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压力很大的甘肃延绥两镇的巡抚巡按和镇守太监开始弹劾王越,说他畏敌如虎。王越上书朝廷辩解,同时严厉下令三边各巡抚太监,只要朝廷一日没有罢免他这个总督,他们都必须听从命令,不允许胡乱作为,否则严惩不贷。

    王越和部下的激烈冲突已经了朝廷的密切注意,很显然三边总制的设立就是为了统一指挥陕西甘肃四镇,以防御鞑靼,王越这么干直接违反了朝廷的本意,必须严厉处置。

    憋屈多日的科道官员开始上书弹劾王越张超,这种局面下皇帝也拿不定主意,此时刘健说话了,朝廷设定三边总制的目的就在于让王越统筹三边防务,对于怎么作战,那是王越的问题,朝廷不应该多加过问。

    阁臣倪岳李东阳,兵部尚书马文升都支持刘震的看法,所以弘治虽然心里游移不定,也只好听从内阁和兵部的看法。

    这个时候王越,张超和杨一清的奏折也来到了京师,他们批驳了对于王越的弹劾,就在朝廷闹得纷纷扰扰之际,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去,明军出击的机会终于成熟了。

第438章 坚持() 
十万大军沿着黄河水陆并进,绵延几十里,另外还有大量的军需物资,幸亏黄河可以行船,否则光靠人背马拉,那个负担谁也吃不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出征塞外的战事十分稀少的缘故。

    一般来说都是帝国开国时期,那时候猛将如云,老百姓也承受的住巨大的后勤压力,而到了帝国中后期,统治阶级的内耗太大,国家的动员能力下降,所以在历史上也就只有两汉有此伟业,因此才有汉独有强亡的说法。

    这一次出征,张超没有随军,他坐镇固原主持后勤,他需要源源不断的将大量物资发送河套。

    张超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与国威闲聊,自从弘治三年到今天,八年过去了,国威待在张超身边读书习武,护卫他的安全。

    高大魁梧的国威骑着一匹骏马,张超看到他威风凛凛的样子,有些遗憾,

    “国威,你弓马俱佳,武艺高强,若是从军,现如今最起码是一个骑兵百户,留在我身边却是可惜了。”

    国威憨厚的抓了抓脑袋,“俺娘说了,让俺留在老爷身边,护卫您的安全,就像典韦许褚一样。”

    张超高兴的哈哈大笑,“你不亚于典韦许褚,老爷我可比不上曹操,那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呀!”

    两人说笑间就回到了固原,随着大军出征,每日需要发运大量物资,张超忙的不亦乐乎不说,甚至远在西安坐镇的杨一清和宋珫也忙得要死,他们不断接到张超发来的物资请求,可以说这一场战争,整个陕西都动员了。

    王越大军出征的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甘州,尽管这一场扰边收获很大,杀伤了无数汉人,可是小王子并没有实现逼迫明军主力回援,拖延时间的战略目的,到了此时,他不得不黯然回师。

    看着手下的部众兴高采烈的背着锅,穿着绸缎棉布,抽打着劫掠的男女,小王子心情稍微好了点。

    他思考再三,还是没有胆量与明军硬碰硬,所以小王子最终还是祭出了面对大明出征草原的绝招,躲到大漠深处。

    弘治十一年四月明军出磴口,然后转向西北,迅速控制了后套地区,此时小王子部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早已经撤离了河套地区,见河套地区空荡荡一片,无可奈何的王越只好开始筑城。

    一边筑城,明军一边沿着后套往贺兰山后进行扫荡,又在几个隘口和一些战略要地修建了堡垒,然后驻兵把守,一副驻扎不走的样子。

    六月,西受降城旧址筑城完毕,明军采用的是张超在东番岛修建的棱堡,留下一部后,主力沿着黄河继续往东,准备在中受降城筑堡。

    因为明军是沿着黄河通过水路进行后勤补给,所以蒙古军队试图侵扰后勤补给线的计划破灭,根本无法骚扰,反而暴露行踪,被明军骑兵盯住了歼灭。

    此时的王越压力很大,十万大军出兵三个多月,这每一天花费的钱粮不可胜数,可是鞑子呢,鞑子的主力在哪里,找不到呀。

    不仅仅王越着急,将士们也着急的不得了,而且现在又是盛夏之际,这么多军人驻在野外。虽然河套地区水草丰美,但是塞外的环境远远比不上中原腹地,长期驻在外地,非战斗损失也在不断增加。

    王越内心犹豫,有心撤军,他询问大将们的意思,朱晖极力主张撤回去,而王守仁坚持,现在大军的粮草充足,而且张超又在不断的发运粮草,从没有抱怨,如此后勤没有问题,咱们还可以支撑下去,他建议继续筑城。

    王守仁的观点得到了丁怀德等人的支持,而朱晖的建议得到了原来三边守将的支持,就在这样僵持不下之际,王越得到了张超的回信,张超的说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到了此时,只有坚持才有机会。

    张超承诺他会倾尽全力,再支撑三个月,所以让王越无论如何也要熬到九月,如果鞑靼主力不出现,就一定要筑好三受降城,到时候可留下复套军镇守,并且张超表示他已经在全力准备冬装,现在就是耗,王越也能耗得起。

    从四月出兵到七月,三个月时间,固原和宁夏的府库已经空虚了。这时候张超祭出了他的绝招,撒钱。

    从王越在后套没有遇到鞑子主力之后,张超就有预感这一场复套战役搞不好是持久战,所以他思考再三,以三边协理的名义,从山西钱庄和济世钱庄那里贷款两百万两。

    张超以个人的声誉担保获得贷款后,立刻向陕西的秦王,宁夏的庆王,甘肃的肃王等存有钱粮的王府和其他大族以及秦商和晋商发文,要求他们运粮到固原,这一次粮食的价格张超给的非常高。

    可以说平日里只需要三十万两就可以买到的粮食,张超花了一百万两,此时他也无法顾及朝廷的观感,就一个想法,依靠财政上的巨大优势,决不能让这一次复套战争失败,两百万两银子就算朝廷到时候不还,张超自己想办法还。

    除此之外,张超拿出了各种手段从三边四镇筹集粮食物资,张超这边拼命的时候,陕西的杨一清十分配合,陕西甚至是临近的四川甘肃等地的粮食物资开始慢慢北运。随着一车车物资的到达,张超的神经稍微松懈了些,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消息,鞑子主力终于出现了。

    到了六七月间,中受降城开始筑堡的时候,鞑靼各部和赶来增援的漠北诸部终于紧张起来,明军这路数不对呀。

    事实上一开始小王子派人去漠北的时候,谁都以为明军还是老一套,他们只需要躲开明军主力的锋芒,等明军走开了,咱们再回来就是。

    所以对于小王子的说法,漠北诸部将信将疑,但是大汗的面子又不能不买,所以漠北各部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人马,然后大队人马还是到处放牧。

    可是明军这一筑城,然后又沿着大漠和阴山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棱堡,蒙古人终于坐不住了,因为明军看起来是要驻扎不走呀,这样一来,这河套地区,蒙古人可就再也来不了了。

    所以到了七八月,漠北漠南蒙古,凡是支持小王子的,都开始增援,他们准备击败了复套军之后,顺势也去大明骚扰一番。

    明军和鞑靼的骑兵在八月初开始碰面,连续打了几场前哨战,明军虽然不敌,死伤很大,但也摸清楚了对面鞑靼的情况,在东套一代至少有十万骑兵,而且每一天都在增加。

    王越听到之后,不忧反喜,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虽然这个过程太过艰辛,但是鞑子既然出现了,那就好,他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王越这边一片欢腾之际,小王子同样十分欢喜,拥护在他身边的漠南漠北十几万骑兵是何等强大的武装,一旦消灭了面前的荡倭营,再顺势进攻大同宣府,就可以重演土木之变,打进北京城!

第439章 决战() 
王越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胜利,有了复套军,他并不惧怕与鞑靼的正面决战,而是害怕找不到敌军主力。

    鞑靼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人心不齐,所以在战场上没有办法拼尽全力,只要明军盯着小王子打,重创小王子部,其他各部动摇之下很快就分崩离析。

    而小王子部对于自己的胜利也毫不犹豫,尽管自正统以来,明军和鞑靼军大规模的会战一直没有打过,但是因为内幕消息,他清楚眼前明军的情况。

    明军除了那一万多荡倭营,还有两万三边骑兵以外,其余的都是新兵,如果面对这样的军队,蒙古人在正面都没办法击败,那活该他没有福气统一蒙古。

    八月间,塞北已经不再炎热,明军主力发现蒙古骑兵后,沿着黄河继续前进,此时蒙古主力分成三路迎战,一路沿着山区插入中西受降城之间,试图截断明军的陆上交通同时扫荡中西受降城的明军大小堡垒。

    一路沿着黄河前出鄂尔多斯高原,准备骚扰明军的后勤线,尽管明军是通过水路,但有些地区河水不深,长期在此处的蒙军十分清楚。

    小王子率领主力,准备与王越迎面决战。三路齐出,战略目的只在于歼灭当年的十万明军。

    明军此时在西受降城和中受降城储存大量物资,并不担心敌军截断后路,所以王越的想法很简单,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主力就盯着小王子部。

    战斗首先在北线打响,两万漠北穷的要死的骑兵进攻明军围绕着受降城的一系列堡垒,驻防的明军不多,就是守着堡垒不出,一个小堡垒不过几百人,漠北骑兵就是久攻不下,只得绕路,继续攻拔其他明军堡垒,还是啃不下。

    坐镇的王守仁对此早有准备,棱堡的优势就在于此,可以以很少的力量牵制住几倍十几倍的敌人。现在数量还不够,等过两年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后,再移民军屯,如此河套就固若金汤了。

    北线如此,南线蒙军也同样遇到难题,在磴口等几个容易被涉水进攻的地点,明军同样立堡驻防,蒙古人必须进行攻城战才能实现战略目的。

    南北两路同时遇到僵局,让正与当面明军对峙,只有小规模前哨战的小王子倍感压力。十八日,明军沿着黄河支流到达东受降城附近时,大军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并且构筑工事,做出一副要在此地筑城的假象。

    当日小王子部,火筛部以及漠南漠北蒙古主力十万骑兵进至附近,双方正面交战不可避免。

    去年大同一战后,小王子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已经看出来了,面对荡倭营的步兵,骑兵,光靠传统的蒙古骑射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特别是面对荡倭营的军阵,蒙古骑兵根本冲不进去。所以他动员了各部,集中了一只三千人的具甲骑兵。他有心训练成荡倭营的那种密集战术,可是因为时间有些短,目前还没有完成成型。

    但即便如此,这样一只手拿着大刀狼牙棒的铁骑,作为预备队,在两方酣战时,突然冲了出来,必然会冲垮对面的明军。

    次日凌晨,明军开始动员,按照布置,副总兵丁怀德将作为步军指挥,而王越将坐镇指挥,负责骑兵作战。

    明军选择的阵地比较特别,两条黄河支流从一个小山丘冲过,形成一个钝角,明军靠山背水列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