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卢霞看到的第一则短讯,作者是满有写作根基的。他也像大刘那样称自己为笔者。他所见的是在南宁设立的苏胜胜的灵堂。不过卢霞很怀疑,陈阿姨不是同老先生进京治疗吗?灵堂应该设在北京。在南宁设灵堂,是不是只供南宁的亲朋好友吊唁?当然,从家乡到南宁来的亲人也可在此行仪式。
笔者只是匆匆一瞥,便着重转向拍摄挽联。看得出如“苏氏孤儿驾鹤归”,“少年壮志步青云”。这是家乡人的挽联。这些挽联,有的只有家乡人才能读懂其中的意思。比如“苏家天之骄子”,其中意思就是指老胜曾通过了空军空勤人员的体检。当时,老先生的同学们赠予他“天之骄子”的美誉。
另有一挽联是“呼龙耕烟种瑶草,招鹤下云巢古松”。一看就知是苏家的寿联。可见那寿星都生活在非人间与人间之间。在此用作挽联也颇有意思。
当然,家乡人的挽联也有品位较高的,称鬰州老客的挽联就很有个性:
一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两鬓微霜又何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滴酒不沾教泽狂满头华发拼命郎
不过,有一挽联提到编修史志,应该是老胜单位的修志同仁的祭挽:
童年多蹇孤苦零丁仍能随大流三十而立四十五十
知天命乃至古稀耄耋尚能饭是大幸也
告退未休老骥伏枥潜心修史志参政议政写提案彪
炳千秋到晚年病残举步维艰是命定乎
笔者拍了挽联之后,听到有一小孩在灵堂旁抽泣,说是她爸爸、妈妈和大姨、大姨父都上北京了。她没办法通知卢阿姨。笔者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卢依依的名字,就像不可能不知道蒙二和美姝在为实录写附录一样,并且在吊唁留言册上就有一首挽诗:“‘真’乃君子,‘实在’是贤。戏弄能‘忍’,不厌‘尘’” 还有那首妙手偶得的 “生命诚宝贵,价高各自明。命为父母赠,爱为父母许。虚许早已抛,自许知天命。孤儿不孤心,人老夕照明。”
灵堂是那样肃穆,谁也不能说因为上次出过一则假讣告,而怀疑老胜的西行。一老者在与女孩搭讪时,尽管说不几天你外婆和外公就会从北京回来。他两眼仍是潮湿的。笔者知道他们都是同单位的人才以这口吻安慰女孩。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托体同山阿”的名句。灵堂竟也在播放着有“托体同山阿”的歌曲。有一位女干事,在一边发有关老胜的吊唁材料并一边说,要了解治丧的详情,请各位上局域网纪念老胜的网页。
笔者通过手机马上就找到了纪念老胜的网页,内容确很丰富。除了那篇闻名的《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还有许多跟帖文章,并有老胜十多年修志和编撮各种地情书的选目和史志篇目,包括他参与主编《广西教育史》、《广西通志教育志》,《广西教育改革志》和《广西社会科学志》(教育)的篇目。
老胜是民主党派成员。他参政议的不少活动,如社会调查以及为了提案所做的课题,其中也有与卢依依和她的女儿卢霞所做的调查与提案,还有老胜在民盟中央的发言。可惜网页没有这方面的链接,老胜的单位在解放以来都有民主党派组织,在该单位的组织史上也有民主党派组织的活动。老胜是中国民主同盟自治区九届委员,但在治丧一事上忽视了。另外,在书法方面只列举《邓小平旧居对联》是不够的。这长联获收藏和展出的版本也有不同。
比如,那篇闻名的《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的文章在网页上也只有一小段摘录,由此可类推,就不用再在网页上寻找卢依依以诗代挽的安排了。
另外,老胜在去世前,神奇地完成了最后一副《邓小平旧居对联》,被人在网上炒作。此事叫老胜一家非常气愤。他们决定一同起诉网站和无故炒作者。然而,网上炒作如何炒作都没有用。老胜就是神奇地完成了最后一副《邓小平旧居对联》。老胜太爱这副长联了。这长联不仅表达了一代伟人的伟大胸襟,也表达了一个伟大时代,那也是老胜生命中最美丽的时代。
以上的事仿佛都鲜为人知。卢霞想,她一直没有告诉母亲在精神恍惚时的异样表现。那是母女俩从从翔云酒家出来后,母亲在副驾驶座睡了多久,但她在熟睡时糊糊涂涂说了什么。因为卢霞打算在母亲醒来时也暂不去说,要在适当的时候再告诉母亲,可她一直隐瞒下来了。那是卢霞无法忘怀的事,是母亲梦见了老胜的弥留之际的表现并一直在说胡话,老胜你的汉简长联,即那副《邓小平旧居对联》,谁都送了就是没送给我……你总说没有写好……
现在,卢霞已晓得这不得了。老先生神奇地完成了最后一副《邓小平旧居对联》就是要留给母亲的。她不懂自己该以什么方式告诉母亲。其实,只要老先生有这一份心就行。她倒觉得母亲不一定要得到这神奇的最后一副长联,有情义已很够了。另外,有了老胜的梦呓才有了在与老贤秘书长饮早茶回来后,在招待所的双子楼前要背着母亲爬楼的事。其中真正原因,还有卢依依在梦呓中在呢呢喃喃,丫头……我要跟老胜走……不要告诉别人……
笔者提到老先生像一尊青铜塑像,但又没有老先生弥留时的照片。卢霞认为那可能是贝多芬的塑像。这老人耳聋后离群索居自我封闭,只有大自然能给他带来一些安慰,所以老先生在京选择住在离香山不远的地方居住。所以,他可以一直写汉简书法《邓小平旧居对联》善始善终。可卢依依也看中了老先生因此终老的美丽地方。她说要续租这个地方,让她在这里写诗到终老是多么美。因此,卢霞就是觉得在双子楼前要背着母亲爬楼的事,本是她要背着母亲上医院。以至后来感觉,那跟离去那遥远又遥远的地方已不远了!
特别她妈妈说到那把蒲扇。卢霞觉得不仅是那把蒲扇,她还要把那一把《莫生气》的杨州纸扇也带上。若妈妈要把蒲扇送给老先生。她就把这一把《莫生气》的杨州纸扇送给妈妈。让这把《莫生气》的杨州纸扇陪着妈妈……
当然,卢霞对于妈妈要去那遥远又遥远的地方会有应对办法的。
四
当时,笔者也不知道汉简长联就是《邓小平旧居对联》。因为那不是分为上联和下联的两幅对联,而是连续写下上、下联的横幅书法。介绍的人说像这样的横幅作品有不少,比较成功的有两幅,一幅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另一幅收藏在深圳南山图书馆。现在灵堂展出的是在广西的一幅。
笔者一听就知道此长联,即本书中老先生用汉简书法写的那一副长联。
笔者马上走上灵堂向苏胜胜的遗像鞠了一躬。然后将长联拍摄下来。
笔者拍摄了汉简书法长联后,灵堂一侧还展出老胜的其他书法作品。对于能拍下老先生用汉简书法写的一副长联并且是伟人故居的长联,笔者已感到异常满足。然而 ,对于学问和艺术的态度是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从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见到一位学者和艺术家累月经年垒沙成塔的功力。
笔者离开灵堂后,费了不少周折终于在中央电视台微博中找到了《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的全文。他更意外的是,那些微博是苏耋的微博,其中跟帖的还有很多其他内容,可惜在网页没有这方面的链接。比如,笔者也从微博中看到有苏胜胜对外孙女在回忆卢阿姨与姥爷交往的一篇作文,即《记一位美丽的阿姨》。可惜的也是没有这方面的链接,向客服咨询也毫无办法。
不过,微博却有对江村教育前景的内容。解放初,江村人是玉市第一批进入清华的学生。如今江村人想再进入清华,已是遥遥无期。这不能怨教育机会不均等,也不能归结于如今的工场经济愚化了村民,而是村民不习惯送子弟入幼儿园。人的潜能开发是从幼儿开始的,起跑不同当然结果不同。江村要改变这种状况是有潜力可挖的,现村里有不少退休赋闲的中小学教师。当然,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他们终究担当不了幼儿教育的重任,就是教小学在课程改革后也已不太适应。可是,他们可以协助营造“六月荷花绕舍清”的办学环境。现在村里义务教育已达标,幼儿教育普及率低,可将教育体制中民办和公办两个轮子都转动起来。若村里的幼儿园,能跟当年“课读庐”的启蒙引读那样吸引周边各村(镇),江村子弟的智力开发就有望,这时要复兴江村教育才成现实。由此,人们很佩服卢阿姨,说她还知道《广西教育史》将要修订增补,江村要入选教育名村名镇也是有望的……
笔者在这里又见到有人在微博中提到卢阿姨,是否这正是苏胜胜的外孙女在回忆卢阿姨与姥爷交往的那篇作文《记一位美丽的阿姨》的内容?
可是,在苏耋的其他微博中却又说,是卢副校长帮助老胜考上了鬰州中心小学,可接下也是可惜网页没有这方面的链接,再下去也是没有链接。
另外,在苏耋的其他微博,是有关开发玉市的前门大街和江村旧村改造上开设横街的设计,还提到将教育遗存与东横街的成衣工场隔开互不干扰,可以创造一个做教育产业的环境,想再找也是没有这方面的链接……
后来,笔者在网页找到这方面的链接,接下去却是黑屏。对于没有这方面的链接一事,难道有人为了突出对于江村要做教育产业的环境而做的手脚吗?但这是中央电视台微博网页呀。 笔者感觉很是无奈又无办法……
至此,笔者只能是这样理解,可能是因为老先生的辞世,网页对于吊唁的内容可能害怕被地方习惯传统所束缚,不敢放手去处理,或者他们委托的是一位不太熟悉电脑的人,或者是对于有关在网上上微博是怎么回事也未弄懂的人给耽阁了。笔者又再一次向客服咨询再发了一条短讯便离开了……
五
料不到老先生的辞世,却因派出所做的一份《笔录》使吊唁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那份《笔录》是黑髯翁就砸车一事在派出所做的,其内容不可忽视。因为长鬓翁所做的《笔录》文字不多,但在陈述为何要做《笔录》的文字倒是很有趣。不过,要体会《笔录》的有趣也要了解写《笔录》的人。
黑髯翁曾为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写战史。因为他的军旅作品很有影响,曾有获得过有“最可爱的人”字样的茶缸和“最可爱的人”称号的人转送给他的,就是以上有历史价值的珍贵记念品。他说这次受到卢依依如此冷待,是由于他的幸运引出的倒霉。但是,幸运又何以说,倒霉又何以说?
黑髯翁是去年丧偶,在军转办未正式安排单位之前,他先回到桂中老家暂住。他的所谓幸运,就有两位热心为他介绍对象的人,一个是玉市人,一个是桂中人。但是这两个人所介绍的对象竟然同时都是卢依依。当然,这个情况是没人告诉过卢依依的。因为在玉市的介绍人在要找卢依依谈话时,卢依依正好在桂中,她在忙于准备后来所组织的参观活动。在桂中的介绍人要找卢依依谈话时,卢依依则已返回南宁与陈阿姨一起去了玉市。本来黑髯翁得悉卢依依在某月某日去玉市的消息时,他也正因工作安排的事赶到玉市去。可是卢依依与陈阿姨商定的是微服考察,时间选定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