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成伯龙立即领命跑了出去。成云接着对传令官道:“速速传令各部,立即备战!立即备战!”

    传令官一边答应,一边摇摇晃晃的跑了出去。其实成云心中的动摇远比传令官的脚步更大。他心里明白,自己的部队根本没有完成信阳城的防御准备,就算是想要抵抗,也不可能持久,更何况士兵们的心理将受到何等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士气是无法维持的。

    成云穿上甲胄的这段时间里,整个都护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传令官像穿梭一样进进出出,带来的全是噩耗。

    “来的军队已经查明,是冀州军的陈云海!”

    “敌军已经到达西门,西门守将来不及关上城门!敌人已经冲进城门!正在交战中!”

    “对方宣称我军为叛军,是奉皇上圣旨平叛,只捉拿首恶,胁从不问!”

    “西门守将陈子玉已经降敌!”

    “小成将军正在与进城的敌军展开血战!战况不利!”

    成云越听越急,他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旦朝廷宣布自己为叛逆的话,究竟还有多少军队会站在自己这边就是个大疑问了。如今事实证明,人心的陷落已经无法遏制。当下他大喊道:“来人!备马抬枪!我亲自出战!”正在这个当口,成云的次子成仲虎骑着马直冲进了都护府内,大喊道:“父亲!北门也出现一支骑兵!人数三千左右!”

    “什么?”成云眼前一片模糊:北门是信阳城最为薄弱的一门,如果从这里进攻,形势更加不妙了。

    “父亲,要是北门被夺,我们的退路就没了,不如趁此时机突围前往辽阳城吧!那里城高粮足,那里的士卒都是父亲您的旧部,请前往那里再图后计吧。”

    成云知道儿子的进言是正确的,眼下已经无路可走了。“可是你哥哥他······”

    “父亲放心,您先走,我一定会把大哥救出来的!我们再辽阳城再会吧!”成伯虎说完拨转马头去了。

    成云仰天长叹一声,咬咬牙上马离开了都护府,直奔北门而去。

第六章 一 捷报() 
常邈顺利攻克信阳城的消息传进了京师。

    出兵仅仅七天就一举攻克了成云叛军所盘踞的辽东都护府治所,而且城中大部分士兵均弃械投降,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此次叛乱。讨伐军的伤亡微乎其微,远远低于这七天内强行军所造成的损害。唯一的遗憾就是成云父子连同数百名亲信逃脱包围,一路逃进了辽阳城中。

    接到报告的皇帝刘裕通当众宣布了这件喜事,满朝文武纷纷额手称庆。这次的行动迅速而隐蔽,不少文武大臣直到几日前才刚刚得知辽东叛乱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担心,事情就已经解决了。他们脸上的惊诧神情更多于喜悦,看着这一幕的刘裕通非常满意,当即宣旨任命常邈暂代辽东都护一职,同时兼任讨逆大元帅,幽州、并州、冀州所有兵力都归他节制。

    这项任命一出,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一个月前常邈还不过是从六品下的一个小小的虎贲中郎,瞬间被提到了正三品的封疆大吏,而且还掌管了整个辽东地区,平步青云这个说辞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不过既然皇帝陛下下旨,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几天之内,英国公府就成了整个京师最热闹的地方。当年的英国公有了这么一个出人头地的后代,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搞得世袭爵位的现任英国公焦头烂额,应接不暇。常邈本来是常家最不肖的子孙,如今一夜之间人们似乎把他那三十几年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冷眼看着这一幕滑稽剧的伍思成回到太子府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太子殿下刘龑。

    “你可曾记下这些人的姓名?”刘龑一边冷笑一边问。

    “虽然不是全部,小人大约也能记得七八成吧。”

    刘龑剥了个核桃放进嘴里,边吃边说道:“这些趋炎附势的人,都不可大用。”

    “殿下,此言差矣。有趋炎附势者,并不能因此推论出这些人就都不可大用。错在京师官员之间的这股风气,而非具体的每一个人。官场有了不成文的规矩,谁要是不按这套规矩办事就会被其他人排挤,结果大家都不得不为之。若能打破这些规矩,匡正官场上的不正之风,这些人之中又岂会没有可用之人呢?”

    刘龑怔了一下,随即笑道:“对,你小子说得对!这个是对你的奖励。”

    说着刘龑把刚剥出来的核桃仁扔给了伍思成。伍思成伸手接过,面露难色:“殿下,赏赐太轻可激不起部下的忠诚心哟。”

    “废什么话,咱们这是在闲扯,有核桃给你就该认万幸了,真是个不懂得感恩的家伙。”刘龑笑骂道。

    两人相视一笑,刘龑又问道:“你再跟我说说,这次常邈的奏章里还说了些什么?”

    “回殿下,小人打听到的消息有限,不过似乎除了报捷的奏章之外,还有另外一封密折呈交给了圣上。”

    “哦?密折?”

    “不错,密折的内容大致是说这次虽然攻克了信阳城,但追击成云父子时遭遇到了一场大败。追击的部队由于训练不足,加上缺乏实战经验,临敌之际反应失当,反而被少数的敌军击溃,虽然伤亡不大,但却让成云父子逃进了辽阳城内。为此常大人奏请皇上允许他先行练兵,然后再征剿成云父子。”

    刘龑听了沉吟道:“这的确是个问题,除了辽东的军队以外,其他部队都缺乏实战经验;而辽东部队当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成云的旧部和亲信,这支军队虽强却不易控制。看来常邈是想先稳定住辽东的局面,将成云父子孤立之后再行动手吧。”

    伍思成点点头道:“殿下英明,常邈必定是这么盘算的。姑且不论辽东军的忠诚问题,单就幽冀并三州的将领,要让他们完全信服恐怕也不是这短短的几天就能够达成的吧。”

    刘龑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连吃了几个核桃仁让他有点口干舌燥。稍稍润了润喉咙后才道:“不过话说回来,常邈这次干得干净利落,才几天功夫就掌握住了辽东的几万大军,加上幽冀并三州的兵力,恐怕已经坐拥十万以上的兵力了吧?”

    “的确如此,而且这十万人中骑兵的比例相当高,朝廷将近三分之一的骑兵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这是个问题啊,”刘龑将巨大的身躯靠在了墙上,仰着头看着屋顶道:“走了一个叛贼成云,来了一个朝廷任命的代理都护大人······”

    伍思成微微一笑道:“殿下过虑了,常大人可不像成云那么糊涂。他可是刚被皇上提拔上来的代理都护,诸将都看着他呢,他现在唯一的出路是稳定整个辽东,讨平叛贼成云,建立足以让诸将心服口服的武勋,就算他有二心也无法动作。退一万步讲,诸将都已经信服之后,如果他想竖起叛旗,成云就是前车之鉴啊。这次信阳城一日之内就被攻克,并不全是军队善战的缘故,陛下的讨逆圣旨令叛军人心动摇才是最大的原因。所以说殿下不必为这种事情担忧。”

    刘龑的眼睛眨了三次,突然跳起来给伍思成的脑袋上来了个爆栗:“你这个鬼东西,原来你什么都考虑过了呀。真不该给你吃核桃补脑的,再这么补下去,你就该来算计我了吧。”

    伍思成摸着脑袋道:“很痛哎,殿下!小人身子骨单薄,殿下又是天生神力,要是一不小心把小人的脑袋砸漏了,以后就没人陪您下棋扯闲话啦!”

    刘龑听了一边笑一边把伍思成压倒在地,骑在他身上笑道:“你的脑袋哪里就那么柔弱啦,再说了,你以为我很喜欢每次下棋都输给你么,没你在我耳边絮叨,我还能清净一些呢。”

    伍思成大声哀嚎求救。侍候在一旁的宫女和太监们见了,全都装作没看见。类似的情景这几年他们早就司空见惯了。

第六章 二 庭争() 
就在绢之国为信阳城的胜利欢庆之时。远在东北一隅的高丽王城平壤的宫殿内,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

    辩论的正方是以老将李成会和宰相朴安在为首的文官集团,反方则是以元帅阿乙支为首的少壮派的武将集团,国王崔文德则负责担任裁判员的角色。

    面对成云丢失信阳城的消息,刚刚与之订立盟约的高丽国王感到无所适从,崔文德绝非一个无能的君主,他继位以来,发展国力,打败了入侵南部国土的倭国,确立的自己的威信。高丽的军力之强虽然谈不上空前,至少也已经不输历史上最强的时代了。身为国王的他,自然希望能够建立更大的功业,那就是恢复几十年前被迫割让给绢之国的领土了。遗憾的是好不容易等到了辽东叛乱,他自以为看准了时机采取了行动,没想到这计划刚刚开始就遭到了当头一棒。如今是战是和,成了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

    宰相朴安在的意思是既然第一步踏错了,就应该及时停下手来,避免与绢之国发生正面冲突,这个时候舍弃成云对于高丽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就算被绢之国得知自己与之结盟,绢之国也不可能因为这种子虚乌有的理由和高丽反目成仇的,最多向绢之国皇帝谢罪了事。

    而阿乙支的观点也很明确,利用绢之国的叛乱尚未稳定下来之前,抢先动手,出兵攻占辽东。根据使者带回来的情报,成云手下士兵的兵员素质,训练程度以及实战经验都及不上久经战阵的高丽军队,而这些士兵居然是绢之国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这样说起来绢之国的军队非常虚弱,而且历经叛乱之后人心浮动,正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崔文德用手在额头上来回搓动,显然他的内心正为如何抉择苦苦挣扎。

    朴安在忙道:“我们与倭国征战多年,国力消耗很大,现在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再动刀兵。再继续支持成云的话就等同于和绢之国宣战了,这样我国将再次陷入战争之中!”

    阿乙支立即反驳道:“依宰相大人所言,我们也不该与倭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陛下,我军挟战胜倭国的余威,战斗力又远远强于绢之国军队,此时与绢之国开战是最好的时机!如果错过,几年之后我们那些有经验的士兵和军官势必要解甲归田,我军的作战能力就会大幅度削弱,到那时候我们再要取胜就更加困难了!”

    李成会站出来道:“与倭国开战是他们侵入了我们的领土,为了国家的安全反击敌寇,乃是正义之战!”

    “那我们现在与绢之国开战也是为了夺回被他们侵占的国土,难道就不是正义之战了吗?”阿乙支立即反唇相讥。

    李成会话锋一转道:“这个咱们姑且不论。绢之国可不比倭国,倭国的国力和我们相仿,长期的战争我们双方都拖不起,加上倭国内部本身也不如我们这样团结一致,所以倭国才会撤退。绢之国的国土面积是我们的几十倍,国力之强远非我国可比。就算我们能够取胜于一时,也不可能真正赢得了绢之国的。”

    阿乙支道:“李老将军您似乎弄错了什么,我们并不是要征服绢之国啊,我们的作战目标是夺回失去的领土,并且切实的坚守住那块领土,最终迫使绢之国承认这个事实,与我们重新划定边界,然后双方恢复和平的邦交。要达成这个战略目标并没有您想象中那么艰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