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恕愤怒之下,提出了辞职,“陛下不因臣不成器,任臣就职吏部。如果臣举荐无效,是臣的罪过。

    但是现在左右近臣意有所属,跳过臣来选拔大臣,这是谁的过错?倘若陛下以为臣不可用,愿乞骸骨。”

第332章 加恩() 
王恕当着朝会撂挑子,震惊了所有人,刘吉更是目瞪口呆,王恕哪来的胆量这么做,虽然他老而弥坚,但是也太刚愎了些,他这么一弄,岂不是将天子的军?

    弘治皇帝气得脸色铁青,一甩袖子就想直接走人,旁边的萧敬连连示意,这个时候你这么一走,这几年费尽心思搞出来的众正盈朝的局面就泡汤了,无论如何今天这场朝会也得圆过去。

    弘治捏着鼻子强忍着坐好,此时刚刚编撰宪宗实录的礼部左侍郎倪岳出班说话,“张超虽然立了一些微功,但两年三迁擢升为按察副使,实在太速,臣以为不妥。

    但天子用人必有道理,吏部尚书不能因不合己意就动辄辞职,如此置天子的信重于何地?”

    倪岳站出来说这段话,也是没有办法。刘吉和王恕这两个排名第一第二的重臣吵架,本质上是内阁侵消了吏部的权力,引起了吏部的强烈反弹。

    他作为张超挨点关系的长辈说话,就是将矛盾转移到对于张超身上,他都认为张超不当升迁,那张超还怎么迁升,这也就是表明王恕赢了,从而回避了矛盾的核心权力之争。

    说白了倪岳还是大事化小,然后他又批评了一通王恕,你老赢了,该顺水推舟,给天子一个台阶下了。

    事实王恕说完撂挑子的话之后,就有些后悔,这不是以辞职来威逼天子吗,所以听到倪岳的批评之后,他就出班跪倒请罪。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臣跪在地上,弘治虽然怒气未消,但也知道不能做的太过,更何况内阁不与吏部通气才是问题的根源,所以他只好说道,“王爱卿何过之有?快快请起。”

    然后缓了口气,弘治就做出了决策,“张超巡视南直隶江海防有功,升授为奉议大夫,改任浙江福建两省巡海御史。”

    倪岳听完,觉得弘治的办法倒挺有点意思,给张超一个五品的散官,这样张超确实升官了,也就安抚了内阁,而且这个御史地位也比单纯的御史要高,这样也方便张超办事。

    但是张超真正的差遣确实只是七品的御史,所以王恕的也算是赢了一筹,只不过弘治违反了一个原则,大明的散官和差遣应该一致,不知道大臣们会不会有争议?

    对于天子的圣裁,刘吉带头跪倒高喊万岁,其他大臣们也接着喊了起来,王恕想了想,没有反对,他叹了一口气,也跪了下来,这时候大臣们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见气氛缓和下来,萧敬连忙大喊退朝,总算结束了这一次尴尬的朝会。

    退朝之后,弘治回到宫中,还有些怒气未消,但是看到可爱的厚照,他又按压下来,逗弄了几下婴儿,他就叫来了萧敬,“让大刘先生亲自撰写给寿宁侯加恩的诏书,写完以后立刻发出去,朝臣如果有反对,一概留中。”

    萧敬知道天子如此做是对王恕有火,你说不行我偏偏这么做,张超是外臣你吏部尚书有话语权,那么外戚封爵就是皇帝的家务事,我想怎么抬举就怎么抬举你管不着。

    但是弘治特别指明让刘吉来票拟,这是把刘吉架在火上烤呀,看来刘吉确实不得圣恩,这种腌臜事专门找他。

    萧敬亲自带着口谕来到内阁,阁臣们是面面相觑,刘吉更是郁闷窝火,但是却又有些欣喜,弘治果然也厌恶了老对头刘吉。

    丘濬说道,“陛下要加恩寿宁伯,也应当一起加恩钱王两太后的族人。”

    萧敬不置可否,只是盯着呆坐不动的刘吉。刘吉想了想,拿起了一张纸,开始票拟。

    刘吉仿佛回到了成化年间,他再一次深刻的体会了皇帝是一种什么属性的人类,果然是父子,不管表面如何掩饰,他们自私贪婪的本质从来都没有改变。

    看到圣旨后,王恕仿佛老了三分,弘治元年那种君臣相得的局面再也找不到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突然间王恕觉得他应该离开了,转念间,王恕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不行,不通过京察和大计清洗一下贪婪小人,他绝不能放心的离去。

    倪岳这个时候正在探望生病在家的朱骥,听到了张峦晋升寿宁侯的消息后,他摇了摇头,

    “科道刚刚封驳了圣旨,这一次当然不会再封驳,只是如此厚爱外戚,就不怕外戚惹祸吗?”

    朱骥听完,微微叹息道,“当今和先帝不愧是父子,对喜爱的女子真是……”

    朱骥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今上要面子,万家才幸免一死,等今上百年后,就不知道张家是如何下场了。”

    两人相顾叹息,这时候倪岳说道,“内阁拿着子卓与吏部斗法,虽然王天官暂胜一筹,但结局如何,尚未可知。我却有些担心子卓陷在其中,左右为难。”

    “子卓追求事功就有这么一天,路是他自己选的,怪不得别人。对了,老倪,你已经修完实录,什么时候可以入阁?”

    倪岳一愣,不禁失笑道,“入阁岂能随我的心意?”

    朱骥摇摇头,“我看这一天快了,刘吉和王恕这对老冤家搞不好会一起离开朝堂。”

    倪岳微微点头,首辅和吏部尚书都失去了圣心,朝中的大变局确实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少詹事谢迁正在写信,他把这段时间朝中发生的诸多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自己的恩师。

    这一年多谢迁明显感觉自己的上升势头被打断了,刘吉对他的打压不断,丘濬也不太喜欢他,反而李东阳董越这对左右庶子三天两头的被咨询国家大事,甚至不断被派出查看事务。

    与此同时,程敏政也就要起复,听说刘吉给安排的职务是太常卿兼侍讲学士,如此一来,词臣之间的激烈竞争让腹背受敌的谢迁几乎不堪重负。

    所以谢迁透露了朝中可能大变的消息后,就希望自己的恩师能够重新出山,首辅或者吏部尚书都是一等一的好坑位。

    对于徐溥以退为进,却待在张超身边不断地刷存在,谢迁十分佩服,现在时机快到了,您老还等什么。

    写完了这封信,谢迁又拿起了徐溥上次的回信,是关于张超改革盐政的建议,他一直觉得太过激烈并不看好,但是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失策,如果一直没有声音,谁会鸟他,怪不得老师不断的将在张超身边的见闻写信给他,有些事情他可以刷刷存在感呀!

第333章 焦芳() 
谢迁想清楚之后,迅速拟定了一封奏折,奏折说张超即将离职,松江府浦东盐场改革的效果需要检验一番,以决定朝廷对盐政的改革,他愿意作为使者去看一看。

    这封奏折上报之后,丘濬首先看到了,他拍了拍脑袋,“幸亏谢于乔主动请缨,否则我等还真忘记了这件大事,是要派人去看一看张超干得如何?”

    刘健一听,眉头一皱,但是他并没有说话,因为刘吉肯定会忍不住。

    果然刘吉把谢迁的奏折拿了过来,几眼扫了一遍,就丢在桌子上,蔑视的说道,

    “谢于乔此人多大言,少实干,让他过去有什么用,他还是做最擅长的事情,劝劝天子,多纳几个妃子比较合适。”

    这段话说的太赤裸裸了,内阁里面鸦雀无声,几个中书舍人互相看了看,都说首辅不喜欢谢学士,但是竟然这么贬低他,可算是见识到了。

    虽然丘濬也不甚喜欢少年得志的谢迁,但是刘吉这么贬低谢迁,丘濬还是需要为谢迁说话,

    “博野,汝此言太过,当年谢迁也是出于公心才上书天子谏止纳妃,后来的演变谁也意料不到,怪罪他一人不太合适。”

    刘吉也知道自己说的太过分,他鼻子哼了两声却没有说话。刘健这时说话,

    “谢迁主动请缨,无正当理由不当阻之。首辅既然担心,可另派一人为首,同时也让他们议一议捕鲸公司。”

    刘健这么一说,刘吉和丘濬两人都同意了,但是选谁来做这个正使呢?

    刘健就提出了一个人选南京右通政焦芳,刘吉一听就有些摇头,他对于这位大名鼎鼎的焦学士可是清楚的很。

    焦芳是河南泌阳人,跟刘健是老乡,所以刘健才不断的提拔他。但是这个焦芳是一个挺奇葩的人物。

    焦芳资历很老,是天顺八年的进士,跟李东阳谢铎是同科,那一年因为科场大火,烧死了不少举人,但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活下来的人之中就出了一批人杰,比如焦芳就是其中之一。

    焦芳家里穷的很,自幼乞讨为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而且这个人其貌不扬,黑不溜秋,还长了一副驴脸,所以李东阳曾经笑话他左相马尚书,右相卢侍郎,合起来正好一个驴。

    这就导致焦芳养成了一副睚眦必报的性格,他是李贤的门生,与程敏政也是老朋友,更是万安的仇人。

    焦芳在朝中担任编修时想当学士,万安跟人闲聊时候提到这件事,万安就说焦芳这样的人不学无术,也配当学士?

    这句话被焦芳知道了,焦芳大怒,他就到处宣扬,这肯定是万安同党彭华在背后算计我,如果我做不了学士,我一定会刺杀了彭华。

    面对这样的狠人,彭华当然十分害怕,央求着万安提拔焦芳为侍讲学士。当然其后不久,焦芳就被贬到了贵阳,所以焦芳就恨透了万安彭华。

    但是万安倒霉后,焦芳作为当年的被迫害对象,却时来运转,节节高升,现在已经混到了南京右通政,当然这个官职相对于他的资历而言,还是有些偏低,所以焦芳常有不足之感。

    所以刘健提出了焦芳这个人选,刘吉就连连摇头,但是刘健却强调道,“焦芳的个性正合适。”

    刘吉丘濬这才恍然大悟,焦芳去新公司干嘛的,就是要跟商人太监们吵架多要点股份,再加上一个能言善辩的谢迁,这不正好发挥了焦芳的特长吗?

    所以内阁三人就一直同意了焦芳谢迁这对组合,然后就立刻票拟,等弘治看到之后,他又添加了刘瑾的名字。

    刘瑾自从在苏州惹出麻烦之后,就一直被冷冻,现在一年过去了,弘治觉得应该让刘瑾出来了,发挥他的长处。

    因此这样的圣旨出来之后,顿时朝野一片哗然。这三个人凑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太监刘瑾不用说了,在苏州差点闹出了民变,不知道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他,还非要用他。这焦芳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又好背后议论人,小人一个。但是谢迁谢状元可不一样呀,风度翩翩,文采风流,怎么跟这两位凑到一起去了?

    此时刘吉对于谢迁公然的蔑视就引起了朝野的注意,因此舆论再一次把谢迁在成化二十三年的旧事给掀了出来。

    当年谢迁说的理直气壮,“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

    谢迁的意思是,皇帝要选妃充实后宫,理所应当。然而,三年服孝期还未结束,先帝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突然谈起选妃这种事情呢?

    这样一来,弘治就显得很尴尬。因为本来就是他自己提出,要为先帝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