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阳郞-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三个老兵都曾是陈陆阳的手下,陈将军感到很没面子,抓起鞭子每人又狠狠地抽了十下,这十下比刚才三十军棍还重,三人被抽的奄奄一息,拖回营房。

    这一来,全军上下真的怕了,没有人再敢拿新战法当儿戏,直到李炟满意,他才离开集训场。

    步兵所需要的特制长枪和钩铲刀需要专门打造,战时救护所医护人员需要去社会招募。李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辞别了陈陆阳,离开白下兵营,回到驸马府已是第三天黄昏了。

    在得到武帝同意后,李炟与家人一起乘上了开往豫州的货船。

    一开始,武帝不同意临安与李炟一块返回汝南。主要是考虑汝南现在是北魏管辖,大梁公主到敌占区去,不太安全。李炟也希望临安公主留在建康。

    临安公主一开始也表示同意,但就在李炟起程的前一天,看着王君君等人都在收拾行李,临安就坐不住了,她来到小书房,突然问李炟:“我是不是李家人?”

    看临安一脸认真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李炟回答说:“你当然是李家的人,但你也是皇上的七公主。”

    临安的小心思李炟还是明白的。

    “是李家人,为什么他们都回汝南老家,把我当外人对待,不让我回汝南,不让我去李家祠堂给李家老祖宗磕头行礼,尽一个晚辈的本分!”临安讲的理直气壮。

    李炟面对临安的发问,无话可说。他不得不向自己的父母求救。

    李天一不愧是秀才出身,教了一辈子书,张嘴说道:“君臣父子,三纲五常,你虽然是我李炟媳妇,但你更是大梁公主。先君臣,后父子,媳妇给李家祖宗磕头是小事,坏了皇家尊严是大事。我们回去替你在祠堂行礼,告知李炟先人就可,公主不必亲自回去!”

    临安公主是谁,武帝的七公主,连武帝都管不了的主,虽然平时很尊重公公婆婆,但自己的主意大着来。

    “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但自古以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君臣有别,但同为人妻,临安不能比王姐姐、季妹妹差了什么。驸马很快就要去北边了,我也希望能在他身边多陪陪他,希望父母大人能够理解临安。”临安公主由于着急,小脸涨得通红。

    临安一席话,都在情理之中,李天一虽然有话反对,但看到孩子一片痴心,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是皇上那里不好交待呀!”

    “父皇处我去说,他会同意的。”见李炟父子不再反对,临安紧张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单娘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她还是很希望临安能同他们一块回去的。临安这个孩子虽出身皇家,但心地善良,为人直率,很对单娘的脾气,深得单娘喜欢。临安回到汝南,她单娘脸上也有面子,女人的想法就是简单些。

    这时候,单娘开口道:“能回就一块回吧,人多热闹,都是李家的媳妇,你们凭什么专门欺负临安?”

    “还是娘疼我。”临安也非常乖巧,扑到单娘怀里撤起娇来。

    果然,当晚武帝就传下旨来,临安随李炟一块去汝南省亲。为保证安全,临安的身份要绝对保密,另派出一百名禁卫化装跟随,以防不测,避免意外发生。

    (本章完)

第89章 90、回到汝南() 
汝南还是以前的汝南,重阳还是李炟离开时的样子,但现在的李炟已不再是七年前的李炟。

    李炟站在李家老宅门前,心绪难耐,李炟多少次在梦中,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特别是千安岛屿哪些孤独的夜晚,李炟有多少次是梦想着李家老屋的温暖睡着的。

    “我回来了,重阳,我李炟回来了!”李炟大叫一声,推开了回家的门。

    屋里没人?

    是阿,父母都在李炟身后呢,奶奶去了二姐家。

    这会,李天一已让老四李菊去二姐家叫回奶奶。

    一家人回来,李家明显拥挤了许多。

    听说李炟回来了,周围的街坊邻居都来打声招呼,顺带看看李炟新娶的媳妇,王君君和季家姐妹都是汝南人,虽然穿着打扮很入时,他们在汝南城里都是见过,唯独临安,听说是大梁都城建康官宦人家的小姐,一身紫红的衣裙雍容华贵,犹如天女下凡。

    这临安第一次来汝南,对乡下的一切都很好奇,对前来看她的婶子大娘一脸和气,均礼貌地打声招呼,亲切而自然。

    没多久,奶奶就坐着驴车回来了,是二姐和二姐夫亲自送来的。

    “我的大孙子在哪里?”老太太还没进家门,就大声吆喝。

    听到奶奶的声音,李炟连忙跑过来,扶奶奶下车。奶奶用一双瘦骨嶙峋的老手,摸遍了李炟上上下下。看着奶奶一头白发,李炟有些哽咽,奶奶真的老了。

    老人虽然伤感,可不糊涂。见李炟四个貌美如花的媳妇上前行礼,顿时就转悲为喜,大夸孙子好福气,一下子娶了四个漂亮的老婆。连说:“这以后李家要香火旺盛,子孙满堂喽!”

    第二天,李炟就带着王君君回到了重阳王家,虽然这时,离李炟大婚已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王家还是按新娘子回门的礼仪,置办了酒席,宴请八方宾朋。本来回门宴要开席三天,因为李炟有事,第二天就回来了,王君君也跟着李炟返回重阳李家。

    李炟在王家见到了他的大舅哥,也是他重阳书院的同学王孝义。王孝义参加了两次乡试,只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孝义,咱们其他的学友还好吧?像陆征途、钱万山、方士言都还在重阳书院吗?还有孔家的孔令迈、孔令宽等。”

    “他们和我一样,早就离开了书院,但几次乡试,都没收获,他们还不如我呢,连个秀才都没考取。不过,都成家了,陆征途、方士言还生了儿子,先成家后立业也对。”王孝礼把知道的都告诉了李炟。

    “你约一下他们几个,咱们见个面,看看大家是否愿意跟着我去建康,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现在适逢乱世,大丈夫理当建功立业。”

    “好!好!好!”王孝义一连说了三个好:“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眼见学业也没什么进步,对乡试早就失去了兴趣,你能带我们去见见世面,太好了。”王孝义搓着手,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夫,竟高兴地原地转圈。

    像他们这个情况,参加殿试的机会极少,有的人考了一辈子也没收获。但作为读书人,又不甘心就此罢手。李炟来了,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像李炟一样飞黄腾达也不是没有可能。

    同样,李炟在汝南府,见到了季家兄弟季唯书、季唯文、季唯武等人,他们也都愿意跟随李炟到建康。

    李炟还去了汝南的南海禅寺。

    在南海禅寺,方丈慧觉大师一直视李炟为达摩宗师的亲传弟子,对其敬若神明。李炟说出自己来意后,慧觉大师亲自挑选了十名年轻的武僧,跟随李炟出征徐州。

    另外,李炟还给师傅萧道风写了一封信,希望师傅能与他一起征北。

    萧道风在回信中说:达摩宗师近期要出关,少林佛事繁忙,不得脱身,但已派出十多名弟子到建康汇合,听从李炟调遣。

    重阳书院也是要去的,那里有李炟最快乐的童年。

    在春日的早晨,重阳书院的读书声还是那样熟悉,只是读书的学子已换了一茬。书院高台上古树参天,书院东面的竹林更加繁茂,现在不是‘秋草黄,野兔肥’的时节,李家祖传的套兔技艺恐怕以后不再有人会了。李炟坐在书院在石桌前,仰望高大的白果树,想起当年王君君在树下弹琴的情景。

    李炟不由地拿出了王君君送他的古箫,吹奏了《鸟夜啼》。这是李炟会演奏的第一支曲子,尽管有很长时间没有吹过此曲,但依然那么熟练。

    李炟一边吹奏,一边看着身旁的美人王君君,早就心猿意马。由于同行的还有临安和季家姐妹,王君君极力掩饰自己激动的情绪,别过脸去,不与李炟对视,望向远方。

    临安以前听李炟说起过他与王君君的关系,特别是为了眼前这位王姐姐,李炟断然拒绝了武帝赐婚,如果不是临安同意做小,他们几乎错过这段姻缘。见王君君不好意思,临安调侃道“王姐姐,那时候就看好夫君,真是好眼光。这重阳书院树木遮天,东面还有竹林、苇塘,都是很隐秘的去处,说,干没干过坏事!”

    “当时,我和妹妹拉拉夫君的手都激动地好几天睡不着觉,连手都舍不得洗。而王姐姐在这书院与夫君早就??????”季玉也跟着起哄。

    “季玉,你个小蹄子,瞎说什么呢?你们还敢拉夫君的手,你问问他,我们虽然同在重阳书院,连面都不敢见,想念都在心里。你再没个正形,看我怎么罚你!”王君君一面争辩,一面威胁。

    “王姐姐就知道欺负我,你怎么不罚临安公主?”

    “临安也跑不了,从今天起,罚她天天伺候夫君歇息,罚你天天守空房!看你们还敢胡说。”

    王君君作为正房,立时拿出了老大的威严,只是这处罚有些另类。

    “我也愿意被处罚,王姐姐,你罚我吧!”季珏闹着说。

    “也罚你天天守空房?”

    “不是,我愿意替临安公主受罚,天天伺候夫君歇息!”季珏高高挺起胸脯,大义凛然。

    “小心点,别让小兔子跳出来!”临安上前一步,用手捂住季珏两个上下颤动的双乳。

    见几个人越说越不像话,李炟连忙制止:“好了!别闹了!我们回吧,”

    李炟收起古箫,向书院大门走去。由于来时父亲不让打扰学生读书,所以此时李炟离开,也不用向他们道别。

    (本章完)

第90章 91、军事筹划() 
转眼到了离开的日子,由于李炟身负圣命,征北大军出征在即,李炟不敢在汝南过多停留,准备起身返回健康。

    李炟在汝南的各项事务进行的异常顺利。王孝义等一干同学好友,提前一天来到李家,按计划,李炟准备让他们担任征北军训导员,所以要在回到建康之前,让他们对自己的将要担负的任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李炟必须在这返回建康的路途中,完成对王孝义十人的培训,到了建康,就能直接上任。

    在大家到齐后,李炟在李家老屋的小客厅里,召开了征北军训导员第一次会议。

    将要随李炟到建康的有好友王孝义、陆征途、钱万山、方士言,王君君的哥哥王孝礼,孔家的孔令迈、孔令宽,汝南季家的季唯书,季唯文,二姐李兰的小叔子张广雨。

    李炟希望二姐和姐夫张广云同去建康,二姐夫一家本是南朝随军工匠,打造枪械的技艺炉火纯青,征北军需要二姐夫这样的人才。

    在张家,二姐李兰是当家人,弟弟需要,姐姐二话没有卷起铺盖卷就过来了。

    为了让二姐夫对征北军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今天的会议李炟让二姐和二姐夫也参加了。

    “人都到齐了,大家愿意跟随李炟前往建康,是对李炟最大的信任和支持,请受李炟一拜!”

    “兄弟,咱都是自家人,你就不要客气了!”见李炟要行礼,张孝义连忙拉住说。

    “就是,就是!我们都是志愿的,跟着你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我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