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工程师-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峰很快就回了信,正是蔡京给蔡看得那封,信中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社的情况,其意不言而喻,若能做好此事自然会名垂青史。

    朝廷有太学,各地官府也有学府,更有众多的私塾也在招收学生,所以说,大宋的教育还是相当到位的。

    但是,这些教育机构无一例外,不但收费昂贵,而且课程单一,他们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入朝为官。

    如此一来,既造成了贫民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使得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还造成了读书人的拥堵,使得人才浪费。

    教育学社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它免费供学生上学,而且培养的人才都流向了社会。这些人避开了入仕这条路,反而前景一片大好。

    因而,若能把教育学社办好,绝对是树立名望的好机会。

    蔡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笑得嘴都合不上,而蔡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佩服高峰的同时,也在为父亲高兴。

    也就是说,这两人都认定了办理教育学社的事情。

    当然,教育学社并不是第一家,高峰与谷元早在多年前便办理了一家,而且已培养出了好几批学生。但是,这对蔡京来说并不算事。

    一个小县城办起的教育学社,充其量影响就在那一小块,哪有在汴京城办一所来的效果好?再者说,蔡京一旦行动起来,可不仅仅办一所,他准备铺开了进行的。若是在全国各地办上十所八所的,他蔡京的名望还不高到天上去?

    值了。这是蔡京的心里话。

    从了解高峰起,他就感觉这个小伙子不错,因而不遗余力的帮他,还让他做了官,后来又多次维护,直到推荐他任青州知州。

    目前看来,他的选择是对的,高峰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事,都远超他的想像,把宝压在他身上,比压在几个儿子身上靠谱多了。在蔡京眼里,高峰的成就将远远不止这一点,将来或许还在他之上。

    既然看出了门道,蔡京自然对高峰青睐有加,在他认为,高峰就是他这一派系的人,谁也争取不走。

    所以,蔡京主动给高峰写信了,心思也敢向高峰坦露了,这一切都说明他是铁了心的想拉笼高峰。

    要说高峰看不出蔡京的用意绝对是假的,但他又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作为六贼之首的蔡京,在高峰心中还是有很多抵触,起码他不愿意与他同流合污。

    只是,事态一步步发展,他与蔡京相互借用的地方越来越多,互利互惠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他现在已很难摆开这个局面。

    事实上,高峰更看出来了,他不可能在青州呆很长时间,或许三二年,等这边局势稳定下来,他很有可能调任到汴京去。

    汴京对他来说完全是两眼一抹眼,既没有人脉,也没有经验,在这种藏龙卧虎的地方很难走多远。

    此时,他必须寻找一棵大树靠上,而蔡京就是最好的一棵树。有了蔡京的关照,他再稍加注意一点,定能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

第496章 暗渡陈仓() 
与蔡京如何相处,高峰也是被迫而做。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与他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史上的蔡京在相位上四起四落,也就是说他还有一次复出。如此强大的一位权相,最好还是不要成为对头。

    因而,蔡京的橄榄枝伸来时,高峰还是接了过来,他很痛快的回了信,把宋江的安排和教育学社的事情都点了出来,而这也正是他希望促成的。

    不说宋江的事情对他有重要意义,单是教育学社的事情就有非凡的意义。

    古人的教育虽然别有一套,但整体来说还是欠乏全面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得大量的孩子上不起学和造成人才浪费。

    高峰清楚,仅靠自己之力一时间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众人的力量,此时正好蔡京找来了,无论其出发点为何,若真能促成此事,却也有利于天下无数的孩子,结果是自然好的。

    这两件事都交给了蔡京,高峰相信他能办得妥妥的,因而并没有担心,他现在除了把注意力放在青州内政和两路发展上外,更多的是在关注方腊的起义形势。

    方腊起义于宣和二年十月,因为之前摩尼教的广泛传播,所以他只需振臂一呼,便能得到了众多的响应。两个月的时间,江南路、两浙路的各路民众纷纷揭竿而起,与方腊一道形成巨大的起义洪流,迅速向四周漫延。

    方腊的策略很简单,他就是要占据长江以南,然后与宋王朝分庭抗礼,划疆而治。因而,他最注重的就是把兵力集中在北方,以全力攻占长江南岸。

    只是,当他刚刚攻下杭州,准备再次攻占湖州、常州、秀州等地时,宋朝的大军便开拨了过来。

    十五万最有战斗力的禁军和西军,由童贯率领,浩浩荡荡的杀向江南,就算方腊人多势众,也难以匹敌装备精良的正规军。

    方腊军很快就被遏制住了发展趋势,然后就是处于防守的境地,再然后就是被宋军打得节节败退,阵地一个接一个的失守。

    时间进入了宣和三年,而这时高峰恰好把宋江收服,消息传开,不但对官兵是一种激励,对方腊一方也是震慑,形势朝更有利于官兵的一方的发展了。

    不说官兵节节紧逼,也不说方腊节节败退,就说处于后方,或者叫南方的吴玠和丁宝,他们与方腊的儿子方毫,迅速扩展地盘,由衢州攻入婺州,再攻入台州,最后夺取了明州。

    可以说他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丝毫不逊色于北方的主力,这主要得益于浙南的义军发展形势和官兵在浙南的弱势。

    当方腊得知他们的行动后,不惊反喜。他正抽不出手来做这事,儿子代替他做了,他岂能不欣喜?为此,他甚至还命令方毫挥师南下,攻打温州、处州和建州。

    若能把这三处地方打下来,起义军将不但占领住两浙路,还进一步威胁到了福建路,

    只是方腊的想法是好的,可军事大权却掌握在丁宝和吴玠手中,注定此事不好办了。

    别看一开始吴玠他们向方毫画的饼比较大,实际上吴玠的目的却是为了明州,此时明州的事务还未处理完毕,岂能轻易向南?

    明州就是后世的宁波,其不光地理位置重要,更有吴玠看中的东西。

    这里是大宋最大的造船厂,吴玠就是看中了这个东西,所以,攻下明州的第一件事便是占领船厂,包括俘虏了所有的船只和造船工人。

    这些当然都是高峰千叮万嘱交待吴玠要做好的事情,它对下一步济州岛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完成。

    方腊的命令来了,丁宝却置之不理,根本就没让方毫知道,而方毫此时哪里有心管那么多,他每日被安排得醉生梦死,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份,更是别人做来他受益的事,哪用得上他操心?

    这也是一开始丁宝做得太好啦,使得方毫麻痹起来,他根本没想到丁宝会背叛方腊。

    对丁宝来说,这无所谓背不背叛,他是高峰的人,只听高峰的话,特别是现在高峰还专门派了吴玠从头到尾的帮他,他只需按要求去做就行了,哪里管什么对不对的?

    明州东临大海,滨海有数十只大大小小的岛屿,而且大都是无人之岛。

    在北方义军与官兵的形势逆转之时,吴玠和丁宝便开始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海外转移。

    他们转移的不光有粮食、耕牛、马匹和各类物资,还有大量的人员,船工、无家可归的民众和大量的军士。

    从明州俘虏了几十条海船,同时济州岛也派来了接应船只,他们要把这些全都转移到济州岛上去。

    一时间运力达不到,他们也会预先运送到那些无人岛上,待运力充足时再慢慢向济州岛运。

    这次运送与之前有较大的不同,那就是强制性的较多。特别是那些船工,基本都是强迫带走的。

    当然,对这些人,吴玠也安排了补偿,有愿意带家人一起走的,可以带走,发给安家费,不愿意带家人的,也只能尽量多补些银子。

    这次转移的人和物十分庞大,除了动用本地力量之外,济州岛也动用了一多半的力量进行协助,就是高峰也从登州再次购买了十多艘船只投入其中。

    整个转移过程抢的就是时间。北方战场上,官兵攻击的速度非常快,二月份已攻到杭州城下,这是方腊的大本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杭州保卫战打响了。

    趁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杭州时,正是大力转移的好时候,吴玠清楚,一旦杭州分出胜负,到时无论谁胜谁负,对他们的转移都极为不利。

    好的方面是,当大家得知杭州即将不保,原本还有些抵触情绪的军士,也毫不犹豫的服从命令,安心地转移走了,他们可不愿意因为起义失败而被俘,那将是万劫不复之地。

    整个转移的过程,在吴玠的精心安排下进行的很顺利,等方毫发觉事情不对时,已经进行到了尾声。

第497章 方腊被俘() 
要不是高峰郑重的交待,对方腊父子不要下手,说不定吴玠都要把方毫直接杀掉啦。

    在他认为,这种人渣活着就是多余,除了为非作歹,什么也干不了,而方腊不成事还好,一旦成了事,这个人就是个祸害,保不起还不如官府的那帮贪官。

    就算没直接杀掉,他还是派人把他软禁了起来。方毫发觉了不对,一旦泄漏到方腊那里,肯定会坏事,而吴玠在明州转移完之后,又准备把阵地前移,好去接收从北方战场逃逸而来的人们,所以,他不能让方毫坏了他的大事。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这一带到处是战乱,满世界都是难民和被打散的起义军,此时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至于能活多久,或活成什么样,已没有人关注了。

    吴玠看重的就是这个,这正是他吸收人马的好机会,他只要说能让大家活着,立马就会有大批人跟他走,而他就是想把这帮人带走。

    北方战场如火如荼,官兵气势如虹,除了杭州还在进行攻防战外,歙州、睦州也已岌岌可危,如果这些地方被攻破,那就轮到了衢州、婺州和越州,这就来到了丁宝的势力范围。

    当然了,吴玠并没想着与官兵对抗,甚至连面也不想露,他只想占完便宜走人。

    所以,在关注前方局势的同时,吴玠又把转移的黑手伸向了更前方,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

    不得不说,吴玠这一招是在挖方腊的墙角,也幸亏方腊在杭州战场上抽不出身,否则,定会与他拼命。

    无论方腊对吴玠有没有意见,他现在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宋军已团团围住了杭州城,方腊只能组织人马全力抵抗,可就在这时,他收到了朝廷招抚的消息。

    毫不犹豫,方腊拒绝了招抚,现在他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招抚了也是没有好下场,再者说,宋江就是个例子,招抚后就被流放到了海外,想来他方腊也比宋江好不到哪里去,有可能会更差。

    拒绝招抚,死守杭州城又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中缺粮。

    这都是起义军发展过快,人员增量太多,消耗了大量粮食,而同时杭州城攻占下来也就一个来月,方腊还没来得及细心经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