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间有“吓得屎尿都出来了”这一说法,看来,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人,对动物也可以通用。
接下来,王杀巴在猪的蹄弯处,割开一个小口,用通条沿着全身不同的线路通了一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猪吹起来,好往下刮猪毛,尤其是腿腋折里的皱褶处。据说还有改变猪肉的作用,猪肉吃起来不死不硬。
整个猪的皮与肉基本被通开后,王杀巴又蹲在地上,捏住割开的那个小口,用嘴往猪尸体里吹气。这叫“吹蹄”
真佩服王杀巴的肺活量,一会儿就把猪吹得又圆又大。吹涨了的猪已比原来大了两倍的体积。王杀巴又用棍子往猪的身上一遍一遍地锤打,俨然像衙门的衙役在杖犯人。
这时,两个厨师已经把大铁锅里的半锅水烧热到七、八十度。
水的温度也很重要:水过烫会造成肉质受损,水温过低,会除毛不尽。
这也是王贵兰为什么把两个厨师叫来帮忙的原因:他们对锅里的水温能掌握到恰到好处。
猪被放进了大铁锅里。王杀巴抓住猪后腿在铁锅里来回转,以便使所有的毛都能烫到。
过几分钟拽出来放在门板上,王杀巴撅着屁股用刮刀开始褪毛。刮刀经过之处便露出嫩白来,甚至腿腋折里,猪尾巴上,都刮的干干净净,不留一根猪毛。
当刮到猪蹄时,先把硬硬的猪蹄壳(猪蹄指甲)掰下来,然后用刮刀剔脚叉叉里的细毛。
被掰掉硬壳的猪脚粉红粉红的,与通身的洁白形成鲜明的对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四章 “狗咬尿脬空喜欢”()
猪蹄壳一被掰下来,就被孩子们哄抢。猪蹄壳倒过来就是一个小黑腕儿,里面再装上洗内脏时漂起来的肥油,插上一个棉线捻,就是一盏猪油灯。
农村里每年都有杀猪的,孩子们都知道这个,拥有一盏猪油灯,也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
女孩子见有猪蹄壳捡,也都跑过去抢。
腊梅一直坐着没动。掰玉米时她虽然不跟趟按垄,但也没少掰,消耗的也是体力。身小力不全,感觉身体很累,坐下就不愿意动了。
“我抢了俩,给你一个。”郑存梁跑到腊梅面前,笑嘻嘻地说。
猪蹄壳虽然在热水中烫过,上面没了泥土和粪便,黑乎乎的给人一种不清洁的感觉。
只是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玩具太少,自找其乐,一个猪蹄壳也成了馈赠的佳品。
腊梅对猪蹄壳没有好感,但郑存梁热情满满地送了来,拒绝就是不礼貌,还是很高兴地接在手里。
“一会儿开了膛,捡肥油装在里面,晚上就可以当灯了。”郑存梁很内行地介绍了一句,又跑回去继续抢。
腊梅看了看手里的猪蹄壳,顶端尖尖的,很硬,像个尖底儿小蜡碗儿。只不过直径和高也就两厘米多点儿,口上的软皮显得赃兮兮的。
王晓华也抢到一个,如获至宝地攥在手心里,拿回来给腊梅看。王晓叶也要要,王晓华斥责道:“你不能要,一会儿还用来盛猪油哩,你不会拿。”
王晓叶小嘴儿一撇就要哭,腊梅赶紧把自己的那个给了她。
这时,猪身上所有的毛褪完了,雪白硕大的猪就那样安卧在门板上。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猪吊在提前绑好的架子上,开始开膛破肚。
此时,站在旁边观看已久的孩子们,眼巴巴地等着那个猪尿泡从猪肚子里摘出来。
王杀巴把猪尿泡割下来,冲孩子们看了看,坏笑一下:“你们好几个人都摁猪蹄了,我给你们谁呢?这样吧,你们谁抢着了算谁的。”说完故意扔得远远的,孩子们一哄而上。
猪尿泡被跑在最前头的王贵安一脚踩在脚下,看来他过去吹过,很老道地用脚在地上将猪尿泡揉了几遍,用土吸干尿泡上的水分,才拿起来找到口,用嘴使劲儿往里吹气。
猪尿泡一点儿点儿增大,当大到一个半篮球般大小时,孩子们嚷起来:“别吹了,别吹了,再吹就吹破了!”
王贵安捏住口停止吹气,向小伙伴儿问道:“绳子呢,谁有绳子捆住口。”
小伙伴儿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带绳子。
“笨蛋,捆起来不就行了!”王杀巴朝这边瞅了一眼,提示道。
“没绳子怎么捆?”王贵安不解。
王杀巴:“把你手里的余头一绾,不就捆起来了?”
王贵安大悟,把手里余下的抻了抻,绾成个死结。
“我看还撒不撒气儿?”郑存梁接过来,用耳朵听了听,没听到声音儿:“果然一点儿气儿不撒了。”
说完,拿着猪尿泡“砰砰”地往小伙伴儿们的脑袋上、脸上敲打,然后嬉笑着往前面跑。
正如那句老话:猪尿泡打人——不疼但骚气,无论用多大力气打,是打不疼的。
被打的孩子们自是不服气,在后面追着打他。
王贵安一看自己上当了,追着郑存梁要。郑存梁“格格”笑着,跑到女孩子群里打起来。
王贵安追到了,摽着郑存梁的胳膊就要夺。郑存梁一只胳膊被摽住,没法打了,忙把猪尿泡递给身边的腊梅。
腊梅想让大家都玩儿到,把猪尿泡高高举起,一拳打向半空,对大家说:“都追着打,别让猪尿泡落地儿。”
于是,男孩儿女孩儿,都追着猪尿泡跑。只要落低了,够着了,就打一拳,让它再次飞起来。
王贵安认为猪尿泡是他先捡到的,应该归他自己。当下落到他头顶的时候,没好气地横着打了一拳。
猪尿泡飞过大家的头顶,斜着落在了地上。待孩子们反映过来再去捡时,却被一只小花狗抢了先。
小花狗用一只爪子摁住尿泡,大概是想叼起来跑,用嘴一咬,“啪!”破了。就像放了一个大炮仗似的,把小花狗吓了一跳。
孩子们也全惊呆了,望着破碎的猪尿泡皮不知所以。
“知道这叫什么吗?”王杀巴笑着问孩子们。
“破了!”
“没了!”
孩子们回答。
王杀巴笑笑:“这叫‘狗咬尿泡——空喜欢’!”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他是在说狗还是在说人。
“我说王杀巴子,你不要说的这么恐怖好不好?”王贵兰拧着眉头,一副怪罪的样子。
“恐怖什么呀?不是这么回事吗?”王杀巴白了王贵兰一眼:“你当队长是当大了还是当糊涂了?‘狗咬尿脬空喜欢’,这可是老常话儿,也符合事实。
“猪尿泡腥气,狗鼻子又尖,它认为是一块大肥肉哩,用嘴一叼,‘啪’,破了,它心目中的‘大肥肉’没了,岂不是空喜欢一场!”
“对不起,咱俩想两下里去了!”王贵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讪讪地说:“我心里想着地里的庄稼哩,觉得今天太闷热,别再使犯了天!你这一说,我没反应过来。”
王杀巴揣着明白装糊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个谁也管不了。下场雨,还凉快凉快哩!”
王贵兰:“现在可不是时候。”
王杀巴:“老天爷还管你什么时候,想下就下下来啦,谁能管的了?”
王馒头:“他是担心地里的庄稼。收了还没一半儿里吧?”
王贵兰苦着脸:“哪有一半儿,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要在往常,场里早满了,现在还看不见什么呢!”
王杀巴:“咳,管这么多干什么?现在是吃食堂了,吃皇粮了,庄稼也是国家的了。国家总有法儿。
“再说了,东边下雨西边晴,国家大着哩,你这里烂了,霉了,别处里丰收了,你不一样有吃有喝。”
“要是都这样呢?”王贵兰郁郁地说。
王馒头:“你还别说,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千万别下秋傻子,一下,准像刚才的猪尿泡一样,‘啪’一下子,什么也没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五章 挖地梨儿()
王贵兰闻听一脸沮丧:“我说王馒头,你嘴上积点儿阴德好不好,秋傻子可是最糟蹋年头的,你怎么念叨起这个来了!”
王馒头全然没有看到王贵兰的脸色,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你不要忘了,今年处暑那天下雨了。常言说: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处暑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较多。
“常言还说:不怕十五下,就怕十六阴,十六阴天,半月没好天。如果处暑下了雨,再赶上十六阴天,非下秋傻子不可。
“这样就不利于秋收,收了也没法晒。这些道理,你队长比我清楚,只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王贵兰哀叹一声蹲在地上,拿起烟袋荷包装起旱烟来。
王杀巴冲王馒头笑笑:“队长觉悟高,现在心里想的全是地里的庄稼,你一说秋傻子雨,他心里不知怎样打扑拉哩,拣着好听的说!拣着好听的说!!!”
说说笑笑中,猪肉卸完了,留出往炼钢场送的数量,其余的都归王馒头和朱一勺处理。
因为今天是八月十四,杀猪的队特别多,王杀巴还要到别的队上去杀猪,也就早早地退场了。
杀猪是帮忙,不要报酬。费半天劲儿,也不能白了人家。往常都是拿走一刀肉、五脏六腑等下水也归杀巴子。
如今吃食堂了,家家都没有锅,王杀巴拿回去自己也没法做。队上便预备了两瓶散酒、几盒卷烟,算是报答。
猪尾巴是被等候在这里的潭老太太要走的。据说她三岁的孙子整天流哈拉子,受媳妇之命,来要猪尾巴。
王馒头毫不吝惜地说:“拿去吧,让孩子每天嗍,会嗍好的。”
刚要到手,流哈拉子的孩子早就把猪尾巴放在嘴里嗍上了。
这年头虽然吃食堂,也不饿肚子,但孩子的零食少,只要到手的能吃的,都往嘴里放。
何况猪尾巴还是肉,孩子是不会放过的。到底顶不顶事,倒在其次。
下水被泡到一个大盆里,上面漂浮起一层肥腻腻的花油。有猪蹄壳的孩子们又哄抢起来,用小树枝把猪油挑进自己手里的猪蹄壳里。
场地收拾干净以后,太阳还有一竿子多高,还不到开饭的时候。大概是猪尾巴引出了孩子们的馋虫,王晓华、郑存梁、王贵安几个大些的孩子商量,要到坑塘边上挖地梨儿。
地梨儿就是三棱草的根茎。在五、六十年代,街边地摊上可以见到煮熟的地梨儿,黑黑的如弹球般大小,外皮虽黑可里面却是白白的果肉,味道与荸荠差不多。几分钱能买一小碗儿,是当时比较便宜的小吃。
一般坑塘边上都长有许多三棱草,秋天是地梨儿成熟的季节,孩子们一般都喜欢挖。
挖地梨儿需要用铲子,还要准备一个盛地梨儿的家什。于是,孩子们又把手里的猪蹄壳送回家,换来了小铲子、小篮子或者小布兜。
腊梅没有回去,她知道回去了也没家什让她拿,看着王晓叶仍然等候在积肥坑边上的土堆上。
王晓华拿来了一个小铁铲儿和一个小布兜。别的孩子也都拿来了不同的家什,一伙子孩子,浩浩荡荡奔向了坑塘。
坑塘边上和浅水里,果然长着很多三棱草。用铲子顺着草根儿向下挖掘就行。
一般地梨儿生长在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