珍想投降,但不愿投降的那么彻底而已。”郑晟心里很轻松,笑着说:“也不怪他,起兵独霸一方的人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放下权力。”
于少泽不敢心存侥幸,俞佳是他带来金陵的,若是他日方国珍反悔,他在天启军中前途便到此为止了。就算府主和姐姐照顾他,他还有什么威望在军中立足。他认真考虑片刻,道:“虽然如此,但却不能为天启留下隐患。”
郑晟若有兴趣的看着他,问:“当如何?”
于少泽起身行礼,道:“方国珍本人断然不能留在浙东,否则一旦北方有变,浙东就会不安稳。方国珍水师势力很强,有大海船近百艘,若不能为天启所用,便不能留。”
世道果然会改变一个人,郑晟心中的热血少年现在也变得杀伐果敢。他没有赞赞同,也没有否定,只是问:“你想怎么做?”
于少泽已经下定决心,道:“末将在粤海剿灭海盗的时候,那些三心二意投降的海盗,最后都在找机会想在背后捅我一刀,但最后都死在我水师的炮下。末将想在招降时抓捕方国珍,把他押送到金陵城,这也是救他。”
“你知道失败的后果?”郑晟很无情。
于少泽行烈火礼道:“若失败,末将愿领罪受罚。”
郑晟心中很喜欢于少泽的冲劲,年轻人若是不敢冒险,总是走老成持重的道路,那还有什么乐趣。他当年就是这样的人,为了心中要做的事,纵使百死而无悔。天启中不缺持重的人,张宽仁历来未谋胜先谋败,但有一个人已经够了。虽然如此,但军中自有纪律,赏罚要分明,于少泽若是把招降方国珍的事情弄砸了,枢密院肯定再没有他的位置。
他起身走到于少泽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道:“你且好好想想,明日便要回去,去见见你姐姐。”
于少泽道:“遵命!”
郑晟背着双手缓步走出政事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为于家留下了权力空间,但也要于少泽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