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就一咧嘴,复辽军的战斗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张盘那个人,真的是足智多谋让人难以应付,,他要是动起真格的来,可真的让大家喝一壶的了,也不知道在这次假戏真做中,自己属下会有多少死伤。
“袁大人也告诉我,我们回归大明之后,不划归东江镇毛文龙管辖,我们就将这四卫交给他,然后我们划归到山东指挥使司中去,这样就避免了毛文龙未来的小心眼。”
这样的安排非常恰当,毕竟双方狠狠的打了一仗,在明知故意的时候,还让毛龙的将士死伤,双方难免结下心结,但是将他们安排在山东,双方也就不能碰面,至于后来,兄弟四人和毛龙联合作战,那时候早已经恩怨了了。
既然一切都安排的如此妥当贴心,大家还说什么呢?干了就是。
第821章 代善救援()
张盘和单荩忠对复州和金州的攻击可是玩真的,虽然面对两个地方的坚城,攻击是相当犀利的,单荩忠那里虽然攻击的力度差一些,但是张盘可是智计百出,让刘兴祚感觉到压力山大,一面在心中咒骂着这个张盘,“只不过是假戏真做,你倒是和我玩儿真的了,在让复辽军有所损失的同时,自己虽然凭借城墙的防御工事优势,死伤人数比张盘高上几倍,这其实很不符合正常的战争道理,但也从这一点上看出来,复辽军的战斗力是如何的强悍。
求援,也就成了当然的事情,没有一点瑕疵,就连监视自己的女真人,也不得不佩服刘兴祚的勇敢忠贞,在刘兴祚的求援书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汉军贪生怕死,遇到事情就求援,这并不让努尔哈赤感觉到压力,而一向不服输的,协同防守的女真将领同样发出了求援信,这事情可就严重了,所以在这次大帐会议中,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变得慎重起来。
努尔哈赤捏着求援公文,心情沉重的说道:”复州和金州不能丢,一旦丢了这两个地方,整个辽东半岛后面的所有地方,就再也没有险要地势防守,而他们兵锋将直指盖州和海州,海州之后,就是我们大金唯一产铁的鞍山,这里绝对不能有失去,这关乎到我们大金的命脉所在,所以我现在必须要派人去救援,巩固复州和金州。”
一提到鞍山,所有的人不由得提起了心。现在整个大金被封锁,四周再也没有铁料运输过来,战争就需要钢铁,即便是最愚蠢的人也知道这个道理,而现在整个辽东唯一能生产钢铁的,就只有这个鞍山了。
当年几万矿徒起事叛乱,就严重的破坏了这里的钢铁生产,好不容易经过这几年的恢复,才重新有了起色,让将士们手中有了钢刀,让农民们有了工具,一旦这里出现危险,那可真就要了大金的命了。
努尔哈赤心情沉重的在大帐中踱步,他实在是恼恨那个毛文龙,每一次自己想做点什么事情,他总是在后面给自己扯后腿,真的是烦不胜烦。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忽略了毛龙的战斗力。现在的毛龙已经不是给自己扯后腿的关系了,直接威胁到了自己的命脉。
对辽西的战争,获取辽西的物资,来让自己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和未来青黄不接的春夏,也是势在必行,结果毛文龙的举动,的确是让自己左右为难。
皇太极站起来拱手道:“复州和金州非常关键,它是阻挡住毛文龙,继续向辽东半岛,以及我们的腹心之地渗透的第一道防线,绝对丢失不得,而刘爱塔虽然忠心,但他领导的汉军,战斗力让人堪忧,所以还请父皇派出一支八旗,救援复州和金州,挡住复辽军的进攻。”
他说这话其实是两个意思,一个的确是这两个地方不能丢,第2个从心里,他还是不信任刘爱塔,毕竟前面的事情在,虽然刘爱塔割了自己兄弟的首级表示忠心,但人心隔肚皮,谁也不敢保证这是一出苦肉计。
努尔哈赤就慎重的点点头:“我将七个旗集结在这里,准备对辽西进攻,但是后面也相当重要,镇江的状况我们可以放之不管,由于镇江现在的战局,只要杜度过去,转眼之间就能将镇江城内的复辽军在里应外合的情况下,给予歼灭,那么,抽调一个旗,回过身去对付金州和复州的复辽军反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后看向了正红旗的代善:“爱塔是你的旗丁,那里也是你的辖区,我只能让你一个人回去,你利用人头熟的优势,进入复州,主导两地的防守。”然后谨慎的告诉他:“你只是去防守,不要轻易出击,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对辽西的进攻,等我这里战争结束了,我再全力以赴的进行安排,不要莽撞行事,切记,切记。”
不怪努尔哈赤这样谨慎的嘱咐,因为自己的这个二儿子的确是过于莽撞,做事是出马一条枪,几乎不用脑子,张盘的那个小子自己是了解的,在东江镇的将领中,这家伙就是有勇有谋,和自己脑袋一根筋的大儿子,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不是说代善比他高,而是他的确不如张盘。
代善接受了命令,嘴上答应着自己的父皇,但心中却愤愤不平,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复辽军,自己1万人马,杀他个人仰马翻是绝无问题。
皇太极却再次站出来,提醒自己的父亲:“据这次战报,张盘是一万五千主力,长山岛单荩忠是八千,敌人人多势众,而且他们的装备也非常精良,也是训练有素,和其他的明军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看大哥带了一个旗似乎不妥,是不是再加派一个?”
其实努尔哈赤也知道自己派出一个旗去,的确有些不妥,但是现在看看自己的手中兵力,根本没有一点多余的腾挪,在他的心中,进攻辽西,抢夺自己急需的物资,才是重中之重,现在抽出一个旗出去,本来就是无奈之举,要想再多增加一个,根本就是不可能,否则就削弱了自己进攻的力量,达不到自己的战争目的。
思来想去之后,还是摇头否决了皇太极的提议:“正红旗在这些年并没有被重创,不但齐装满员,而且所拥有的都是老将士,去一个旗就够了,不能因小失大,我们的主要目标依旧是辽西,只要我们解决了辽西的问题,翻过身去,一切都将迎刃而解。”挥手打住了皇太极继续要说的话:“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要再多说什么,一切以辽西为主。”
既然父皇这么说了,虽然心有担忧的皇太极,也只能默默的接受。
大步走出帐外的代善刚要上马,身后却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二哥请留步,小弟有几句话忠告。”
代善就一皱眉,但还是停住了脚步,转身的时候,就看见皇太极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老八,你有什么话要说?”
皇太极就拉住二哥的手,真诚的说道:“金福海盖四卫,都在刘爱塔四兄弟的掌握之中,大哥此一去,一定要在后面的海州和盖州留下一定的人马,保证对刘爱塔这两个地方的监视,为自己留足后路,一旦事情不好,也能全身而退。”
对于老八这样的建议,代善不认为是对自己的关心,反倒是认为对自己的轻视,自己兵强马壮,这一去就直接能够解决这两个地方的战争,你在这里唧唧歪歪,还不是显示着你自己的精明,和我争未来的那个大位?
代善就心情不耐烦的道:“你真的是被毛文龙打怕了,你自己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我的事情自有我做主。”然后甩开手,直接上马扬长而去,留下忧心忡忡的皇太极,无奈的叹息。
第822章 继续进攻()
烧了后金的村庄,挖了人家的祖坟,毛文龙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但他有,跟随在他身边的1000教导营的将士,也全部有这种感觉,毕竟这些将士都是出身辽东,或多或少的,都有他们的家人亲友死难在建奴的手下,而自己家的祖坟被挖掘,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矿徒出身的将士,当初他们的祖坟全部被李永芳和佟养性挖掘,虽然名义上是报复矿徒叛乱,其实实际上是要坟墓里的宝物。
倒不是努尔哈赤非要挖掘祖坟拉仇恨,实在是当时他们太穷,挖祖坟弄一些古董珍宝,然后交给范文斗为代表的晋商八大家贩卖,能换来许多物资,毕竟在那时候,祖先后葬是一种习俗不是。
现在站在已经被自己彻底破坏的努尔哈赤的祖坟面前,毛龙捏着下巴对身边的毛承禄道:“我们这样的举动,简直令人发指,你说是不是这样?”
毛承禄就有些羞愧,为自己被建奴屠杀的亲友报仇的快感已经退去,良心上也开始有些发现:“我做的是酣畅淋漓,其实只要做了这一次,即便是下一刻战死,我已经就心满意足。”
这哪里是觉悟?这简直就是恬不知耻,毛文龙就踹了他一脚:“我现在郑重的告诉你,两军交战各凭本事,挖人祖坟这是绝对龌龊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做,否则会遭到报应的。”
就在毛承禄深深受教的时候,毛文龙突然小声的问他:“从他家祖坟挖出来的宝物都留着呢吗?”
毛承禄就没有多想的回答:“您不是说带着这些东西是累赘吗?所以我早已经将那些累赘抛弃了。”
毛龙就再次上去一脚:“你个败家的玩意儿,还不赶紧给我找回来。”
毛承禄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帅为什么这样出尔反尔,就委屈的嘟囔:“我不是按照你的安排吗?”
毛文龙就直接吩咐:“赶紧的找回来,就在那个山崖下明显的石头底下,给我挖坑埋了,将来我有大用。”
随时随地找一些东西挖坑埋了,现在在外人的眼里已经成为了毛文龙的怪癖,但是毛文龙依旧乐此不疲。
“既然一个雷能把自己p到这个世界,早晚自己会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雷回去的,到时候自己40多岁的单身汉,带着这世界的记忆,随时挖出一个东西来,那就是一笔亿万的宝藏,这事儿可慢待不得。
看看天色已晚,毛文龙决定:“蒙古人在赫图阿拉周围,实行三光政策,一定惊动了赫图阿拉的守将,而我们又挖掘了他的祖坟,这一把大火,更应该让守将惊心,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现在我们就回去,就在赫图阿拉城外叫嚣一晚,然后我们明天就向其他地方突袭,等事情搞大,我们就可以回去了。”
“如果敌人突然冲出城来和我们决战怎么办?”毛承禄就小心的询问。
毛龙就斜着眼睛反问:“你认为可能吗?”
毛承禄就仔细的想了一下,然后闷闷的说道:“我哪里知道?你老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你实在是不长脑子,若不是教导营是未来我们整个复辽军的根基,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我才不把这个关键的东西交给你,你简直是耽误我事情。”然后就丢下一脸感激的毛承禄,直接上马回到了赫图阿拉。
在一日三惊的状态下,赫图阿拉的守将真的不敢出城,因为他心中最清楚,毛龙到这里绝对不是简单的骚扰一下,他一定会带着大军的。祖坟可以被挖掘,那不过最终是自己引颈就戮谢罪,但一旦赫图阿拉城再被侵占,那自己的九族就没了,本着以失去小我拯救大我的观念,他按照每半个时辰就发出一个通报的情况下,带着满城3万多的女真人的妇孺老弱,站在城头,夜以继日的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