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所起到的效果却不能小窥。”
“我的怒吼既是给阿布传达信息,亦是让对手起了疑心,而随后阿布的入场便是让他们措不及防自乱阵脚。”
“一个成功的配合,往往都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挑选你们之时便是强调了配合二字,我希望你们能将这两个字铭记于心,在战场之上,除了自己与敌人,还有着同伴。”
“这是我交于你们的第一堂课,可别嫌我啰嗦。”
随着郝月的结尾,所有人都是齐声说道:“属下明白!”
“就这样吧,战后检讨。”郝月拍了拍手,示意大家放松点“现在回去多看看别人的配合,而后再训练我们自己的配合。”
“待会我便会去拜访下四伯伯长,还请他来指点一下我们。”
“理论什么的我会,至于真正的练兵,我可是一窍不通。”
“大家,加油吧!”
“诺!”众人得令,纷纷散去,赶赴了操场外围。
“默契是要时间的,都怪我以前没考虑到这个,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毫无配合。”众人走后,吕布叹气说道。
郝月则是无所谓的笑道:“这才是开始嘛,我只需要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以后的事就靠他们自己了,与同伴的配合,以及让他们以后部下知道配合二字。”
(本章完)
第139章 行军!()
计划跟不上变化,郝月刚邀请到四伯伯长,便是碰到了刘启的传令。
“大人军令,今日晚练取消,众将士养足精神明日出征。”
这个消息一出,郝月便是一惊,在军议之时郝月也曾问及出征日期,当时刘启的回答是要等刺史朱淑的命令,但也没想到会是这么急。
四伯伯长便是即刻领命与郝月告辞而去。
郝月叹息一声,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郝月回营之后便是将这个消息说与了众人,一时之间便是众人的欢呼雀跃,入伍为军,竟不思自身安危,反而为之喝彩,众人的这份心性让郝月非常的满意。
只一天的训练便要赶赴战场,节奏之快让郝月也非常的不适应,下午的训练结束之后郝月便是下令让众人休息养足精神。
第二日正卯,伴随着刘启的一声令下,所有将士便是径直的跑出了营地,只余下一些后勤人员留守。
从太原至黑山需经上党出壶关至赵国抵魏郡最终才得达黑山,全程足有数千里之远,光是长途跋涉至目的地便是需要数十日之久,从战略上来讲,朱淑让叁营出征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朱淑要的便是这种效果。
长途跋涉的效果,这些年来,朱淑可没少让太原郡的四营郡兵前往其他各郡参与剿匪,为的就是锻炼这支军队。
刘启的军队也是习以为常,手下的士卒更是不在话下,日行百里都是家常便饭。
但这就苦了郝月的这队人了,特别是郝月,才刚急行军没多久,郝月就累的气喘吁吁,咬牙撑到一个休息节点之时,郝月看着自己颤抖的双腿,有点受不了了。
想去‘借’匹马,这是郝月第一时间的想法,但是在转头看到同样气喘吁吁的同伴们,郝月又将这个想法给忍了下去。
还是,坚持下去吧。虽然郝月去借马肯定是能够借到的,而且也没有人会说些什么,但是郝月不想去做这种事,那与逃兵并无二样。
其实出征之时刘启便是牵来了两匹战马,被郝月给拒绝了,此时才刚出征不到一天,便去借马的话,未免,太丢面子了。
“最少,等个两天吧。”郝月如是想到。
急行军第三日,郝月成功‘借’到了战马,骑在战马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的兄弟,郝月感觉十分的羞愧。
“就当是锻炼他们吧。”郝月如是的说服自己。
急行军第五日,军队出太原入上党。
郝月依旧骑在战马之上,对于前两日的愧疚此时已经消失殆尽,看着渐渐适应了的兄弟们,郝月非常的欣慰。
“锻炼起成效了,不错不错。”郝月如是的点头称赞到。
急行军第十日,军队出上党入壶关。
这是并州与冀州的交际之处,刘启出示军牌之后便让所有将士入关进行最后一轮的补给,出关之后,便是战场。
急行军第十五日,军队出壶关入赵国。
这一日,正急行的军队遇到了一个‘麻烦’,停军之令紧急而下,并还下达了一级警备。
郝月觉得蹊跷,从队尾驾马向前来到了队首,只见官道之旁汇聚了非常多的百姓,而刘启的军队则停在了离那百姓数里之远的位置。
郝月驾马到了刘启身旁,出声问道:“大人,此乃何事?”
“他们在此等候多时了。”一旁的万式出声说道,此行万式的骑兵队主要充当的便是斥候的任务“足有数天时间。”
“这么久?万大人可有接触?”郝月惊讶的说道。
“一日前我便巡查到此,并也出言让他们远离此地。但他们并不肯走,那领头之人说是在等候我们。”万式说着笑道:“还与我酒喝,我自是未接。”
“观其打扮,均是流民百姓。但那领头之人,则是一道士模样,而且在百姓之中的威望极高。”
“道士?”郝月眉头一挑提起了兴趣,对刘启说道:“大人,如何应对。”
刘启沉凝一会,沉声说道:“继续行军,放缓速度,切勿惊扰到了百姓。”
“但,也不可放低戒备,以免贼寇假扮。”
万式则是一副轻松的样子说道:“程竹勿忧,这一天的时间我早已巡查了周围,方圆百里之内,均无异样。”
刘启的脸反而更加的凝重起来“事有蹊跷,不得不防。”
就在军队继续缓缓进行之时,那原本在原地席地而坐的一众百姓此时也是集体站起了身,往军队的方向走来。
观其数量,竟也有数百之数,此时此刻的场景,竟如两军相望一般。
两队人越来越近,郝月也是看清楚了这队由道士所带领的队伍。
领头的三人走在最前方,都是道士打扮,为首一道士年约而立,披头散发身着一青衫道服,虽看似不整,但却透露着一股高人的气息,而在他身旁则是两个衣着非常整洁的青年道士,与领头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三人之后,则是一众面黄肌瘦但却精神满面的流民,之所以称流民不称百姓,皆因为他们的身上没有一件完整衣物,都是由无数的破布缝制而成,更有妇者怀中还抱着襁褓婴儿,这都是流民的象征,没有住所的流民。
看清之后,郝月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直觉告诉他,这个人,很危险。
两队继续靠近,直至距离不足百米,刘启伸手一挥示意停军,随后自己更是拔出了腰间佩剑,虽未剑指对方,但也暗示对方不要靠近,如果实在并州境内,刘启断然不会如此对待百姓,但这是冀州,而他们则是并州的军队,不得不防。
为首那道人知晓其意,转身与百姓述说几句之后,率领着两个青年道人继续靠近。
行至刘启战马身前,道人挥了挥衣袖,十分正经的拱手说道:“贫道张角,代冀州百姓先行谢过自并州而来的诸位将士。”
“果然是张角!”听到这个名字,郝月的瞳孔微缩,随即便十分警戒的盯着张角。
似乎是感受到了郝月的视线,张角抬起头的第一眼便是望向了郝月,并且嘴角微微的上扬了那么一点。
郝月自然是看到了这个细节,与张角的视线对上,郝月顿时感觉一阵头皮发麻,仿佛自己的一切都没看穿了一般。
“这个世界,肯定不正常!”
(本章完)
第140章 道人,张角()
面对张角的窥探,郝月虽然内心非常的紧张,但表面还是表现的非常冷静,直视其双眼,没一点躲闪。
似乎只是随意一撇,张角很快就将视线放回到了一军之主的刘启身上:“将军勿虑,贫道前来并无他意,只是切切实实的想感谢诸位将士。”
刘启握剑的手握的更紧了,与郝月强自镇定不同,他则是将警惕表现到了极致,盯着张角直说道:“其一、你如何得知我军为并州将士,其二、你如何得知我军出征信息,其三、又是如何得知我军的行军路线,其四、你到底有何企图!”
面对刘启咄咄逼人的提问,张角毫无犹豫的回答道:“其一,贫道曾云游四方,自是去过并州,并州之景让贫道永生难忘,称之为乱世中的盛世也毫不为过,而并州的军力强盛也可称之为国之坚石!映像之深,贫道怎会忘记。”
张角的这一番对并州的言论让刘启听的入迷,放松了几分警惕:“道长何出此言,乱世中的盛世?”
张角反问道:“将军,你可曾出过并州?”
刘启一愣,直言道:“不曾。”
张角先是拱手以礼,而后大挥衣袖将手摆向了他身后的那群百姓,朗声说道:“将军可知,这些百姓的遭遇?!”
“当然不知!因为他们来自于天下各地!”
“青幽兖豫徐,甚至司凉两州!”
“贫道这些年来游历天下各地,所见识到的,与并州的盛世大为不同!百姓流离失所无地可耕,在城外荒野掘树根为食!”
张角的情绪逐渐激动起来,沧桑的脸上略显狰狞,张开双手仰望着天空,大声的述道:“更有甚者,为了生存,异子!”
“而食!”
“五步一尸骨!十步一惨寰!这番场景,岂不为乱世乎?!”
刘启等人均被张角的这番言论给震惊到了,一个个的愣在原地,互相张望之下,竟无人发言。
脑海中浮现出张角所说的场景,万式喃喃自语道:“异子而食,这还是人吗。。。”
一旁的刘启听闻却是冷静了下来,握紧了手中的配剑咬牙说道:“天下之景,与我并州何关!”
正仰天大哭的张角听到这句顿时戛然而止,一脸不可置信的望向了刘启:“将军何出此言?但为人者,不觉得痛心疾首乎?”
一旁的万式也是一脸差异的看向了刘启,虽未出声但也向刘启展露出了他的疑惑。
感受着万式的目光,刘启知道张角已经掌握了主动,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我们是军人,是并州军人!我们能做的便是保卫边疆,天下之事,与我并州何干!”
“天下之事不是我一蛐蛐校尉能够评论的,道人,你还没回答我其他的问题!”
张角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压制自己的情绪,而后弯腰拱手,持续了良久。
张角的这个动作看似妥协,但这也是个无形的施压,站在大义的名义上。
万式看向刘启的眼光开始变的陌生起来,刘启刚刚的那番话,让身为纯正武人的万式绝不认同,但毕竟刘启是主将,他没有权利去干涉刘启的决定。
而刘启则是紧张到了极致,他已经无法再与眼前之人进行交涉了,虽然他拥有绝对的武力压制,但张角刚刚的言论让他获得了大义上的压制,所以刘启只能调转话题,以求缓解这充满压迫感的气氛。
一直在一旁看着的郝月也很紧张,张角的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仅凭一张嘴几个动作,就将场面给把握住在了手中,要知道张角手无寸铁,而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