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的复本位制度下,黄金和白银注定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官方比价永远滞后于市场比价,只要金银并行于市场,必然存有套利空间,今天把金银比价改为1:9,倘若明天白银突然贬值,是不是又要把比价调成1:11?这样翻来覆去的折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央行还能有安稳日子吗?
银行家们倡议调整金银比价,好比和面时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彻底搞定黄金与白银的定价矛盾,只有一个办法——将其中一方驱逐出场,从法律上永久废除其货币地位。
罗兰就是这么想的,也正在这样做。但是他没有在金融工作会议上明说,只是向与会的商业银行家们做出暗示,请求他们再坚持一下,最多再过一个月,白银外流的危机将得到缓解。
“你们跟着央行的指挥棒走,尽管敞开大门满足那些套取白银的投机客,现在你们可能会觉得吃亏,但是我在这里向诸位保证,最多一个月后就会苦尽甘来,把现在的损失全都连本带利赚回来,至于那些自作聪明的投机客……”罗兰冷笑一声,眼中浮现杀气,“我将教给他们‘后悔’这个词怎么写。”
罗兰的话音在会场中回荡,仿佛一石激起千重浪,立刻使与会者兴奋起来,自动把王子殿下的暗示脑补成“跟着老子混,你们吃不了亏”!
远东建国以来,在座诸位银行家都亲眼见证了央行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在此期间也有人自恃财大气粗,试图挑战央行的威权,结果无一例外惨遭重创,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反之,那些坚定拥护银行领导、配合央行政策的银行家,全都在历次金融风波中有惊无险,甚至还赚了不少。
鉴于铁一般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座的诸位金融大佬都对央行信心十足,在随后的讨论会上没有一个人唱反调,纷纷顶着巨大的亏损风险向罗兰表达忠心。
从理论上讲,央行与商业银行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央行可以给予对方政策建议并进行监督,却无权插手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中央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是否心甘情愿的加以配合,对这一点罗兰有着清醒的认识。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就好比战前动员,团结起来上下一心才能打胜仗。
会议开得很成功。散会前罗兰照例感谢大家支持央行工作,最后以这样一句话收尾:“时间会证明一切。”
时间会证明一切?
究竟是什么意思?
参加会议的银行家们不约而同在心里猜测罗兰的言外之意。金融的奥秘就在“跨期”二字,有资格坐进这个会议大厅的没有笨蛋,金融大佬们很快就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
会议结束已经是3月7日深夜,银行家们身体疲惫精神却异常振奋,离开会场的第一时间就相继取出“魔导通话仪”,通知自家银行经理取消兑换银币的限制,调整短期贷款期限至1个月,此外贷款合同增加两项条款:贷款到期后须以金塔勒偿还;提前还贷加收服务费。
大佬们当然知道投机客的玩法,强调以金币还贷似乎是画蛇添足,然而直觉告诉他们一场猛烈的风暴正在暗中酝酿,若想平安穿越风暴带,唯有紧跟在王子殿下身后。
金融工作会议结束次日,《祖国日报》头版头条刊出一篇题为《货币制度的致命隐患》的文章,指出当今远东境内出现金银比价失调的危险苗头,并且详细分析了金银比价波动造成的种种后果,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潜在伤害。
作者在这篇耸人听闻的文章中借助简洁严谨的数学工具论证了“复本位”货币制度存在一个致命的隐患:金银比价在现实环境中无法维持长期稳定,这将给经济活动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为了消除波动就必须废除复本位制度,要么选择黄金,要么选择白银,两者不可兼得。
相比白银,黄金显然具有更高的信用,但是文章作者也承认断然废除银塔勒并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举例来说,现在政府宣布银塔勒退出流通,银币须在银行兑换为金币或铜币,然而某人全副身家只有9个银塔勒,不足以兑换哪怕1个金塔勒,倘若兑换成铜塔勒,又太累赘了。类似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兑换过程中差错百出,民怨沸腾。
此外,近两亿枚银塔勒一下子退出流通,空缺的流动性只能靠金币和铜币来填补,远东现已发行的金币和铜币显然弥补不了这巨大的空白,且不说国库中未必有足够的金和铜用于发行新币,就算储备充裕,铸币也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在此期间国内货币严重短缺,对国民经济而言,通缩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比通胀更可怕。
第1578章:谋杀白银(Ⅶ)()
综合上述分析,这篇文章的作者建议远东财政当局发行银钞以取代银币,规定银钞与银币等值兑换,由银钞替代银币进入流通领域。银钞的信用与金币、铜币挂钩,任何人都可以去银行将面值10塔勒的银钞兑换成1塔勒金币。这样一来市场中的流动性总量不变,金银比价的隐患也被消除。
最后,作者以乐观的笔触宣传银钞相比银币的种种优势,比如便于携带,不易磨损……针对人们普遍对纸币信用的怀疑,作者直言不讳的指出纸币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银行票据就有纸币的部分功能,所以不必对此大惊小怪。
文章末尾,作者以一段发人深省的反问做为结语:“‘纸币’无非是一种中央银行券,既然人们在交易中愿意接受私人银行发行的票据,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比私人银行更可靠的中央银行券?”
十多万份早报如同雪片飞往街头巷尾的小酒馆,工厂餐厅与商铺柜台,候车室与办公室。各行各业的人们读到这篇头条文章,第一时间大多心生抵触,认为这不过是些胡言乱语。然而当人们留意到文章的作者赫然是“李斯特·凯恩斯”,心情顿时大变样。
尽人皆知李斯特·凯恩斯是远东最负盛名的学者,此公的见解每每能够上达天听,影响寇拉斯政府的经济政策。这一次人们的预感也没有落空,就在《货币政策的致命隐患》一文公开发表短短一个月后,内阁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出台货币新政,正式宣布修订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逐步取消银塔勒的法币地位,代之以银钞。
为了确立银钞的信用,推动银钞尽快进入流通领域,寇拉斯政府宣布政策发布之日起政府部门接受以银钞缴纳各种税费;国有企业和国营农场的薪酬半数以银钞的形式发放;国营机构之间的物资采购和资金往来优先采用银钞结算;任何机构或个人皆可拿银钞在远东境内的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兑换等值的金币或铜币——当然不能兑换银币,毕竟国家发行银钞的目的就是要取代流通领域中的白银。
经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的赶工,卡隆工业区的魔导工厂总算在期限截止前完成了“印钞机”和“验钞机”的生产任务。
弗拉基米尔为银钞设计的版型早已就位,一百台印钞机同时开动,日夜不停的吞入特制桑皮纸,吐出一叠叠印刷精美、打上防伪标示的钞票。
首批生产的五百台验钞机被分送到各级政府的财税部门,接下来就轮到各家商业银行,伴随验钞机送到银行的还有成捆成捆的银钞。
4月5日上午八点整,寇拉斯王国境内一百四十二家商业银行同时开启兑换窗口,此时门外急于兑换银钞的民众已经排成长龙。有了上次发行新币的经验,各家银行对这样的场面早已见怪不怪,从容应对。
当天上午九点整,罗兰在内阁财政会议上就发行银钞一事接受鲁道夫一世及诸位大臣的质询。
“央行估算市场上流通的银币大约两亿枚,发行的第一版银钞票面价值总计1亿银塔勒,作为回收银币的储备,原则上回收一个银币就发行一元银钞。”
“等值兑换的好处是维护银钞信用,当然,这样一来发行银钞也就无利可图了,还要倒贴一些工本费和印刷费什么的,可谓是一笔赔本买卖。”
罗兰半真半假的抱怨引来一阵哄笑,国王陛下与众位大臣心里都清楚现在不是计较这些蝇头小利的时候,与发行银钞促成的后续利益相比,这点工本费连零头都算不上。
作为来自地球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罗兰对“纸币”的理解比在场所有人加起来更深刻。当前最重要的是确保银钞获得人们的信赖,确保纸币这一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只有打赢发行银钞这一战,将来才有可能发行更大面值的金钞以取代金币,才有可能逐步的推行现代信用货币制度,运用各种货币工具促进经济发展。如果在这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急功近利、搞砸纸币在人们心中的信用,后续的一切货币政策也将胎死腹中。
正如罗兰预料的那样,银钞发行的第一天,远东各地掀起轩然大波,几乎人人都在质疑这张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凭什么等价于真金白银?按照正常的事态发展轨迹,质疑将转变为抵制,甚至由此引发对政府的强烈抗议,动摇这个新生国家的根基。事实上远东发行银钞的消息已经传到国境之外,以亚珊帝国为首的老牌强国都在密切关注此事,其中不乏看好戏的心态,坐等寇拉斯政府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
然而接下来事态进展却让人大跌眼镜:远东人的怨言后继乏力,迅速平息下去,多数人选择接受现实,心平气和的将银币兑换成了银钞。
这一违背常理的状况着实令“友邦惊诧”,从斐真、海蓝、保士华、迦南乃至亚珊帝国,各国决策层或公开或私下讨论其中的原由,却莫衷一是。直到四月底,远东境内的银币基本绝迹,银钞在流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远东中央银行联合财政部发表了一份关于银钞发行工作的总结报告,其中的奥秘才真相大白。
在这份由罗兰亲自执笔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寇拉斯王国独特的国民经济结构是银钞得以顺利发行的关键保障。
远东的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色彩。如果把这个国家比作人体,中央政府比作大脑,深入到城、镇、乡、村的各级政府、教会、学校、医院就好比支撑身体的骨骼;中央银行好比心脏,与央行下属的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主权基金会、寇拉斯家族基金会以及受央行监管的一百多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遍布全国的循环网络,将名为“金钱”的血液输送到四肢百骸。
第1579章:谋杀白银(Ⅷ)()
在远东国民经济的“骨骼”与“血管”之间,构成“肌肉”与“脏器”的是农、工、商等各个行业,其中工业以国家路桥公司、城镇开发公司和卡隆工业集群为典型,农业以200家国有农场为支柱,商业则以望月城…米底亚特惠贸易区、寇拉斯岛北海贸易船队为代表,这些支柱性产业的共同点是国家控股,必要的时候有责任承担政治任务——全力协助央行发行银钞就是一项典型的政治任务。
银钞发行之初,主要流向上述构成国民经济主体的部门,用于支付官员、教师、牧师、医生、国企雇员和农场社员的薪水。最初难免引来抱怨,但是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服从组织纪律,只能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