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蕹⒚髁睿俏椒ㄒ玻锩鞑桓曳钪A硗狻保锩鞯淖旖乔崆崞擦似玻骸拔腋鋈朔浅T骱匏降那惫嬖颉!�
崔杰大怒:“秋县丞如此一意孤行,日后定有相报。”说完拂袖而去,完全不顾崔彪子在身后哥哥哥哥的叫个不停。
夜里,蔡文姬陪着冬儿守在裘氏灵堂前,看卢大姑亲自主持法事。秋明冷着脸坐在偏厅,面前的郭嘉和居孔一起惊讶地道:“你要设立情报机构?”
秋明点头道:“是的,我这次惹恼了崔杰,日后必生事端,而且合肥侯那边一直想要害我,如果总是敌暗我明的话太过被动,如果有个情报机构打探消息的话,我们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前设计对方。”
居孔皱眉道:“我还是不大明白,这个叫做龙组的什么情报机构,就是类似军中探马一样的组织吗?”
秋明道:“我也没搞过情报工作,对这方面不大清楚,不过孙子兵法中有一部用间篇,你们两个一起去参详吧。我已经受够了被别人当作瞎子和傻子,这次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龙组建立起来。我和奉孝都要出征西凉,此事就要拜托无忧了,如果有什么费用需要,只管到内府支取便是。”
居孔点点头,和郭嘉小声商议起来,秋明想了想,提出几个用人方面的建议后,就放任不管了。
蔡文姬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又哭过了,看见秋明走了出来,她小声道:“冬儿的身世太可怜了,我想把她收作义女,可以吗?”
秋明有些吃惊,不过看见蔡文姬坚决的表情,点头道:“这样也好,我们也算对裘氏有个交代了。不过她以前叫裘冬儿,以后却要改名作秋冬儿了。”蔡文姬脸上略现欣喜,带着冬儿又去裘氏灵前磕头祝祷。
第二天一早,秋明再次点兵出征,但是秋明现在H县尉崔杰闹得很僵,大家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明确地选边站队,而且经过昨日之事,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临期不发乃不祥之事,所以这次来观礼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秋明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在风中猎猎舞动的秋字大旗,忽然心有所感,大声道:“把害民贼崔彪子押上来。”
崔彪子在牢里虽然作威作福惯了,可是陡然被五百多双眼睛逼视着,还是吓了个屁滚尿流,他连滚带爬地跑到秋明身前跪下,不停磕头道:“秋县丞,秋老爷,小人知道错了,只求老爷放我这一次,日后为奴为婢跟随老爷,任打任骂绝无怨言啊。”
秋明绽出一丝阴冷的微笑:“我想,那裘氏也曾经这样求过你吧?你放过她了吗?”
不等崔彪子回答,秋明对着台下喊道:“家在邓州的,上前一步走。”
这些甲骑都是从彭家接收过来的本地子弟,听到这话全部驱马前行,只留下鲍出一个人在原地东张西望,不知道该不该跟着上前。
秋明又道:“有家人入过县牢的,上前一步走。”
这下好象捅了马蜂窝,前些年邓州穷得连老鼠都是阖家饿死,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因为交不出赋税被抓进县牢,就说这些骑兵吧,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谁愿意去当兵做炮灰呢?几乎是在嗡嗡声刚刚响起的时候,所有甲骑又同时往前走了一步。
秋明再道:“家里有人被崔彪子害过的,上前一步走。”
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只要入过县牢的,都至少脱了一层皮,至于大姑娘小媳妇一出来就跳井上吊的更是不在少数。即使有些不是崔彪子亲手所为,但绝对不妨碍这些骑兵把帐都算到他一人身上。沉闷的嗡嗡声终于汇成爆发的火山:“杀了他,杀了崔彪子,”
郭嘉站在秋明身边,轻轻点头道:“军心可用矣。”
第131章 李儒和杨阿若()
用崔彪子的颈血祭了旗,秋明麾军往西北而行,一路过淅川、上洛,不日到达长安。此时护羌校尉夏育新败,天水长史盖勋仅以身免,西羌叛军声势大盛,边允改名边章,韩约改名韩遂,打着诛杀奸宦的旗号入寇三辅,朝野震动。
三辅一带乃帝陵密布之地,秋明到长安时,皇甫嵩已经赶往郿县一带布防,只有一名青年书生迎出城来,自称是中郎将董卓之婿李儒李文优,受皇甫车骑之命,特在此等候秋明。
秋明吓了一跳,这李儒足智多谋又兼心狠手辣,比贾诩也是不遑多让,没想到看起来竟然象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李儒也没想到秋明早就给他打上了一个红色预警的标签,只是温和地微笑着引领秋明进城。
长安为汉之故都,虽然王莽新政时被赤眉绿林烧了一把,但城郭犹在,气象尚存。李儒一路引经据典,哪里是披三条之广路,何处是立十二之通门,又说起长乐未央、明光桂北的故事,甚至指出王莽九庙的遗址,把秋明说得一愣一愣的。
郭嘉突然淡淡地问了一句:“不知长安城中米价如何?”
李儒脸色一变,深深地看了郭嘉一眼:“实不相瞒,长安粟米十日前每石五百钱,今日每石二千七百钱。”
魏延大吃一惊:“这么贵?南阳郡里最贵也不过每石二百钱,难道关中民众这么富有吗?”
李儒道:“不是富有,实在是粮少人多,不得不涨。自光武中兴,关中凋敝,各种物资一直供不应求,须从关东大量输入。如今皇甫车骑大军入驻三辅,粮食更加不够用,米价一日三变,大户囤积居奇,百姓民不聊生。”
秋明惊奇地看着李儒,听这话,这家伙居然还有那么一点正义感,难道是时间未到,尚未开启鬼畜系变身?
孙乾在邓州管过一段时间的粮米后勤,对其中的门道摸得很熟,闻言惊问道:“朝廷官兵的粮草,不是由大司农统一调度供应吗?怎么会影响到地方上的米价?”
李儒道:“中常侍张让赵忠有令,连年战乱廪库空虚,车骑将军所部军粮只发半数,大司农安敢不从?”
秋明也是到过广宗的,顿时心中雪亮,这是对当时那些书信的报复了。不过这些阉党为了个人私怨竟然克扣前线将士的口粮,置社稷苍生于不顾,简直就是吃里爬外了。
郭嘉皱眉道:“无粮如何久战?董中郎久在关中,可有解决之道?”李儒却只是摇头。
秋明想起来时所见百姓逃散之纷乱,又见长安破败之情形,心中烦闷,慨然吟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谁能将旗鼓,频年不解兵。”
李儒惊望向秋明,眼有异色道:“好诗,果然不愧为伯喈公之佳婿,当真名不虚传。”
秋明还没答话,路旁屋顶上翻起一人,大笑道:“好诗好诗,我此番来长安,见到的第一个妙人儿,居然是个小小将军,果真妙极。”
黄忠鲍出一直小心翼翼地看护着秋明,此时一见到可疑人员出现,黄忠立刻挡在秋明身前,鲍出暴喝一声,拔出腰刀从马上跃起,直取屋顶上的人。
此人哈哈一笑,不慌不忙地扬起手中的酒葫芦冲着鲍出砸了下去,当的一声响,葫芦碎成几块,酒香四溢,而鲍出却被连人带刀砸下了屋顶。
秋明等人都是大惊失色,鲍出武艺之高,就连黄忠也不敢轻言可胜,如今竟被一个酒葫芦逼了下来,难道是吕布来了?可眼前此人又分明不是吕布,他看起来年纪甚轻,相貌俊秀宛若女子,眉宇间英气勃勃,站起时长身玉立,白衣飘飘如仙童一般。
秋明下意识地看了看身旁的张玉兰,这小道姑也被此人的风采所慑,眼中现出迷醉的神色,秋明连忙提马往前几步,挡住她的视线。
此人却没有注意秋明的小动作,只是愁眉苦脸地看着破到不成样子的葫芦,对鲍出道:“喂,你把我的葫芦打碎了,要赔给我哦。”
鲍出被一招逼了下来,虽然或者有轻敌的原因,但是对这人的实力也颇为忌惮,他抖了抖持刀的手腕:“你下来,我连刀一起赔给你。”
此人大笑道:“鲍文才果然凶恶,坏了我的葫芦还想坏我性命,喝,不是个好相与的。”
鲍出惊道:“你如何认得我?”忽然想起一人:“你是酒泉杨阿若?”
此人高兴起来,身形一闪从屋顶上跳下,竟然人影皆无,只听得四面八方都是他的声音:“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杨阿若,杨阿若,报仇解怨消灾祸。”
秋明眼前只见一道白色的虚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完全看不到杨阿若的真身。黄忠眯起眼睛,忽然一马鞭挥出,只听劈啪一声响,杨阿若现身而出,虽然手中抓住鞭梢,手腕上却显出一道血痕,看来是吃了一点小亏。
杨阿若吃惊道:“好本事,世上竟有如此人物。”
鲍出与杨阿若同为西北数一数二的游侠,彼此都是闻名久矣,不过杨阿若来长安时,鲍出已经去了沛国,所以一直未曾谋面。他也早听说杨阿若好勇斗狠,每听有武艺高强之士必然上门前去挑战,只当此次也是来找自己比武。杨阿若却摇摇头道:“打架的事,等会再说吧,我这次来却是受酒泉太守黄衍之托,寻凉州刺史公干的。”
原来自西羌起兵隔断金城,酒泉、张掖、敦煌三郡孤悬于外,久未得朝廷音信。酒泉太守黄衍欲兴兵攻打金城侧后,又恐无人配合独力难支,便令杨阿若前来寻找凉州刺史商议出兵大计。
从武威过来,一路上大多是叛军控制的区域,可是杨阿若单人独骑,视千军万马如无物,就这么游山玩水一样的杀过来。不过到了这边,他反而不会做了,出发时黄太守指定要他去找凉州刺史左昌,可这时左昌已经因贪鄙下狱。有人指点他去天水找新任凉州刺史宋臬,可等他赶到,天水已被攻破,宋臬也被抓了。近日听说朝廷又派了个叫杨雍的来凉州做刺史,他就提前赶到长安来等着,势必不能再错过。今天看见秋明入城,他以为是杨刺史的前哨人马,就一路跟了下来。
第132章 西往郿县()
李儒看了看这个怪人:“杨刺史方才离开洛阳,到长安还要好几天呢,而且现今西凉军务全由皇甫车骑统管,你何不去向车骑将军秉明此事?”
杨阿若摇头道:“黄太守叫我找凉州刺史,我就只管找刺史,至于其他的将军啊车骑啊我统统搞不懂,也懒得去找。”
秋明笑道:“皇甫车骑正是我的老师,我在长安休息一夜后,明日便要去他帐里投军,你不如和我一同去吧。”
杨阿若歪了歪脑袋:“看你刚才做的歪诗,也还对我的脾气,你手下这几个人也还有些本事,我就暂且信你一回吧。”
安顿好去处,李儒便告辞离去,鲍出也马上提出要回家。秋明还有几分不舍,郭嘉笑眯眯地道:“让他去吧,反正他过两天就要回来的。”鲍出撇撇嘴,心想我这一走就如龙归大海虎入深山,傻子才肯回来呢。
看见郭嘉冲自己阴阴的坏笑,鲍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啊也,长安米价如此之高,新丰镇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我身无分文,就这个样子回家,只怕要被几个兄弟当作吃白食的了,连阿母也不一定能护得住我。
想起家中兄弟的嘴脸,鲍出心里有些忐忑了,捏起嗓子道:“秋县丞,秋使君,秋大哥。”秋明正在转头和杨阿若说话,听到这几声只觉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