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长天按照自己这几天从脑子里整理出来的东西,将物流产业的概念向在座的副县长们进行了灌输。

    他知道,这个有些生僻的概念,副县长们需要一段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事实上,上一次人生中,赵长天在后期接触物流行业的时候,也是颇为下了一番功夫的。

    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他才搞清了物流这个当时方兴未艾的行业的真正涵义。

    可惜的是,当他逐渐退出一些灰色行业、想要在这个行业上大展拳脚的时候,命运却将他送上了断头台,让他带着遗憾离开了。

    因此,当他前几天来到宁县,在意识到宁县的区位优势后,他首先就想到了这个自己非常熟悉、了解的行业。

    带着一丝感慨,环顾着几位副县长,赵长天继续说道:“物流产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垒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副县长们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赵长天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超前的观念,但基本上已经大体有了一些概念。

    他们都对赵长天的阐述做了记录,打算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一番。

    “赵县长,为什么我们宁县要开展物流产业呢?以我的理解,必须要有大量的商需要运输,这个物流产业才有用武之地。

    可是,我们宁县基本上没有几家象样的企业,更没有多少需要向外界运输的产啊。”

    王百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老王,你的问题应该是代表了其他的人的想法吧?”

    赵长天面带微笑的打量着几位副县长

    张广标、郭林等人纷纷点头。

    赵长天稍稍整理了一番自己的思路,缓缓说道:“我们宁县毗邻锦市和海山市,拥有相对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距天津、营市、连市、丹市等港口均不足500公里;明北铁路、京连高速、109国道横穿东西;吉北铁路、津丹公路纵贯南北;周边的朝林市、西林市等地煤炭、矿石资源丰富,每年有数亿吨矿产需要运输。

    而且,我们宁县周边的很多地区都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大量的水果等农产需要运输。

    我们宁县自身,也有大量的农产需要运输到外地售卖。清平镇的诸多煤矿,如果开足马力生产的话,也将需要大量的运输资源。

    综合以上这些分析,你们认为在我们宁县发展物流行业,还缺乏需要运输的产吗?”

    赵长天充满自信的向着副县长们做着阐述。

    副县长们彼此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发现了惊讶。

    可以说,年轻县长阐述的观点让他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课。

    在此之前,对于物流产业,他们有的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可以说,这种全新的的思维和观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即使是性格比较高傲的郭林,也感受到了自身与赵长天之间的差距。

    他很清楚,即使自己不考虑在理论方面相比于对方的匮乏,但对方所提到的宁县具备的区位优势,就那么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

    但在此前,他知道,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县领导,没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考虑怎么利用宁县自身的优势发展地区经济?

    在他心中,只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宁县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工作,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对方仅仅来到宁县几天的功夫,不但大刀阔斧的除掉了马老五团伙,而且,所提出来几项的工作,无不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郭林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差距,在见识和能力上,对方明显的比他高出一筹。

    与郭林的想法类似,一向自负怀才不遇的张乔也感觉自己受到了很大冲击。

    自己一向自负的才华,在对方的表现面前,显得很苍白、薄弱。

    接下来的办公会,赵长天再次感受到了副县长们态度上的微妙变化,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更加的恭敬、客气了一些。

    这种变化是赵长天乐于见到的,这表明几天以来,他所做的准备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这非常有利于他力主推行的几项重要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下午三点半,经过了一个半小时,政府办公会才宣告结束,比原定一个小时的时间,晚了30分钟。

    但没有一个人因此抱怨或是产生不满。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办公会对宁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次办公会,确定了宁县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重点,诸位县领导们统一了认识,初步形成了以赵长天为核心的领导模式,具备了一定的凝聚力。

    接下来的两天,以赵长天为首的县政府主要领导各负其职、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9月26日,全县所有停滞了一段时间的重建工地,在上午9点,同时复工。

    考虑到由于前期资金不到位,导致重建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受灾群众的情绪和信心,可能会导致在从新开始的重建工作中消极以对。

    因此,为了动员受灾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重建工作中,赵长天以县长的名义发步了一纸公告,张贴在各个受灾地区显眼的地方。

    在通告中,赵长天向灾民们许诺,只要受灾群众能积极参与重建工作,他代表县政府做出承诺,在资金上会确保到位,不会再发生工程停滞的事情。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赵长天向所有未受灾地区也发布了一篇公告。

    在公告中,他言辞恳切的希望全县民众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去支援受灾地区的同胞重建家园。

    在兼顾县财政和民众积极性的情况下,赵长天在通告上指出:支援重建的民众将会获得一定数量的酬劳,每人每天的报酬为两块钱。

    按照赵长天的估算,这样的价位是很难吸引到大批老百姓响应的,估计能有了几千人就算不错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利用这种方式,只要能够多少的弥补一下各个工地施工人员短缺的情况,就可以了。

    只要在参与重建的数万灾民的基础上,能够增加三千到五千人,估计在冬季来临之前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基本保证重建工作的完成。

    但出乎他预料的是,仅仅是前两天,就有上万人报名参加了重建工作,而且,报名的人数还在持续递增中。

    主管农村工作的郭林向赵长天说明了报名如此火爆的原因,宁县实在是太穷了,大多数农村家庭每年的纯收入都是在二、三百元左右。

    对于在其它地区,看起来很少的两块钱报酬,在宁县来说,却足以让很多老百姓心动了。

    9月28日,报名参加重建工作的老百姓达到了二万人。分摊到各个重建工地之后,加上原有参与施工的灾民,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施工需求。

    按照这种人员配置,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在一个半月之内,就可以完成重建任务。

    几位副县长陆续向赵长天谏言,认为可以停止招收重建人员了。毕竟,每增加一批重建人员,就意味着要付出大笔资金。

    以宁县的财政状况,显然应该尽量节省资金才对。

    但副县长们的谏言,都被赵长天拒绝了。

    赵长天给了他们这样的答复:一个人一天两块钱,一万个人就是两万,两万人是四万,如果是五万人,就是十万。

    如果真有五万人参加重建工作,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完成重建任务,一个月下来也就是三百万。

    相比于至少4000万的重建资金需求,这三百万所占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十。却能提前完成重建任务,让灾民们尽量减少在越来越冷的天气中生活在帐篷里的时间。

    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贫困老百姓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一定的收入。

    几位副县长听了赵长天给出的理由,都没有再继续劝说。

    副县长们的态度固然与赵长天日渐形成的威信有关,但还有其它因素。

    一方面,赵长天的分析确实有合理的成分,在四千万的庞大资金需求上,三百万所占的比例确实不高,再加上还有提高老百姓收入这么一条理由。

    另一方面,虽然他们都知道,如今县政府在财政上实际拥有的资金,只有查抄马老五的家产所得到的那一千多万,在最多半个月的时间里就会被用尽。

    但他们却对赵长天多少有一种信心,认为他能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通过他方式再次筹集到可观的资金。

    基于这些理由,副县长们认可了赵长天的观点。

    但实质上,对于赵长天能否筹集到完全满足重建需要的资金,他们心理没底,而且,他们估计赵长天这个顶头上司也没什么把握。

    毕竟,资金缺口太大,那不是百、八十万,而是至少还需要二千五百万以上的重建资金。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宁县县政府在赵长天的领导下,是在钢丝上行走,是在刀锋上起舞,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以前的好局面和取得的成果都将化为乌有。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县长的分量() 
副县长们的担忧,赵长天很清楚。

    他知道,对目前的宁县来说,如果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导致灾后重建工作无法如期完成。

    政府刚刚在民间竖立起来的威信,将会迅速坍塌,以后再想补救,将会难上无数倍。到了那个时候,他被调整工作甚至是撤职将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他提出的建立物流集散地的想法,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副县长们的共识:如今的主要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钱的问题,只要赵长天能够弄到足够支持重建工作的资金,让重建工作将在短期内完成。

    那么,县政府也会继续提高威信,挽回以前失去的民心。

    几位副县长将问题看得很通透,赵长天自然也清楚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事实上,这两天,他几乎每一天都会和清平镇主持煤矿清理工作的刘标通两次电话,询问他的工作进展情况。

    其中,他重点关注的就是针对那些小矿主的罚款落实情况。

    但从刘标那里得到的信息很不乐观,两天时间,刘标只收到了不到十万的罚款。

    这还是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之后,才从八个小矿主那里收上来的。

    如果按照赵长天制定的对百分之五十的非法所得进行罚款,根据这八个小矿主的财产情况,至少应该收上来八十万的罚款。

    至于其他的矿主,有大部分根本就是对刘标避而不见,还有一些或是哭穷、或是制造种种其它理由,反正就是不肯缴纳罚款。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半个月之内能收上来一百万的罚款都是个奇迹。

    赵长天能感觉得到,刘标很着急、很上火,嗓子都已经变得有些沙哑。

    目前的情况很清楚,如果依照正常途径,赵长天寄予了很大期望的这笔罚款根本不可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这样一来,除非他另外寻找途径筹措资金,否则,灾后重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