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他们捧着满手的吃食,提着大大小小的荷叶包,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若有若无的香气。等到王秋走下宝塔,来到寺内斋堂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各色杂嚼、菓子。而哆啦a梦和野比大雄已经很不客气地坐在桌边,抓起这些香喷喷的美味早点,呱唧呱唧地一个劲儿往嘴里塞!
至于郭京政委,则同样笑眯眯地坐在旁边,一边胡吃海塞,一边向客人们介绍这些宋朝的吃食:“……这个是香糖果子……可惜糖少了些;还有煎夹子……果然还是热的好吃;这个是旋炙猪皮肉,相当有名的哦……此外还有这曹婆婆肉饼,更是东京汴梁的名产,人家可是排了好长的队伍才买来……”
看着他们几个一副狼吞虎咽的模样,王秋先是看得目瞪口呆,随即便是一声大叫“怎么也不给我留些”,赶快也扑了过去,抢过那些肝夹粉粥、卤鸭蛋、撒子,驴肉火烧等各种早点,就毫不客气地据案大嚼起来,一口咬下之后,果然不愧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东西,比后世那一成不变的豆浆油条要强上了许多。
不一刻,他们几人便把这刚买回来的一桌子丰盛早点吃得光光,然后又抹着嘴,喝了一碗胡椒汤茶——感觉跟后世的胡辣汤略有类似,在天寒地冻的大冬天喝下去,当真是既发汗又畅快,实在是一大乐事。
用完丰盛的早饭,天清寺也变得逐渐喧闹起来,陆续又有市井闲人前来报名参加郭京的“六甲正兵”,还有几个官府派来的文书,在给已经应募入伍的“六甲正兵”登记履历……对于这些杂事,王秋和哆啦a梦等人都插不上手,而郭京也对此兴趣缺缺,于是便让人套了车马,去东京最热闹的大相国寺一游。
这大相国寺,虽名一寺,其实分为八个分院,各个分院自有住持。两禅院、六律院。占地极广,横跨几条街,一边就有几里地。相国寺中,三百尺的排云宝阁高耸入云,吴道子的壁画,杨惠文的塑像则让人目眩神迷。还有一块进士题名勒石,一排排刻着进士名号的石碑,从太祖时一直排列到现在。
而大相国寺前的市集,则是东京汴梁最著名的商业街,犹如后世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这个集市一般每月开放五次,“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奇之物,悉萃其间”,“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大相国寺作为当时全国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其繁盛景况在《东京梦华录》中都辟出“相国寺内万姓交易”,专门予以记载。
虽然时下京师戒严、兵危战凶,大半店铺都不得不关门歇业,但置身其间,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熙熙攘攘的繁华盛况。即使零星还在开业的少数店铺里,售卖的商品也是从布匹丝绸、玉石首饰、糕点饭食到南北杂货,几乎无所不包。店铺和街道也是颇为洁净规整,几乎跟后世小城市的商店街差不了多少。甚至有许多诸如北辽、西夏、天竺甚至大食等地的移民迁居汴梁,大多在城内以行商为生,给宋人带来了异彩纷呈的外域风情,使汴梁这座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跃成为了显赫于世的国际性的大都会。
当然,战争给这座城市的痕迹,同样也是异常的明显——覆盖着积雪的街角边,随处可见冻饿而死的流民,每一具尸体都被冻得发青。还有更多流落街头的的人,在饥寒之中苦苦挣扎……虽然他们拼着性命逃进了开封城内,暂时避过了金兵的屠刀,但在随身财物耗尽之后,依然在饥饿与严寒之中相继倒毙。
就连开封的老住户,眼下的日子也是十分艰难,因为随着金兵围城,水陆交通断绝,工商业陷入停摆,无数市民失业没了收入,而城内物价却在急速飞涨:一斗米八百文,一斗麦七百文,驴肉一斤一千三文,羊肉一斤一千二百文,猪肉一斤一千一百文……可谓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更要命的是,似乎是上天要灭亡大宋似的,今年的中原竟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酷寒天气。
随着金兵围城日久,城内的百万居民不仅缺乏果腹的粮食,更缺乏取暖的柴禾与煤炭……
眼下就在这汴梁城内,每天都有至少数百人冻饿而死。朝廷虽然有所赈济,却是杯水车薪。
“……眼下城里百业凋零,但物价却是每日飞涨,咱们刚才吃那顿早点的花费,在平时就足够办上一桌最好的酒席了!”看着那些被半埋在积雪之中,眼下已是生机渺茫的潦倒穷汉,郭京忍不住叹息说,“……我那七千多六甲神兵之所以招募得这般容易,也是因为大家全都日子难过,急着要混一口军粮的缘故……”
“……既然如此,我要不要想办法筹集一批粮食过来卖呢?不仅能赚到几倍的暴利,也能获得军民的感激!”王秋想了想之后,突然有了个发财的主意,“……围城之中,粮食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商品吧!”
然而,郭京却对这个建议表示不赞成:“……我劝你最好不要这么做,会往死里得罪一大帮人的。”
“……什么?被金兵围困的开封,居然不愿意外界运粮食进来?这怎么可能?”王秋惊讶地叫道。
“……这个……怎么说呢?你难道以为,这座城内真的缺少粮食吗?”郭京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睛。
第五章、北宋花样作死大赛()
作为一座拥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北宋京师汴梁每天消耗的粮食数量,确实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同样的道理,在汴梁城内历年囤积的粮食数量,同样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汴梁位于全天下最为精华的中原腹地,四周到处都是全中国农业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广袤平原,从上古之时就是天下的产粮重地。再加上宋朝官府不惜巨资修筑水渠,规划灌溉,因此粮食产量相当巨大。而作为中原东部的内河水运枢纽,大宋朝廷也能比较容易地通过水路,从江南向首都调集粮秣。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在汴梁市面上粮食紧缺,但仓库内却依旧有着充足的粮食。光是开封府的粮商行会,就囤积了至少两百万石米麦。而在那些亲王和高官的府邸之中,囤积着万石米粮的豪门更是比比皆是。
一万石粮食,如果省着点吃的话,就足够一万人吃上半年!
而汴梁城内此时的存粮总数,则足够全城人口吃上至少一年!
但问题是,每逢国难当头的时候,都永远少不了囤积居奇的黑心奸商和**官员。
——结果,距离金兵渡河围城不过一个月,存粮可支一年的汴梁城内,就已是遍地饿殍、堪称炼狱了。
“……自从金兵围城以来,囤积着大量米粮的开封粮商行会,可是打着让粮价涨到天上的主意,好趁机从黎民百姓身上狠狠地刮一层油下来。你若是突然弄来大量粮食平抑京师物价,彻底砸了他们的如意算盘,你说他们会怎么对付你?”郭京对王秋如此解释说,“……我这个冒牌仙人可没本事护住你啊!”
“……他们这样公然在城里捣乱破坏抗战,开封府难道就不管一管?”王秋惊讶地叫道。
“……谁敢管?作为能够垄断首都粮食供给的超级大公司,开封的粮商总会怎么可能没有后台?就在这汴梁城内,不知有多少皇子公主、宰相公侯之家,眼巴巴地等着从粮商行会分润些好处呢!”
“……皇子公主、宰相公侯……他们疯了吗?”王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今天已经是初十了,再过最多半个月时间,等到金兵在这个月二十五日破城之后,这些公卿贵胄、金枝玉叶就算积累了再多的财物,也要被统统抄家抢个精光,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要统统被金兵掳走。男的当奴隶做牛做马,一直到过劳死;女的当营妓千人骑万人跨,生下一堆野种小奴隶,甚至连皇后都会被逼着跳脱衣舞和侍寝……靖康之耻的惨烈和憋屈,可不是说着玩玩的!但他们眼下在干什么?给本来就已经险象环生的守城战挖墙脚?”
望着远处几顶前呼后拥、招摇过市的奢华官轿,王秋的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了一丝怜悯,“……他们这到底是在作死呢?作死呢?还是在作死呢?”
“……有什么办法呢?善财难舍啊!资本家为了利润,甚至会向敌人卖出吊死自己的绳子。而封建王朝的权贵们,同样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儿。”
郭京耸肩答道,“……你或许也听说过,明末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面对着空荡荡的国库和几个月没发军饷的士兵,只得向京中豪门百般哀求,但京中的勋贵豪门依然一毛不拔,拒绝捐献家产劳军,最后害得守城明军无粮无饷,不战自溃。结果李自成一进城,把权贵们一个个上夹棍用刑拷打,当场打死一堆人,马上就拷掠出了七千万两银子……这些明朝勋贵难道就不清楚,李自成的农民军一旦进城,就要立即把他们抄家甚至是灭族吗?但他们依然毫不犹豫地背叛了皇帝,也没有伺机卷了家财出逃,而是自己断送了自己的活路——还不是心存侥幸和贪得无厌的缘故?
同样的道理,靖康年间的宋朝主和派大臣,为了在朝堂上压倒主战派,甚至不惜在金兵渡河南下的前夕伪造军令,把各路勤王之兵遣退回原地,搞得京师防务空虚,简直比金人间谍还疯狂,目标仅仅是让主战派大臣失去打下去的勇气——国防力量都被糟蹋成这样了,看你们还怎么主战?
结果等到金兵破城之后,女真人却也一点也没给这些主和派‘功臣’好脸色看,照样抢光了他们的家产,淫辱了他们的女眷,还把他们抓去充当奴隶——这大宋君臣啊,就是一个比一个作死得更欢!当真是在玩花样作死大赛啊!各种荒诞事迹绝对能让人听得瞠目结舌!”
说到这里,郭京政委忍不住露齿冷笑,“……事实上,如果真的有忠臣从外地带着救兵赶来汴梁,那么他非但得不到感激和嘉奖,反而会被这帮主和派大臣恨之入骨,视为仇敌!甚至连主战派也会对救兵百般提防!上一次汴京攻防战,种师道带着数万西军从陕北边境赶来救驾,结果就被他拯救的朝廷士大夫们给活活整死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兵力太强,不好安置!有了这样的先例,怎么能让天下义士不至于心冷呢?”
“……天啊,这帮人的思路也太奇怪了吧!别人被围困之后都是盼着救兵,他们倒是对救兵恨之入骨?难道他们是自杀爱好者吗?而且,眼看着他们这般作死,大宋皇帝怎么就不管一管?”
虽然野比大雄对于上述深奥话题听得一头雾水,但哆啦a梦还是听出了一些门道,并且如此发问。
“……钦宗皇帝赵恒?嗯,他的资本确实是比崇祯皇帝要丰厚一点,宫中和府库还有不少钱粮,但首先要供应七万守城士卒,还有随时可能抵达的勤王之师,能够在开封府支起大锅熬点稀粥赈济流民,就已经是极限了。至于惩戒那些囤积粮食的豪强贵胄……钦宗皇帝只怕是根本没这个决心吧!”
也不管这只猫型机器人听得懂听不懂,郭京继续解释说,“……更何况,对于这场汴梁围城战来说,粮食供应并非什么重要的事,在如今的汴梁城中,家无隔宿之粮的破落户毕竟只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