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寨主-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冲的父亲林提辖,还有岳父张教头都曾经在周侗手下任职。只不过林提辖早逝,于是林冲就拜了周侗为师。要说林冲武功高强,于是尽得三家真传的缘故。

    端着酒杯,林冲转过来又对王伦和卢俊义说道:“今日与王兄和卢师兄相会,足慰平生。干!”

    一桌子的人,林冲都敬了一遍,然后一饮而尽。

    在座的众人都是林冲的至交好友,有刚认识的也是志趣相投。因此众人之间也豪不见外,相互劝酒攀谈,好不热闹。

    都说酒品如人品,在饭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在王伦这个位置看,陆谦吃菜都只顾自己,挑挑拣拣毫无身份,这一看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再看徐宁每次只吃身前的一道菜,从不逾越,还不时和周侗、卢俊义谈笑,风度从容。王进和林冲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对自己和别人殷切相劝,大度豪爽。

    王伦再看王信还是莽撞心性,大快朵颐,喝酒也来者不拒,默默地摇了摇头。

    这时林冲又站了起来,举杯对大家说道:“还有件事情要和大家说,王伦兄弟要参加明年的武举,我们预祝他马到成功!”林冲知道王伦要参加武举,却是来的路上王伦告诉他的。

    一听王伦要参加武举,王进举杯道:“没想到王兄弟还是文武全才!”

    参加武举有可能成为东西班殿值,也属于禁军系统,和徐宁就算是同僚了。徐宁看着王伦,高兴得说道:”王兄弟中了武举,将来和我也可能是同僚呢!”

    卢俊义周云清等人也纷纷举杯,都向王伦表示祝福。

    王伦见大家盛意拳拳,热情高涨,端起酒杯也一饮而尽。对于自己的武举之路,充满信心和期待。

    却说在王伦和林冲等人的对面也坐了一桌客人,只有一位客人,眼睛时不时的看向王伦。

    这时见王伦等人敬酒完毕,这人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直接来到了王伦身边。行了一礼,说道:“这位可是樊楼题诗的王伦哥哥当面么?”

    王伦见这人仪表堂堂,正气凛然,站起来回礼。然后说道:“正是王某,不知足下是……”

    “在下王彦字子才,现在为清河县尉。”这人先是介绍了下自己,然后对王伦说道。“今日去樊楼听到王兄的大名,没想到在这里遇见,荣幸之至。”

    王伦不认得王彦,林冲却是听说过,主动问道:“可是初隶东京弓马子弟所,后经陛下亲试授为清河尉的王彦么?”

    王彦对着林冲一礼,说道:“没想到林教头也知道在下的名号。”然后王彦转过来,再次向王伦举杯。“为王兄卓然文采,为王兄不畏强权。贺!”

    王伦见对方豪气,紧跟着一杯酒喝下。客气道:”王兄过誉了!”

    王彦敬完王伦,又斟满酒杯敬了林冲一杯。“祝林教头喜结良缘!”原来这人来了有一会了,对于林冲的婚事也知道了。

    喝完酒后,林冲要邀请王彦入座自己这桌,可是王彦推说明日要赶路,拜别而去。

    看着王彦的背影,林冲对王伦道:”这人不简单啊!”

第六十八章英雄爱宝剑() 
两个月过去了,东京城依旧繁华热闹,车马如簇。王伦在杜迁和韩伯龙的跟随下,在大相国寺附近买武器。王伦参加武举,有周侗赠送的虎头湛金枪,有卢俊义赠送的北地宝马,还有张叔夜赠送的弓箭和林冲赠送的百炼钢刀。要说装备也齐全,但是他还想买一口宝剑,剑者君子之器。

    那日与林冲等人喝酒认识了去清河尉王彦,第二日王彦就投奔西军小种略相公去了。王伦当时见王彦仪表不俗,英姿卓绝也有结交知心。知道王彦第二日出城,特意相送了一程,王彦感动不已。

    林冲婚礼之后,卢俊义和燕青就返回了大名府,一同跟随的还有周云清。同时卢俊义也表示王伦武举之后一定要到大名府找他,王伦都一一答应。

    周侗过完年也离开了东京城,王信跟在一旁照顾,但是王伦并不知道两人去找谁,去了哪里。这段时间王伦也跟随周侗习武,武艺也有了大幅进步。不仅增加了与高手对敌的经验,还有几招杀手锏,这让他对于武举信心倍增。

    周侗父子走后,林府原来的住处空了下来,林冲多次相邀王伦过去。但是王伦都拒绝了,毕竟此时林冲新婚燕尔。他只是偶尔去拜会林冲,切磋武艺,有时也有王进和徐宁一起。

    在十月份的时候,王伦带着小灵官去了一趟东京城外的安仁村拜访闻焕章。闻焕章果然已经游历归来,并且重新开馆授徒。因为王伦要走武举的路子,往后肯定会从军。为了小灵官着想,王伦做主让小灵官拜闻焕章为师,让他留在了安仁村。这下闻焕章喜得佳徒,直说要气煞了济州的刘老夫子。

    王信和小灵官走后,王伦身边就剩下了韩伯龙在跟前。好在没有什么事情,人手也够用。

    十一月份的时候,杜迁去柴进庄上送信归来。柴进这一年来也听到过王伦的名声,闻名已久。收到王伦的礼物也送了回礼,并答应往后有事尽管开口。同时杜迁听了王伦的吩咐,把宋万在梁山落草的事情告诉了柴进,示意他有走投无路之人可以过去投靠。柴进最喜结交好汉,庄上也藏匿着好多亡命之徒,对于杜迁的嘱托也答应下来。

    原本杜迁还可以早些日子回来,却是柴进看杜迁如今有了出息,拉着多留了两日。在回来东京的路上,据杜迁说还遇到了一位绿林好汉,是彰德府人氏,江湖名号叫做锦豹子杨林。这人无有生计,杜迁坐了引荐人让他去梁山找宋万安身。

    对于杜迁,王伦觉得真是他的福将。醉仙楼招揽了朱贵和焦挺,梁山也有了宋万和杨林,这都是杜迁的功劳。

    不过同是送信的焦挺还没有回来,原本王伦交代他帮着朱贵照顾酒楼过了正月就来东京找他。按时间也该回来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到。

    花费了一个时辰,王伦三人在相国寺大街上走了一个来回,却一无所获。看着那些刀剑店内挂着的都是些平常的货色,并无上等的刀剑,王伦有些失望。

    杜迁想了想,说道:“我们不如往小街小巷去看看,或者倒有好的,也未可知。”

    无头苍蝇似得找寻也不是办法,想起林冲和徐宁等人告诉自己的地方,王伦有了主意。“罢了,我们去东华门附近转转。”

    三人到了东华门来,见有好些店面,不比相国寺附近少。路过几家小的店铺,三人看到一家中等店铺。店内摆列着几件青铜古董,壁上挂着名人书画与五六口刀剑。

    王伦三人走进店中,那店主见有客人,连忙站起身来拱手道:“众位客官请坐,可是要些什么东西?”

    王伦当即道:“我们非买别物,若有好刀或是好剑,拿出来一观。”

    店主道:“有,有,有!这几日多有武举人过来小店。”店主忙取下一口剑来,送将过来。还吹嘘道:“小老儿的店在这条街上可是数一数二的。”

    王伦接在手中,把剑匣打开,然后把剑抽将出来一看,摇头道:“此剑却用不着,若有其他好的取来看,价钱上不必担心。”

    店主知道是大主顾,又去后屋取了一把剑来,王伦也不中意。

    韩伯龙焦急,当即说道:“兀那老儿,戏耍我家哥哥不成,拿些破铜烂铁来。”

    王伦阻止韩伯龙莽撞,也说道:“若有好的刀剑,可拿出来。若没有,我们就告辞了。”

    一连看了四五口宝剑,也有装饰精美的,也有精铁打造的。可是看过之后,王伦都不满意。

    店主白忙了一阵,此时也好生不悦,便道:“尊客看了这几口剑,有那一样不好?小老儿倒要请教请教。”他是常年买武器的,在这条街上生意口碑最好,受不了王伦的挑三拣四。

    王伦也看出了店主心中不忿,于是直言道:“贵店的刀剑,若是卖与富贵公子,贪图好看也就罢了。我们买去要上阵防身,安邦定国的,却是用不上这样的。”

    韩伯龙害怕店主是为难在价钱上,接口道:“凭你要多少银子,决不少你的。只把上好的宝剑拿出来看,不要是这华而不实的。”

    杜迁在一旁也插话道:“我哥哥可是济州的武举人,你也莫要小看。”

    那店主又拿眼将王伦三人看了一看,心想这几人倒是好眼力,比前几个武举人强的多了。便道:“果然要好的宝剑,只有一口,但是却不在我这里。”

    王伦对宝剑情有独钟,一听有上等宝剑的消息,忙问道:“那却是在哪里?烦请相告。”

    杜迁恰到好处的拿出来了一两银子,递给了店主。

    店主得了好处,也知道自己的刀剑王伦看不上,就告诉了王伦一个消息道。“武举科考在即,各地武举纷纷来到开封。趁此机会,每日午时有人在樊楼展出了一柄宝剑,要相赠有缘人!今日才是第二日,几位客官倒是可以去看看。”

第六十九章千年神兵(大家新年快乐!)() 
樊楼自从上次去了一次,王伦再也没去过,没想到还有这事。就如同名士爱美人,将军好名马一样,王伦对于名剑万分喜爱。此时午时刚过,王伦打算去碰碰运气,带着杜迁韩伯龙两人,就向樊楼而去。

    来到樊楼,此时这里已经来了好些人,有王孙公子,有富家少年,最多的还是进京的武举人。正巧赏剑才刚刚开始,樊楼大厅中,站着一位中年文士,身后有一位小厮双手捧着剑匣。

    此时还是白天,樊楼的那些歌姬一个都不在,倒是清静不少。王伦三人找了个位置坐下,静观其变。

    王伦仔细看那文士,只见头带一顶晋阳巾,白面无须,净白如同一块羊脂玉。身穿一领蓝色锦缎长袍,脚登一双大红朱履。手执湘妃金扇,富贵风流,俊雅超然。

    那文士绕着楼下的客人走了三圈,小厮捧着宝剑也走了三圈。樊楼的一众客人一会看着那文士,一会看向宝剑。

    走了一圈后,那文士站在了场中,自我介绍道:“在下姓周,贱字三畏,东京人士。祖上原是世代武职,故遗下此剑。今小可家中已经三代改习文学,多是文官,此剑并无甚用。祖父曾嘱咐子孙道:‘若后人有识得此剑出处者,便可将此剑赠之,分文不可取受。’”

    樊楼在座的一众客人一下躁动起来,一个个吃惊道:“哥哥真是慷慨!”有那心思灵巧的,从周三畏的祖籍和身世思考起这宝剑的来历来。

    周三畏众人行了一礼,又说道:“此剑诸位还可以近前观看,只要说出来历,小可双手奉上。但是一人只有一次机会,一定要说明此剑出处,也不可胡乱猜测。”

    有人见猎心喜,上前猜测,但是报出的名字真是贻笑大方。诸如青萍剑、双刃剑、周氏剑云云。周三畏见这些人无形中贬低了宝剑,心中愤懑,却碍于身份不能发作。

    这时一人站起身来,向周三畏拱手道:“西安徐徽言,近前一观。”这人态度温和,让人有亲近之感。

    一听徐徽言这个名字,樊楼的客人又是一片哗然。“是上一科的武状元啊!”

    “原来是禁军徐虞侯!”

    徐徽言字彦猷,西安人。大观二年(1108),他十五岁时应诏,赐“武举绝伦及第”,成为衢州第一位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