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周南却一个人就吃了三大碗,好好补偿了一下自己的胃,让所有人震惊不已。看着周南依旧平坦的腹部,他们都在惊奇这么多东西吃到哪里去了。

    东西方的胃本来就不同,在东方,吃撑的时候,才叫吃饱了。但是西方人从小就懂得的是,营养能量摄入够了,就是吃饱了。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膀大腰粗的外国壮汉,可能吃一个大汉堡就觉得饱了,但是很多中国人,不吃一点米饭,或者汤汤水水的东西,永远也觉得还欠一点。

    傍晚的时候,雅尼克将周南他们送上了前往柏林的火车,这是一辆西方世界向西柏林运输物资的火车,只有两节旅客车厢,条件也算不上好。不过最多四个小时就能抵达柏林,也没有人计较什么。

    向东走了不到十公里,就可以看到英国人和苏联人对峙的军队。无数的德国人在空旷的田野里面架起了一道看不到尽头的铁丝网,这里就是未来的东西方分界线。

    一直到四十年后,这条界限才被抹去,东西德又变成一个国家。

    晚上十点半,火车准时抵达了夏洛腾堡车站,这里也是西方盟军的一个物资集运中心,每天从西德运过来的如山的物资,就是在这里汇集,然后分发到西柏林的每个居民手中。

    整个德国的东部都已经被苏联占领,盟军只是抢占到了西柏林的部分区域。这也是一个西方世界在东部的孤岛,连郊区都是苏联占领区,所以没有任何产出,

    这里的百万居民,只能靠西方盟军每天运过来的物资生活。

    一个城市,成为东西方风暴的风眼,进入这个城市,就能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分空气似乎都充满了压力。

    不过,由于东西方都想彰显自己的优越和进步,所以这里的竞争也是最强的。这种竞争导致的就是东西方都把无数的资源向这里倾斜,所以这里的居民生活条件,也是德国最好的。

    西方敢向西柏林的居民每天供应一升牛奶,东方就每天每人三斤面粉,这种竞争造福了这里的居民,所以这里的居民虽然明知道这里很危险,却舍不得离开。

    在德国的其他地方,大部分人连基本的生存供应都满足不了。这里再危险,最起码不会挨饿。

    瑞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接到安排后,已经等在了火车站。接到了周南,就将他们一行送到了位于东柏林火车站附近的华沙酒店。

    这里是这次前往苏联的代表团的驻地,整个酒店里全部都是欧洲各国和世界性组织的代表。

    不过周南抵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应酬,只是在酒店做了登记,就住进了早就给他留好的房间。

    第二天一早,吃早餐的时候,周南才跟瑞士代表团的其他人,还有红十字会的代表分别进行了简短的会谈。随后,所有人在一队苏联士兵的保护下,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车。

    从柏林前往莫斯科一共有差不多一千八百公里,按照每个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也要行驶三十个小时,但是由于还会在中间停靠和维护,所以全程需要将近四十个小时,也就是一天半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所有人都把这段旅程当成了是一次很好的社交机会。各国,各组织的成员们相互之间都在互相联络,哪怕什么事都不谈,也要混一个脸熟。

    在这样的国际场合能刷一下脸,会比他们在岗位上辛辛苦苦干几年的事还要有用。

    周南当然也是这次代表团里面的不多的重点人物,因为这个代表团的层次,是在算不上高,周南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行政级别,但是职位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层次。

    更重要的是,他的名气大。目前的欧洲,能比他的名气更大的,也就只有少数的强权领导人和资深的科学家了。

    周南住的这节车厢,被安排了瑞士和意大利,西班牙,还有红十字会的一些工作人员。

    白天的时候,周南甚至连去一趟厕所都还要抽时间,陷入了络绎不绝的应酬之中。

    “周先生,昨天柏林执行了纽伦堡审判的结果,对多位纳粹高官执行了绞刑。你认为,纳粹主义会就此消失吗?”

    “周先生,如今的苏联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威胁,欧洲能摆脱这种被动的局势吗?”

    这种应酬让他厌倦无比,面对这种问题更是让他深恶痛绝。可是这是在火车上,他连想躲开都没有机会,只能压抑着不满应付着这些人。当然,别指望他能回答出有料的答案。

    火车进入了波兰,这里前段时间就下了一场雪,田野里到处还有一些残雪。

    天气越发冷了,。现在才说十月中旬,距离最冷的一月还有两个多月,这个冬天,真的不好捱啊!

    火车越往东走,乡村也越是破落,以前的东欧本来就比西欧的经济要差很远。作为二战的主战场,这里经过战火的反复蹂,躏,不能说千里荒芜,也是难得见到人烟。

    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到了城市里,农业荒废,也是造成了以后数年,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

    粮食问题,也是今后几年困扰欧洲的最大问题。

    (十二月的第一天,可是老妖在卡文,对不住大家了。不过今天得到书友的开解,已经想好了后续的情节,我争取明天多码一点,多更一章。谢谢大家的包容和支持)

第一四七章 抵达莫斯科() 
经过了三十八个小时的漫长旅行,周南他们抵达莫斯科的时间已经是第二天晚上十点。

    一下车,就能感受到了这里跟西欧的自由散漫不同。周南他们还没有出火车站,就已经被安全部和外交部的人“保护”了起来,所有人都按照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的安排,有纪律性地出了火车站。

    来接站的施托尔科显然在这里的面子还不小,他跟许多人都表现的很亲密,周南这个东方人受到了比西方人更高等级的对待。

    一个多月没见,周南和施托尔科见到对方,都显得很激动,但是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却都表现的非常内敛。

    周南跟他握了握手,轻声说道:“你辛苦了。”

    施托尔科笑着说道:“在这里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都感觉非常惭愧。”

    “只要尽力了,命运交给上帝来决定。”

    周南拍了拍他的手臂,他又转身跟埃廷尼和费沃德他们打起了招呼。周南他们一边跟着人流向外走,一边把海尔德和波普勒他们介绍给了施托尔科认识。

    火车站这里灯火通明,站外的广场上,停了七八辆欧宝客车。这些汽车原本属于德国,在苏联占据了东德以后,把生产出来的汽车,整车的生产线和图纸全部拉回了莫斯科。

    这种有一个货车的车头,客车的车厢的汽车,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款式。直到几十年以后,才逐渐被平头的客车取代。

    汽车沿着灯火通明的大街向着他们被安排的酒店前行,大街上灯火通明,仿佛这里的经济比西欧还要好,但是街道两边的民居里面,灯光却要黯淡的多,许多窗口都是黑乎乎的。

    车上的人都好奇地看着外面的景色,周南也不例外。即使是在另一世,他也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上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这里的建筑样式跟西欧差不多,但是所有的建筑似乎都要大一号,显得厚重深邃。

    但是一些新建设的大楼就没有了建筑的美感,方方正正的设计,去除了雕塑和装饰,一切以实用为主。

    这种风格也影响到了国内,在以后的几十年,国内的建筑大楼几乎都是这样的款式,一切以实用为主。

    不过,周南也能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节省资源。

    或许是因为这里是苏联的门面大街,所以车上的人拿出了相机拍照,也没有人阻止。

    而在来的时候,苏联外交部的人在火车上可是给每人都发了一份在苏联的禁忌事项,许多地方,都是不允许拍照的。

    车队一直开到了红场附近的国家饭店,这里在红场的外围,隔着一个小广场,对面就是苏联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克里姆林宫的西北角堡垒。

    国家饭店一共有六层,这里只接待外国人。饭店的大厅很恢弘,一楼大厅里还有一些卖纪念品的商店。

    外界不的人介绍了这里的环境,一楼和二楼都有餐厅,二楼还有几个会议室,三楼以上才是客房。所有人,没有经过申请和批准,不能离开酒店等等规定。

    时间已经不早了,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也有一些疲倦。他们按照资料表给所有人分配了房间,大部分都是双人间或者是三人四人间,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单间的待遇。

    周南被分配的房间位于五楼的东北角,由于大楼是环形的建筑结构,这个拐角处的房间不仅不是最差的,反而是最好的。

    埃廷尼他们分配的房间只有两张床,一个简单的厕所,一台收音机,房间也很小。但是周南的这个房间却有客厅,还有一个大阳台,可以看到东侧的红场和北侧的商业大街。

    周南看了看这里的环境,跟施托尔科赞扬道:“你是不是在分配房间的过程中也公关过了,这里的环境住一个国家元首都不为过。”

    不管施托尔科有没有出力,周南卖个好,也更能让他舒服。派他到这里来了一个多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施托尔科笑着说道:“这一批观察团的人里面,你的地位是最高的,名气也是最大的。你的学术文章,苏联这边也刊登了许多,在苏联,你的声望可不比一般的国家元首差。”

    打发了其他人都去洗漱休息,周南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跟我说说这里的具体情况,版税换粮食的计划,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施托尔科给埃廷尼发了一支香烟,坐下在了周南的对面,点燃了香烟,深吸了一口才说道:“即使没有我们的授权,苏联人也已经在翻译你的著作。他们表面上承认西方的专利和版权,但是却不会让这个对他们不利的绞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所以,在暗地里,他们不会遵守这些规则。即使他们直接印刷你的书,你也没有办法制约,难道你去联合国告他们吗?这样除了会直接得罪他们,没有任何好处。最多一个官司打几年,甚至几十年,到最后,他们随便给你一点补偿。”

    这一点周南很清楚,所以才在一开始就提出了版税换粮食计划。

    落后地区想要发展,想要追赶发达地区,就必须要规避前面的设置的路障。一切按照规则来,你永远也别想追上他们。

    这项暗地里的规避,苏联因为国家的基础发展不均衡,利用的还不算好。他们甚至因为一直追随西方的脚步,最后被拖进了解体的深渊。

    真正利用的好的是未来的祖国,那里在八十年代落后整个世界几十年,但是却在全国的齐心协力之下,闷头发展,用了三十年,就追了上来。

    周南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我已经明白,我现在就是想知道,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

    施托尔科其实也身在局中,有些东西看的不是很透彻。他把自己这段时间来到苏联的经历事无巨细,都讲了一遍,其中也包括了苏联各界前后的态度变化以及推诿。

    听了施托尔科讲完,周南还在沉思,埃廷尼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