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两个身着灰布军衣的汉子飞奔过来。“把人放下!”一个声音格外雄壮,如同雷震钟鸣,马囝被这声严厉的吼喊吓得一哆嗦,便拖起珊珊掉头要跑,背后有人大喊着追来,马囝后脑被猛击一拳,一阵眩晕几乎摔倒,丢下珊珊仓皇跑掉。回头看那人,竟是一个年轻的八路军,抬手朝后放一枪。子弹从八路军战士头顶飞过,他正俯身搀起珊珊,松解绑绳,恰好秀婷跑来,边将珊珊交出,转身向逃跑的匪徒追去。
苏家两个家丁架着永禄回家。永禄受到惊吓,仍在心惊胆战,而且胳膊腿被捆绑得酸软麻木,脖颈上被土匪用刀划个小口,这会儿觉得疼痛难忍,边蹒跚走着边痛苦地呻吟,叮嘱家丁关紧寨门,喊些人好好巡逻把守。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忧祸患女郎扮男装()
珊珊虽遭捆绑但没有受伤,这会儿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神情却冷静下来。成军搀着秀婷,秀婷搀着珊珊,三人慢慢走着。秀婷安慰珊珊:“幸亏来了两个好汉咱们有福,没落到土匪手里。”珊珊忽然停下,回头张望:“听他们说是八路军这会儿怎么不见人了?”秀婷也到处看,疑惑地嘟哝:“刚听说河西来了八路军,怎会开到咱这里?”
昏暗的大街上空寂无人。外村赶灯会的百姓早已逃散,本村人也都慌张地回家关门闭户躲藏起来。灯火全都撤除,苏家门楼上的红灯也已熄掉。天空更加阴沉,有零星雪花飘落。
苏珊珊没回自家,而是来到村西头的秀婷家。秀婷担心夜间土匪来村里偷袭,苏家大院必是首选目标。她搀着珊珊,成军在后面跟随,穿过僻静小街来到自己家门口。两个老人正心惊肉跳地等待儿女们回来。他们听到了枪声,听到街上有人惊慌奔跑,及至俊婷和成军回来,还带来珊珊,才放下心来。成军帮娘去厨房端来稀饭,还有红薯和苞米窝头。大妈嘟哝着:“珊珊是大户人家小姐,哪吃得惯俺穷人家的饭。”便要再给珊珊煮面条,被珊珊拉住。因为饿了,珊珊和俊婷、成军一样,拿起窝头就着萝卜咸菜大口吃着,觉得特别香甜。
三人吃着饭,老王头戴上草帽,披上老羊皮袄,是要出门的样子。成军说:“爹,等会儿我去牲口棚睡,我喂白毛得了。”老汉只说:“我喂上白毛了。”仍径自走出屋门。大娘不无担心地嘟哝:“今夜晚让土匪闹得不安稳他或是去围墙上看动静了。”秀婷忽然问珊珊:“救下咱们的那几个八路好功夫!他们去哪儿了?黑更半夜,难道开走了?”珊珊皱皱眉头,“但愿他们真是八路军,今夜别走。”
秀婷和珊珊吃完饭,大娘便催促她们去房间,换男人服装,脸上涂抹草灰。秀婷有星奎的衣服,大娘拿出成军的一身棉衣和一条旧毛巾给珊珊。两人临走又跟在身后叮嘱:“今晚睡觉不能脱衣服,把门顶结实。有坏人来,从后窗跳出去逃走。”
苏官寨的元宵之夜,欢乐祥和被恐怖的阴霾遮蔽,整个村庄笼罩在惶恐慌乱中。家家都像秀婷家,做各种各样的防范,掩藏起粮食、值钱的衣物,做着抵抗和逃走的准备。尤其年轻女人,都在设法让自己变老变丑,或扮作男人。土匪被八路赶走了,但随时会回来;那几个八路在危机关头神奇地出现,难道是从天而降?深更半夜又去了哪里?
对于鲁西北的庄稼人,“八路军”是一个陌生的名称。现在却引起苏官寨百姓的强烈兴趣,带来隐约的希望。秀婷的父亲老王头就是怀着某种期盼走出家门。他既为探看土匪的动静——胖娃娃那帮土匪,就住在不远处的石塘村,说不定马上会回来报复——他心里更牵挂那几个销声匿迹的八路军。
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叟夜半寻恩人()
老王头不由有些紧张,惊异地叫起:“你你们是八路军?”哨兵已走到跟前,或许看到他头上的白毛巾,身上的破皮袄,便将手中枪收起挎到肩上。
“啊,是老乡,还没休息?我们是八路军,今晚刚开到这里。”
老王头不再害怕,他看清面前这个身穿灰布军装的年轻士兵,一脸娃娃相,听声音不是本地人,语气很和蔼。便壮着胆子问:“你们是从河西来的?过来多少人?”未及年轻人回答,又问,“刚才有几个八路打跑了土匪,救下俺们村里的人,可转眼不见人了?”
“噢,那是我们侦察分队的周队长和伊班长。刚才进村去见你们村长,恰好碰到土匪糟害百姓。”
“那你们的队伍呢?”
士兵一指围墙外,“队伍都在村外休息,等天明再进村。”
“为啥?深更半夜,天还下着雪,为啥不进村歇息?”老王头不解地问,随即走到围墙边向下张望。昏暗中他看到围墙根的野地里、壕沟旁,似有零星烟火闪烁,有人影在蠕动。
“村子今夜刚闹过土匪,首长说,不能让老百姓再受惊吓。”
老王头呆愣片刻,嘴里自语着:“真像是传说的那样!是好军队。”便转身跑下围墙,又回头说,“我去找那位周长官,陪他见村长一定让大家进村歇息哟。”
老王头小跑着下来围墙,沿村街一路飞跑。他心里说不出的兴奋:八路军真的是好队伍,倘住下来,村子就安全了。他远远看见十字街口,苏兆荣家大门前有了光亮,飘飞的雪花中站着两个人影。跑到跟前,他看清了那两个人:一个身材高大魁梧,方正的脸盘,络腮胡须,双目炯炯;另一个中等身材,是个文气英俊的年轻人。两人神色焦急,一个在雪地上徘徊,一个站在门前,从门缝向院子里张望。老王头喘吁吁地问:“你们是八路军的周长官和伊班长?”大胡子微笑着走过来:“老乡,你咋知道我们。我姓周周天成。”年轻人接上说:“大爷,他是我们周队长,我叫伊志强,刚才和土匪打仗的就是我们看来你们村长对我们信不过,您能帮俺叫门吗?”
老王头点头答应,走上前瞅着门缝边大声叫门。院里空寂而昏暗,好一会儿才有动静。有家丁躲在门旁低声回应:“等着,去报信了。”大概听出是老王头,就又补充说:“村长不在家,少爷受了惊吓他们说是八路军,谁知道
呢!”
老王头无奈地叹口气:“周队长,村长不在家,少爷是个窝囊废,刚才还亏你救了他。咱们走,先去我家歇会儿。”周队长摇头说不行,队伍还在村外,首长还等回话。老王头低低说:“你们去我家,我让你们见一个人,强似见少爷。”周队长笑笑,问见啥样人,老王头说,“真的,你们跟我走就是了。”
两人跟老王头走进柴门,屋子里立刻亮起灯。王妈妈乍见两个陌生人竟吓一跳,及至听他们亲切地叫着大娘,又听丈夫介绍是救了秀婷和珊珊的八路军,便感激得流出泪水。老王头从院子里白雪覆盖下的柴垛抽出棉柴,在炕前点上烤火。窄小冰冷的屋子升腾起烟气,火苗窜起半人高,立刻温暖起来。王妈妈给二人倒上热水,又要去做饭。周队长拦住她,对老王头说:“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呢您让我见什么人,请出来吧。”老王头说:“就是你们救下的那姑娘,苏兆荣村长的女儿。这姑娘知书达理,比她那个弟弟强多了!”正说着,里屋门吱呀一声响,蓝布门帘撩起,秀婷和珊珊探出身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义士详解八路军()
秀婷穿着星奎的黑布棉衣,头戴一顶毡帽,珊珊则穿着成军的衣服,一头乌黑的短发裹在白色毛巾里,俨然两个小伙子。
“娘,真的来了八路军?”秀婷问。身后的珊珊没说话,两只秀气的眼睛注视着炕前火堆旁的陌生人。
周天成和伊凤祥感到惊讶。眼前两个小伙子装束有些奇特,毛巾和毡帽下裸露着几缕乌黑的长发,黑乎乎的脸蛋掩不住耳边皮肤的白皙光洁,秀婷话音洪亮却带有女性的纤柔。老王头忙说:“她们化了妆的。这个叫秀婷,是我闺女,那个叫珊珊,就是我跟你说的苏小姐。”回头又低声向珊珊和秀婷说着什么。
秀婷和珊珊嘻嘻笑着坐在炕沿上。天成和志强已恍然明白,站在跟前的两个俊小伙原是两个丫头,忙起身向她们点头致意。周天成从衣袋里掏出一张信笺,过去递给珊珊,说:“我们是八路军津浦支队,执行抗日任务经过贵村,希望给予必要的关照。村长不在家,这信先交给小姐。”
珊珊忙接过细看,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她在学校便听说过延安的共产党和八路军,像不少同学那样,从心里把延安作为值得向往的圣地,把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视作国家民族的希望。此刻,他们就在眼前,那样亲切,那样淳朴。他们是从虎口解救了自己的恩人,是这一带老百姓期盼的好军队。
周天成坐在火盆旁边烤着双手,便向大家解说:我们是八路军的津浦支队,刚从河西急行军过来。国军在南方和日寇要打大仗,八路军为配合正面战场,现已开到冀南,要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在敌人后方建立根据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战。建立津浦支队,就要到铁路沿线对日寇发动袭扰攻击,牵制敌人。
秀婷问:“你们的人多吗?”
周天成笑笑:“我们这支队伍当下人不算多,但都是些一心抗日、救国救民的好汉子。我们支队长孙继先,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有一个红军连队是参加奇袭阳明堡鬼子机场的英雄连”
秀婷又问:“你们打鬼子,也打土匪吗?”
天成挥动拳头:“当然。共产党八路军是老百姓的的军队,是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的,既打鬼子,也打祸国殃民的土
匪!”
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进来的王成军,此刻正在伊凤祥身边坐着,突然插嘴问:“周队长是哪里人?你和伊班长啥时当上八路军?”
周天成笑笑:“咱们是一个县的老乡,我家在运河边的黄龙埠,本是铁匠,跑到太行山参加了八路军,老婆孩子都在家呢。小伊比你大不几岁,是年轻的老八路。”
珊珊拿着信的手在抖,转头看秀婷,看老王头:“大伯,八路军的队伍还在村外呢,天又下着大雪,咱们该怎办?”
老王头断然说:“让队伍进来啊,风天雪地的,怎能呆在野地里!八路军住进来,那胖娃娃就不敢来。珊珊,你爹不在家,你就代表村长下个令,没人不听。”
成军站起说:“珊珊姐,你说话,我去开寨门,放队伍进来。”
珊珊拉着秀婷说:“只怕把守寨门的人不听信成军。走,秀婷姐陪我,咱们一块去。”
周天成握住珊珊的手说:“谢谢你了。让群众放心,八路军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会伤害百姓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秉大义少女斥汉奸()
八路军津浦支队的部分队伍进入苏官寨。百姓们沉睡在梦乡,几乎没受到惊扰。村子的祠堂、小学,村边场院的敞篷草屋,住满了疲惫不堪的战士。他们就地取材,在地上铺些麦草秫秸,或席地坐卧,便沉沉入睡。
成军一直跟在文昌身后,踏着雪到处奔走,给队伍带路,安排住处。部队全部安定下来,成军拉文昌带他们班去自己家,在牲口棚歇息。成军要把白毛牵出去,却被文昌拦住,说:“牲口也怕冷,我来挨它睡。我从小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