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番点醒,就是想要庞统今后,也多多搞些研发。

    不止是战场利器,惠民之举也是很需要的。

    毕竟,以他们卧龙凤雏的才智,又有着诸葛亮后世的知识为后盾,搞研发,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将诸葛肥普及天下,天下粮食都增产五成,首倡者诸葛亮会如何?

    庞统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诸葛亮会如何!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被送上了神坛;神农氏尝百草,便有了五谷和医药,于是神农氏也登上了神坛;就连孔孟,只不过是教出了一群好徒弟,如今也在神坛上呆着。

    诸葛痘+诸葛肥,诸葛孔明登上神坛,名留青史,这是可以预见的。

    这是令多少想要名留青史、却又希望渺茫的骚年们、多么羡慕嫉妒恨的丰功伟绩?

    更重要的是,诸葛孔明这时还不足二十岁,就已经注定了名留青史,还是最为浓重的一笔;想他庞统,号称凤雏,与诸葛卧龙也算是并驾齐驱的,如今却还是一事无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原本并驾齐驱的两人,这时这么一对比,庞统都感觉受到了十万点暴击伤害。

    而且,庞统已然知道,诸葛亮是修士。对修士而言,登上神坛,名留青史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唯有气运,才是修士不可或缺的。

    诸葛亮可以不在乎是否名留青史,因为他追求的是长生之道。

    但他庞统无望长生之道,就只能奔着名留青史这个目标去了。

    只是如今看来,名留青史对诸葛孔明来说,唾手可得,却又如弃敝履。

    而他庞士元呢?

    要怎么做,他庞统才可以向诸葛孔明一般,名留青史唾手可得?

    “孔明好意,我是明白了,只是一时之间,我又该怎么做,才能丰功伟绩名留青史?”庞统倒也没有不好意思,直接问道。

    他算是看明白了,诸葛亮这扯出诸葛痘和诸葛肥,其实并不是在他普通面前炫耀,而是在告诉他庞统,如今的诸葛孔明,已经有了这般成就,若他庞统不迎头赶上,卧龙凤雏并驾齐驱,终将成为笑话,他庞统的笑话。

    这是在鞭策他庞统呢!

    诸葛亮分析道:“刚才,我不是说过么,世事洞明皆学问。”

    “只要认准了一件事,以士元兄的聪明,只怕要不了多久就是一番功绩。”

    “譬如说这诸葛肥,我也不过是偶尔为之,还没有实验出更好的来,就已经可以令粮食产量增产五成。若是沿着此路一直研究下去,能不能令粮食产量翻倍呢?”

    “再者说,这还只是肥料。”

    “想要提高粮食产量,不光只是肥料问题,咱们还能不能从农作物的种子入手呢?”

    “你庞家是荆襄大户,家中田产不少,各种农作物想来士元兄也是见过的。”

    “但士元兄可有留意过,同一块田中,总有那么几株稻穗,比其它稻穗粗壮,稻穗上的谷粒也比其它稻穗上的饱满,而且谷粒的数量也要多那么数十上百粒的?”

    庞统颔首,这种现象,儿时在自家田地中耍过的庞统,自然是见过的。当时也不过是好奇,这时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庞统是何等聪明,瞬间就明白了粮食产量翻倍的关键所在。

第51章 给庞统指明道路(下)() 
不等诸葛亮接着说,庞统就击掌笑道:“倘若整片田地中,都是这种粗壮的稻穗,粮食产量翻倍也不是问题。”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庞统瞬间发现,这还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

    试想,现在的一株稻穗,多在百八十粒谷子的,这一株多出三五十粒、甚至百十粒的,一亩田的产量总计下来,最少都是提高五成的产量,甚至产量翻倍都有可能。

    若是再加上诸葛肥的增城,一般良田亩产五石不成问题!

    这就不只是奇迹了,用天降祥瑞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这个思路还是确实可行的。

    在稻谷抽穗的时候,将那些颗粒较多、植株粗壮的稻穗,都移植到同一片良田中,施以最好的肥料,辅以最好的人工照料,等收获的时候,这块良田中的稻谷,就是最好的稻种了。

    甚至,庞统还想到,一年又一年的这么优选下去,最终长出五六百粒、乃至上千粒谷子的稻穗,貌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总之,最粗壮的植株,都移植到同一块良田中,秋收时的稻种肯定是最好的。

    而且,庞统还想到,这已经不止是稻谷可以这么选种了,就连大豆、麦子等等,只要是五谷之类,只要是粮食之类的,好像都是可以这么选种的。

    思路很明确,只要投入人工,最多两年,就能看到粮食的增产。

    至于说,想要达到他庞统预想中的亩产十来石,这就不是三五年之功了。

    民以食为天。

    别说是粮食产量翻倍了,就是增产三五成,就足以走上神坛,与神农氏比肩。

    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增加了,老百姓就都能吃饱饭,谁特么还愿意去造反呢?

    天下从此太平不敢说,但最起码,减少了那么几分天下大乱的因素不是?

    大青石旁,沉默了半晌。

    庞统在发散思维,诸葛亮却在等着庞统回过神来。

    良久,庞统回过神来,叹道:“优选稻种如此简单,此前却为何无人发现呢?”

    诸葛亮笑笑:“世间,从来不缺少美丽,只是缺少发现美丽的那一双眼睛。”

    “田地之中,从来就不缺少那些长势最好的稻谷植株,农夫们或许有发现,但那他们整日都在为生计发愁,哪里还有多余心思和精力,去想着优化稻种什么的?”

    “而咱们这些所谓才智之辈,一向自视甚高,偶尔在农田中转转,就已经是亲民之举了,又何曾真正的正视过农耕这个问题,又何曾想过使粮食增产这个问题?”

    “最优良的稻种,其实一直在田地之中,就缺少咱们去发现罢了!”

    “这便是我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

    “只要咱们沉下心来,用心去发现这些无处不在的学问,什么丰功伟绩,什么名留青史,只若等闲尔!”诸葛亮拍着庞统的肩膀,总结道。

    其实,这个时代的儒生也好,那些自命清高的谋士也罢,大多都是夸夸其谈之辈。或许辅佐诸侯治理一县,或者治军,都有些才能,真要是让他们发展民生,只怕是为难了他们。

    民生,那是什么东东?

    老百姓只要按时缴纳赋税,就是天下太平了,谁又会去关注田地中的粮食如何增产!

    就连原主前世,虽然将蜀汉治理得仅仅有条,却也倒底没有什么真正的惠民之举,没有什么真正惠及千秋万代的发明,流传下来。唯独一个诸葛馒头,还是因为南征孟获的需要,才勉力发明出来的;其中,或许还有妻子黄月英的功劳呢。

    如今,他诸葛亮早已非原主,追求长生之道是最高目标。

    但在达到最高目标之前,他诸葛亮还需得出山辅佐刘备。

    至少,得辅佐刘备成就三分天下的霸业,他诸葛亮才能了却大部分因果,有望长生之道。

    想要辅助刘皇叔更快成就霸业,后世那许多提高生产力的知识,诸葛亮说不得就要用上那么一星半点儿的。但这还不够,仅靠他诸葛亮一人,即便是抄袭后世,也终究是忙不过来的。

    于是,已经被他说动,也准备投效刘皇叔的庞统,就是最好的助手了。

    庞统的智商不差,只要稍微旁敲侧击,都不需要他诸葛亮去引导的,庞统就能发现、发明很多东西。就像这稻种的优选问题,诸葛亮仅仅只是提了一嘴,庞统就知道该如何优选稻种。

    如此聪明的助手,诸葛亮可不想放过。

    再者说,他诸葛亮已经是修士,那些惠民之举,那些功德无量的发明,例如诸葛痘、诸葛肥,还有这稻种的优选等等,他搞一搞还无所谓,正好为他积累气运呢。

    但是,诸如诸葛弩这等大杀器,还有黑火药等等,诸葛亮是不准备再沾手的。

    这样的发明,正好交给庞统去完成。

    反正,庞统又不需要气运的说,也不在乎气运多寡的说。

    又过半晌,庞统有些踌躇,有些不好意思,吭哧了好一会儿才道:“这优化粮种,确实能提高粮食产量,也是功垂千古之善举,孔明兄,你看?”

    言下之意,却是想让诸葛亮将这事儿交给他来做。

    后世之人,各种窃取商业机密,窃取科技成果的事例,不胜枚举。

    但这个时代,哪怕是敌对,也是要讲究名誉,讲究脸皮的。

    譬如说原主前世,因为祁山小道不好运粮,于是诸葛亮的木马流牛应运而生。

    但是,是司马懿抢劫了一批木马流牛之后,他可以使用,也可以研究,但他却不会昧着良心说,这木马流牛是他司马懿发明的。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节操。

    庞统想要优化粮种之功,但这个方法却是诸葛孔明提出来的。

    而且,庞统推测,只怕诸葛孔明已经在着手优化粮种的布置。

    这个时候,他庞统想要参与,甚至还想单干,这未免就有点夺他人之功的嫌疑。

    虽然,庞统也可以抛开诸葛亮自己干,但他的节操还没有如此无下限。更何况,诸葛孔明还是他庞统的好友,他就更不能这么干了。

    诸葛亮摇头失笑:“士元兄,按说,这优化粮种的大功,让给士元兄本也无妨。”

    “只是,这优化粮种,与诸葛肥,却是相辅相成的。”

    “士元兄也知道,小弟如今已是修士,最需要的就是气运加身。”

    “如今,这优化粮种与诸葛肥合在一起,少说也能令粮食产量翻倍。如此大功,功在千秋,功德无量,气运又是何等庞大,小弟实在无法相让。”

    看着庞统明显失望的眼神,诸葛亮苦笑。

    他都这么点拨了,庞统居然还没有想开,还在沉浸于优化粮种之中。

    “士元兄,我刚才就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

    “士元兄又何必纠结于,区区一个优化粮种呢?”

    “须知,咱们都将出山辅佐真龙,士元兄难道就没有想着其它发明,能辅助刘皇叔成就霸业的发明么?”诸葛亮再次点拨道。

    这回,他就不能像优化粮种那般点明了。

    因为,一旦他诸葛亮点明,他庞统应该在兵器、甲胄这方面想办法,将来庞统真的发明出战场利器来,他诸葛亮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战场利器,都带着杀伐,普通人将之发明出来,倒还没有大碍。

    但修士沾染了此发明,必然要削减气运的。

    他诸葛亮现在凝聚气运都嫌少,怎么还会沾染这些。

    只有庞统自己想到这方面,才不会与他诸葛亮有多大牵涉。

    辅助真龙成就霸业的发明?

    庞统不傻,很快就想到该怎么做了。

    真龙想要成就霸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钱粮、兵马、城池、人才,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城池和人才这两个方面,他庞统想不出还有什么好的、与之有关的发明来。钱粮方面,有着诸葛孔明的粮食增产计划,也不用他庞统操心。如此,剩下的,可供他庞统大展身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