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不等李义说完,一旁的蔡邕就摇头笑道,“子康啊,虽然看到你将伯英等人请过来时,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没想到你的胃口还真大啊,竟然打算把我们这群老骨头全部招进你着学院里来。”

    “嘿嘿,反正外舅你们闲着也是闲着嘛~”李义闻言讪笑道,只是说着,李义又忽然双手一举,仿佛一个神棍一般向往的问道,“而且你们就不希望自己能够参与进这个足以流芳千古的伟大事情吗?要知道只要这样,当后人在记载这件事情的时候,定然会在大道学院第一批的夫子名单上记下你们的名字!”

    “啧,想想确实是挺诱人的,但听你这么说出来,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呢?”蔡邕闻言翻了个白眼嘟囔着。

    “呵呵,话虽如此,但想起来确实不错不是吗?反正我们几个已经是快要入土了老头子了。”一旁的卢植轻笑道,不过语气顿了顿,又转头看向一旁的朱儁等人笑道,“我没有说你们哦~”

    “卢公说笑了,我等小辈如果能够参加进如此值得记载的事情,却也不负平生所学!”一旁的张昶和朱儁闻言连忙笑道。

    “公伟君,你真的打算一直进入学院当夫子吗?”李义闻言有些无奈的问道,“虽然以君之才,担任夫子是绰绰有余的事情,不过义还是希望君能够来辅佐义……”

    此次同司马徽一同前来的,除了蔡邕、张芝、张昶、桥羽四名一直处于隐居状态的闲人之外,还有卢植、臧旻、朱儁三人。

    这其中,卢植和臧旻都是在李义回到并州不久后,就正式辞去职位宣布隐居的。而对此,李义倒也没有如何阻拦,因为不管是卢植还是臧旻,都已经到了知命之年。劳碌了一生,也是时候休息了。

    倒是朱儁,却是不请自来的人。他刚刚四十二岁,只是才到不惑之年,而且还是昔日平定黄巾的三大将之一,李义自然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麾下统领一军了。

    只是,听到李义的话,朱儁却摇了摇头道,“子康不必再劝了,我意已决。”

    “唉……既然如此,就依公伟君的意思吧。”李义闻言,摇了摇头叹息道,却也没有再劝。

    事实上,不管是卢植还是朱儁,或者是司马徽或者蔡邕等人,对于天下的未来,都有着类似的判断,不过是看得更清晰或者比较模糊的区别罢了。而且他们也知道,李义又是改税法,又是建学院,绝对不可能是为了讨伐董卓,但他们并没有说破。

    但不管是谁,他们都没有说破,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而且也明白以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改变什么。如此一来,不如彻底放下,作为学院的夫子将自己的本事传授下去。

    很快,众人就默契的重新将话题引回到学院上。

    “子康,刚才你说要编纂各个班级夫子所使用的用书倒是简单,但每个学生如果也要人手一册,这个工作量可是很大啊……”司马徽沉声问道,刚才他就很想问,不过被朱儁等人的对话堵回去了。

    “呵呵,这件事情德操公可以放心,义已经派人在准备了。虽然有个小小的麻烦,但只要将其解决,那么不管需要多少书籍都不成问题!”李义闻言轻笑着说道。

内容修改说明() 
    ●:

    1:卑职替换为下官,因卑职最早只查到【陈书】,而下官则在【汉书】中就有记载。 X

    2:修改了一下桥玄和皇甫规、张奂两人的关系。本来是上下级,现在修正为了好友。

    3:您字取消或者用君替代,因为汉朝时期并没有您这个字,都是称呼君或者直接用字代替。

    4:对李彦夫人颜云的描述为李彦的爱妻,因为只有诸侯的正妻才可以称之为夫人

    5:是改为诺

    6:姑娘替换为女子,女子这个称呼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姑娘没有查到

    7:媳妇替换为子妇

    8:瘟疫和大疫对调,根据再次进行的粗浅研究,瘟疫一词在晋朝时就已经使用,汉末时应该也是这么一个称呼,乃是各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而大疫,则是瘟疫流行开来,【吕氏春秋】之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9:在貂蝉被带走的那一章中,对貂蝉的称呼从少女变成女童。啧啧,我也不知道为啥会写成少女,可能是因为当时我压根就没有想到女童这个词,只顾着不要把萝莉、幼女这些词写上去了。

    10:大人一词进行替换,汉时大人专指王公贵族,也就是诸侯王、三公、列侯可称大人,郡守大人替换为府君,刺史或者州牧为使君。

    11:张角对主角的称呼从尊驾改为李君

    12:取消爱卿的称呼,改为官名或者直呼其字。爱卿最早出自南宋,顺便一提,宋朝时,爱卿是对青楼女子的称呼。如【潘方赠妓词】。另三公、列侯以卿替代(部分),有些毁三观啊。

    13:蔡琰对主角的称呼改为君子,《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14:根据再次进行的粗浅研究,判定奴婢和徒附是两码子事情,奴婢确实是汉朝的奴隶,且为男女泛称。但徒附却不同于奴婢,虽然大部分的徒附在依附于地主之后过得和奴婢没什么区别,但在称呼上还是不同的。

    《后汉书仲长统传》:“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徒,众也;附,亲也。”

    现将自称统一改为仆,男女一样。

    15:修改了个别错别字,不过说实话,我也真的没办法每一行每个字都一一看过去,只能是在修改的时候顺便修改。所以如果有看到错别字的亲,请发评论告诉我哪一章的哪个字用错了,这样我才能找得到。

    16:去掉了“嘛”这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的字。

    ●:

    修改了前十一章的错别字以及一些bug和个人不满意的情节。另外,补充了一些相关说明在相关章节的本章说中。

    ●:

    将前十章的数字改成了文字形势,同时稍微修改了一下部分段落的表述问题。rw

0425:知识传播的大杀器() 
    对于李义的话,众人表示很疑惑,因为任何书册的撰写,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为什么书籍那么珍贵?就是因为太少!为什么太少?因为只能一本本的去写!这种事情,除了那些专门从事抄书工作的官吏之外,又有谁会去做呢?

    所以许多士子在学习各种书籍的时候,都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抄书。一方面以此来加深记忆,一方面可以练字,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一份书卷的存量。

    可李义却说自己可以轻易解决?只要解决一个困难,多少书籍都没有问题?

    “子康,究竟是何法?遇到的又是何种困难?说出来我等说不定能够帮忙出出主意。”蔡邕等人闻言连忙问道。

    书籍的数量,一直是所有士子头痛的事情,就像之前说的那般,抄书这种事情,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对于同样的一本书籍,最多抄写两次。第一次,是在学习的时候进行抄写,而第二次,则是在学而有成之后,一边抄写一边将自己对其的理解写进去,也就是各种书籍中常见的注。

    “其实很简单,义打算将这些书籍使用的字直接雕刻出来……”李义随口将雕版印刷的想法说了出来。

    是的,雕版印刷,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活版印刷。虽然李义最开始考虑的也是活版印刷,毕竟在他的脑海中,这玩意才是印刷术的大杀器。只是在仔细考虑了一番后,他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何为活版印刷?说白了就是将每个字都雕刻出来,等到需要印刷的时候,直接将这些字挑选出来进行排版印刷就可以了。比起雕版印刷,活版印刷省去了重新雕刻的麻烦,而且一旦需要修改,活版印刷只能全部重新雕刻,而活版印刷,只需要替换掉那些需要修改的内容就可以了。

    听起来,活版印刷比雕版印刷强不知道多少倍,那为什么李义却依然选择雕版印刷而不是活版印刷呢?理由其实很简单,不现实!

    如果使用雕版印刷,只需要将需要雕刻的书籍写出来,然后交给那些善于雕刻的匠人,就可以进行雕刻了。但活版印刷呢?雕刻自然还是这个套路,但雕刻出来之后问题就来了……这些负责印刷的匠人如何去将那些雕刻好的字挑出来进行排版?!

    虽然李义没有计算过,但随便想想,如果学院的规模要扩大到他想象的那种程度,需要刻的字最少在五六千字以上,而能够识得五六千字的人,可能会是一名普通的匠人吗?显然不可能!

    别的不说,就算是从小就被李义要求读书识字的吕布等人,也不可能认得五六千字!所以除非让那些大儒或者李义亲自去挑字,但除非李义疯了,不然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

    毕竟,就算是用再规律的方法将他们分开存放,挑选足够一册书籍的字,也是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听着李义关于雕版印刷的想法,所有人看向李义的眼神均浮现了一丝名为敬佩的神色。

    好半响,司马徽才幽幽的说道,“想不到困扰无数人的难题,竟然就这么简单被子康给解决了……当真是神人也!”

    好吧,除了神人这个词汇,司马徽实在找不到任何的词汇来形容李义了。虽然雕版印刷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没有出现之前,却根本没有人能够想到!而神人,不就是能够想到常人所想不到的东西吗?

    感叹良久,众人才终于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看着李义急切的问道,“子康,刚才你所言的那件困难之处究竟是何事?”

    闻言,李义轻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诸位也知道,用这种方法只需要将墨汁直接涂到雕刻的字板上就可以印刷,但不管是印在木牍上还是竹简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果印于纸上,现有的蔡侯纸质量又不是太好……”

    蔡侯纸就是蔡伦所改良的造纸术造出来的纸,虽然在研发成功后,就由汉和帝刘肇下旨推广到全国,但真正去大量制造的人却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纸不管是制造需要的花费还是制成后的质量都不算太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纸制品实在不好保存。

    打个比方,如果用纸来书写书籍,那么如果被水一泼,瞬间就得完蛋。可如果是简牍呢?可以很肯定的说,不会用任何的问题!因为所有写成书籍的简牍都会经过火烤去水的工序,这使得字在写上去的时候,会很容易被竹子吸收进去。这也是为什么想要将写在简牍上的字删去,只能用刀割。

    这种情况下,别说纸的质量不好,就算再好也不会用人用,书写书籍那么麻烦,一旦损失了,谁都承受不起!

    但!当雕版印刷术出现后,这一切就不是问题了!所以李义直接打起了纸的主意,只是如今的蔡侯纸,却无法让他满意。

    听到李义的话,蔡邕顿时笑道,“如果子康只有这么一个难题,那么大可以不用担心,我知道一人,曾根据蔡侯纸改进制出了一种新纸,曾经我书写过,却是比蔡侯纸好很多。至于制造的价格,据说也比蔡侯纸要低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