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讨论来讨论去,谁也不敢拍板就这样做,可这样也不行呀,成不成总得拿个结论出来。
最后大家还是共同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试行。试行的对象就是辽国。
之所以选择辽国是因为两国间停战已久,相互贸易往来频繁,多一个羊毛的事情不会引起怀疑。而且辽国贵族很会钻营,若突然间冒出如此一项大利润的生意,他们自然会不遗余力的促成。再加上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的觊觎之心,很是乐于见到其倒霉。
西夏与大宋目前还处于战争时期,特别是前两年,童贯和种师道刚刚率军在古骨龙大败西夏,大军已经逼近了横山之侧。此时宋夏间的贸易已经停止,若突然间冒出来个收取羊毛的事情,本是正常的也会引起怀疑,
选定了试点国,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朝廷负责派商人与辽国人接洽,全力收购羊毛,羊毛再转手给高峰,至于高峰怎么去做,他们连管都懒得管了,反正只要能收钱就行。
此事高峰当然乐见其成。他本是通过这两件事来转移朝廷视线的,果然此事已起,朝廷对他派船出海之事理都不理,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他就放心了。
再者说,这两件事对他来说都是利大于弊好事情。发行货币不光能让他大赚特赚,还能促进县城的大额交易,此为大好。后一项更厉害,他纺织并制作出羊毛衬来,此物一出带来的效益绝对不止一点点,那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
朝廷的回复一时半会没有下来,高峰也没闲着,他这时又出了一项便民的新举措,那就是打井。
他这个井自然不是那种土井,而是用钢管在地上打出来个小孔,再用塑料管插进去的用以取水的井。这种井叫压水井。
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大气压力把水排上来。
其结构也很简单,除了出水的管道之外,只需加一个井头既可。
井头是铁制,下面连通地下水管,中间使用一个活塞,活塞往复运动就可排出空气压出水来。
这种井关键点就在于有一个闭水阀,它相当于一只单向阀门,活塞向上运动时,它打开,水就压出来了;活塞向下运动时,它关闭,水位静止不变,如此反复操作就可把水压出来。
打这种井,没有后世的机械,完全靠人力把铁管夯入地下,还是费一些工夫的,不过,它成本不高,家家户户都可以有一台,因而用起来十分方便生活。
第429章 梦溪笔谈()
高峰一直闲不下来,他一边开展化试验工作,一边想尽办法推出便民利民的新生事物,以改变民生。
教育学社的学生已学到专业课,其中还是有几个好苗子,而且他们对化学和物理十分感兴趣,对此,高峰对他们考查一番后,便把他们拉进了实验室。一是想把他们朝更高层次培养,二是也多了一些助手,这样,他的一些知识也找到了传承的对象,同样也省却不少心力。
不久后,朝廷的消息传来,回复中朝廷对高峰的一些做法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些意见,要求高峰稳妥处理。
高峰接到回复,心中大喜,急忙安排人手准备相关事宜。这是能带来巨大利润的事情,他可不想拖延下去。
事实上他前期已把基础打牢,从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余下的只要把作坊建立起来,再规范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就行了。
高峰忙着这些事情,这天他刚回到县府,手下来报,说有人求见。
一天中不知有多少人要见自己,高峰也不在意,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什么人?”
手下答道:“来人自称沈冲,来自润州。”
沈冲?润州?并没有听说过此人,也没有和这里的人打过交道。高峰又问了一句:“他有没有说所为何事?”
“他没有说所为何事,不过,他说了他父亲是沈存中。”
“什么?”刚刚落坐的高峰一下子站了起来,不敢相信的望着手下,又问了一句,“你说他是谁的儿子?”
下人没想到一个名字会让高峰如此震惊,忙又重复了道:“他说是沈存中的儿子。”
“哈哈。”听到这里,高峰大笑起来,沈括的儿子居然找来了,还真是有点稀奇。
“快,快请。”高峰忙不迭地说着,一想不对,又道,“不用,我亲自去请。”
随着手下来到门外,看到门口正站着一名中年人,那人文质彬彬,有些许的书卷之气。
高峰忙迎上问道:“贵客可是沈先生?”
中年人看出来的是名年青人,身着官服,面带微笑,心知应是当地知县了,想不到他竟亲自出门迎接,于是上前讲道:“在下正是沈冲。”
高峰抱拳行礼道:“在下高峰,乃本县知县,沈先生远来,有失远迎,不成敬意,恕罪、恕罪。”
年青人居然如此不骄不躁,沈冲心头大快,一扫远途疲惫道:“未邀便至,恐有打扰,还请高大人海涵。”
“沈先生能来此,实是我等荣幸,请室内叙话。”高峰不知其来意,却也不便询问,便十分客气地请沈冲进院。
高峰对沈冲的客气自然是源于沈括。沈括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峰爱屋及乌,自然对沈冲青睐有加。
两人进入厅内,坐定,香茶奉上,沈冲不等高峰询问便起身说道:“高大人,我此番前来可是为了你的那些技术。”
对方直言其意,倒令高峰不知如何回复。为了那些技术,你不会是想把它们公之与众吧?若是那样,自己还有何秘密可言?
高峰知道《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把很多技术整理成册的书籍,沈冲既然这样说,其目的应该是如沈括一样,也编纂一本书出来。只是这种把技术保留下来的手段虽好,却一时间还行不通,因为高峰还不想把这些技术公布与众。
当然,高峰并不想把先进技术藏私,他有自己的打算,也会择日公布一些技术出来的,可目前他还没有这种打算,他在寻找时机。
无奈间高峰只得说道:“沈先生客气了,我那些都是小打小闹,算不得什么。”
他这也是一种委婉地说法,既要看看沈冲真正的意图,也在告诉沈冲,此事有点难度。
沈冲似早料到高峰如此说,忙解释道:“高大人放心,我不会让大人的利益受损的。”
这话令高峰放下了心,他接口说道:“沈前辈的《梦溪笔谈》我看过几遍,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很重要,无论对当今还是后世,都有指导意义,实际上我也希望出一本类似的书,把所有有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内容都囊括进去,以供后人借鉴。可是现今时机还不成熟,这样做并不利于创作这些技术并为之花费太大精力的人,如果无利可图,以后谁还会致力于技术研究?”
高峰提到《梦溪笔谈》,沈冲心中一暖,神色庄重的说道:“大人提到家父,实际上我也是想秉承家父的遗志而来。家父晚年创作《梦溪笔谈》,他曾经告诉过我,天下不知道的事情广而众之,他只是收录其中的一些点滴,还有更多的内容既没有收录到,也没有被人们所发现,他的书不过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想更齐备,还需后人共同努力才行。我正是因此才准备给这本书写个后续,以安父亲心愿。”
果然是来收集技术的,高峰只得问道:“既然如此,沈先生要如何做?”
反正大家都把话挑明了,那就得拿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高峰希望沈冲主动说出来。
沈冲讲道:“我想进入大人的作坊,把其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当然,记录的内容全部交由大人,如果大人认为时机合适了,咱们再刊印如何?而且,在这期间我保证不离开此地一步,直到大人准许。”
这个提议倒是令高峰满意,他正缺一位记录事态的人,没想到沈冲主动上门了,还提供了如此合理的建议,他想不同意都难。
高峰笑笑讲道:“既然沈先生如此诚心,我也不会刁难,这样吧,你家中老小我全都帮你接来在县城定居,就是生活上我也给予安排,只有一点,那就是沈先生陪我十年,这十年中先生可以到任何一个作坊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我先保存着,至于最后怎么处理,我们商量着来,如何?”
第430章 安全火柴()
古人的传承除了师徒方式外,还有家传,事实上家传在很多方面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沈冲深得沈括的家传,包括沈括的遗志也在继承,这是一种传统美德,如此做下去并不会引起诟病。
只是高峰并不想沈冲续写《梦溪笔谈》,《梦溪笔谈》虽然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可其篇幅也就占三成多点,它更多的还有政治、军事、民风民俗等方面的记载,因而显得杂而乱。
高峰想让沈冲做的就是写一本专门的自然科学书籍,那样才更有针对性。
只是这种话他暂时还不能说,谁知沈冲是为了秉承父志,还是有更大的雄心,若他说错了,使沈冲的古人牛脾气上来,可能会适得其反。
高峰安排沈冲进入作坊,先期自然不会全盘向他坦露,他对沈冲还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若他满意,自会让他知道的更多一些。
安排好沈冲,高峰继续自己的化学试验,终于,他又制作出了一项便民的物品来,那就是火柴。
古人生火是利用两根木枝互相摩擦,后来使用打火石及铁片,这种方法很麻烦,生火需时比较长,有时需半刻钟才能生成一次火。
后来到南北朝时,也就是陈宣帝太建九年,当时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这时后妃和一班宫女想出了一个办法,她们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种方法称为法烛,也被视作最原始的火柴。
此法比先前进步很大,而且效率也高多了,因而很快得到了推广,至宋朝时,又得到了改进,这时人们用薄如纸的松木片,在顶端涂抹少许硫磺,同样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引燃,其效果又好上不少,这种方法在当时称为发烛。
引火发展到这种程度,进步已是飞跃,后来人们为了方便携带,还发明了火折子,这又算是一进步。
只是所有的这一切都还不很完美,无论是法烛还是发烛,都不方便携带,同样的,生火效率只能算是相对提高了,离理想中却仍有差距。
火折子是装在竹筒里的暗火,一不小心从竹筒里跌落,迎风就能成为了明火,自然存在不安全因素。另外,它定期还需更换引火物,十分麻烦。
高峰制作的火柴就是后世的安全火柴。
这种火柴分两部分,一部分在火柴盒,其侧面涂有红磷,三硫化二锑和玻璃粉;另一部分在火柴杆,其头上涂抹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硫。
当二者摩擦时,产生的热使与高锰酸钾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从而使火柴杆着火。
火柴制作的技术难点不在其它,而是红磷。
制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