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一次刘瑾的请求却被正德驳回了,正德已经发现了内书房的巨大作用,内书房,内阁,司礼监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可以很好的保证皇权的运转,让他在玩耍之余,可以很轻松的掌控国家大事。
但是刘瑾毕竟是正德的近臣,正德不忍心让刘瑾失望,所以正德就让内书房将准备递交内阁的奏折先交给刘瑾决策,这样一来,刘瑾就完全骑在内阁头上,内阁权势大减,只能唯刘瑾是从。
因为正德业余生活丰富,所以刘瑾好几次带着票拟来到正德的玩耍地请求皇爷的旨意,却被正德骂了一顿,“朕养着尔等就是用来办事的,要是什么事都来问朕的旨意,要尔等何用?”
所以过不了多久,刘瑾就可以随便以正德的名义发号施令,却不需要报备正德。
一般刘瑾拿到奏折后,就搬回去与心腹孙聪,张文冕等幕僚商议之后得出一个解决方案,然后交给焦芳润色,最后经由李东阳审核后,才颁布出来。
刘瑾这样疯狂的擅权得到了正德的默许,也就成为了大明真正的宰相,而李东阳焦芳则变回原来的身份,成了刘瑾的文字秘书。
刘瑾大权在握,总要做点事情,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大明的财政危机。
基于太监对于金钱的巨大贪欲,刘瑾把国库的银子看成是自己的,所以他绝不能接受文官们发行国债的建议,在他看来,弘治年间佐渡金山一半以上的收益就是这么被大臣们给合理贪污了,张子卓的经被唱歪了。
既然不能发行国债,只能想办法开源节流。而这时幕僚纪先生改革市泊司的想法得到了他的高度赞赏。
他跟着张超出海,当然明白海贸的收益之高,现在通过合作银的方式,一年得来的钱除了养荡倭营,也剩不了多少,这么点跟海贸的规模和收益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
所以刘瑾立刻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当然不能划归户部,只能归内廷管理。这是一个肥缺,一个超级肥缺,刘瑾发现要管理好了,只能是严刑峻法,要不然又被贪污走了。
除此之外,刘瑾还下令提高各地镇守太监的权力,要高于巡抚巡按,从而成为各地真正的主宰。
就在刘瑾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之际,大同附近的两万明军精锐骑兵,开始出发了。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塞外苦寒,滴水成冰,荡倭营却不畏风雪,踏上了征程。
由于丁怀德王守仁在河套地区合作多年,这一次指挥的军队大部分是旧部,所以两人信心满满。
由于张超的准备充分,大军跨过阴山后,昼伏夜出,迅速靠近威宁海。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即使做了众多安排,但是军中冻死冻伤的还是有不少。
大雪过后,威宁海一片寂静,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右翼三万户此时彻底放松下来。
就在这一天的四更天,两万明军对威宁海发动突然袭击,有心击无心,又是人最困的时候,明军的突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刚刚骚扰过宣大的右翼骑兵,在明军的猛烈炮火和骑兵的整齐冲锋下,溃不成军,只得四处乱窜,如同苍蝇一般。
战场上到处都是火光,喊杀声震天,到了当天的午后,战事才平息下。因为小王子本部远在千里之外,明军放心大胆的开始了猛烈的追击。
到了次日午后,一个惊天消息传了过来,小王子的次子,接班人济农乌鲁斯博罗特被阵斩,明军斩首四千多人,还有两万多投降的各部残部,另外缴获马牛羊无以计数。也就是说这一仗,蒙古右翼基本完蛋了,明军获得了空前大胜。更重要的是,斩杀了作恶多端的小王子的次子,这是从未有过的战绩,想必指挥此战的丁怀德王守仁都有可能封爵,这该是多大的荣耀呀,丁怀德得意的想到。
第485章 纪先生()
与丁怀德的得意洋洋相比,王守仁则冷静的多,他非常清楚,草原部落的入侵只是小患,而朝中严重的政治局面则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这一场胜利只不过增加了他们这些人的话语权而已。
威宁海地处锡林格勒草原,击败了鞑靼主力后,明军继续出击,开始扫荡其他过冬点的蒙古部落。
此时济农战败的消息已经传的到处都是,蒙古各部在这个冬天异常的痛苦,面对明军不惜代价的猛烈进攻,大批的部落被迫在冬天迁徙,寒冷的冬天成了最大的杀器,到底有多少人畜消亡于风雪之中,谁也不知道。
扫荡了十来天,丁怀德王守仁带着归降的蒙古各部开始撤退,出发的两万明军,五万匹战马,此时损失将近一半,军中出现了大面积的冻死冻伤,但是即便如此,这一场胜利也是值得的。
大军翻过阴山,来到了大同,此时留守的张超杨一清陈豹等人出城迎接,而露布捷报的消息也传到了北京。
第二次威宁海大捷,彻底摧毁了鞑靼右翼,斩俘受降数万,阵斩北元济农,这一串胜利震惊天下,如同十级地震一般,彻底震撼了京师。
首辅李东阳率领文武百官进贺表,并且请求挑选良辰吉日,开始受降仪式。正德也是欣喜若狂,刚刚掌权就收到了这样的捷报,远超父祖,兴奋之余,正德准备进行大封赏。
“啪!”刘瑾一拳击在案上,他身边最得宠的幕僚张文冕十分清楚,刘瑾很愤怒,而且十分有道理。
“张超发来的奏报尔等看到没有?自上而下,人人有份,唯独咱家被排除在外,这是什么道理,置咱家于何地?”
张超在大捷之后,于宣大巡抚总兵联名奏报,这一仗的胜利不仅宣大的高层人人有功劳,而且远在北京的内阁兵部户部也得到了不少谋划的功劳,甚至老实听话的镇守太监也得了甜头,唯独丢下了刘瑾。
刘瑾对这次突如其来的大捷本来兴高采烈,他想着给自己的家人也弄一个封赏,所谓封妻荫子,刘太监没有子女,但是推及兄弟总是可以的。
这一仗刘瑾确实没有功劳,但是北京这些人就有功劳了?张超这一次行动,极其保密,北京的内阁户部兵部事先根本不知道,他们凭什么受赏,这也是难怪刘瑾这么恼火。
“公公,这是张总督在向您示威,”张文冕沉吟道,“张超与太后有亲,又与李氏交好,怪不得可以如此嚣张跋扈,视公公如无物。”
“别说了,咱家当然知道,咱家问的是如何应对,而不是听你在唠叨,”
看到刘瑾如此愤怒,张文冕但也不着急,“既然张超如此不识抬举,公公当然应该严厉检验一番首级。还有那个什么蒙古济农,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呀!”
刘瑾想了想,摇了摇头,“若是别人,咱家当然可以如此做,张先生,你有所不知,张超从不谎报军功,这一点咱家是知道的。”
“公公,您要说张超谎报军功就是谎报军功,兵部怎敢违拗?”
一旁静静听着的纪先生嘴角撇了撇,小人就是小人,也就只能想出这么个指鹿为马的破点子。
纪先生微微咳嗽了一下,刘瑾立刻说道,“纪先生,可有所教?”
对于这个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的先生,刘瑾越来越看重,所以态度也好了不少。
见刘瑾如此,张文冕心中大恨,这个江西的纪先生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在刘瑾的幕僚之中,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威胁到孙聪,这个刘瑾的妹夫。
“刘公,威宁海大捷,乃天子所望,不管战功有无水分,几十万马牛羊,数万降人总是真的,所以属下觉得,打战功的主意不太妥当,否则容易失去圣心。”
刘瑾也是心中有所不安,所以才有些犹疑,听纪先生这么一说,他也想清楚了,他可是清楚皇爷的兴奋,让皇爷不舒服,他老刘也肯定不好过。
张文冕听完,有些不高兴了,“老纪这么说,岂不是便宜了张超?”
纪先生看都不看张文冕,继续说道,“对于刘公来说,张超立不立功,立多大的功劳,事实上都无足轻重,只要他不入京碍事即可。
目前刘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对付内书房的女官还有刘健谢迁这些奸党,这些人虽然离京,但势力犹存,刘公,不得不警惕呀!”
听纪先生这么一说,刘瑾恍然大悟,“先生说的是,咱家应当如何做?”
纪先生捋了捋胡子,显得心有成竹。“可树奸党榜,刘健谢迁韩文张敷华这些人通通入榜,革除士籍,永不录用。
然后乘势控制通政司,凡是群臣上奏折,必须先禀报刘公知晓,然后才能上书,如此也就不用担心内书房了。”
刘瑾听完,不由得眉开眼笑,他对刘健等人恨之入骨,这些人虽然被赶走,但实力犹存,还在扰乱刘瑾的执政,对他们继续打压是必须的,再以抓捕奸党的名义清洗官场,换上自己这边的人,确实是一步好棋。
只是纪先生所说的架空内书房,刘瑾有些担心,他怕皇爷知道后不高兴。
纪先生笑着说过,“刘公多虑了,吾观内书房李氏除了对张超另眼相看,对于朝政并不上心。
您只要给足面子,不与张超冲突,也就不需要太过顾忌于她,想必她一个妇人无依无靠,也不敢与刘公为敌。”
刘瑾一拍大腿,咧嘴笑着说道,“纪先生果然大才,咱家明白了。”
“如此岂不是便宜了张超?”
纪先生鄙夷的看了一眼张文冕,笑着说道,“刘公,张超这等人杰,属于国之长城,您要做事是离不开他的。但是张超有个好处,不爱掺和朝廷争斗,只要不招惹他,他也不会与刘公为敌。
刘公与张超共事多年,张超鄙夷理教,一向不讨士大夫的欢喜,您只要做做样子,显得礼贤下士,那些士大夫必然会疑心于他,如此一来,他就不得不站在刘公您这一边。这岂不是比公然与他为敌更为有利吗?”
刘瑾听完,恍然大悟,他立刻就听懂了纪先生的意思,这一招确实比打压张超来的更为有利。心中满意的刘瑾对于纪先生就更是看重了。
第486章 刘瑾的改革之盐政()
刘瑾听从了纪先生的主意,虽然内心对张超极度不满,但是表面上却不断在宫内宫外称赞于他,果然很快收到了奇效。
二次威宁海大捷传到京师,李东阳就计划驱逐那个无耻的刘宇,换成张超担任兵部尚书。但是刘瑾的态度却让有些大臣起了疑心,同样是兵部尚书,刘宇和张超是截然不同的,刘宇是小人谁都知道,但是他是一个没有本事的小人,他在兵部尚书任上,大家伙不怕;要是换成张子卓,他一旦脑后长了反骨,那闹起来可是要死人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东阳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他现在威信已失,大家伙各行其是,所以他的想法就很难得到执行。
文官集团顺理其章的起了疑心,而内书房奉圣夫人则是与刘瑾的关系缓和了一些。对于李氏而言,只要不招惹张超,她也根本没有心思与刘瑾斗法。
这样一来,刘瑾的权势就稳定下来,所以他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刘瑾以朝廷的财政困难需要整顿盐政为由,向长芦苏北运城三大盐场派出了好些钦差,开始查账。
因为佐渡金山暂时缓解了大明的财税压力,所以从弘治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