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德米拉和维罗妮卡对视一眼,都感到匪夷所思。
开什么玩笑,世上哪有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
事实上,还就真有,这就是金融业的神奇魔力。
妮基塔在两人怀疑的目光下,从容道出自己的兑奖方案。
“首先我选择延期一年兑现2万奖金,然后找一家银行卖掉中奖彩票,出售奖券所得的金额就是‘贴现额度’,这笔现金当然不会有2万那么多,但是一定会比1万更多,15000金币是个比较合理的金额,否则我也没有必要申请贴现了对不对?那么为何会有银行乐意为我贴现呢?因为银行可以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利润,贴现金额与一年后奖券的兑现金额——也就是2万金币——之间的差额就是银行的利润,与此同时,银行也帮我承担了远期兑现的风险,纵然珠宝行破产倒闭,银行手中的奖券无法兑现,也与我无关,反正我早就从银行那里得到15000金币的现金,不会因此蒙受什么损失。”
“银行会为了5000金币的收入帮我承担贴现风险?”柳德米拉对此深表怀疑。
“会的,因为银行家大业大,承担风险的能力比你这样的穷姑娘大得多,所以不介意冒点风险为你提供贴现服务,就算最后无法兑现奖券,出现一笔坏账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银行同时从事的类似的贴现交易有成千上万笔之多,其中绝大多数都能顺利兑现,赚取的利润足以冲销坏账还绰绰有余,结算过后的收入就是净利润。”妮基塔耐心分析道。
“厉害厉害”维罗妮卡连连鼓掌,“原来银行玩的就是这种‘十个瓶子九个瓶盖’的障眼法,我算是领教了,果然是聪明啊聪明”
“十个瓶子九个瓶盖”还算稳健的经营模式,如果是十个瓶子一个瓶盖……咳咳,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庞氏骗局”。
罗兰暗自感慨。
妮基塔对“贴现”的讲解很生动,罗兰也有耳目一新之感。因为地球上多数国家立法禁止商业银行向彩票提供贴现服务,具体原因比较复杂,而在瓦雷斯世界,至少就远东地区来说不存在这样一条限制,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地金融行业监管的缺位。
在现代社会相对完善的央行金融监管制度下,假设把存款利率定为下限,贷款利率定为上限,那么存贷款利率之间就会形成一条“走廊”,而贴现利率只能在这条走廊之间上下波动,倘若高于贷款利率,那么人们就不会选择贴现宁可直接贷款,如果低于存款利率,那就更麻烦了——两种利率之间存在一条可以反复套利的投机空间
什么叫做“套利投机”?
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
在某国有a和b两个省,某段时期出现这样一种怪现状:a省某银行的存款利率比b省的贷款利率更高。
假如你能够从b省获得高额贷款,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转手存入a省那家银行
这就是套利。
你的利润就来自于a省存款利率与b省贷款利率之差,只需要完成一道贷款再转存的手续你就能毫无风险的做吃利差,天下哪里还有比这更轻松的生意?
或许你会说正常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出现这种奇葩状况,然而这就是事实中存在过的情况。
或许你会说这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特殊产物,不具普遍意义。
那么你把a省和b省替换成a国和b国,前者提高利率加息执行紧缩财政政策,后者降低利率降息甚至0利率、负利率,开动印钞机“大放水”、执行超级量化宽松财政政策,而两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再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国际游资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是为了什么?难道这也是个别现象。
或者把货币替换成某种紧俏物资,把存贷款利率替换成所谓的“价格双轨制”,把申请贷款手续简化成请有关部门领导或者领导家的公子小姐批条子,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套利就是这么简单,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每一处流通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投机模式完美展现出资本狡诈与冷酷的那一面。
魔鬼正在饕餮盛宴上狂欢,多数人还躺在餐盘里酣然沉睡,在睡梦中被吸干鲜血,浑然不知死之将至。(。)
:
第478章:蜈蚣博弈()
当然,白鸥港的现实情况不能完全照搬地球上的理论和经验。 就罗兰在本德交易会上的观察而言,各家商业银行定出的贴现率都是比较高的,高过贷款利率是常态,这就意味着贷款的门槛很高,相对来说贴现的手续就要简单得多,那些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拿到低息贷款的商旅只好选择贴现手中的远期票据来筹集现金。
这说明什么?说明白鸥港的银行家们结成了垄断行会,金融市场缺乏自由竞争,贷款门槛过高进而导致贴现利率过高,贷款者大多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现象倒也不难理解,毕竟这里并非二十一世纪的地球,白鸥港也并不存在一个提供“再贴现”服务的“中央银行”,金融资本还处在野蛮生长阶段,很多事情没有规矩可讲。
银行家们的确很贪婪,但至少比那些明目张胆放高利贷的“吸血鬼”更有良心,否则天南海北的商旅们又何必不辞辛苦拿着票据来这里贴现,直接找当地高利贷商人岂不是更方便?再则说,你大老远的来都来了,倘若因为利率过高放弃贴现,路费食宿费不就白花了?仔细算计一下,还是只能忍着肉疼向银行低头,不然亏得更多,对那些手持票据急需贴现的小商贩而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无非是《多收了三五斗》。
除了保险和贴现,扬波家族银行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业务就是“转汇”。
什么叫转汇?
假设你从甲银行欲汇款到乙银行,但甲银行与乙银行之间没有业务往来,但丙银行与甲银行及乙银行之间都有资金往来,那么,你的汇款将先汇给丙银行,丙银行再将你的汇款转汇到乙银行,在上述业务中丙银行就是转汇银行。
这项业务的关键在于甲银行和乙银行为什么无法直接往来,非要让丙银行收一道手续费?
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比如甲、乙银行所在的国家处于敌对状态,政治和外交因素迫使金融机构受到严格限制,倘若存在业务往来,那么就有通敌卖国之嫌,处境将会非常被动。
这种时候丙银行所在的国家倘若与甲乙两国都是友邦,丙银行与甲乙银行的业务往来不受政策限制,那么就可以起到一个中转站+避难所的作用。譬如“七年战争”时期,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金融机构就扮演了英法之间“转汇银行”的角色,源源不断将法国的资产转移到英国,实质上等于法国资本家通过荷兰银行家做中转、间接借钱给英国政府,帮助英国打败了自己的祖国,充分体现了“资本无国界”这一真理……
在瓦雷斯世界这样交通不够发达的环境下,很多中小银行只是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比如甲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银帆城,在新大陆的威尔诺亚殖民行省并未设立办事机构,那么想跟威尔诺亚某地方性银行发生业务往来该怎么办?就要借助一家在本德同盟和新大陆都设有分行、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金融机构代为转汇,而在本德同盟大大小小数十家金融机构当中,唯有扬波家族银行庞大到可以扮演这一角色,因此本德同盟的转汇业务几乎被其垄断,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便可坐享巨大收益。
转汇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那么私人交易双方倘若缺乏互信,可否请银行介入担保?
罗兰仔细考察交易大厅中各家金融机构,惊讶地发现竟然没有一家机构主动推出为跨洋贸易提供信用担保的服务白鸥港作为一个金融业比较发达的贸易城邦,居然存在这样的业务短板,实在是令人不敢置信
带着满腹迷惑,罗兰试探地问柳芭:“跨洋贸易的买卖双方往往素不相识,假如说我是买方你是卖方,我们今天在交易会上初次见面,我想从你手中购买价值10万金币的呢料,承诺货物到岸之后付款,你愿意做这笔交易吗?”
柳芭面露难色:“跨洋贸易中赊销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素不相识,你一开口就要赊10万金币的货,胃口未免太大了吧?你在白鸥港是个生面孔,又没有什么大商会背景,这一单生意我不敢接,怕上当。”
罗兰对她的回答并不意外,接着问:“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做才能顺利达成交易?”
“一般来说买方要预先支付至少三成定金,最好可以找一个可靠的本地人做担保。”
罗兰连连摇头:“预付三成定金是不可能的,首先我一时周转不出来这么多现金,再则带那么多现金在身上既累赘又不安全,况且我在这里也找不到做担保的熟人。”
“你可以用汇票付定金,扬波家族银行在新大陆也有分行,你把钱存在那边分行,拿汇票在这里总行一样兑现。”
“那也不行,万一你收到汇票之后提取定金,把货卖给别人拔腿跑路,我找谁告状去?”罗兰对即期、远期汇票支付体系很熟悉,立刻找到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潜在风险加以攻击:“银行在原则上只承担汇兑责任,并不会考虑汇票设计的交易本身是否符合双方签订的合同细则,举例来说,你发货给我的呢绒质量低劣,我验货过后发现与合同上规定的相不符,这场官司银行是不管的,只要汇票到期,哪怕银行明知道你以次充好也会收票兑现真金白银给你,那么我承受的损失找谁申冤?”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是汇票是你我之间点对点的契约,银行作为第三方只承担转账的角色,而非公证人或者检察官,你要跟我就货物质量打官司,应该去商务法庭提诉,为何要为难银行。”柳芭据理力争。
罗兰冷笑一声,“所以我就活该在现有的贸易模式下承受更大风险,银行则心安理得不闻不问?不需要考虑提供某种新型服务帮我控制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推一步就动一步,不推就不动,你们白鸥港的银行家都是这么官僚主义?你最好搞清楚,金融业是为工商贸易提供服务的一个工具,如果银行家不主动改善服务水平,甚至反客为主把自己当成工商企业实体的主宰者、把金融机构当成政府机关,以为躺着就可以轻轻松松把钱赚到手,那么恕我直言,迟早要完蛋”
他的批评犀利尖锐,柳芭听得脸色连变,出神许久才苦涩地辩解:“你的批评很有道理,但是很多根深蒂固的因素已经形成偏见,很难立刻做出改变,就拿我们之间假设的这场交易来说,彼此缺乏信任,交易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正因如此,陌生人做交易一开始都不会做的很大,都是从小笔生意做起,逐步建立互信关系,合作几次之后觉得对方可信,那就可以加大贸易额度,成为长期固定的商业伙伴了。”
“这个建立互信的过程往往很漫长,漫长的互信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易成本过高的体现。”罗兰一针见血的指出症结所在。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哪怕双方最初几笔交易顺利进行,也难保将来不会遭遇诈骗,有些高明的骗子就是这样玩的,先让出一些小利引诱你上钩,真当他诚信可靠,等你放松警惕,把一大宗货物赊账发给他,他就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