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为死女人了。

    “就依郎君……”尽管一想起下水就哆嗦,公主还是咬了咬牙准备豁出去了。现在只要驸马说跳崖能幸福她也肯跳,但前提是两人一起跳。

    安抚好了公主,洪涛在驸马府里就谁也不怕了,他就是天。从第二天开始,繁花似锦的驸马府后苑就成了乡镇小企业作坊,东一摊人洗淀粉、西一摊人雕铜模、南一摊人弄木作、北一摊人拌明胶……

    除了工匠和朱八斤找来的几个贴心徒弟之外,谁也不许进入。王嬷嬷别看嘴厉害,但只要是对驸马府有利的事儿保证第一个全力支持。此时她就坐在门外当拦路虎,谁来了也不能进,有任何事都只能由她或者莲儿进去通报。

    “记!松烟二两、明胶五钱、麻油三钱,为1号罐……松烟二两、明胶四钱、麻油四钱为2号罐……”

    洪涛则和公主单独在飞羽堂中进行最终的原料勾兑工作,具体南宋工匠是采用何种比例制作油墨,洪涛只知道个大概,具体早忘了。

    而且鲸胶、矿物油的属性也和目前使用的猪皮胶、亚麻油不尽相同,即便知道准确的配比也是枉然,还得一点一点的试验。

    原本洪涛想把这个工作也交给其他人来干,黏糊糊、黑黢黢的弄一手一身很脏。但公主说了,此乃驸马府的绝技,不可轻易示人,那样会让外人看轻。

    这恐怕不是她的本意,又是王嬷嬷的教唆。但想一想也是,目前自己还没发财呢,创业初期还是小心为妙。

    每勾兑完十罐油墨,他和公主两个人就会用不多的几个铅字在刷好浆晾干的纸上试一试效果。满意的记录下编号,也就找到配比了,然后在从这几种配比中逐一细化,继续试验……

    这玩意是个很精细并考验耐心的活儿,别看配制二两油墨多一点少一点材料不显眼,可要是大量配制就不成了,必须能多准确就多准确。

    此时洪涛又发现了公主的一个优点,她真是太有耐心了。本来就很细腻的松烟被她又用捣药的铜杵不断碾细,同样的动作重复了好几天,半点厌烦的情绪都没有。

    连带着洪涛也不好意喊烦了,跟着公主在飞羽堂中一坐就是四天,直到找到了两种比较满意的配比为止。

    可是公主说了,光有黑色还不成,街上卖果脯的店铺传单都有两色呢,驸马府的印刷作坊必不能比别人弱。

    于是她又拉上莲儿钻进了飞羽堂,开始捣鼓红色、紫色和绿色的油墨。到底能不能研发成功洪涛真管不了,也好,让她们俩慢慢玩去吧,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064 跑业务() 
九月初,秋高气爽,飞鹰社装饰一新隆重开业了。这一天不仅来了很多风雅之士,还有朝廷里的两位宰相和皇帝助阵,并在新建的室内飞鹰场中上演了一出龙虎斗。

    龙自然是神宗皇帝,虎是两只,王安石和司马光轮流上阵,最终顺理成章的被龙全给收拾了。

    但这还不是最受欢迎的项目,让洪涛没想到的是,后宫的嫔妃们居然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训练出来一支飞鹰表演队。

    她们全是由官妓组成,除了打球之外,还编排进去了杂耍和舞蹈的元素,把个羽毛球愣是玩成了杂技表现。

    虽然洪涛本人对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不屑一顾,但宋朝的观众们却非常喜欢,那些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太学、国子监、算学、武学和朝集院的学子们最为热情,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即便当着皇帝和宰相的面,也要向台上的官妓挤眉弄眼,极尽**之能。结果嘛,没啥结果,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对这种场面好像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有损朝廷或者皇家颜面。

    还颁下奖励,鼓励下面的观众上台来和官妓们一试高低,赢了有奖、输了丢人。最终证明真是堵不如疏,真正敢上台的一个都没有,大家乐呵乐呵完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彩头,激起了玩飞鹰的热潮。谁不想近距离和官妓接触接触呢,而且皇帝说了,明年清明节时还有飞鹰大赛,到时候皇帝也会亲自参加。

    还有几个月时间,赶紧买飞鹰具练习技术准备参赛吧,到时候可就不是一点点彩头的事儿了,如果侥幸赢了皇帝,这辈子就再也不愁吹牛的作料了。

    “腊虫和白蜡树都已经找到,明日会派人送到琼林苑中,如果无误,明年开春即可播种羽化。官家之所以亲临飞鹰社,也是为晋卿筹备钱财。只是印刷一事不妥,如无必胜把握断不可大费周章,误了正事。老夫家中倒还有些浮财,晋卿如需尽可拿去。”

    刚从场上下来不久,气还没喘匀的王安石就在殿后找到了正在偷懒的洪涛,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让驸马别趁机乱搞,像印刷作坊这种竞争很强的行业,赚钱的希望不大。

    “王相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但印刷作坊并不是我的一时冲动,和钱财关系不大。试想一下,如果本朝能向辽国输出大量印刷精美的佛经,那么顺便带一些可以治疗病痛的药膏,是不是更合理也更容易呢?据我所知,辽国对佛经和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很大对吧?”

    私下掏腰包赞助的话洪涛根本就没当真,到时候拿出来百十贯屁用没有,还得搭个人情。不过印刷作坊的事情到可以发挥发挥,虽然花膏不能和朝廷沾上太多关系,但佛经这东西并没属性,谁印不是印啊。

    “铜模也好、泥模也罢,再加上晋卿所言的油墨,老夫并不看好。此物仁宗朝已有之,然用之受限过多,所得字多不美,不可与雕版同日而语。”

    王安石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想象就否定了铅字印刷技术。合算这玩意在宋朝并不是特别新鲜,至少已经有人用过了,却没有获得认可。

    原因嘛,让现代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居然是因为字体不美观。雕版印刷的师傅在刻板时用的都是当代或者前世名人手笔,有些师傅干脆自己就是书法高手,谈不上大家也得算精通。

    这样刻出来的版才能印出好看的字,然后被文人们欣赏。所以说古人看书不是有字就成,他们的追求更高,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艺术欣赏,真是难伺候。

    “确实,铅字比不得大家手笔,但我想问问王相,天下读书人有几何,又有多少人识得米元章、黄鲁直、苏子瞻的字?打个比方,大多数人还没有吃饱饭,只有少数人已经顿顿吃肉了。此时我拿出一碗香喷喷的肉羹和一大桶白米饭,哪个更受欢迎呢?”其实王安石的担忧放在后世就是一个问题,受众。

    不管是做买卖还是拍电影,投资方最先考虑的都是一个问题,受众是谁?在王安石,乃至绝大部分古代知识分子眼中,书的主要功能就是给士大夫们看的,平民百姓想看也成,不看更正常,所以根本不会去仔细琢磨书籍受众的问题。

    洪涛的做法有点背道而驰,假如把士大夫阶层比喻成高端市场的话,那他的铅字印刷针对的就是中低端市场。

    表面上看起来中低端市场好像没有高端市场购买力强,其实这都是假象。当初在南宋的时候他和文南就这个问题曾经争论过,事实证明中低端市场更大。

    因为书籍不光是经史子集,还有各种工具书、评话小说、通俗读物、报纸广告等等,再加上传单、包装之类的印刷品,量非常大。只要能找到一种成本低、质量过得去的印刷技术,完全可以借助低端市场倒逼高端市场做出改动。

    难道说古人的印刷作坊就看不到这个市场吗?真不是,古人不傻,只是由于技术限制,看到了也只能干瞪眼,技术达不到。

    “……晋卿所言也有道理,某还不曾想过,如此看来大可一试?”

    王安石是杠头不假,身上还带着巨大的历史局限性和政客的通病,但他的骨子里很富于冒险精神,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也是容忍的。再加上多年在基层实干的经验,很快就想明白了洪涛所说的原理,也觉得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王相如果觉得可行,不妨给些实惠。朝廷邸报并不需名家手笔,就交给宝绘堂印制如何?如效果不佳分文不取,可用的话,还望王相和司马相公日后扶持一二。”

    但到了洪涛眼里,宰相的态度并不值钱。此时还不像后世一般可以利用法规限制行业进入,明明很挣钱的行业却只留给国企和大资本去做。

    只要别去碰禁榷品,再挣钱的买卖朝廷也只能干看着,敢抢,御史马上就会站出来告你与民争利,不光抢不到还得弄一脸灰。与其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如来点实际的,支持一下民营企业的发展,也算是让利于民了吧。

    “此事……容我三思……”对于驸马这个要求王安石还真不敢马上答应下来,只要牵扯到花朝廷的钱,就没法一个人做主,哪怕是做样子也得回去开个会研究研究。

    “青苗法的利弊光是朝堂上的人明白了没用,这事儿得由上向下、由下向上两方齐头并进。不如由宝绘堂先印制一批告示,仔细剖析新法之利弊得失,再由各州府县广为张贴,由百姓自己去判断得失。若使得,这篇告示就由下官捉笔,王相可信得过下官?”

    看到王安石这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洪涛更来劲儿了,不从他嘴里扣出点肉末来就不甘心。你不是抠门嘛,我就专捅你的痒处,看你还不撒嘴!

    “自是信得过……待明日上朝某禀明陛下,想来邸报之事可行,告示之事再议。此番来某要替官家查看妖花长势,告辞……”

    看到驸马是咬死了不打算撒嘴,王安石也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了。和写告示相比,印邸报危害更小。

    如果驸马的脑袋没被驴踢过,写这个东西都屈才了,问题是现在的驸马已经不是原来的驸马了,连句能让人顺利听懂的整话都说不利落,还捉笔呢,谁知道你会写出啥玩意来。

065 流芳千古?() 
攒了两个月的飞鹰具一下午就全卖光了,但大部分都是赊账。一套最普通的球具也要二十多贯,谁会没事提着二十串铜钱满街跑。好在这个年代的个人信用还是靠谱的,只要签个名,别说二十贯,后面再加个零也不怕。

    “赶明儿等官人我有钱了就弄个银行,发行信用卡和房贷。别看他们现在蹦的欢实,到时候全得老老实实当卡奴和房奴!”

    晚上回家看到账簿上那一串签名,洪涛就有立刻带人上门要账的冲动。脑子里又想起了一堆坑人的玩意,把账簿一扔,伸手就把公主抱在了怀里。古人不是云了嘛,饱暖思**。刚刚赚了一小笔,也算饱暖了吧。

    和洪涛预估的差不多,飞鹰具的购买热潮仅仅维持了三四天,然后就趋于平稳了,每天能卖出两三套,销量最大的还是球。这玩意看着不起眼,但制作技术要比羽毛球拍还难一些,短时间内山寨仿品的稳定性还不够。

    很显然,想要靠着卖体育用品赚大钱是不太可能的,至少目前还不可能。羽毛球最流行的地方是皇宫和官宦之家的后院,也不知道宋人是怎么琢磨的,他们更热衷于扩大场地,然后进行三对三比赛。这样显得更热闹,更具观赏性。

    宋人对羽毛球的改良洪涛就不打算过多关注了,六位皇家御用金银作大匠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凑齐了六百多个常用字铜模。铸造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