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阳郞-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炟再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精纯地没有一丝杂质,身材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当初因过度吸收能量而快速膨胀的身体,此时也得以慢慢恢复,但现在的李炟已是浓缩的李炟,精铁般强健。

    李炟不知道自己的武力有多大的提升,他看向萧道风,问:“师傅,我现在算是一个武者了吗?”

    “当然!而且是一个高级武者。”萧道风肯定地回答。

    “高级到什么程度?”李炟想起前世的武林小说中,武功有先天、虚空、圣级、神级等,不知道自己算哪一级。

    “师傅也说不了。武功没有优劣,只有适合,没有等级,只有胜负,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你现在的功夫已在师傅之上,师傅也感知不到有多强,肯定很强。”萧道风说了些让李炟听不明白的话。

    (本章完)

第46章 47、圣僧赐福() 
由于李炟具有超强的精神力,出于好奇,他经常会探视祖师达摩面壁的石洞。

    李炟看到达摩已连续禅修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每天只是喝一点石缝中渗下的山泉水,李炟有些担心祖师的身体。

    同样的苦恼也困扰着大师,因为近日来,那个引来天劫的小沙弥,不停地偷窥,让一心清修的大师无法守住本心,虽然每日面壁静坐,但已不能安心修炼。禅宗是以“自心”为禅修的枢纽,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见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就佛果。禅修是心性的修持。

    而李炟的窥视,搅动着大师的本心。

    达摩大师一开始想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照,在守住本真的同时,也检查一下自己清修的结果。但大师失败了,这些天,他心神不宁,已无法入定,并产生了想见一见这个少林沙弥的冲动。

    大师派弟子到僧稠方丈的住持室,提出约见少林沙弥智能之意。

    “智能是谁?”僧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达摩大师说,萧道风长老知道!”弟子回话。

    于是僧稠叫来萧道风问明原由。

    萧道风说:“智能是我临时收的俗家弟子,没有正式入籍,所以也没有上报方丈师兄。”

    既然是达摩祖师要见,赶紧喊来,送往五乳山石洞。

    就这样,僧稠方丈亲自带着李炟来见达摩,萧道风不放心,也一同跟来。

    到了洞口,由于祖师没有让其他人内,僧稠和萧道风只好等在洞外,让李炟一人进洞。

    李炟成了达摩大师修炼期间,除方丈僧稠外,第二个进入石洞的人。

    达摩面壁的石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有三米多。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左侧石台上有释迦牟尼石像和一座小石塔,右侧石床是达摩面壁处,由于大师功力深厚,长年修炼,石壁上已留下明显的凹槽。不知是傍晚夕阳反射,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凹槽处能清晰地看到祖师的身影,也就是传说中的达摩影石。

    达摩对李炟非常客气。

    问:“来自那里?”

    答:“汝南李炟!”

    问:“参禅,习武?”

    答:“现在习武,将来也会参禅。”

    问:“为何窥视本尊?”

    答:“出于好奇。”

    达摩自言:“原非本心。”

    大师审视李炟,许久。后对李炟说:“能引来天劫,你非常人,如能专注于心,修禅悟道,或可立地成佛!”

    李炟自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急切地问:“大师,李炟不明,如何成佛?”

    达摩:“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大师双手合十:“人心如同墙壁,要舍伪归真、消除一切执见。”

    大师停下片刻,看李炟不太明白,又接着说:“入道成佛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理入’,就是对经教的理论思考,一种是‘行入’,是禅的实践。具体实践是‘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就是后世“二入四行”达摩禅法。

    “这是本尊这些年来面壁感悟,道法自然,如来佛性,一切不可强求。习武当同此理,引来天劫终是劫难,还是顺应天地,专注于心为好。”

    大师讲完,独自面壁入定,视李炟为无物。

    李炟恭敬退出。

    等在洞口的僧稠方丈和萧道风,陪着李炟往山下走,萧道风几度欲言,看李炟一脸沉重,就没有开口。

    三人径直来到方丈室。此时,方丈室里五大长老已齐聚,达摩大师约见少林弟子,是少林寺重大事件,这是大师面壁三年来第一次,对于一心向佛,修行几十年的各位长老,哪一个不想聆听大师教悔,哪一个不想得到大师指点,修成正果。

    偏偏这么重要的机遇让新来的俗家弟子得到了,大家都想看看李炟是谁,长得什么模样,更想知道大师对他说了些什么?

    李炟清清嗓子,想好好地表现一下。

    所以,李炟把达摩大师的原话,一句不漏地复述了一遍。“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对于“二入四行”禅法,李炟并不很明白,但还是准确地背颂了出来。

    僧稠方丈和五大长老全神贯注地听李炟背颂,述说。看得出都很激动。

    李炟讲完好长一段时间,方丈室依然鸦雀无声,大家想听到大师更多的禅理和感悟。

    看着各位少林长老难以满足的眼神,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李炟根据自己了解的达摩禅宗的思想,即兴发挥了一把。

    “大师讲:禅修的目的、追求境界、成就佛果落实在自心上,强调佛从心生,自心创造佛,自心就是佛。就是专念于佛,心心相续,以求心中见佛,如此,心与佛相融无别。”

    李炟略有停顿,理一理思路。

    “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

    李炟环视各位少林高僧,一个个面红耳赤,如醉如痴,看来达摩祖师的禅理已深深地震惊了他们。尤其是慧可长老,跑出方丈室,面向达摩洞长跪不起,嘴上嘟囔的什么,李炟听不清楚,但萧道风等人拉他起来时,看到的是满面泪水。多年后,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初祖断臂求法,“雪印心珠”,成就了一代祖师。

    (本章完)

第47章 48、孤雁南返() 
李炟离开方丈室,萧道风不得不把白袍将军陈庆之来少林避难一事和盘托出,僧稠方丈虽与北魏皇室关系密切,但对这位南朝名将充满敬意。他亲自来到密室,慰问陈将军。

    “老纳不知将军到访,招待不周,还请陈将军见谅,善哉,善哉!”

    “方丈大师,在下得少林避护,身体已基本康复!”萧道风躬身回礼。

    僧稠方丈上前为陈庆之诊视,见受伤的右腿已无大碍,心中释然许多。

    “谢大师关爱,庆之的伤已痊愈,近期正准备告辞回建康。”

    “陈庆军不必着急,多养几日,也让老纳尽尽地主之谊!”

    “少林地处北魏,与洛阳近在咫尺,全赖萧长老周全,已给贵寺增添了不少麻烦,少林大恩,庆之没齿难忘!”陈庆之一脸感激。

    “与将军一起来的小将军,与佛祖有缘,与本寺有缘,现为少林俗家弟子智能,不知能否留在少林?广结善果,普渡众生。”这才是僧稠方丈想说的话。

    是啊,受到达摩祖师接见的弟子,如果不能留在少林,肯定是少林的损失。将来祖师悟道成佛,问起此事,作为方丈,也不好向祖师交待。

    “大师是指威武将军。李炟是武帝亲封的将军,随末将出征,来少林是陪末将养伤的,还请方丈大师见谅!”陈庆之可不想让李炟这种神仙级的人才离开大梁,他的七千白袍将士已丢了,再丢了李炟回去也无法向武帝交待。

    见两意见不合,萧道风忙说:“方丈师兄,我们还不知道李炟是怎么想的,问过他再定不迟!”

    “也好,也好!”僧稠方丈起身告辞,两人初次见面不欢而散。

    晚上,李炟回到密室,李虎拉着他,着急地问:“威武将军,你真的想出家当和尚,不跟我们回去了?”

    “当和尚有什么不好?武帝不都舍身同泰寺了吗?”李炟故意逗他。

    “你,你,”李虎一急说不出话来,向陈庆之求助。

    “和威武将军相处这么久,我知道你志不在此,别再吓李虎了。”陈庆之很坦然地说。

    “我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就是出家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请将军放心。”李炟没有讲自己要去千安群岛完成刘昭之托。

    听了李炟的话,陈庆之和李虎都很高兴。为了防止事情有变,陈庆之提出尽快离开少林寺南返。

    “威武将军,你看我的身体已完全恢复了,告诉萧大师,我们明天就告辞回建康。”

    “这么快?也好,我去知会师傅。”李炟在少林寺近三个月,在这里与萧大师重逢,情同父子;在这里邂逅达摩祖师和僧稠方丈,感受到佛理深厚,佛法无边;在这里首次接触《易筋经》,受少林功法洗礼,成就高级武者。李炟和陈庆之、李虎不同,他两人一直呆在密室内,所以对少林没更多的接触,没有直观的了解。李炟已融入少林,既使不是少林弟子,也与少林有脱不了的渊源。

    当陈庆之提出明天离开时,李炟真有点恋恋不舍。

    李虎早就在密室憋坏了,听到明天离开后,高兴地跳起来,赶忙收拾行李。

    “收拾这么好晚上不睡觉了?”李炟问。

    李虎听了李炟的话,又把床铺展开弄好。

    “师傅,陈将军准备明天就走,我先给您说一声!”李炟当晚来到萧道风的禅房,告诉了他们离开的消息。

    “李炟,不用问,你是准备和陈将军一块南返。”虽然嘴上说不用问,萧道风还是投来征询的目光。

    “是啊,师傅,我还准备去迁安岛神火坛,完成刘昭师傅的遗命。只是,师傅的承诺……”李炟话讲了一半停住了。

    “放心,为师既然答应陪你一起去千安岛,就不会食言!”萧道风说完来到方丈室。

    见僧稠方丈正在做晚课,萧道风在旁边盘腿坐下。

    “方丈师兄,李炟因为还有未完成的心愿,他将随陈将军南返。”萧道风尽量说得轻些,不要打扰到方丈清修。

    “他既然还有放不下的东西,就不要强留了。”僧稠虽然舍不得李炟离开,到也不失大师风范。

    “师弟准备与李炟同行,待他办完世间俗事,看能否一同返归少林,也不枉达摩祖师厚爱。”萧道风找了个很好的理由陪李炟南行。

    “甚好,甚好,善哉,善哉!”方丈的心略有宽慰。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炟一行四人为避人耳目,就早早地出发了。

    李炟走在弯弯曲曲的下山小路上,回身望一眼树高林密的险峻嵩高,望一眼气势恢宏的禅宗祖庭,有一点失落爬上心头。他觉得早晚有一天,他还会回到这里。就像汝南重阳,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他总有回去的一天,因为那里是故乡。

    李炟一行四人,化作游历的僧人,一边化缘,一边向东南行进。由于蒿高洪难已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