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尘-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昂和江信北一副认真听教的模样,陪在末座。无论如何感到不适应,男人的场合,没有正当理由,就算做哑巴,也得老实待着。

    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江信北很自然地闭嘴,做好忠实听众是他最需要的事情。

    有本事,讷于言语,那就不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人,这给众人的感觉就是乡下人的憨厚和质朴,收获的好印象比之前面弄松茸炖鸡更佳。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月升中天,辛惠和姚梦兰端来茶水,另有下人前来清场。

    是兄弟,关系也有远近,有两人跟着在南河的四人走了,剩下的留宿赵家。

    因为下午的那场雨,院子里显得清凉,姚季宗,赵元茂,冷锋围坐在亭子里的茶座周围,赵子昂和江信北在一边侍候。

    本来没有江信北什么事情,但赵元茂如此安排,江信北求之不得,他算是看出来了,姚季宗的声威不比赵元茂差,还有一个冷锋,这三人才是这伙人的头。

    “大哥,你还没忘记嫂子呀,我看梦兰梦欣都大了,你该给我们找个新嫂子。上了年纪,总得有个人嘘寒问暖才方便。”

    姚季宗对着冷锋呵呵一笑,“你们看我这个样子还有心思弄那事么?我还没老到需要人服侍的地步。三弟,我看你这话该对你二哥说说,子昂不小了,该有想法了。”

    赵子昂莫名感到心跳,心思似乎飘向遥远的虚空。

    赵元茂道:“大哥,我看你把农庄交给弟兄打理就行了,住到县城里来,城里的生活条件总比村里好很多。而且,兄弟们难得一聚,接接送送,跑到农庄来去就得半天,很不方便……”

    姚季宗打断赵元茂的话,道:“狡兔三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虽然过去十六七年了,早就物是人非,我们不担心有人翻老账,但现在局势也好不到哪里。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我们得有我们自己的打算,住到一起,没有近忧,还能没有远虑?三弟,你要把你那条线经营好,不要出现什么大差池,让一些利也得保证正常营运,南河的农庄米行,和你二哥名下的商号,将来很可能就是我们彼此躲难的栖息地。”

    冷锋沉吟一会儿,说道:“大哥是不是太过滤了?这次*好像不同以往,江北张徐共军日子极不好过,很有可能前段时间的风光不再,我们这该太平了。而且洪湖那边的共军好像也四处逃散,听说闽赣的朱毛红军也日子不好。”

    姚季宗道:“不好过归不好过,可是从前年向前年以来,*的围剿,共党的日子那次好过了?最后还不是给人家咸鱼翻身?我倒是很羡慕,做土匪做到他们那样,也不枉人活一世了。再说,只怕没有共党这回事情,我们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了。”

    江信北对姚季宗的话听得十分仔细,大哥江信友至今没有消息,不知道是得胜了,还是被红军俘虏了。这几年道听途说不少,有的*被俘虏了,直接就参加了红军。如果大哥被俘虏后,参加了红军,不知道是盼红军得胜好,还是盼*凯旋归来好。

    有了这些思虑,江信北对赵元茂三人后面的说话内容恍如雨过荷叶,摇晃中颗粒无存,却对赵元茂让自己旁听三人交谈多出些许疑惑,至少姚季宗和冷锋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赵元茂冷锋带着赵子昂离去,姚季宗没有动身的打算,却把江信北留了下来。

    自前段时间赵元茂和姚季宗讲到江信北有意走出山窝,而且比较看好,姚季宗暗地派人跟房如松几家接触,对江信北跟赵元茂所说的事情进行了一番了解,还过得去。由此对江敬林迟迟不能兑现当年的诺言颇有微词,决心求人不如靠己,等有了眉目,江敬林就算有反悔之心,恐怕也由不得他。

    从目前来看,姚季宗对江信北还是比较满意的。

    “听说,昨天你在街上打了一架,说来听听。”

    江信北弄不清楚姚季宗的意图,只好把昨天的事情略略说了一个大概,纯粹是就事说事。

    沉默有时,姚季宗道:“如果你想做山货,我送你一句话。不过在你想通这话之前,你最好不要告诉你爹我们俩见过面,当然,这事由你自己决定。”

    神神叨叨地,江信北心里犯疑,不过还是很用心地听着。

    “靠近上线,拉长下线,是做任何事情的不二法门。”

    “怎么说?”

    江信北云山雾罩,实在听不明白姚季宗说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忍不住发问。

    “有些事情得靠自己去悟,没有体会,别人说的再多,不但没用,还只会让你无所适从。不过你既然问了,我不妨多说几句。如果你想做山货,只想着自己上山寻货或者走家串户收货,那还不如不做,老实跟你父亲打猎是正经。你要做的是抓紧销路,靠上赵家,其他的事情别人帮你做。”

    紧靠赵家,这点江信北能想通,但其他的就勉为其难。

    今晚的事情透着古怪,站立在姚季宗身边,江信北很想问问为什么。

第四十四章 以简驭繁() 
这两天在赵家真的是获益匪浅,所谓山珍海味的山珍就有山上的那些野味。

    第二天,回家的一路上,江信北满脑子是姚季宗的话,快马加鞭,恨不能立刻到家,着手开创自己的挣钱大业。

    姚季宗做过山大王,而且是响当当的大当家,遣散陀螺寨后,安心做一个地主老财,闲暇就好嘴食,对吃食颇有研究。

    天下间珍羞美食,都出自水陆两处,因而先后出现了所谓的“水陆八珍”“动物八珍”“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海八珍”……分类繁杂,而且非常俱体。江信北记不住那么多,也没用心去记忆,他感兴趣的是西林壁的山货。

    江信北知道这些好东西叫八珍,虽然各地因为物种不同,八珍的具体名称有所不同,但熟悉的果子狸,犀牛和熊属于八珍就很好,能卖好价钱,至于野猪兔子之类的,没有列入八珍,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想必也是各地的口味相差之故。

    禽八珍包括哪些,江信北没在意,但草八珍记住几样,因为这些东西自己太熟悉了,猴头菇,银耳,竹笙,好像也叫玉兰片,花菇也叫冬菇。不过八珍里面没有松茸和松蜜,江信北还是很奇怪,这两样东西似乎并比前面几样还强些。

    姚季宗没打算说太多,却抵不过江信北太好问。

    江信北对于做山货,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具体的规划,想的只是西林壁一隅之地。姚季宗粗粗了解后,不得不改变最初的想法,江信北打破沙锅问到底,勤学好问是个好事,就怕江信北心血来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靠近上线,拉长下线”是姚季宗这十多年的经验总结。用现代商业理念来说其实很简单,每个产业,想要赚钱,就要尽量延长产业链,尽量使自己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在产业链中,越在上游,话语权越大,赚钱就变成翻翻嘴皮子的事情。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不一定只适合官场。

    每个产业一旦开发出来,蜂拥而至的人不知几凡,想独占整条产业链是疯子都不敢想象的脑残行为。除了劳心劳力赚不到钱外,恐怕还得被人下阴招。

    姚季宗举了个很常见的例子。

    枞菌现在市场价大概是九毛一斤,一个人上山寻找一天得十斤,从西林壁拿出市场贩卖,进出一天,卖掉至少需要一天,那么中间就需要吃住,吃住费用得算一天的工钱成本,考虑到意外因素,起码还得加上一天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十斤枞菌从采摘到变成现钱要五天时间,平均工钱一块四。这当然比现在社会的日平均工钱高很多,但也仅仅只日工资高,谈不上赚钱。而且,谁能够每天到山上采摘十斤枞菌?是自家的菜园子都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把这件事情分化成若干个环节,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

    采摘交给村民,收货交给他人,江信北只需要从手中有山货的人手中把这些货物送到县城交给赵家就成。这样,囊括的范围广,每天能收到货物何止百十斤?就算每斤只有一毛钱的利润,那每天也有数十大洋。

    昨夜一夜没睡好,江信北还是没消化好姚季宗的话,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每种理解,还得靠实际情形做基础,从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但这不妨碍江信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一条撒满大洋的大路铺在自己面前。

    石顺东,憨态有余,灵便不足,做朋友靠得住,做事若安排到位,是可以放心。但爱钻死理,临机变通就不敢恭维。

    江信山和蒙正木心思近似,但马虎大意,难以托付大事。

    江信北也不知道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在村里有五六个发小,很合得来,把这些人一一过滤一遍,江信北不得要领。

    想想,此一时彼一时,人总是会变的,先试试吧。

    回到家不久,石顺东和江信山找上门来。

    石顺东:“这两天,你跑到哪里去了,你讲要山货,找你,人又不见了。”

    江信北私下对两人腹诽一番,说道:“还说呢,我等你们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我不怪你俩,就算我大方了。”

    江信山:“谁知道你说的是真假,你以前骗过我们还少吗?后来想想,还是相信你的好,毕竟你也没让我们吃过亏,谁知道你这么没耐心。”

    江信北白了俩人一眼,没有理睬俩人,走到瓜棚,很随意地找个地方坐下。

    江信山和石顺东面面相觑,默默跟着,坐到江信北身边。

    石顺东:“这么小气干什么?”

    江信北把自己的昨晚想来想去的问题简略梳理梳理,道:“我本来有个赚钱的法子,见你俩这样,我现在都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你俩入伙好,还是不要好。”

    石顺东马上接口道:“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有钱赚,总是好事。”

    江信山没多想,自然跟着赞同。

    江信北想了想,道:“还是算了,太辛苦,特别是要挑上担子走上几十里路,人多了,可能不划算。”

    江信山道:“无非是人勤快些,舍得下力气。你不能这么忽悠我们,怎么说我们也是从小到大的死党,有赚钱的事情,不先找我们,那你想找谁?那样,也太不够意思了。顺东,你说呢?”

    扯上同伴,总是会说服力强些,石顺东点头附和。

    江信北暗笑,姚季宗说的没错,只要利益分享,自然会大有人来干一些自己干不了的事情。

    沿着姚季宗的说法,江信北思路大开,有些失神。

    之前,江信北只想到自己如何如何,但冷静下来,每一步都需要考虑,这事情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单打独斗,浪费精力人力,最多就是几个辛苦钱。要合作,就得学会分享,形成产业链也就意味着形成利益链,至于加入进来的人如何,完全不用担心,他只做他那个环节上的事情,好坏与自己关系不大,他做不好,自然会有别的人来取代他。

    莫非这就是拉长下线?

    江信北颇为心动,不由想起柳安说过的一段话:看不见叫无色,听不见叫无声,摸不着叫无相,但事实上,色,声,相都存在,只不过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分辨。

    这些在听柳先生讲解《道德经》的时候说的,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