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亩允郑庖彩抢顬卦谛熘荽虻幕鹑龋烊僖廊淮粼诮粑薅谥缘脑颍蛭床簧侠顬兀幌嘈爬顬啬芨谋涫裁础�
如果向元子攸易旗,北魏倾斜的天平会立马变得平衡一些,这是元子攸非常渴望的,当然也是尔朱荣绝不想看到的。但只有在这种看似平衡的环境下,李炟这个外来的和尚,才能有经可念。才能有所作为。
决心已定,李炟叫来李刚。
“师兄,还得麻烦你去睢州走一趟,把我们想易旗的想法告诉元徽。”
“我们的底线是什么?”李刚作为神火坛特史,长年在南梁和北魏间行走,对这种妥协、整合、谈判、结盟等事项了如指掌。
“保住征北军,不撤销,不拆分,不整编,只改旗。”李炟提出了“三不原则”。
“大将军你呢?”李刚是问李炟自己在待遇上有什么要求。
李炟略作思考,说:“在我的问题上,也只有一个底线,我必须有能力保住征北军!”
“杆枪子里面出政权”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李刚领命而去。
随后来到大帐的是方天画。
“方将军,这几个月来,你一直负责围困徐州,辛苦了。对徐州城的情况都清楚了吗?”李炟问道。
方天画有些不明白:“大将军是指哪方面?”
“攻城!从现在开始,加强徐州城的压力,在我们与元徽谈判完成后,攻陷徐州。”李炟很坚定地说。
“我们以前是围点打援,让尔朱世隆在徐州城里多活了几个月,现在已无援可打,也没有了继续打援的条件,对徐州只能真打。”
李炟接着说:“你可以一方面逐渐地施加压力,一方面派人与尔朱世隆接触,避免尔朱世隆死抗,减少我们的损伤。”
方天画看着李炟还是不太明白。
李炟解释说:“我们要消灭的是尔朱世隆的战斗力,也就是他在徐州剩下的三万人马。但不想把尔朱世隆也打死,也是为征北以后在洛阳图存多留条路。”
这时候,方天画才明白李炟的意思。
“大将军,梁军开始攻城了!”一名亲兵向躺在椅子上尔朱世隆报告。
听到亲兵的话,尔朱世隆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梁军围困徐州三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攻城,现在怎么突然开始攻城呢?
尔朱世隆爬上城楼,果然看到大队梁军在北门和西门方向发动进攻。几十人抱着巨大的圆木碰击城门,后面大队全副铠甲的骑兵等着撞开城门,向里冲锋。
“加固城门,在北门和西门内堆土,绝不能让梁军破城!”尔朱世隆大声命令。
尔朱世隆蹓回自己的大厅内,跪在了关云长的雕像前,嘴里念念有词:“请武圣人保佑世隆,躲过此难,逢凶化吉。”
果然,关老爷显灵。
亲兵来报:“梁军已停止攻击,要求派使者进城!”
尔朱世隆抬起头,问:“梁军使者,多少人?”
“一人一马。”
“肯定是来劝隆的,不要开城门,用吊蓝把人拉上来。”尔朱世隆小心地说。
亲兵退出。
尔朱世隆坐在关云长雕像前面的蒲团上没有起来。降还是不降?
尔朱世隆一时拿不定主意。
(本章完)
第124章 125、征北军易旗2()
前来谈判的是神火坛长史江朗。
城上放下吊蓝,城墙上的魏军大声喊道:“梁军大哥,你把马拴到路边,坐吊蓝上来吧!”
江朗抓住绳索,三步两步爬上十米高的城墙。城墙上的魏军吓了一跳,如临大敌。好在只有江朗一人,为首的一名将领上前问道:“你是南梁使者,怎么不坐吊蓝?”
江朗看他们一眼,说:“你们以为这徐州的城墙能拦得住在下,能拦得住梁军?”
徐州的魏军是知道梁军厉害的。与梁军初战,尔朱世隆带的两万人马出城迎敌,有去无回。从此以后,尔朱世隆闭门不出,坚守待援。他们虽说天天在城墙上观风景,但看着一批批大魏精锐被梁军消灭,心里的恐惧也与日俱增。
“梁军神勇,我等佩服。骠骑大将军已在帅府等候,请将军随我来吧。”为首的那名将领小心谨慎带着江朗走下城墙。
尔朱世隆早等在门口。
“梁军江朗,见过骠骑大将军!”江朗率先行礼。
尔朱世隆回礼:“江将军不必客气,请上座。”
两人坐下后,一边喝茶,一边相互打量。
“两军交战,将军冒险前来,不知有何要事?”尔朱世隆问道。
“回骠骑大将军,江朗奉大梁征北大将军李炟将令,面见阁下,是不想徐州城的百姓受战火之苦,也想给大将军您留些面子。”江朗看着尔朱世隆说的很模糊。
“我知道,你们的大将军李炟是个好人,不想城内百姓受难,所以围困徐州三个月,迟迟没有攻城。”尔朱世隆觉得已明白了江朗的来意。
“将军如果是来劝降的……”尔朱世隆话说了一半停下了。
他怎么能甘心。尔朱世隆经过这些天的观察思考,虽然他非常不愿意动脑子,但生死关头,不得不想,所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李炟是打不过的,梁军是打不过,怎么办?只有一条路,跑。
徐州城四面被围,特别西门和北门,更是被梁军围得水泄不通。
他决定试探一下江朗的反映。
“将军,我愿意献出徐州,只要你们放我离开!”
江朗摇头:“尔朱将军你错了,不是我军攻不下徐州,只是李炟大将军不愿意看到徐州平民伤亡。您没有讲条件的权利。”
听了江朗的话,尔朱世隆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江朗这时候也不想逼得太急,现在也得不到理想的结果。他缓缓语气,非常有礼貌地说:“骠骑大将军的诚意我会带回去!”
“将军别这么着急,我们可以好好谈吗。”尔朱世隆害怕江朗一走不回来了。
“放心吧,我还会回来的,我相信,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江朗说着离开了尔朱世隆的帅府。
……
相比江朗在徐州,李刚在睢州受到了大司马元徽高规格的接待。
听明白李刚的来意,元徽终于相信天上真的会掉馅饼。而这么大一块馅饼偏偏砸在了他的头上。
天柱大将军尔朱荣让他增援徐州,元徽和元子攸一万个不愿意,好不容易拉起的人马,可不能在徐州打光了,这些人马是有重大使命的,那就是要保护皇上成为真正的皇上,说一不二的皇上。
但眼下大魏是天柱的天下,天柱让来,他不能不来,元子攸虽然身为皇上也不敢不让来。最后没有办法,选了老弱病残三万人,只当集体公费旅游一次,就像老年观光团一样。所以,元徽走的很慢,一个多月从洛阳都没有到徐州,沿途风景看得不能说不仔细。
该看的都看完了,最后到了睢州干跪不走了。
睢州离徐州还有二百多里地呢,我不招惹你,你也别来惹我。
行吗?显然是不行!
元徽在睢州驻扎没多久,梁军特使李刚就到了。
听了李刚的来意,要元徽就一句话:“李炟大将军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不是太极殿上的龙椅,皇上都能给。”
元徽讲完,李炟递上征北军易旗的条件:
一是征北军完整地保留,不撤编,不改制,不拆解,不整合。
二是征北军在没有大将军李炟的允许下,不接受其他人员。
三是征北军的待遇与皇上的禁军一样,粮饷、军械、后勤由朝庭参照禁军标准保障。
四征北军大将军和各级将军保持不变。如有需要,经大将军李炟同意才能调整。
……
元徽看完,几乎没有考虑就同意了。
“怎么没有李炟大将军和诸位将军个人方面的要求。”元徽又有些不明白。
“大将军说,以征北军为重,在个人的待遇上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请皇上看着办?”文件上没写,李刚也没做任何暗示,让他们看着办。合适了就不讲,不合适再谈,这也是以退为进一种策略。
“皇上会考虑的,请将军放心!”
李刚接着问:“征北军易旗是大事,不得要皇上御审吗?”
“我这就快马送达洛阳!”
元徽安排李刚就在睢阳休息等信。
三天后,洛阳朝堂的旨意就到了。谁说元徽跑的不快,这要看什么事,要不要快,该快的时候,元大人比谁都快。
元子攸在圣旨中,除满足了李炟提到的一切条款外,对李炟和征北军将军也给予了充分考虑。
征北军易旗后,改为洛阳神军(因为李炟曾为神仙将军)。
征北军全体将军在原有级别的基础上,普遍晋升一级。征北大将军李炟,授柱国大将军,太师,左丞相,徐州刺史,继续统领神军。
元子攸还真能给,除了太极殿上龙椅外,能给的都给了。
李刚看着元子攸的圣喻,不明白的问:“天柱大将军不是专指尔朱荣吗?”
元徽回答说:“以前是,以后就不是了。柱国与天柱还是有区别的。”
李炟拿着元子攸的圣旨,感慨万千。以前,在李炟心中,皇上就是武帝,武帝就是皇上,他不仅是自己的岳父,更是自己的师长。现在突然有子一个新皇上,感到不太适应。
“告诉方天画,加强徐州城攻击力量,三天之内解决好徐州的问题。”说完,李炟就回到了帅帐。
李刚知道,此时大将军心情不好,命令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打扰,让李炟好好静静。
(本章完)
第125章 126、征北军易旗3()
方天画加强了对徐州城攻击的力度,北门和西门同时进攻。一时间,徐州城岌岌可危。
双方攻防猛烈,一个吊蓝从北门城楼上放下,吊蓝里一名魏将手里举着白旗,大喊:“魏军特使,不要放箭。”
攻城的梁军把这名特使押向方天画的大营。
见到方天画,魏使跪倒在地:“将军,这是尔朱将军的亲笔书信,请您过目。”
在信中,尔朱世隆明确表示愿意向梁军投降。为了防止发生兵变,他需要三天时间说服全军将士,同时希望魏军的各级将领能继续在军中任职,保持原有待遇。
方天画看着魏使说:“回去告诉尔朱世隆,只有两天时间,两天后必须开城投降,没有任何条件,否则徐州必破。”
方天画说得非常霸气,因为李炟只给他三天时间,他能给尔朱世隆的只有两天。
李炟传来命令,如果尔朱世隆要跑,不要拦他。但徐州的三万魏军一个也不能带走。
两天后,尔朱世隆果然打开了城门,大队的魏兵走出来请降。
尔朱世隆没有出城,带队的是他的一名副将。
“怎么没有看到尔朱将军?”方天画问道。
“骠骑大将军还有些事情没有办完,让末将带着将士们先出城,他明天一早就来。”副将回答。
“人数不对,徐州城应有三万人,将军怎么只带出两万人?”方天画神情不悦,厉声问。
“回将军,徐州城原来是有三万人,这些天两军交战,伤亡一部分,逃走一部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