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尼挠了挠头,迟疑地说:“这种策略表面看起来合理,但是帝国金钞的发行量高达两亿五千万金杜加,罗兰总共投入三千万金杜加用于托市,力度尚显不够,金钞的价格恐怕炒不起来。”
“只靠他这三千万金杜加的确是差了点火候,不过没关系,马上还会有三千万金杜加杀进市场搜购金钞。”雅各布·福格尔淡淡的说。
“哦?谁这么大手笔?”安东尼好奇地问。
老福格尔没有做声,只是以充满鄙视的目光瞟了儿子一眼。
安东尼灵机一动,失声惊呼:“原来是您!咱们福格尔家也投机……”
在父亲的目光威吓下,他及时闭上嘴巴,心脏却怦怦跳得厉害,仿佛就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
亚珊帝国的财政亏空由来已久,为了弥补亏空,历届政府大多采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救急。然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修复资产负债表,只是将财务灾难不断向后推移,随着债息滚雪球一般累计,这场注定要到来的灾难,其烈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23年夏天,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终于玩到头了。此时公众手中总共持有票面价值约2亿金杜加的到期国债,偿付的最后期限就在当年七月一日。
债务违约的沙漏已经开始倒计时,留给弗兰克的时间不多了。
f?a
第1735章:帝国金钞(6)()
尽人皆知帝国财政赤字严重,穆勒内阁近期又频频针对债务问题公开发表悲观言论,那么可想而知,政府债务违约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资本市场立刻做出反应,那两亿金杜加债券都变成了难以交易的烫手山芋,卖家打八折都找不到敢于接盘的。
时间到了六月底,帝国金钞的流通情况仍然毫无起色,拿去市场上买菜,少说也得按照面值打个对折,否则根本花不出去,更不要指望债权人接受以金钞偿还公债了。
眼看还有不到一周就是偿还国债的最后期限,弗兰克做出最后一次努力,邀请主要债权人在普爱宫开会,探讨”债务重组”这个已经折磨借贷双方多时的难题。
出乎公众预料,帝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之一、雅各布·福格尔在这次会议上率先改变了立场,慷慨宣称
“国家有难,人人有责!”
“金钱可以跨越国境线,但是商人有自己的祖国!”
“不能为了赚钱而逼迫政府破产!”
“如果政府宣布债务违约,我们手中的债券与废纸有何区别?”
“与其借贷双方僵持到两败俱伤的那一刻,不如双方各退一步,尽快完成债务重组,使政府得以轻装上阵,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推行改革大业当中!”
老福格尔还真不是说空话,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过后,他紧接着提出一笔令与会者瞠目结舌的交易
“如果帝国财政当局同意给我七折票面折扣,我愿将手中持有的总价值3000万金杜加的公债,全部兑换成金钞!”
还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老福格尔又抛出一颗更具震撼力的重磅炸弹。
“我也知道,政府当前推行的各种改革政策都需要花钱,仅仅收回国债还不足以筹集改革经费,本人愿意为改革大业贡献绵薄之力,除了3000万债券,额外再拿出总价相当于3000万金杜加的真金白银,按照同样的折扣兑换成金钞!”
“福格尔先生,你这话当真?”弗兰克激动地站了起来。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我哪敢在太子殿下面前吹牛皮。”老福格尔一脸诚恳。
“太好了!”弗兰克喜形于色,“福格尔先生,你是我们国家的大恩人!”
会场中响起一片喧哗声。在座的诸位都是生意场上的老将,个顶个的人精。他们宁愿相信母猪会上树,也不会相信雅各布·福格尔是愿意为了国家利益损失自身利益的大善人。
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们很自然就要追问雅各布·福格尔明知道金钞很不靠谱,为何还愿意接手?
除了国债违约带来的压力,这个胖老头是不是还有别的企图?
聪明人的想法总是相似的,而这世界上并不只有雅各布·福格尔一个聪明人。债权人们很快就猜到福格尔家族打算炒作金钞,投机牟利。
其实在座的诸位大多也曾有过同样的设想,只不过金钞的发行额度实在太大,投入几百上千万的炒作经费,恐怕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投入太大,风险又高,所以人们只是在心里想一想而已,并不敢当真付诸行动。
然而现在形势有了变化。财大气粗的福格尔家族率先吹响“冲锋号”,连债券带现金,一下子砸进去整整六千万金杜加!这笔巨款占据当前金钞总面额近四分之一,足以掀起惊涛骇浪,同时也撩动了人们心中那根渴望跟风投机的神经。
“福格尔先生为国为民,高风亮节!本人深受感动,自愿追随福格尔先生为国接盘!”
“算我一个!”
“还有我!”
……
会场中群情激昂,在座的债权人几分钟前还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如今却转了性,一个个俨然舍家报国的烈士,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弗兰克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将手中的债券兑换成帝国金钞。
这是一场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洋溢着爱国情怀的大会!
帝国政府在诸位仁人义士的支持下,当天就以金钞回收总额过亿的公债,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债务爆炸的危机。
这还只是开始。第二天一早,帝国各大报纸于头版头条刊登了债务重组会议的纪要,弗兰克与老福格尔握手言欢的配图颇为吸睛。
一天之内,举国上下皆知帝国政府成功度过债务危机,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因素就是债权人集体转变了立场,接受以金钞偿还债务。
公众舆论很自然地被引导向一个共识财大气粗的债权人尚且愿意持有金钞,我等平头百姓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金钞的价值就像真金一样可靠,现在政府又愿意打折兑换金钞,那还等什么?赶紧去抢啊!
一场争相兑换金钞的热潮由圣城贵族阶层牵头,迅速朝着中产阶级乃至中下阶层蔓延。在这个处于大变革拐点的时代,在这个资本主义拜金观念取代传统道德日益成为社会主流思潮的浮躁时代,大多数人都渴望一夜暴富,无数颗骚动的心在剧烈跳动,一旦发现投机牟利的机会就蜂拥扑上去,如同嗜血的鲨鱼。
最初,人们还比较谨慎,只用即将到期又不便交易的公债兑换金钞。随着金钞日益热销,弗兰克和穆勒内阁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一方面暗地里加印金钞满足民众日益高涨的兑换需求,一方面提高兑换门槛,最初承诺的七成票面折扣已经不合时宜了,票面折扣先是降到八折,不到一个星期又下降到九折。
金钞折扣的降低反而刺激了人们“追涨杀跌”的投机心理,帝国央行门外兑换金钞的人群,从早到晚排成长龙,以至于收费替人排队也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街头流浪汉对此非常满意。
到了七月末,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帝国内阁与央行负责人共同宣布即日起发行的金钞不再给予票面折扣。说白了就是“老子的钞票不打折,你爱要不要”!
。
第1736章:帝国金钞(7)()
帝国政府取消票面折扣的公告,并未削弱民众追捧金钞的热情,反而火上浇油,对金钞的渴求变得更加强烈,以至于近乎失去理智。此时市面上流通的帝国公债绝大部分已经被兑换成了金钞,人们手中没有债券,索性拿出真金白银,以11的比率去央行兑换成薄薄几张金色纸片。
这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被《圣城日报》的插画家捕捉下来,以写实的版画风格印在次日出版的早报上,引起全城轰动!
人们很自然地要问,为何如此狂热?
为什么有人会把真金白银换成纸币,而且并不能从中获得丝毫折扣?
难道从长远来看,金钞这种纸面上的资产,能比真金白银带来更大的收益?
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解答这个引发全民猜疑的问题。
次日《圣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作者正是弗兰克的御用智囊约翰·劳尔。
约翰·劳尔在这篇文章中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为何要用真金白银兑换纸币?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有利可图!
约翰·劳尔在文章中指出金钞的发行是以魔晶作为抵押物,理论上任何人凑够票面总额625金杜加的钞票都可以去央行要求兑换1盎司魔晶。
如今用债券或者金银兑换金钞已经无法享受到折扣优惠,但是别忘了,魔晶这种瓦雷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和工业资源,本身也是一种稀有矿产,远比金银珠宝乃至古董字画更具升值潜力!
一个人现在拿出真金白银,兑换成总面额625金杜加的金钞,乍看起来不赚不赔,但是持有金钞一段时间,你再看市场上的魔晶价格,很可能已经上涨到每盎司650杜加金币。
此时你手中的纸币面额虽然还是625,但是按照政府发钞时的承诺,仍然可以兑换成1盎司魔晶。然后你再把这1盎司魔晶按照市价卖出,最终获得650枚响当当的金币,与当初兑换金钞时支付的625金币相比,净赚25金币!
看出其中的奥秘了吗?
金钞的潜在价值远远大于其票面价值,持有金钞就等于持有魔晶,随着魔晶价格的走高,金钞的持有人也能坐吃红利!
这就是为何有人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按照11的比率兑换金钞,因为他们眼光长远,看出金钞(魔晶)的升值潜力,所以才会做出这样一笔在常人眼中不可理喻、其实非常聪明的投资!
约翰·劳尔这篇雄文遣词造句通俗易懂,逻辑论证井井有条,更妙的是完美迎合了公众热衷投机的心理需求,一经刊载就广为传诵,为已经热火朝天的金钞投机又添了一把火,把市场景气烧得更旺。
当时间来到1623年底,持续半年的金钞热潮方兴未艾,此时金钞的发行价格再创奇迹,居然比票面价值更高!
12月12日,面值100金杜加的纸币,央行对机构投资者的批发价就高达150金币,而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更是被炒到惊人的170金币,并且一经发行就被抢购一空!
帝国金钞的成交价格如同脱缰野马,看不到升值的尽头。身在局中的人们陷入狂热,根本不考虑这其中存在多少泡沫成分。与此同时,远在寇拉斯堡的罗兰也在关注着帝国金钞的价格波动,以冷静的心态审视这场席卷帝国各个阶层的全民投机狂潮。
无论魔晶产业利润有多丰厚,都很难为金钞价格的疯狂蹿升找到一个合理的经济学解答,也许只能用投机者的“集体无意识”来诠释这一疯涨现象。
身为来自地球的穿越者,罗兰对这种集体丧失理智的投机狂欢并不陌生,而且猜得到最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但是罗兰在此期间始终守口如瓶,无论公开或私下里,他都对帝国金钞的价格走势不置一词,于沉默中等待“扣动扳机”的那一刻到来。
对于帝国当局在金融领域之外推行的改革,罗兰倒是不介意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