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认为天下第一的尔朱荣,这几年对阵南梁时,虽然始终保持着军事优势,确没占到多少便宜。
前些年,梁武帝身边的那个小书童陈庆之,不知怎么了,带着七千人就敢送元颢上路,要来当大魏真正的皇帝,谁不知道这真皇帝是他尔朱荣。萧衍老头吃斋念佛脑子坏掉了?还是故意恶心他。结果是七千白袍军一路攻击,竟然击穿了他的南方防线,害得他不得不从晋阳南下,渡过黄河,与小书童作战,不是老天助他,元颢老儿差点就在太极殿上不走了。
这还没过去几年,又来个神仙将军。元天穆可是我尔朱王朝实实在在的第二号人物,是柱国大将军可以信赖的兄长和朋友,七万人驰援徐州,还没撑过半个月,自己全军覆没不说,连徐州城里的五万人也损失掉两万。十万精锐啊,都是他尔朱荣赖以起家的资本,在这战乱年代,如果没有了兵马,你什么都不是,连皇宫龙椅上坐着的都不知道是谁。
难道我尔朱荣又要南下?
尔朱荣一时拿不定主意。他不相信在他尔朱荣存在的年代,还有谁是他的对手!连南梁的老萧头子都没放在眼里,何况什么神仙将军,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但尔朱荣不得不承认萧衍老儿找了个好驸马。
“传令下去,让山东的尔朱仲远,洛阳的斛律光,河北的尔朱羽生,到徐州汇合,全力消灭南梁征北军!”最后,尔朱荣还是决定暂不出动,让手下这些人再历练历练,他还不相信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有多大能量,徐州离洛阳还远着呢,不会像上次陈庆之那样,赶得皇上到处跑。
就在尔朱荣心理犯嘀咕的时候,李炟也正在发愁,只不过李炟愁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
元天穆的去留。
现在的元天穆,在李炟手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
要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一刀结果了,但李炟相信,历史是不能更改的,就像人的命运,改变的只是短期的走向,不会影响人生的结果。
为了妥善处理元天穆的问题,李炟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的会议,除陈陆阳、方天画、李刚外,李炟把王君君也叫了过来,王君君读的书比李炟多,父亲王东阳又曾是北魏宰相,她也许会有独到的见解。
“怎么样,大将军,遇到难题了吧!”陈陆阳故意开玩笑说。
“当初,在元天穆的大营,如果大将军一刀下去砍了元天穆的脑袋,也就算了。现在绝不能再杀他!”李刚是少数几个知道这次征北真实目的人之一,将来李炟和征北军要投降魏军的,如果杀了元天穆,以元在北魏的身份地位,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把他送到徐州城,尔朱世隆不是一起在等着元天穆的援军。”
方天画半开玩笑地说:“虽然,这援军只剩下一个人少些,让他老哥俩见个面,叙叙旧也不错。”
“元天穆在我们手里也没有什么用,杀又不能杀,不如用他找尔朱世隆换点粮草和军用物质。”陈陆阳表示赞同。
“不行,元天穆老奸巨猾,把他放在徐州城,会对我军的围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王君君提醒说。
其实,王君君的意思是说,将来李炟投靠尔朱世隆,依靠尔朱世隆,有元天穆在,怕发现破绽。
“那怎么办?”陈陆阳问。
“你们听过民间戏文《捉放曹》吗?”王君君问。
大家摇头。
“《诸葛亮七擒孟获》?”
大家还是摇头。
“这么说吧,元天穆,我们能捉,就能放!”王君君说。
“怎么放?”大家不解。
“现在不能放,放了会让人怀疑,何况狡猾的元天穆。”
“什么时候放?”
“当然是后面北魏援军到来时,两军交战期间,我们创造条件,让元天穆有机可乘,自己跑掉!这是神仙军师诸葛亮的拿手好戏,我们神仙大将军为什么不可以借来用用!”王君君说出自己的计划。
“妙,只是这样有点便宜了元老头。”方天画说。
“本来也没打算怎么着他,放走了也说不上便宜。”李刚答道。
“好,就这么办!”李炟拿定主意,会议结束。
大家看王君君没有要走的意思,就自觉地找个理由离开了李炟的大帐。这时候,魏军的援军没到,尔朱世隆龟缩在徐州城内,李炟难得放松。
“今晚别走了!”李炟拉着君君的手,把脸帖上王君君的酥胸。
王君君脸上飞满红霞。
“明天,我送你回去,顺道看看二姐他们。”
“你是看二姐,还是想看二姐夫的火铳!”
“都想!现在特别想看的是我的小白兔。”李炟说着已把手伸进君君胸前的衣服里。
王君君的身子不能自持地软下去,唯有那一对小白兔高高地昂着头,等待李炟的轻抚和安慰。
李炟抱起王君君走向帅帐深处。
(本章完)
第109章 110、初见火铳()
第二天,李炟和王君君来到云龙山。
“二姐、二姐夫,看谁来了?”王君君走在前面,推开门大声喊道。
二姐李兰围着粗布碎花围裙,小跑着过来。
“弟弟!”李兰一惊。
“前面仗打得急,你这个大将军怎么有时间来看二姐?”李兰惊喜地回过头,朝里面喊:“广云,弟弟来了!”
李炟摇头制止二姐:“姐,别叫姐夫了,我们进去。”
“前面大仗打完了,我们消灭了元天穆的七万兵马,打了个大胜仗!这不正好有时间来看看二姐。”李炟一边走,一边与二姐说着话。
“我们三万人消灭了他们七万人,我就知道弟弟最厉害了!”李兰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
来到二姐夫锻造的房间里,二姐夫张广云早就听到了李炟的话,嘿嘿笑着:“这可真是个大胜仗!”
“二姐夫,如果你的火铳制造成功了,我们还会打更大的胜仗,更多的胜仗!”李炟不自觉地就想到了二姐夫他们正在研制的火铳。
二姐夫张广云没有接话,拉开墙角的柜子,拿出了他最新的研制成果,一把乌黑铮亮火铳。
李炟接过来,把火铳在手里掂了掂,大概有七八斤重。
“试射过吗?”李炟问姐夫。
“试过!”
“能装多少铅弹?”
“一小把。”
“能打多远的距离?”
“不一定!”
“为什么不一定?”
“每次试射,都不一样远,远的时候十多米,近的时候五六米。”
“走,我们再云试试!”李炟说着率先来到院子外一片开阔的林子里。
二姐夫在前面5米、10米、15米、20米处分别拉了薄布,作为耙标。
李炟先把火药放入火铳里压紧,再把沿弹倒进去,45度角向前,点火,只听一声炸响,铅弹向前上方飞去。
李炟连放了三次,只有一次打在了10米的耙标上,一次打在了5米的耙标上,还有一次四个耙标一个都没打到,铅弹打偏了。
尽管这样,李炟仍然很高兴,“二姐夫,看来你成功了!”
张广云摇头。说:“这不太像你说的那个火铳,看不出有多大威力!”
“只是还需要改进,基本原理就是这个原理,我们再想想还有哪些不对的地方。”李炟相信,以他前世的经验和二姐夫的手艺,一定能造出合格的火铳。
“首先有些太重了,有什么办法降低重量?”李炟问。七八斤的火铳长时间的拿在手里有些沉,单手射击的话,举起来不太稳。
“如果要降低重量,就要把火铳管做的薄些,但薄了又怕不牢固,会炸镗。”张广云回答。
“后面固定在一根木棍子上,不好看,握着也不顺手。”李炟说着顺手画了个枪拖的草图给张广云看。
“这好办!”
“关键问题发射后不知道能打多远?这在战场上会带来致命的伤害。你想,当你对着敌人开了一枪,你心为这一枪会把他干掉,结果没打着他,等着你的是什么?”李炟设问。
“被敌人一刀砍死。”
“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李炟拿着火铳来回翻转着看,他觉得原理肯定没错,问题只能出厂工艺上,二姐的铁匠炉不是标准的车间,没有相应的设备制造出合格的火铳管。
想到这,李炟问:“是不是管子打磨的不够光滑,影响了铅弹的运行轨迹。”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对做好的管子反复锻造,打磨,但还是有些不够平滑,甚至有些细小的毛孔。”
“这可都是铁,世界上最硬的东西之一,那里有这么好打磨。”王君君凑过来替二姐夫说话,他怕李炟不注意,伤了二姐夫妇的心。
“是啊,有没有什么又软又结实的东西?”李炟随口问道。
“铜!铜比铁更容易烧化,更容易打磨,更容易成形,做出的东西光滑。”张广云不愧是铁匠出身,他也曾经用铜做过铜具,对铜了解一些。
“就用铜试试。”这时候,李炟好像也想起来,在宋代未期,最早出现的火铳其实是用铜造的,铜的熔点比铁低的500多度,更容易锻造。以前只知道二姐夫是铁匠出身,用铁打制理所应当,而忘了铁与铜物理性质的差别。
“二姐夫,如果用纯铜制造,其柔韧性,耐腐蚀性,也就是耐用性都要差些。所以,不要用纯铜(紫铜),要用哪些含有杂质的铜(黄铜),也可以加些锡、铅、金等物质,做成合金,再锻造。”当时已有锡制水壶和铅做的火炉等物品,李炟讲这些,二姐夫并不感到吃惊,不过合金这个词,张广云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样就不是铜制火铳,而是合金火铳。”
“合金是什么东西?”这有些超出了张广云的理解范围。
“合金就是多种金属物质的混合,不单纯地是铁或铜等一种元素。”李炟知道,一句话两句话是解释不清的,二姐夫只要照做就行了。
“二姐夫,铜的柔韧性比铁强得多,也结实的多,所以在做的时候,重量只要像这个家伙的一半就足够了!”李炟掂掂手里的火铳示意道。
“明白,大将军等我的好消息吧!”听了李炟的话,二姐夫张广云信心很足。
从二姐夫的炼铁炉出来,李炟本来还想再去战地医院看看。但陈陆阳派人来报,说有紧急军情,请大将军回帐议事,李炟向王君君辞别,恋恋不舍地离开。
(本章完)
第110章 111、战前准备()
尔朱荣在晋阳的大殿上同时向尔朱仲远、元徽和尔朱羽生下达了进兵徐州的命令。
按尔朱荣的计划,最先到达的应该是洛阳的元徽,因为元徽离徐州最近,且交通便利。
尔朱荣希望元徽先到,并不是为了让他夺取头功。元天穆的七万人被李炟消灭后,尔朱荣就知道这个南梁驸马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同样不好对付的还有洛阳的元徽。
元徽是北魏老臣,大司马,像元天穆一样老奸巨滑,但元天穆是他尔朱世隆的人。元徽却与他扶持起来的小皇帝元子攸眉来眼去,打得火热。谁都知道元子攸就是他尔朱荣的一个傀儡,虽然坐在洛阳太极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