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诗词歌赋方面,即便有后世的唐诗宋词兜底,他诸葛亮也不及庞岷在这方面的造诣。

    毕竟,庞家是诗书礼仪之家,其父又是鹿门书院的山长,是修士门派的外门长老,自小耳濡目染,庞岷随便遣词造句,就足够他诸葛亮想破脑壳儿的。

    相互一番谦虚,诸葛瑾笑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为兄这就去罢!”

    说完,诸葛瑾在栈桥上,对着众人几乎一辑到地。

    诸葛亮和姐夫、兄弟们,赶紧回礼:“恭送大哥,一路顺风!”

    起身,诸葛瑾也不看众兄弟了,直接转身,就上了船。

    这时,蒯祺也紧跟着上了船。

    江夏黄祖,还得大姐夫蒯祺去打通关节呢。

    船家解开了缆绳,升起了风帆,顺着西北风,顺着江水之流,大船飘然而去。

    太阳这时正在东南方向,迎着阳光,船影倒映着江水。起身后,看着大哥的坐船远去,诸葛亮很有一番“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感慨。

    “绮玲妹子,把琴拿来,我要抚琴一曲,为大哥壮行。”诸葛亮吩咐道。

    闻言,本已登上马车,在众多家丁护卫下准备离去的庞岷,这时反倒不急了,坐在车辕处笑道:“早就听闻,琴棋书画,二弟孔明是样样精通,今日为兄倒是能一饱耳福了。”

    诸葛亮向这位二姐夫抱拳示礼,也不废话。

    琴棋书画,原主确实样样精通。

    穿越而来的灵魂,这方面的造诣虽然不能再进一步,却也能完美的演绎原主的水准。

    起码,用原主在这方面的造诣,演绎后世的那些经典好歌曲,还是能够办到的。

    在隆中的这一个多月,闲得蛋疼的时候,他诸葛亮就不止一次抚琴,演绎后世的那些名曲,吸引得少女和一只小萝卜头,很是有追星族的架势。

    稍倾,吕绮玲从牛车上搬来一张案几,将诸葛亮的那张七弦琴放在案几上。

    诸葛亮就坐,用顺手的七弦琴,也不需要调音,直接拨动琴弦,还是边弹边唱: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琴音在码头上缓缓流淌,诸葛亮的吟唱也很动听,无论是庞岷,还是那些家丁,就连经常听此曲的少女,这时都沉浸在这首送别的意境里。

    后世,有许多关于送别的经典歌曲,也有许多有关送别的古诗词歌赋。但符合这个时代欣赏的,又应景的,就唯有这曲送别了。

    当然,严格来说,这曲送别,还是稍微有点不应景的。

    只是在众多送别的词曲中,矮个子拔将军,诸葛亮才弹奏这首送别而已。

    一曲弹罢,众人如痴如醉,就连诸葛亮自己,也双手抚琴,静坐不动,似乎正在体悟。

    良久,庞岷感慨道:“昔日,世人都说诸葛孔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人却不以为然,今日为兄却是有幸,能亲耳听得二弟如此妙曲。”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原主诸葛亮本就琴技精湛,这时虽然不能像原主那般创新、进取,但将一首好歌曲演绎出来,对诸葛亮来说还是没有难度的。

    所以,庞岷的感慨虽然有点夸大,却也算是说出在场许多人的心声。

    但是,恰恰此时,却有一个哑嗓子的声音道:“此曲虽然好听,用在此处却是狗屁不通!”

    “你诸葛孔明现在道别的,是你自家兄长;而此曲之中,却更像是好友之间的离别之意,更有一股浓重的怀恋乡情。此曲与此景不合,不是狗屁不通是什么?!”

    听到这个声音,庞岷便一拍额头,只有苦笑。

    诸葛亮被人点破短处,却也没有恼怒。

    毕竟,这个声音所说的,也恰好是此曲的缺点。

    送别用在这里,确实有那么点不应景。

    只可惜,这时的诸葛亮没有原主那么高的才情,无法修改,也无法另外谱写一曲。

    声音很熟悉,诸葛亮转首,果然就看到了那人,坐在码头不远处的一个酒楼窗口。

    “士元兄,果然是你,这么久没见,你的这一张嘴,还是那么毒!”

    诸葛亮拱手,朗声笑道。

    这时,庞岷钻进他家的马车中,对诸葛亮拱手,苦笑道:“他是特意跟来会你诸葛孔明的,我就不去见他了,免得你们神仙打架,我这凡人反而遭殃。”

    庞岷也是自负才俊,但在眼前的这两位面前,他自己都感觉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更何况,这两位只要见面,肯定是针锋相对的。

    倒也不是相互有着敌意,而是纯粹的好友之间的相互吐槽、损友。

第45章 庞统(上)() 
庞统,字士元,乃是庞德公的亲侄儿,是二姐夫庞岷的堂弟。

    当然,庞统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同样是鹿门弟子,是他诸葛亮的师兄。

    不过,庞统的修道资质太差,只是外门弟子;即便他叔父是鹿门的外门长老,又担任着鹿门书院的山长,他也依旧只能是外门弟子;在师门内的地位上,相较诸葛亮就差了许多。

    庞统的才华,完全不弱于原主诸葛亮,也是当世少有。

    否则,也不可能有卧龙凤雏,并驾齐驱,名传于荆襄。

    毕竟,即便是有师门在背后造势,卧龙也好,凤雏也罢,也得有相应的真才实学不是?

    要不然的话,最终总有可能吹破了牛皮。

    在师门的计划中,庞统同样是棋子,将来也将出山辅佐明主争龙的。

    只不过,因为长相的缘故,庞统被看重的程度,却比不得诸葛亮。

    谁叫诸葛亮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而他庞统却是面貌丑陋,身材短小?

    整个两汉时代,长相英俊的男子,总是会吃香很多的。

    修士虽然不看重相貌,但作为谋士出山辅佐明主,总得考虑一下人主的审美不是。

    所以,虽然同样是师门的棋子,虽然才能并驾齐驱,但在师门准备的三枚棋子中,诸葛亮却是师门最为看重的棋子,而庞统却还要延后一步。

    其实,原主也好,庞统也罢,对于师门即将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只是隐隐有所感觉,却并没有察觉到自己身为棋子,也没有身为棋子的觉悟。

    重生+穿越之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诸葛亮才看清这盘棋的。

    襄阳城外,汉水边,码头。

    庞明不想被堂弟庞统,和内弟诸葛亮的唇枪舌剑波及,带着一群家丁匆匆就走了。

    码头边的酒肆中,诸葛亮却兴致勃勃的踏步上来。

    在庞统的桌边坐下,诸葛亮张嘴便道:“士元兄,经年不见,没想到士元兄居然还健在人世,亮见之不甚欢喜啊!”

    诸葛亮的这番问候,酒肆中的寥寥几位食客,闻言俱是一愣。

    这可不是什么友好的问候呢!

    庞统却也没有生气,反而回敬道:“你卧龙不死,我凤雏岂敢先一步升天?”

    诸葛亮抚掌笑道:“不错,不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如今才一年不见,没想到士元兄的口才居然也提高了不少。”

    “难怪江左如今流传:人丑就要多读书!”

    “原来这句话的出处,就在士元兄这里;士元兄果真是天下丑汉的榜样,很是励志!”

    人丑就要多读书?

    还榜样,还励志?

    庞统长得很丑,身高也才五尺有余,但恰恰学问过人。如今诸葛亮这么一说,岂不是就正好验证了这么一句话么?

    诸葛亮此话一出,即便是损嘴庞统,闻言也是一呆。旁边,跟着上来,正在吃喝的诸葛均和诸葛诞兄弟俩,还有吕绮玲,更是将嘴中的食物都给喷了出来。

    就连酒肆的少许几位食客,这时也压抑着狂喷的冲动。

    庞统倒是没有生气,也没有恼怒。

    他与诸葛亮乃是损友。

    损友之间,这点言语上的你来我往,乃是常态。

    灌下一大口酒,庞统笑道:“难怪人常说,儒生的三寸肉舌也能杀人,且还是杀人不见血。今日听了孔明此言,我庞统是终于信了!”

    诸葛亮笑笑,也不再出言损他,而是将随身带着的那只酒葫芦拿出来,笑道:“难得见到士元兄一面,今日且尝尝我这诸葛酒。”

    原主对酒水还没到嗜酒如命的地步,但身为后世来客,却也是好这一口的。所以,自从蒸馏酒问世以来,诸葛亮随身就总是带着这么一葫芦诸葛酒。

    但诸葛亮却知道,庞统是嗜酒如命的。

    今日既然损友相逢道左,身边又恰好有这么一葫芦好酒,诸葛亮自然不会吝啬。

    “诸葛酒?”庞统接过酒葫芦,倒是没有急着品尝,而是诧异笑道:

    “如今,诸葛痘惠及天下,整个天下谁人不知你诸葛孔明之名,你再来这么一个诸葛酒,又是为了那般?莫不是,你诸葛亮想要将天下万物,都冠上你诸葛孔明之名?”

    诸葛亮摇头,笑道:“非也,非也,你且尝尝此酒,就知道当不当得诸葛酒之名。”

    “也罢,某就尝尝此酒,倒底为何能冠以诸葛酒之名!”

    说罢,庞统对着葫芦就是猛灌了一口。

    然后,“噗”的一声,庞统倒底是没有憋住烈酒的烧性,满满的一口酒就喷了出来。若不是他见势不对,及时转头,只怕坐在他对面的诸葛均二人,就会被喷得狗血淋漓。

    长期只喝啤酒的人,乍然之间灌下一口烈酒,不喷出来才怪。

    何况,庞统又不是修士,自然就更无法压抑住那股酒劲。

    酒,虽然喷了出来,但庞统的一张丑脸,却还是瞬间变得通红。

    长长吐出一口酒气,庞统这才笑道:“果然是好酒,果然当得起诸葛酒之名。今日有幸喝得此酒,世间其它美酒,就都与马溺无异矣!”

    说完,庞统也不客气,直接将酒倒进了自己的那只酒葫芦中。

    “孔明兄,如此美酒,就留待某日后慢慢品尝罢!”

    诸葛亮笑笑,也不介意,而是接过吕绮玲手中的那只酒葫芦,到了一碗酒慢慢喝着。

    如此美酒,吕绮玲也是喜欢喝一口;是以,少女身边,平日里也带着一只酒葫芦。她的这只酒葫芦,除了她自己之外,也就只有诸葛亮能喝上一口,别人是想也别想的。

    看着少女手中的那只酒葫芦,再看看桌上那只空的,庞统讨要道:“孔明既然还有这等美酒,那就统统都给我罢。”他这话倒也真不见外。

    诸葛亮笑道:“这是吕家妹子,天下第一武者吕布的女儿。”

    “她手中的这只酒葫芦,士元兄就不要想了。若想喝这等好酒,士元兄不妨随我回隆中,这诸葛酒,就是送你三五坛都不是事儿!”

    诸葛亮这倒不是吹牛皮。

    第一批蒸馏出来的诸葛酒,只有二十三坛;其中的二十坛,现在正随着大哥诸葛瑾随船带去了江东。剩下的三坛,喝了一坛,两坛送给了孟公威他们。

    如今,隆中却还有近十坛诸葛酒。

    这却是第二次酿造蒸馏的。

    九月底,孟公威他们回师门之后,诸葛亮便让牛叔、从襄阳购得大量未蒸馏的酒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