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嗽谀茄鄄髯目醋糯笕耸保男牡赘怯科鹨徽蟮执ァT谒蠢矗笕怂坪跏潜徽飧雠烁曰罅恕�

    “怎么不一样?”

    朱明忠神色不悦地说道:

    “即然现在常州尚以为我军主力常熟,那么,不趁这时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还等什么时候?等到常熟归降的消息传开了,然后咱们再回师,到时候那可就来不及了!”

    见张金生还欲开口,朱明忠伸手一摆,对他说道。

    “好了,此事无须再议,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除左右翼以及中军之外,其它本部人马,由……”

    看了一眼帐中诸人,朱明忠最终把目光落在于树杰的身上。

    “于树杰听命!”

    被点到名字的于树杰先是一愣,连忙起身拱手。

    “标下在!”

    “你领本部人马,疑兵慢行,造出大队人马仍在此地的阵势,后天抵达常熟如何?”

    被委以重任的于树杰,那里会拒绝,连忙拱手弯腰接命道。

    “标下,标下绝不辜负大人重托!”

    略点下头,朱明忠看着众人继续说道。

    “至于中军左右翼,皆由本帅领兵奔袭常州!”

    在军中,当身为主将的朱明忠作决定之后,无论他们是否理解,他们并没其它任何抵触的余地,必须要服从,在李子渊等人拱手遵命之后,朱明忠将视线投向柳如是,拱手道。

    “方才让柳儒士见笑了。”

    “弟多谢大人仗义维护之举!”

    拱手还礼时柳如时这个比自己小上十几岁的男人,那弯翘的长睫眨了眨,剪出迷人的眼波。

    不过她这无意间的秋波,朱明忠并未注意到,想以眼前这个在三百年后,被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有“民族独立之精神”,并为之“感泣不能自已”的奇女子的遭遇,他的心底便涌起了同情之意。

    “柳贤弟何需言谢?”

    朱明忠并没有解释为何相信他,只是随口一句带过此事,在内心深处,他同情眼前的这个有着倾城之色的奇女子,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柳如是一边鼓励钱谦益抗清,一面倾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

    这样的人,自然不需要怀疑,目光投向柳如是,想到几年后她的惨死,朱明忠只觉得心里略微发酸,看着她的目光也变得有些复杂。被朱明忠这么盯视着,柳如是只觉得的心脏怦怦乱跳,她的眼帘微垂,以避开这人的目光,这时又听到朱明忠大笑道。

    “贤弟,可有愿随朱某一同取下这常州!”

    第二更,新书小幼苗,需要大家的关爱!求推荐,求收藏

第88章 信任(铭记九一八)() 
第88章

    东方的天际,火红的朝霞像山一般踊跃,浪一般翻腾。一夜的宁静之后,常州城内再一次恢复了先前的热闹,相比于几日的城门紧闭,此时这闭门长达一个月的常州城门已经大开,商贩们纷纷进入这松江城,似乎几天前纷乱已经远去了。

    不过虽是如此,在商贩进城的时候,仍然会被兵丁加以盘查,其实打开城市也是迫不得已,若不是因为闭城后这城中已经开始开始饿死了人,导致民勇军心混乱,作为常州知府的崔宗泰是断不会开城门的。

    对于崔宗泰来说,作为旗人的他根本就不在乎汉人的死活,尽管他也是汉军旗,也是汉人,可对于身为奉天人的他来说,他更相信自己是旗人,对于他来说,这常州城百姓的死活,都没有为朝廷守住常州更为重要,但在驻防兵勇被调往南京后,手中只有几百兵丁的他很清楚,他必须依靠汉人乡勇,才能守住这城。

    所以,在闭城一个月后,因为家中粮食断绝导致数百城中百姓先后饿死后,面对开始浮动的军心,心知这乡勇大都担心城中家人安危的他在得知江阴“贼寇”已经发兵常熟之后,尽管还是有些心不甘,但是崔宗泰还是迫不得已的下令打开城门。不过出于谨慎,他下令只开东门以及大南门,其它城门依然紧闭。

    “但愿常熟县能撑上几日吧!”

    眼睛瞅着地图,崔宗泰在心里盘算着,算算日子已经这么长时间了,朝廷的援军应该也快到了吧,只要再撑上几日,这常州城自然也就无虑了。

    “哼哼,无非就是兔子的尾巴……”

    心底这般寻思着崔宗泰拿起一张告示,这是江阴守备以郑成功的名义散发的告示,这告示虽说是前几日传进来的,可这常州城中却只有他看到了这告示。

    “本藩奉天倡义,罚罪吊民,亲统大师,首取南京。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尔伪署文武将吏,皆系大明赤子,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宁无隐忍!华夷之辨甚明,忠孝之良自在。报仇雪取,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

    凡以全省全部来归者,不惜分茅裂土;以一镇一邑来归者,定与度地纪勋。或率兵而至,则论其多寡而计功抡升;或洁身而来,则就其职掌而量才超擢。若蒙古、女真人等,世受国家抚赏之恩,原非一类,视之一体。千古勋名,争之顷刻。师不再举,时不再来……”

    “荒谬!”

    随手将告示往桌上一丢,崔宗泰又一次拿出了一张纸,这纸上罗列着一些人名,这些人既有常州本地的士绅,也有汉人官吏。

    “大老爷所言极是!”

    一旁立着的李存朴连忙附和道。

    “荒诞至极!”

    作为师爷的李存朴依然如过去一般,顺着知府大人的话继续说道。

    “这郑贼根本就是狂妄至极,且让他猖狂,待到朝廷大军杀来时,且看他又能猖狂到几时!到时非得把这郑贼父子千刀万刮不可!”

    师爷的话听在崔宗泰的耳中,让他嘿嘿笑道,

    “他姓郑的打的一手好算盘,老子降了清,儿子反清,鸡蛋不装到一个笼子里,待到此次灭了郑贼之后,到时候本府必上书朝廷请斩郑芝龙!”

    说话的时候,崔宗泰又安抚着眼前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师爷,

    “允成,这些年你跟着老爷我到处奔波,功劳、苦劳老爷我都看在眼里,待这次击退郑贼之后,老爷我必举荐你放出为官,”

    “啊!”

    崔宗泰的话让李存朴连忙跪下叩头道/

    “多谢大老爷,大老爷提携,小的定不忘大老爷提携之恩!”

    师爷的表现让崔宗泰很是满意,他略点下头,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存朴说道。

    “老爷我的恩情你记不记住,都不打紧,只要好生为朝廷办差,为皇上尽忠,便对得起老爷我了……”

    “大老爷,大老爷,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突然,门外传来弁卒的急声打断了崔宗泰的话。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被弁卒的急声,让原本正招揽人心的崔宗泰心下一恼,一出门时更是厉色训斥道。

    “说,到底何事如此慌张?”

    “回,回大老爷,祝塘的闫老爷差人传来消息,说是有明军的大队人马,正在朝着常州杀来!”

    弁卒的回话让崔宗泰先是一愣,就在他刚要出口下令关下城门的时候,一旁的师爷则提醒道。

    “大老爷,小心有诈!”

    有诈?

    李存朴的提醒站崔宗泰的眉头一挑,有些不解的看着扭头看他。

    “允成此话何意?”

    “大老爷,这祝塘虽说是往常州的路上,可却不是在江阴往常州的路上,这闫老爷带来的消息若是有误,大人把这城门冒然一关,到时候,恐怕不知会在城内引起什么乱子!”

    听着李存朴的警告,崔宗泰立即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这城门好开难关,若是这样冒冒然然的关上城门,那些没买到粮食的百姓万一被人煽动,趁机起乱的话,到时候又如何收拾?没准,这就是江阴乱贼的疑兵之计,他们是故布疑兵让自己匆忙关上城门,从而引发城内的混乱!

    “允成,那,以你之见,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碰到难题有师爷,对于像崔宗泰这样的于地方上为官的旗人来说,他们几乎习惯性的把问题丢给师爷来处置,尤其是碰到难题的时候。

    “好办,大人昨日张贴告示时,曾言为城中百姓计开城五天嘛,可没说过,这每天开城多长时间,今个到现在已经开城三个时辰,那今个咱们就开足五个时辰,即便是那江阴的乱贼插上翅膀,两个时辰也难到咱们这,别说是两个时辰,便是两天,估计也别想到咱们这,至于明个嘛,城门就只开三个时辰,到后天,便只开一个时辰,以后几天,每天只开一个时辰,只要还有些念想,只要这城门开着,他们就能买着粮食,到时候这城中的百姓自然不会生乱,”

    瞧着若有所思的知府大人,李存朴又继续劝说道。

    “而且大老爷还可派出探马,四下巡视不是。那江阴乱贼莫不成还能飞到常州不成,即便是他们当真飞到常州城下,到时候千斤匣一落,不过就是一吸间的功夫,大人又何需烦恼!”

    不待知府大人作出决定,李存朴又加重语气说道。

    “大人,若是此次当真是乱贼的疑兵之计,咱们若是关了城门,到时候,不定可就出大乱子了……”

    “允成所言极是!”

    已经被说服的崔宗泰点头说道。

    “咱们可不能中了这些南蛮子的奸计,得,这事,就按允成的主意办了,哼哼,我还就不信了,那些个南蛮子,难不成会飞?”

    今天是9。18……牢记这一天,警报响了!但愿那警报永不再响起……

第89章 爱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89章

    一片尘土飞扬!

    通往常熟的官道上,几千双脚疾速踩踏着年久失修的官道,在似火的骄阳下,这些穿着红色军衣的兵卒,无不是汗流浃背的模样,甚至就连他们头上的红巾这会也被汗透了,很多更是将那头的红巾扯了下来,不时的用它擦着汗!

    距离130华里!

    对于忠义军来说,这是自成军以来距离最长的一次行军。

    飞!

    没有人会飞!

    但是对于忠义军中的六千官兵来说,从离开营地之后,他们的命令就很简单——一天一夜赶到常州城!

    一天一夜行军130里!

    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即便是有着良好伙食供应的忠义军,这样的强行军也是第一次,就在昨天,他们离开江阴后,一天之中也不过仅是行军三个时辰,行军六十里,其它的时间,则是用于筑营、休息。

    而现在,在他们离开营地之后,就没有了休息的时间,所有人都在走着,扛着长枪、背着炒面袋,拼命的往着常州赶去。为了达到轻装的目的,每个人仅只携带了十斤炒面——也就是七天的口粮。

    然后所有人便是不眠不休的往常州赶去。如果说十几天的训练,让这些兵丁学会了什么,就是学会了服从,他们已经适应了高强调的训练,尽管像这样的强行军,他们还只是第一次,但是在各级官佐的推动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可即便是如此,几个小时的强行军之后,一个个无不是累的气喘吁吁的,然后纷纷叫起苦来,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已经连续行军十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的兵丁们,无不是累的喘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