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哥咬牙切齿的说道,“何不诛之?如此内残外忍之徒,不杀了留下来就是祸害。”

    汪直见超哥如此激动,脸都有些变形了,反倒有些疑惑了。“区区倭寇,何足挂齿?你怎么这幅模样?”

    超哥再也压抑不住愤怒,一把夺过邸报,扫了几眼,然后愤怒的跺脚骂道,“何足挂齿,何足挂齿,你们这些位高权重之人有本事拿一个解决办法出来呀?

    一个个都是缩头乌龟竟然还敢说大话,也不嫌臊得慌。老百姓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满朝皆是妇人,满朝皆是妇人!”

第133章 新鲜事() 
“满朝皆是妇人,哈哈,满朝皆是妇人,骂得好,骂的妙呀,当浮一大白。”

    汪直再次开怀大笑,这次更夸张,眼泪都流了出来,“没想到小秀才竟然如此的真性情,咱家眼拙啊!”

    超哥见汪直如此,知道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大,很失态,竟然说出了海瑞的经典骂言。他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怒气顿消,就呐呐的说道,“汪公公,我不是说你……”

    “没事,没事,就为了你这句话,咱家被骂也是开心的。”

    汪直抹着眼泪,笑着说道。他继续问道,

    “我观你一向温文尔雅,很少有失态的时候,为什么听到这件事如此的愤怒,实在让咱家有些迷惑。”

    “我听闻大明有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心中一向引以为豪。

    可是今日竟然听到官员对撮尔小国的使节都如此纵容,以至于倭寇愈发猖獗,实在是大失所望,方才如此失态。汪公公,在下失礼了,如有冒犯之处,也请原谅。”

    “无妨,咱家也同样很失望,朝臣一向胆小怕事,如此处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咱家当日想讨伐安南,向兵部索要安南的资料,刘大夏就把安南的资料都藏起来了,还偷偷和兵部尚书余子俊说什么一旦开战,西南地区的局势会糜烂这样的屁话。”

    “岂不闻养虎为患,日本这个国家一向欺软怕硬,越是纵容他们越是会欺上门来,日后的倭寇侵扰也必然更加严重。”

    “所以呀,咱家才想问问你的看法。你都把咱家骂作妇人了,怎么着也得有个交代。”

    “既然知道倭寇侵扰,就征讨日本,为什么让这些贼人欺上门来?”

    汪直奇怪的看了看超哥,“难道你不知道日本是太祖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吗?”

    超哥反驳道,“安南也是太祖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那为什么公公还想着讨伐安南?”

    汪直无语,沉默了一会,他无奈的说道,“日本远在东边大海,朝廷鞭长莫及,实在是力不从心,只能安抚了。”

    “我听说永乐年间就有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不让他下东洋讨伐日本,留下了今日这番祸患?”

    “你这个书生不通国史,不要乱说,郑公公是去过日本的。”

    汪直就开始介绍起他的偶像郑和下东洋的往事。原来永乐二年太宗皇帝就派郑和出使日本。

    郑和统督水师10万到达日本,向幕府将军源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义满同时受明朝封赏,并派遣使节献上抓获的倭寇,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

    明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到了永乐十五年,就基本平定了倭寇的侵扰。

    现如今这些闹事的使节就是持着当年的那些堪合过来贸易的,只是随着大明官军不再出海,这些倭寇又死灰复燃,再次开始了侵扰,朝廷也不得不设立备倭军以防侵扰。

    等汪直说完了这些,超哥就笑着说道,“永乐年间没有倭寇,是因为有了郑和舰队。现在没有舰队,倭寇又来了。既然如此,公公不是有了答案了吗?还要问我干什么?”

    汪直见超哥这么一说,也是无奈,摇摇头,“现在哪里还能够出海?海禁越来越严厉了。”

    超哥无奈的摇摇头,“看来我真是没有骂错。这些当道的简直是因噎废食,倭寇侵扰,他们以为把国门关上了就没有事情了?

    东南沿海靠着大海吃饭的人越来越多,这么堵下去,迟早会把这些人都给逼反了,到时候就是一场大祸。”

    汪直也是无奈,所以没有说话。两人坐在一起沉默了好一会,超哥才告辞离开。

    他有一种感觉,他离天花板越来越近了。不打破这层天花板,就算他成功的混迹在大明的官场,升官发财。

    他也总有一天会如今天汪直这般,坐困愁城,明知道不对却只能无可奈何。

    超哥觉得回去需要收集一番相关的资料,做到有备无患。

    这一次他的汪府之行虽然有些意外,但却成功的说服了汪直,现在该到了报纸发行的时候了。

    超哥让国子监这些监生当编辑和记者,确实用对了人。这些人平日里衣食无忧,整日窝在国子监中闲极无聊,所以极富八卦精神。

    现在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一个个情绪高涨,满怀工作热情。考虑到明朝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超哥这份报纸三日一发行。

    很快记者的稿件,国子监监生的投稿,就塞满了报社。因为是报纸的第一次发行,超哥专门请谢祭酒写了创刊词和报名。

    谢祭酒对超哥丛出不穷的新事物也有些头疼,这个年轻人真有闯劲呀。

    不过当他知道这份报纸是为了宣传永乐大典,被勾动心思的老人家也就欣然应允了,一不留神就上了贼船。

    有了创刊词,这份报纸很快就印刷了三千份,卖报的都是精心挑选的十来岁的儿童,一个个口齿清楚,吃苦耐劳,分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了叫卖。

    如果遇到人多的客栈,饭店,酒楼就免费送上一份,让他们观看,如果觉得效果好,就可以续订。

    南京太仆寺少卿,李永宁的同僚李应祯这一天刚刚来南京兵部办理公务,他离开南京兵部,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南京太仆寺要养马,当然需要兵部拨钱,可惜这两年皇帝刚刚登基,南直隶又是旱灾免了钱粮,弄得兵部也是囊中羞涩。

    李少卿字写的非常好,可惜就是不太会弄钱,这一趟很不顺利。他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客栈,准备进些食物,然后再回家。

    刚好看见店中有人正拿着一张大纸,在大声阅读,围观的人群一阵阵的叫好。

    李少卿很是好奇,就向旁边正在听讲的一位老人家打听,“这位老伯,此人拿着这张大纸,读什么呢?”

    老伯见是一个四品大红袍,作为陪都的老百姓都很骄傲,所以他不卑不亢的说道,“这位太爷,你就不知道了,这可是南都这些日子的大新鲜事。”

    李少卿见他拿起乔来,也不生气。性格温和的他就耐心着等着他说出下文,老伯见他这么和善,也不好意思继续下去,就说道,“这位茶博士手里拿的叫做报纸,记录的是这三天南京城的新鲜事和朝廷近期的大事,现如今可流行了。”

第134章 李应祯读报() 
“何谓报纸?看着有点像邸报?”

    “报纸就是报纸呗,我老人家也不知道什么是邸报,只知道这个报纸叫做济世报。”

    “济世报?好名字,跟济世医院有关吧。”李少卿立刻就联系起来。

    “这位太爷好眼力,这个济世报就是种痘的张秀才弄出来的,三天一版,这已经是第三期了。

    这一期的报纸,嘿嘿,有意思,竟然敢大骂汪直那个大太监,真厉害!”

    这位老大爷对济世报的来历很清楚,说道汪直,他两眼冒光,竖起了大拇指。李应祯听完也来了兴趣,就问道,

    “这济世报哪里可以买到?”

    老大爷指了指茶博士身边的桌子,“太爷只要付上五十文,就可以买到一份报纸。这酒楼也是黑心,外面那些娃子明明只买四十文的。”

    李应祯也不多话,让随从拿了五十文出来,买了一份报纸。他叫了几个菜,一边等候,一边开始看起报纸。

    济世报印刷的比较精美,作为书法家,他首先注意到济世报三个字,摇了摇头,写的不怎么样。

    如果谢祭酒听到,肯定会不高兴,但是李应祯确实有说这句话的资格。

    标题用的是大号黑色楷体,正文用的是宋体字,虽然字不大,但是都十分清晰。

    既然是三天一期,肯定用的是活字,这个张秀敢夸口印刷永乐大典,这活字制的真是不错。

    第一版是朝廷近期的事务,今日的头条是小王子入朝,李应祯看到这段就更觉得堵心。

    怪不得朝廷又下令两京的太仆寺统计在册的战马,准备运往九边。看来又要备战了,这些鞑子呀就没有个安分的时候。不过这份报纸消息够快的,他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第二条就是徐怀来了南直隶,巡抚应天等府,报纸详细介绍这位徐巡抚的过往任职,处理过哪些重大事件。

    好嘛,徐中丞还没到南直隶,就被人扒了个底朝天,李应祯摇摇头,南直隶难治呀!

    当看到第三条,李应祯脸色顿时变了。原来报纸宣称,因为报纸批评御马监,汪直很不满,就派人威胁报纸,还登出了一个汪直手下写来的威胁信。

    这个济世报真是大胆呀,这不是指着汪直的鼻子骂吗,这下子肯定一举出名了。就不知道张秀才那个小身板能否扛得住汪直的报复?以前的汪直虽然跋扈,但没有这么没品呀。

    李应祯有些担心也有些疑惑,然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在文章的结尾登着好几个监生的名字。

    如果他没有记错,这个李启思应该就是同僚李永宁的亲孙,看来一场太监与文臣的大战又要开始了,得赶紧通知李前辈想想办法。

    李永宁到了太仆寺,虽然排行老四,但是他很会处理跟同僚的关系,又有做事能力,没多久就站稳了脚跟,跟同僚们也处的不错。

    这些日子汪直借着御史案翻了身,虽然天子是略微惩罚了他,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天子在做戏。

    李应祯这些身在南直隶的士大夫不像北京看不到汪直,没有切肤之痛,他们早就是忧心忡忡,见到今天的报道更是担心。不行,不能再这么纵容下去了,得打压一下汪直的嚣张气焰。

    李应祯看完了第一版,紧接着是第二版。看来永乐大典可以出版的消息是真的,报纸就在鼓吹这本大典的意义。

    说什么有了大典,就是古今中外,一概都能知晓,也太玄乎了,这些监生呀,不知道天高地厚,胡乱吹捧,真是贻笑大方。只不过如果价钱合适,也可以考虑买一套,就算买不起全套,买上部分也是好的。

    第三版都是南都的日常消息,哪一家酒楼的饭菜更合口,甚至具体到哪一道菜哪一家做的更地道,点评的十分到位。

    还有柴米油盐哪家价廉物美,布帛锦缎哪家更精美,款式更新颖。还有文房四宝,日常百货什么的,都有涉及。

    李应祯摇摇头,这些监生也真够闲的,不知道太祖的戒碑有没有好好读。

    不过女儿女婿来信就说是到南京看他,可以让家人去这些店看一看买一些东西,这样家中老小也会高兴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