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重生妃仙-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自建国以来就设立了万民鼓,非普通民众遭受奇冤极枉不能敲响,自建国以来还从未敲响过。

    鼓声咚咚,传遍宫城内外。此事一起,满京哗然。即便李林甫贵为丞相,也不可能再压下去,没有人敢再徇私结党,与之为伍。大理寺丞不敢懈怠,第一时间派遣差役前往李相府。李林甫所做之事不仅瞬间传遍朝野,还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全国各地。

    李亨早已率太子府亲兵伏兵在李相府外,防止李林甫逃脱。待大理寺官员一到,即刻控制住了李林甫,把他关入大理寺收押,李氏子孙成人者全部缉拿,妇幼全部关于相府不得外出。

    李亨于大朝会上奏报明皇:李林甫枉负圣恩,贪渎枉法、徇私舞弊,导致冀州饥荒,后为掩盖罪证意图坑杀灾民,天怒人怨,不死不足以平民愤。请求判处极刑。明皇准奏。

    李林甫一辈子爱算计别人,本以为这次可以搞倒了李亨,从此高枕无忧,没想到阴沟里翻了船

    短短几日间,李林甫从一代权倾天下的宰相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李林甫一系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安禄山等李林甫一力提拔的边将也密切关注京中局势,以待下一步动作。

    按照前世的情况,“安史之乱”要十年后李林甫去世后才会暴发。彼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史思明为边关大将军,两人本应相互节制,却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现在的安禄山刚刚升任平卢节度使,才堪堪将平卢完全把控在自己手里。史思明也只是个正五品的果毅都尉,还没啥影响力。

    李亨本来想一口作气把李林甫一系的人全部拉下马,但是明皇给了他四个字:安定为上。李亨就明白了。跟李林甫有来往的人太多了,;贸然处理会引起朝局动荡,处理他们不能太急,要徐缓图之。

    于是李亨没有揭发李林甫其余的罪状,而是传出话来,说李林甫因为闹出冀州饥荒才被处理,以往与他有交往的人,只要没牵扯进饥荒一案的,不会随便追究他们的责任。京城内外李林甫一系的官员全都松了口气。他们开始重新找大腿抱。明显太子得势,抱不着明皇大腿的人,就改抱太子的了。

    李亨并没有全盘拒绝他们。除了确实违反过国家律法的人,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只是明哲保身才稍与李林甫来往,并不是罪大恶极的。但也不会看重他们。真正有才者,都被李林甫挤出了朝堂。

    李亨上奏明皇,请求重新发出招贤令。上次明皇发出招贤令,希望从民间搜罗人才,精通一技者即可为国家所用,被李林甫以野无遗贤打发了。

    现在李亨不想重用李林甫留下的那些人,就要广泛招纳民间的人才。在李林甫掌事时期被打压的那些人才终于看到了出路,纷纷找人举荐或自荐。李亨对这些人才的才干进行考核后,加以妥善任用。

    李林甫一系的官员违反过国家律法的罪行都逐步被揭发,李亨挨个进行处理。安禄山等李林甫一力提拔的边将有犯案者依律处理,其他也逐步降级,尔后被人替代。李林甫之案对大唐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快在平稳的过渡中被消除。

    李亨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英明果决,极为能干。在朝野间有了“贤太子”的赞誉。

    半年之后,朝堂大定,大唐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盛世局面。朝中人才济济,君贤臣明。

    这半年中,玉环每月初、十五都要招明皇的儿媳、孙媳和子孙辈的孩子入宫住几天,明皇跟玉环一起,也增加了很多与子孙辈相处的机会。明皇的子孙们也把这事作为一个桥梁积极与明皇沟通感情。孩子们喜欢跟玉环玩,也都很仰慕明皇这个曾经平息朝局动乱、开创了一代盛世的皇帝长辈。宫规法度不再能成为使皇家亲情淡漠的借口,高高的宫墙不再能阻住皇家的血脉亲情。

    改变最大的是李亨。自从明皇将李林甫一案交给他处理,并在此事前后对他多有指点之后,李亨一改以往敏感多疑、谨慎隐忍的样子,每天都要来给明皇请安,得了些什么好玩意都第一个送到宫里,但凡遇到大事都要向明皇主动禀报,重要的朝臣任免都要经过明皇的允许。

    明皇对他的关心爱护使得他自信起来,他现在可以毫无忌讳地在朝堂大展拳脚,但绝不会自作主张,该请示的地方都会主动请示。

    既然明皇对他表达出了关爱,他不介意多做一些事情来消除皇家父子间不可避免存在的隔阂。也许,他们会成为皇家历史上难得的既能保住皇权又能保住亲情的两代帝王!

    玉环成了皇族所有人都最为敬重、最为喜欢的贵妃。即便她年纪不大,但李亨对她以母侍之,皇孙和皇孙女们见了她都亲切地称呼“皇奶奶”。这是嫡后才能享受的待遇。

    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是玉环的转圜推动,用每月初一、十五和孩子们的聚会推动成人间的感情,这一代皇室成员的感情不会这么融洽,他们彼此间也不会有这么信赖,不可能在皇家这个亲情最淡漠的地方享受到天伦之乐。

    这一切都得益于这个天降瑰宝般的杨贵妃呢!

    朝堂上人才济济,后宫稳定。唯一不足的就是丞相位的空缺。老一辈的贤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年纪老迈,相继过世。丞相位置又不同于别的职务,有专才就可以。成为作为朝政上的“总管”,必须有纵览全局的能力,要能辅助君王或太子作出有利于国家未来的决策。

    明皇和李亨遍察贤才,仔细筛选,最后确定了几位贤徳人士轮流为相。这几人正是韦见素、崔圆、房琯、崔涣等人。

    明皇和李亨都不知道,这几人正是前世李亨继位后辅佐他抗击“安史之乱”的几位贤相。

    为了防止再出现李林甫的恶例,明皇规定,自此以后大唐所有丞相任期不得超过三年,并写入朝政法度,防止因为君王偏信小人而导致奸臣专权。

第27章 杨玉环之妃子无恨(十二)() 
对明皇来说,以前重用李林甫只是因为皇家父子间素来的猜忌而采取的平衡之策。在发现李林甫背叛了他之后,他就摒弃了这个方式。玉环又设法打破了他们父子间的坚冰,父子间的互动中亲情占了上风。

    李亨在处理李林甫一事上的表现可圈可点,颇有他当年的风采,让他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感。李亨出于孝顺对他表现出的各种讨好一点都不逊色于当年的李林甫,而且让他更为受用。

    既然儿子让他放心,反正他想把政事交一些出去,不想成天累于案牍之间,为什么不交给自己的儿子,而要交给外臣呢?

    明皇和太子李亨齐心协力,李林甫一事所造成的朝堂动荡很快平静下去。大唐内政安稳,各行各业恢复欣欣向荣的局面。李林甫所余下的祸患,也就一个安禄山了。

    安禄山是李林甫的死忠粉。

    李林甫虽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出身所限,文化程度不高,弄权多年,常常被士林大儒嗤笑没文化,因此他不喜欢用有文化的聪明人,反而喜欢用那些看着就很粗俗的有明显缺点的人。

    安禄山本身是一胡人,没有什么文化,不爱受什么礼节约束。又长了一身肥肉,看着就粗笨无比,蠢呆蠢呆的。但是又骁勇善战,野蛮贪婪,在边军多年,也混得有些名气。后来遇到李林甫,俩人简直是一拍即合。

    李林甫收服安禄山的过程并不复杂。

    他喜欢耍小聪明,故弄玄虚,每次跟安禄山谈话,总能摸透这个单蠢的胡人的小心思并抢先一步把他想要说的话说出来。安禄山很吃李林甫的这一套,几次三番下来,就奉之为神仙一般的人物了,见了李林甫就有点怕。李林甫又对他照顾有加,多方拉拢。安禄山虽然桀骜不驯,但很信神仙,很快就成了李林甫的死党。

    李林甫事发后,安禄山惴惴不安,若不是他在边疆,对京城的事鞭长莫及,他就直接起兵拥护李林甫了。他可不管好神仙、坏神仙,只管这个神仙跟他有没有关系。若是没有李林甫,他深知自己一个胡人,是不可能做到平卢节度使这样一方要员的位置的。既然这个神仙帮过他,他就和这个神仙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现在李林甫死了,大概他也要被收拾了。这让他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的。后来打探到明皇并没有将李林甫一系的朝臣借机全部处理,但是陆续有人案发被查。他觉得自己也许早晚也会有被处理的那一天。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他就带着边疆的这帮兄弟们自立山头好了!虽

    然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安禄山心底仍然还存着一分侥幸。

    然而现在,安禄山盯着面前宣旨的内侍,眉毛拧成了一股绳。

    “皇帝老儿真的这么说的?”一股暴虐的气息在军帐内蔓延。

    “放肆,竟敢这么称呼陛下!”老内侍吓得两腿发抖,仍然强自镇定,大声呵斥道:“陛下命你即刻交出兵权,进京述职,你身为臣子,照做就是了,还敢有异议?你这是想要违抗皇命吗?”

    “进京述职?是想把我骗到京城杀了吧?你当我是傻子吗?”安禄山挪动肥硕的大象腿,面目狰狞地走到内侍跟前,一把捏住他的脖子,提到半空,“违抗皇命?我今天就违抗一个给你看看!”

    安禄山狠狠地把这内侍掼到地上。

    老内侍只觉身上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就晕倒了过去。

    安禄山扬起肥腿,又踢了这内侍一脚。本来还要再踹几下,结果看那内侍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已然昏死过去了。

    安禄山意犹未尽地冷哼一声,“太不经打了,就这么点本事,还敢到我面前叫唤!”

    随后命人将这内侍关了起来严加看管。

    半夜的时候,有一道声音在这内侍被绑的帐篷里轻轻响起。

    “王公公?王公公?你醒醒!”

    王公公被人摇得醒了过来,扬起疼痛不已的胳膊,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你是……史将军?”

    “正是在下!”来人语气中有一丝欣喜。

    “史将军,安禄山那里可有异动?”

    “他今晚召集众亲兵开会,已经决定要反叛了。”

    “史将军,陛下的密旨我已带到,平卢的安危就全仰仗你了。若是你能擒杀安禄山这逆贼,陛下必定会重赏于你,到时候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一生都享用不尽。小小的一个平卢节度使算什么?”

    王公公来平卢见安禄山之前先见了安禄山的心腹大将史思明。没错,就是历史上和安禄山掀起“安史之乱”的那个史思明。

    史思明和安禄山算是发小。他本来之前和安禄山一起,都很巴结李林甫。李林甫也不是不喜欢他,只是更看重安禄山一些,让安禄山做了平卢节度使。本来□□一样的人,一下子拉开了差距。这让他心里产生了些微的不平衡。

    所以李林甫倒了之后,他就立马调转枪头,偷偷地给明皇上密奏,说安禄山是李林甫的死忠,意图叛乱为李林甫报仇。

    明皇前世的时候在李林甫的频频诱导下偏信了安禄山、史思明等胡将,认为他们单蠢鲁莽,长相忠厚,不像聪明人,反而不会起异心。于是对他们一力放权,任由他们做大,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若不是李林甫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