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强宋-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娑ǜ又械魍5乃偈北闶腔帕松瘢掖颐γΦ谋闶歉匣亓说劬�

    毕竟大事到了这番模样,那位暂且下野的蔡老公相又怎么会善罢甘休,还不是等着机会,准备一举将他们这些刚刚上台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反骨仔统统消灭干净。

    老种是个彻彻底底的老狐狸,蔡京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千年老妖,老种那边不管怎么样,还有童贯能够勉强压得住他,可是帝京这边,王黼不亲自坐镇,心中总有些不放心,虽然说蔡攸已经被蔡京赶出了家门,不过终究还是姓蔡的,王黼便是回来主持大局了。

    到了后来,童贯的一番书信传来,王黼便是秒懂其中的言外之意,对于捧杀之计便是大大的赞成,当下一番奏报便是让太监传递给了官家,看起来……好像不咋地,王黼撇了撇嘴。

    蔡攸仿佛是读懂了王黼的意思,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慌啥慌,总得让官家回过味来才好!

    王黼心下稍定,便是拱手道:“涿易二州大局转变,有老种相公临危举措,杨凌此子也是不凡,现在看来,这复燕大计犹自可为,微臣在这里,为大宋贺,为官家贺!”

第一百四十章 风云动(七)() 
蔡攸也是会心的一笑道:“全赖官家洪福,将士用命,现今看来,实乃天意向我大宋。”

    徽宗赵佶捋了捋颌下胡须,笑骂道,“你们二人倒是会说话,可是前番时日,也着实是让朕捏了好一番冷汗!”赵佶说到这里便是骤然一顿,王黼蔡攸二人便是急匆匆的跪倒在地,“臣等有负官家所托,实乃大罪也!”

    官家赵佶斜视了二人一眼,便是道:“都给朕起来罢,朕也不是找你兴师问罪的,白白的煞了风景。”二人这才诚惶诚恐的站起身来,也不敢坐下了。

    “不过话虽如此,北伐之事也算是做得不甚满意,须知举国上下都在盯着这场战事,如何不让朕担忧,于战事谋略之上,尔等差之老种童贯都是深渊,可你二人在学问之上自然是极好的,否则看朕不活活扒了你们身上的这层皮。”官家赵佶说到这里,虽然言辞凌厉了一些,可是申请却是轻松之极,王黼蔡攸相互的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官家能够开诚布公的说出这番话,便是证明其心中怒气已经消了大半,自己等人这一关算是不痛不痒的遮了过去。

    如果官家真的是有意责怪二人,休说抬脸怒斥,恐怕便远远不会有今日君前这一番奏对,二人此前便是深深的记得,蔡京老公相被罢位以前,官家赵佶便是连面都不让他见,老蔡可是在宫门之外久候都是不见传唤,这就证明圣眷已失,再无回天的本事。

    蔡攸上前只是谄媚的回应道,“臣等纵然有一点做得文章的本事,可是比起官家来,都是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怎敢轻易卖弄?”

    “正是,正是!”王黼也是随声附和道。

    坐在一旁的梁师成这个时候只是一言不发,看着二人这讨好奉迎的模样,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头,王黼此时乃是实打实的参知政事,这个职务不止一人担当,便是相当于明朝的阁老职务,再不济都是一个副宰相,而王黼便是参知政事的第一把交椅,说白一点便是宰相,而蔡攸虽然说稍差一筹,可是他却是沾了那翻了脸的老爹蔡京的光,朝廷之上都是称其为小蔡相公。

    二人都是在朝堂之中跺跺脚都要发生地震的人物,这个时候却是如此谄媚奉迎,别的不说,就单单只是这份气度,便是差了蔡京不知道多少,蔡京在位之时纵然也是少不了讨好官家,可是其做得都是滴水不漏,哪里有这般明目张胆的溜须拍马。

    实在是……

    在场的其他三人都是没有注意到梁师成那不露痕迹的神色,依旧是谈笑风生,官家赵佶忽然话锋一转,“这杨凌此人,立下如许功勋,二人爱卿看,应当如何嘉奖?”

    蔡攸眉头紧锁,一时之间也不好拿捏,便将目光看向了王黼,毕竟他于政治上的本事,实在是差之王黼甚远,可是论到卖官卖爵的本事,蔡攸却是行间老手,扳倒自家老爹之后,虽然说被逐出了家门,可是他便是更加的放开了手脚捞足了好处。

    于政事之上,虽然稍微也能处置,可是一到大局所在,蔡攸一般都少有发言,这般大局,只消王黼童贯拿了一个大概方向,他站好立场便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觉悟他还是有的。

    王黼沉思了半晌,“启禀官家,杨凌现如今,乃是文官官阶,位在从五品兵部左司员外郎,这份差遣乃是其前番夺得易州特地拔擢,也勉强算是激励三军的一个举动,微臣窃以为,这职位对于此人来说,已经算得上极为优渥,若是再往上提拔,恐怕极易滋生其狂傲之心,所以下臣以为,此番便是奖赏些金银财帛便是,日后燕京复克,再论功行赏便是。”

    王黼这一番话说得也算是有理有据了一些,毕竟他深知其中的意义所在,若是杨凌此子气候养成,将来少不得又是一个棘手的存在,官家的性子他是了解一些的。

    看着模样,似乎对着力挽狂澜的年轻将领很是欣赏,官家若是有意看重一个人,恐怕事情就不是稍加关注那么简单了,当日的高俅,童贯,等等人的仕途,历历在目,王黼便是存在心将养了压下去,以官家那轻浮的性子,说不得过了几日便将此人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说,不能给此人出头的机会,看杨凌所做之事,王黼虽然远在真定府,未曾亲身实地的经历其间,可单单就是这么一想,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每一次行事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完完全全的拿性命再赌,也不知这腌臜是在争什么。

    这等人物,但凡给其留有一点余地,便是能够创造出让人膛目结舌的奇迹出来,王黼安能放心,更何况在其身后,隐隐约约还有老种的存在,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了。

    官家赵佶听到王黼此言也是有些微微一动,“怎地此人乃是文官差遣?”对于此事,赵佶感到甚为疑惑,毕竟行伍出身,鲜有此例,王黼便是上前解惑道,“官家莫急,微臣此前也是这般作想,后来才知道,此人显名之前,没有官阶,没有告身,可是乍一出头,便是以此奇功,尤为耀眼,可是这般大功,却又不得不赏,最后上下运作,便是得了文官差遣,唉,大宋也没有人是这般的,历来武将都是凭借着小功升迁,慢慢凭借着功绩,最后得以出彩,可是此人,却是犹如凭空生出来一般,也是让人有些棘手。”

    官家赵佶看了一眼王黼那有些郁闷的模样,忍不住也是会心一笑,“原来如此,这般看来此人岂不就是天赐给朕的拓疆之臣,王相啊王相,方才你所说的虽然是也在道理之上,可是需知这北伐幽云,对于朕,对于赵宋,对于大宋列祖列宗何其重要,就连朕都是要去祖堂烧香祈佑,天下众人都是在盯着朕,这般有功不赏,显得朕也太小气了一些。”

第一百四十一章 风云动(八)() 
王黼蔡攸面面相觑,未曾想到竟然弄巧成拙,官家本就是极富有艺术气息之人,对于这般传奇,自然提起了一股新鲜感的兴趣,看着模样,似乎事情正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下去。

    赵佶看了一眼二人,只是从袖袍之内甩出一份奏章,二人定睛一看,便是知晓,这奏章正是童贯上呈的那份,赵佶道,“朕登基多年,也不是看不懂是非之人,这些小伎俩就真的行得通么?”

    “臣等罪该万死?”王黼和蔡攸忍不住又是扑通一声跪下,这句话几乎就成为了万金油一般,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的存在,历来君王也不会怎么去计较,换了杨凌,保证会冒出一句,“那你怎么还不去死……”

    估计小伙伴都会惊呆了,赵佶就是赵佶,不会是杨凌,这一次便是开诚布公的道,“西军尾大不掉,历来就是朝廷所担忧的地方,可是若说老种小种有什么别样的心思,朕却是怎么都不信的,否则也不会只是让童贯镇边数十年,以拉拢分化的手段的缓缓行事,如果真的那般,朕直接就解了兵权,不管如何,这大宋始终是姓赵,他们还敢生出何等异心不成?”

    赵佶这句话说得不错,不管是赵佶上位以来做了什么劳民伤财之事,对于如今的大宋都还算是再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历史之上如果不是女真南侵,赵宋江山不知道还要延长多久,有人评价,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大约是在明朝中叶,可是也有的人说,论到经济发展的巅峰,无疑是宋朝为最。

    诸君业已稍稍预见,如果不是靖康之耻那场惊天之变,这个大宋又会为中华汉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赵宋立国这么多年来,正统地位早已经是根深蒂固,更加之,历代君王都是中庸垂拱之主,也较为亲民,就连当今的官家赵佶在市井之中不也流传着和李师师的艳闻?

    “西军上下虽然说有些令人头疼,可毕竟还是朕的西军,是大宋的西军,种家从种谔那代开始,数代深受皇恩,立下的功劳又岂是少了的,老种,小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也是要颇为倚重的,向你们这般瞎搞,岂不是令得将士寒了心?”赵佶这番言语可谓是有些训斥的局面了,可是换了一方面想,也是在温言劝告二人,莫要再使那些花花肠子,他心中自然有数。

    赵佶便是如此,本来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君王,臣子的心思手段基本上他一眼便能看透,不然即便是蔡京这等位高权重之人岂是能够毫不犹豫的说罢相就罢相了。

    不过对于种家,他历来都是又爱又恨,为赵宋,就是老种这一代都不知道打了多少血仗硬仗,立下了不知道多少汗马功劳,可谓是极其看重的老臣,别的不说老种一家,子一辈的后代都是死得干干净净,其中大多数都是卒于与西夏的战事之中,现在侍奉于老种跟前的都是孙辈,即便是心性薄凉如赵佶有时候也实在是觉得有些于心不忍。

    历史之上,后来老种在靖康之前便是病死,蔡京童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朝中好不容易清流一党出了头,最后女真南侵之后,赵宋君王还不是将最后敢战能战的野战集团军交给了小种种师中统帅。

    不论结果如何,小种那个时候便是他们心中最户的一根救命稻草,小种一死,便没有了任何倚仗。

    王黼蔡攸对此也是深以为然,可是作为政治斗争哪里有这么简单,赵佶说得倒是轻松,老种相公这般人物,要说一棒子打不死,凭借其在西军当中的威望名声,还不是说翻盘,就翻盘,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谁都知道。

    但是这个时候却只能是乖乖的立在一旁听着,饶是梁师成不管朝堂如何变化,地位都是未曾动摇的他也不由得站起身来,仔仔细细的听着,可是他的心中却是念头急速的转动。

    王黼登了相位以来,切切实实的也没有干成几件大事,蔡京的一党也是没有多大的伤筋动骨,原来的人还站在那里,根本就没有挪个位置,梁师成想到此处,便是心中摇头,看起来此人手段还是不足,毕竟升得太快,也或许是有些不知道进退了。

    这个时候的梁师成便是有些失望,竟然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丝后悔当初帮了他们一把的感觉,这群人实在是太不成器了,而且蔡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