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伦也被这一系列变故惊住了,一时之间进退不得。眼见自己半年辛苦付诸东流,心中悲愤不已。恨蔡京为非作歹,恨高俅助纣为虐!更恨自己无力回天!
“王伦哥哥!不要迟疑,快些走吧!”忽然间远处传来这一声呼喊。
王伦回神看时,却是时迁飞奔在校场的屋舍之间。一边纵火,一边呼喊。
“王伦哥哥!蔡京老贼想要害你,此地不宜久留!”校场门口也着起火来,门口一人在招呼王伦,却是本应该在济州的朱贵。
听到蔡京的名字,王伦睚眦欲裂。坏我前程,从此我与这老贼不共戴天。
罢了!罢了!我还是离了这地方吧!王伦趁着混乱策马奔向校场门口。
高俅的目光一直都在王伦身上,这时见王伦想跑,命令道:“济州王伦勾结匪人,扰乱武举。等同谋反,给我杀无赦!”
一旁宗将军见事情闹大,不顾一切,跪倒在地求情。“王伦有状元之才,此事恐有误会,请太尉饶他一命。”宗将军确实起了爱才之心,想让王伦有机会戴罪立功。
“休要多言!”高俅却不听宗将军劝告,一心恼恨王伦伤人性命,坏了武举的规矩。然后命令道:“抓住王伦,生死务论。”他却不想是自己先坏了制度。
花荣见王伦这时危及,急中生智,对一众武举喊道:“帮助太尉捉拿王伦!”他却是想调动武举一起行事,把场面弄得更乱。
花荣当即策马奔驰,身后烟尘四起。一众武举有像花荣一样同情王伦的,也都纵马奔腾,阻拦下好些追赶的禁军。有那想要讨好高俅的,投机取巧真去追赶王伦的,都被花荣和杨温暗中打落马下。
眼看王伦就要到了门口,一骑从后飞奔过来,却是与王伦又杀兄之仇的党世英。他眼见救不活兄长,只想着为兄报仇。眼见王伦要跑,从禁军手中夺了长枪就杀了过来。
“王伦贼子休走!”大喝一声,党世英长枪向王伦刺来。
王伦手中只有长棍,见党世英杀过来也是不惧。大叫一声:“来得好!”
坐在马上不闪不避,一侧身就躲过了党世英这一刺。轻舒猿臂就抓住了党世英的长枪,恨他兄弟为虎作伥。长棍霹雳似的打将过去,只一下就打在了脑袋上。顿时脑浆迸裂,长棍也折成两节。
“哥哥接剑!”早在校场门口接应王伦的杜迁,抛出一把宝剑。
王伦一伸手接住宝剑,抽剑出鞘,只见寒光闪闪,好一把湛卢宝剑。
有几名驻守大门的禁军看王伦要逃,赶上来阻止。王伦长枪抖动,就打倒一片。
挥剑斩断校场大门,汇合了杜迁、朱贵等人。王伦心中豪气顿生,大声喊道:“诸位兄弟!与我反出东京去吧!”
第八十三章宋徽宗的关注()
一晃半个月时间已过,武举殿试已经结束,十多个中了武进士的跟随童贯和高俅面圣谢恩。
当前走在前面第一名的正是杨家将后人杨温,高显和呼延通却不见人影。那日校场上高显不知去向,呼延通也在混乱中受伤。高俅怕将门难治,只录取了他一人,没有选择呼延通。更有童贯看中他,在宋徽宗面前说好话,得赐“武举及第”。他本家中还有一人,早年得赐“武举出身”,如今已经受抬举做了统制官。如今杨温得了武举头名,将来谁高谁低还不好说。
原本在王伦逃出校场时他与花荣护住了两翼,左右冲突做追赶之状,阻挡了禁军追赶的脚步。之后见王伦跑远,大门前让人堆上了障碍,这才作罢。虽然萍水相逢,但是杨温佩服王伦的武艺人品,暗中相助也是基于义愤。
此次武举榜眼也是名门之后,落败王伦之手的韩存保。原本童贯怪他没能成功,不料他有叔父韩忠彦撑腰,童贯只好顺水推舟,将他名列前茅。宋徽宗得知他是韩琦后人,也高看一等,点了榜眼。
第三名也是武举中有名的人物,膂力千斤的毕胜。宋徽宗爱他身躯伟岸,拔为第三。
第三位、第四位原本是高俅答应党世雄兄弟的好处,不料两人身死。不过这第四位童贯也是让给了高俅,高俅运用手段运作,成全了自己手下的牛邦喜。
之后第五六七八位的武进士,都无出众之处。第九位的武进士却是同王伦一起演武之人,这位武进士名叫金节,而第十位则是花荣。
进殿谢恩之前,金节向花荣行了一礼,说了句“惭愧!”
他是知道花荣的武艺的,自己并比不上。要说王伦武功第一,那花荣的武艺在这些人中当在前三。
花荣对金节有些印象,在校场协助王伦逃走的人中也有他,连称“不敢!”
其实花荣的武举成绩当在第三,不过高俅怪他在校场上多事,放走了王伦。迁罪于他,所以被压制到第十位。不过如果高俅知道他与王伦交好,恐怕性命都难保。
宋徽宗身穿龙袍,高坐在御案之后。不苟言笑,颇具威严。左右各有宫女两人、太监两人伺候,一派皇家气度。
“启禀陛下!政和元年武举,中试十六人参见陛下!”童贯作为枢密使在前,当先出奏。
高俅在后,带着十六名武进士也跪倒在地。
“臣等参见陛下,叩谢陛下隆恩!”一众武进士山呼一声,三拜九叩。
“众爱卿平身!”宋徽宗毕竟当了十年的皇帝,一举一动颇有风范。
等一众武进士起身后,宋徽宗对众人训诫了几句。无非忠君爱国,效命疆场云云。
之后授予杨温“武举及第”,补秉义郎,授官右班殿直。韩存保和毕胜,圣眷正隆,并赐“武举出身”,补保义郎,为三班奉职。
其余人等都是并赐“武举出身”,为承信郎。第五名做茶酒班殿侍,第六名三班差使,第七名三班差使。而牛邦喜有高俅关照,也得了承节郎,升为京东西路兵马监押。
两年后杨温和韩存保都归到童贯账下,做到路帅司准备将领。毕胜圣眷在身,做了禁军大将,金节也升为两浙东路兵马监押。只有花荣还是承信郎,青州清风山知寨,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封赏已必,自有人带着众人出宫,童贯和高俅二人却被宋徽宗留了下来。
“两位爱卿为朕主持武举辛苦了,赐座!”对童贯和高俅两人,宋徽宗宠信有加,吩咐太监给两人赐座。
童贯和高俅感激宋徽宗,拜谢道:“微臣谢主隆恩!”谢过后,两人各自入座。
等两人坐好,宋徽宗开口问道:“两位爱卿说有济州武举王伦霍乱考场,杀伤人命,可是当真?”
在王伦反出校场之后,高俅一边传命缉拿,一边和童贯联名上奏宋徽宗。毕竟武举场上失火,死伤数人,大宋二百年来从未有过。
一听宋徽宗问起这事,高俅连忙起身回答。“回禀陛下,却有此事。济州王伦不思皇恩,鼓动毛贼火烧校场,更亲自杀伤武举两名。证据确凿,大逆不道!”
宋徽宗想起王伦写的“天香国艳,辉映楼台”词句,还有给樊楼的题诗。宋徽宗难得有了惜才之心,感叹了一句“不想这王伦还文武双全,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见宋徽宗如此感叹,童贯心想这还了得,一定要浇灭皇上的心思。不等高俅说话,童贯起身奏道:“陛下容禀,这王伦不忠不义,胆大包天,罪不容诛!其在校场上大言不惭,要颠覆朝廷,行太祖旧事。”
童贯所说的太祖旧事,正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后周天下的事情。一直以来,大宋历代皇帝都对这讳莫如深。
果然,宋徽宗听了这话大怒,说道:“贼子大胆!”此时的宋徽宗完全被童贯和高俅二人蒙蔽了。
见宋徽宗发怒,童贯计谋得逞,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陛下息怒,陛下恕罪!”
高俅也在旁边帮衬童贯,说道:“陛下,童大人所言句句属实!这王伦来参加武举就是图谋不轨,万万不可放过!”
“来人传旨!济州王伦扰乱科场,杀伤人命,畏罪潜逃,着各级官府严加搜捕!”
下完这一道旨意,宋徽宗想起王伦是济州的武举,又道:“另外济州知州张叔夜识人不明,荐人不当。降一级为海州知州,以儆效尤!”
童贯和高俅领命而去,各自传命捉拿王伦。分别之前,两人又一起相约去蔡太师府上拜访。这次弄砸了蔡京的委托,两人都怕蔡京怪罪。虽然两人如今也位极人臣,但是对于狡猾凶狠的蔡京两人也不敢得罪。毕竟蔡京可是为了权利,对亲弟弟也下的去手的。
不过这回虽然没能除掉王伦,但是却让蔡京的死对头,张叔夜吃了个大亏。想来蔡太师也会高兴吧!两人如是想。
东京城中的一些武举和武进士还没有离去,济州王伦大闹校场的事情早已经传开了。有人不知道原因和经过,只当饭后谈资。有人知道原因和经过,如杨温、高显、金节都为王伦鸣不平。
这段时间林冲和徐宁也听说这这件事情,两人多方打听,也知道了这事情的原委。但是两人只知是高俅从中作梗,却不知道有蔡京的暗手。
这一日,林冲下值到徐宁家小坐。煮上一壶清酒,摆上几盘小菜,两人对饮起来。
徐宁喝了一口小酒,悠悠说道:“也不知道王伦兄弟现在如何了!”
林冲举杯喝了一大口酒,说道:“真是白瞎了王兄弟的一身本事!”想起和王伦相处的日子,王伦谈吐不俗,胸有沟壑,林冲叹息不已。
给林冲倒满了一杯酒,徐宁对林冲说道:“你不比我在御前当值,在那小人手下,你也要当心。”
听了徐宁的嘱咐,林冲心中一凛。这话王伦以前就对他说过,提醒他小心高俅,原本他只当是王伦看不起高俅出身。这次有了王伦的前车之鉴,林冲对于此事又有了新的认识。暗下决心,要小心提防高俅。
PS:也想过大闹东京,但是王伦毕竟人单力薄,武举们也不可能跟着造反的,还是先伏笔吧!
这个武举就是引出十节度!
第八十四章杀回济州城()
却说那日党世雄兄弟坑害自己反倒害了性命,王伦闹翻武举校场,正巧杜迁朱贵等兄弟接应,还有一众义气的武举人帮衬,这才逃出了东京城。
如今十多日已过,王伦身边跟着济州的老兄弟杜迁、朱贵,还有大名府途中结识的韩伯龙、时迁,东京城里卖卦为生的李助。六人一路星夜兼程,此时已经赶回了济州地界。而在前日,杜迁领了王伦的命令,去梁山上找宋万。
原本闹翻校场那日,王伦身后还跟着几个武举出来,却也是曾在绿林中安身的。看不惯高俅行径,一起反了出来。这几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出了校场各自散去。
还有一人王伦有些印象,白盔白甲,手中一杆烂银枪。仪表堂堂,进退有度,不似寻常子弟。这人等王伦安全后,就拜别离去,没有留下姓名。
这一路逃出东京城,杜迁和朱贵早把前因后果对王伦说的明明白白。
自打王伦走后,朱贵主持醉仙楼的里里外外,起先还没什么事情。但是巨野县县令黄肱总是到醉仙楼吃酒,有时是自己,有时是一帮幕僚衙役。吃完还不给钱,都是记账,一来二去欠下了一百多两银子。
黄肱吃饭不给钱还在其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