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天穆顿了一下,接着说:“羽生将军来了,老夫也放心了。我准备前往晋阳一趟,当面向柱国大将军汇报徐州的战况,顺道督促斛律光,早日前来,助两位将军一臂之力。”
元天穆这一席话,说得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其实他是想撤了,既然不能战胜李炟,再留在徐州只能受辱,两战下来,让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军人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早点离开,或许还能留些面子。再等下去,像前几天那样,光棍一个,如何回去,如何见柱国大将军,如何面对满朝文武。
尔朱仲远听了元天穆的话,自然是十分高兴,走吧。他又想起十几天前的那场大战,如果这个老家伙及时按计划出击,他何至于被李炟消灭,就是因为老家伙的自以为是,让本来做饺子皮的尔朱仲远成了饺子馅,反被李炟包了饺子。那可是五万精锐,是尔朱仲远最厚的家底,结果在徐州没了。想到这,尔朱仲远就心口痛。
现在你想走,想脱身,不管你怎么想的,走就走吧,没有人会留你。
“太宰大人说的是,是该向柱国大将军好好汇报了,希望柱国大将军早点拿定主意。”
听到尔朱仲远的话,元天穆松了一口气,他怕尔朱仲远坚持不让自己离开,自己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
“徐州全凭两位将军,我明天就去晋阳。”元天穆急着走,还有一层原因,上次尔朱仲远五万人战败,尔朱仲远肯定向柱国大将军做了秘报,自己虽然也上报了战报,但他终究是外姓之人。能早点到晋阳,当面陈述,争取柱国大将军原谅。
尔朱羽生还想说点什么,看着太宰大人去意已决,就没有开口。
第二天,元天穆慌忙离开了沛县,尔朱仲远和尔朱羽生都没来得及送行,元天穆就早早地走了。
“那梁将李炟三头六臂,元大人不是胆小之人,怎么会这样。”尔朱羽生问。
“太宰大人是被梁军吓破了胆,什么‘杀神’,自己吓唬自己!”尔朱仲远不以为然。
“连败两仗,而且是惨败,一次被俘关了七天,一次差点被俘,一次差点被杀,你说能不怕吗!”尔朱仲远望着城西元天穆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难怪。元大人精神上受了刺激,不会出现精神问题吧?”尔朱羽生像问尔朱仲远,又像自言自语。
“将军,梁军拨寨而来,离沛县只有50里了!”探马来报。
“车骑大将军,您看?”尔朱羽生问尔朱仲远。
“这次征北的梁军,确实与以往不同,他们随军带来了许多战车,加长加高板的战车,最厉害的就是战车阵,这些坚固的战车连在一起,组成移动的城墙,我们的骑兵无法冲进去。”
“你知道,我大魏铁骑最善长的攻击就快马重骑,高速冲垮对方,趁混乱之机,斩杀敌人。每战,对方一乱,我们基本就胜了,没有悬念。”
“现在梁军有了战车阵,就像龟缩在城墙里,我与他们战了多次,都没找到破敌的好办法!”
“三国时,曹操把战舰连在一起,提高战舰的稳定性,结果被诸葛亮一把火,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百万。对啊,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火烧梁军。”尔朱羽生提醒道。
尔朱仲远望望天,说:“只是要巧借东风。这两天什么风向?”
“传大法师。”尔朱羽生信道信佛,军**养着大法师,专门负责占星仆卦,趋凶逐吉。这次之所以姗姗来迟,都是按大法师选定的日子出门,按大法师指定的时辰开拨,所以虽然来得晚了些,但他的人马却毫发无损。
(本章完)
第119章 120、要借东风()
没多久,一位穿着道袍的法师走进大帐。
尔朱羽生对这位法师非常敬重,主动上前见礼。“有劳大法师,车骑大将军想知道,近期什么时候会起北风?”
尔朱羽生在徐州城北,将来攻击围困徐州的梁军自然是由北向南,火烧梁军要借的只能是北风,最好是西北风。
现在是初夏,天气有此闷热,风向大多是西南风或东南风,难得刮北风。
“报告将军,在下这就回去测算。”大法师回礼后答道。但这位法师说完却没有离开大帐,眼睛望向坐在上首的尔朱仲远。
尔朱仲远是谁?车骑大将军,柱国大将军、大丞相的堂弟,北魏少数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之一。尔朱仲远自然看不上装神弄鬼的大法师,所以,自始至此,他连屁股都没有动一下。
大将军装作没看见自己,大法师心里很不乐意,但也没有办法,谁让人家身份高贵呢。
大法师主动上向行礼:“贫道见过车骑大将军!”
尔朱仲远连眼睛都没有睁开,摆摆手就上大法师下去了。
“小瞧人不是,我还就让你见识一下本法师的厉害!”
大法师回到自己法帐,让兵士在帐前筑起高台,插上幡旗,点亮天灯,开始坐台行法,四名弟子分列高台四角,协助师傅。
足足两个时辰,直到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大法师才走下高台。
尔朱羽生早等在高台之下,见大法师下来,迎上前去,急切地问:“大法师问天算计,可有结果?”
“近期天热多雨,本没有北风,在本法师的请求下,天上风神决定七天后改变风向,由东南风改为西北风,以助将军。”
这大法师看似胡言乱语,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道家的阴阳说出自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本,只是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家是最早的天文学家。
尔朱羽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尔朱仲远,完了不忘来一句“天助我也!”
尔朱仲远将信将疑,只能按此准备。
尔朱羽生忽然想起了什么,问:“车骑大将军,现在梁军已经杀来,当下如何应对?”
是七日后有西北风,可以用火攻,问题是现在怎么办?让梁军停止进兵,约定时间再战,那梁军也不会听啊!
要论上马冲锋,尔朱仲远确实是员猛将,但是谋略上比老大尔朱荣差得可不是一两个层次,所以,尔朱羽生的话把他问住了。
尔朱羽生见状,只得再次建议:“躲吧!”
“躲?”尔朱仲远不明白。
躲,就是退,就是走,但不是逃。
是啊,别说只有三万老卒,尔朱仲远手里有五万精锐时,都不能把梁军如何,现在除了躲,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说躲就躲,尔朱仲远两兄弟带领三万人马快速后撤,李炟不知道两兄弟卖的什么药,一口气追击一百多里地,前面已到梁州地界,再往前追,就能看到梁州城了。
李炟没有准备像陈庆之那样,打到洛阳去,徐州还有个尔朱世隆。李炟命令,人马原路返回,进入沛县休整。
这次追击尔朱羽生的三万兵马是清一色的骑兵。现在征北军可谓兵强马壮,在战俘集训队的努力下,三万投降的魏军成功改造,混编进征北军各军,粮草丰足,战马嘶鸣,让李多少有些想一扫洛阳的冲动。
但看到小魏公公那张警惕的嘴脸,李炟不得不把这个想法抹去。
尔朱兄弟带着三万人又悄悄地跟了回来,离沛县五拾里扎营,
一连几天,李炟的征北军一撵,魏军就跑,根本不与李炟照面。但李炟返回后,他们也跟着回来了,只是远远地望着,就像狼盯着羊群,这种感觉让人非常不爽。
李炟又不能一直追下去,否则,一不小心追到了洛阳,让武帝知道了李炟不按他的计划进兵,不知道会生出什么念头。还有这个不要脸的小魏公公,天天出去乱跑,也不早点回去复旨,让他奏上一本,皇上也不会给李炟好果子吃。
李炟想到这,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呆在沛县,看尔朱兄弟能玩出什么花样?
李炟心里不爽,尔朱仲远心里更不爽,像狗赶兔子似地被梁军追来撵去,打又打不过,跑又不甘心。
好在一周的时间到了,让尔朱仲远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头天晚上,大法师和四名弟子又一次走上高台,与老天敲定明天的风向。这是他们唯一获胜的机会,连尔朱仲远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悄悄地来到台前,默默祈祷,希望明天顺风顺水,火烧梁营。
天不亮,魏军就开始埋锅造饭,好不容易借来的北风,可不能错过了时辰。
“大将军,魏军天不亮就离营,向沛县城北而来。”探子来报。
尔朱仲远的三万大军在沛县西面五拾里处扎营,应该从西面而来,怎么舍近求远,绕向城北方向。
李炟来到城墙上,远远望去,果然魏军大队人马向西北方向穿插。李炟仔细一看,魏军队伍中间还有不少小车,上面装着一捆捆干柴,每辆车上还绑着两只油桶。
这是要放火烧城啊,放火烧城也用不着去城北。沛县小城本来不大,城墙不高,在任何地方攻城没有多少区别。
这样想着,李炟抬头望天,一丝微风吹过,风从北面吹来,换风向了。李炟再看向魏军,立时就明白了。
李炟再看城门上方的旗帜,风是西北风。
李炟传令,一万人马带上火把,从东门出城,快速绕到魏军北方,在魏军攻城前动手;一万人马出西门,绕到魏军的西面,截断魏军退路。既然是西北风,西面和北面都是上风口,而西面和北面也是魏军逃跑的必经之地,这次绝不能让他们再跑了。
城内的一万人把马把城墙铺上湿草,用水浸透,将士的衣服也用水浸过,只等魏军来攻。
尔朱羽生的三万老兵,走了近两个时辰,还没到过指定的位置。李炟的快骑已到了他们身后。
一时间火把乱飞,接着是火光冲天,尔朱羽生的军中到处是杀猪般的嚎叫,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尔朱羽生的三万人被大火烧伤烧死过半,少数从火光中跑出来的,直接成了梁军的俘虏。
尔朱仲远和尔朱羽生两兄弟,从大火里逃出,向东北狂奔,回家的方向都被李炟封死了,只能绕道而走。
三万人千里迢迢从殷州而来,走了半个多月才到徐州,连个照面都没和梁军打,就灭失了。
尔朱羽生非常难过,他都快六十的人了,还指望把这三万人交到儿子手里,现在连自己都成光杆司令,死的心都有了,不是尔朱仲远连拉带拖,他就真的死在火海中了。
魏军起火的地方离沛县城还有近五里的距离,但城墙上的将士已感受到了烈焰的温度,大火之中,真的成了人间地狱。
火攻,是手段,是计谋,但用不好会引火烧身。
(本章完)
第120章 121、深谋远虑()
两兄弟一直跑到山东,回到尔朱仲远的地盘…青州。尔朱羽生在山东休息了半个多月,才缓过气来。
“南梁李炟是神仙下凡,是真正的杀神!”这是尔朱羽生这些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尔朱仲远看着吓破胆的本家哥哥,心里更不是滋味,他跟着柱国大将军打了一辈子仗,出生入死,知道胜败是兵家常识的道理,但这一次,却真的不一样。不是梁军有多强,而是二十岁的梁军主帅李炟太过神秘,简直是高深莫测,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就像一个提前知道你意图的对手,无论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