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氏叹息了一声,“也是一个苦命的,令堂现在可还好?”

    张超就仔细介绍了一下他自己的身世以及与于家相认的过程,听完之后,范氏也是老泪纵横,“张老爷,令堂也不容易,你要好好孝顺于她呀。”

    张超点点头,“晚辈自当如此。只是大娘请勿再这般称呼于我,晚辈受不起。”

    范氏苦笑了一下,“老身早已经被被赶出家门,怎么好随便攀附张老爷?”

    张超十分严肃的说道,“当年那场大难,大娘和苦奴都是受害者,晚辈窃以为范家不当如此。”

    范氏摇摇头,“范家也是没有办法,谁让我舍不得丢下苦奴,怪不得他们。”

    张超也只能在一旁叹息,良久才说道,“晚辈见苦奴十分魁梧雄壮,想请他作为晚辈的护卫,不知道您老是否同意?”

    范氏当然知道张超的好意,但是这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谁知道有没有毒?另外她独自把苦奴拉扯成人,心里也有些不舍,“多谢张公子的厚爱,只是苦奴蠢笨,就怕误了公子的大事……”

    张超见状连忙说,“大娘您病的不轻,苦奴还没有成家,晚辈以为,为了你们母子考虑,大娘也该让他出去寻一份差事。”

    范氏沉思良久,突然盯着张超问道,“张公子,老身想听听您的实话,为什么对苦奴这般厚爱?”

    张超也沉默了,他想了想,迎着范氏的目光,坚定的说道,“同病相怜。”

    范氏没想到张超这么说话,突然间眼泪就涌了出来,她擦了擦眼睛,支撑着起身,让苦奴给张超跪下,张超想阻住,却被范氏拦住了。

    范氏喊着苦奴的名字,摸着他的脑袋,流着眼泪说道,“苦奴,从今往后,张公子就是你的主人,你当忠心侍奉,尽职尽责,决不可有二心。明白吗?”

    苦奴有些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做,只是他一向孝顺,就叩首道,“孩子明白了。”

    范氏又让苦奴向张超行礼,苦奴叩首完毕后,憨憨的对张超说道,“张公子对俺这么和气,孩子愿意护卫张公子,只是娘亲还在病中,俺要先照顾好娘亲。”

    范氏听完之后,却怒道,“苦奴,你没有听到娘的话吗?怎可这般无礼?”

    张超非常明白范氏的心理,他笑着说道,“苦奴,你孝顺母亲,这是好事呀,我当然要成全于你。”

    他又转头对着范氏说道,“大娘,您想必也知道张超广有身家,济世医院也是张超的家业,您随我去医院治疗一番,也可免了苦奴的担忧。”

    苦奴听完,十分高兴,“俺知道济世医院,那是给皇亲国戚看病的地方,让他们给娘看病,那当然好,”

    苦奴突然有些苦恼的说道,“只是俺现在没钱,能不能先欠着,等俺有了薪水,再还给公子。”

    范氏一边听着,一边流着眼泪,张超也是十分感动。他拍着苦奴的肩膀说道,“苦奴放心,我一定尽力治好大娘的病。”

    然后他对着犹豫的范氏说道,“大娘,难得世上有这样淳朴孝顺的好孩子,您就不要再推辞了。

    再说苦奴跟着晚辈,您想必也不放心,还不如跟着晚辈去看一看,就明白晚辈到底用心如何。”

    张超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范氏实在没有理由拒绝。她略微收拾了一番,然后张超和苦奴把她强行扶到轿中,送到了济世医院。

    检查一番就发现,范氏是操劳过度,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现在身体已经十分虚弱,所以只能好好休养,慢慢补回元气。

    张超这才放下了心,他拉着苦奴说道,“苦奴,你母亲操劳过度,需要好好休养一番。这段时间你就跟着王六一起操练,闲暇时就待在医院,照顾大娘。”

    张超又想了想,问道,“大娘给你取了名字没?总是苦奴这么叫来叫去,十分的不雅。”

    苦奴挠了挠头,有些苦恼的说道,“俺也问过娘亲,她一听就发怒,俺就不敢再问了。”

    张超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既然如此,你就随我姓吧。你如此魁梧雄壮,希望你以后可以威震天下,你就叫国威好了。”

    国威高兴的咧着嘴哈哈大笑,“好好,俺有大名了,国威,国威,听着就威风。”

第244章 内阁的争论() 
张超安顿了国威母子之后,才带着王六等人回会馆。王六也知道张超心情不佳,就安慰道,“三爷,现在已经好了不少了,要是在太祖太宗年间,像苦奴这样的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您也别太难过了。”

    张超回头盯着王六半晌,才说道,“我难过又能改变什么,这样的事情我听多了见多了,早就是铁石心肠,今天只是尽一份心罢了。”

    张超的奏折到达内阁后,内阁三人互相传阅后,都沉默不语。对于张超请谥,他们早就有所耳闻,从南京济世报的舆论造势,到张超新年上书,很快就会有一大堆的应和的奏折。消息灵通的三人早就有心里准备。

    就如同张超的奏折所说,既然于谦已经事实平反,那么为了鼓舞仁人志士的报国之心,给于谦一个谥号是应当的,也是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心知肚明的理由,四十多年过去了,当事者基本都不在人世,连皇帝都换了两个了,这个时候彻底平反,难度也不大。

    另外朝中于家还是很有一些势力的,于冕妹夫朱骥掌管着锦衣卫,跟文臣们关系很不错。于冕的姻亲倪岳,现在更是官居礼部左侍郎,为人大公无私,十分的精明强干。

    所以三人都知道,这一件事情处理好了,无论在官场,再民间,还是士林,名望肯定都会大增。

    刘健是天顺年间的进士,这个人沉默寡言,胸有大志,进入翰林院后,他闭门读书,谢绝交游,众人都称他为木头,所以他与于谦案的各方都没有牵扯,也是因此他最是淡然。

    所以刘健很干脆的说道,“当准张超所请,谥号可下礼部翰林院议。”

    徐溥欲言又止,就没有说话,这时轮到首辅刘吉,刘吉瞥了一眼徐溥,很是激昂的说道,“于公蒙冤,天下尽知,这谥号不仅要给,还更要是美谥,如此方可激励忠良,也更彰显朝廷的悔过之意。”

    刘吉说完之后,扭头看了一眼徐溥,“谦斋,你如何看?”

    刘健担心的看了一眼老搭档,徐溥有些犹豫的说道,“于公当年所为,虽然忠于社稷,但是争议也颇大,又事涉英庙,我看还是谨慎点好。”

    刘吉嘴角上翘,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他笑着说道,“既如此,可先呈报天子。”

    徐溥和刘健同时点头,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着急,可以慢慢讨论,等待意见统一。

    三人继续票拟,突然徐溥啪的把一本奏折拍在案上,怒道,“这白廷仪是怎么回事?治河的方案年前就已经订好,现在他又要开凿十二条月河,如此出尔反尔,朝廷如何能够放心?”

    一听是关于治水,两位刘阁老同时就停下了笔头,这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这一回大明整整动员了三十多万人,在河南,山东,南直隶北部同时治水,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考虑到前元的亡国教训,这一次使用的都是能臣干吏,又让萧敬代表皇帝在江南拼命敛财,才凑够了治水预算所需要的庞大物资,现在还要开挖十二条月河,怪不得徐溥发火,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呀!

    刘健年轻,他首先抢了过来,一目数行看完之后,这位擅断的大臣,此时有些犹豫,他发现白昂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这一份治水计划的核心是导黄入淮,这有一个前提,黄河水进入淮河时,流量已经大为减弱。但是,如果是更大的洪水呢?

    一旦入淮的洪水超过了淮河的承受力,那么淮河沿岸势必将遭受灭顶之灾,而张秋河将会率先发生决堤,成为整个淮河大水灾的导火索。

    而张秋河西接黄河,东接京杭大运河,是北方水路交通的枢纽,如果张秋河一旦出事,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有明一代,每一年要从江南运输四百万石粮食用于边军和京师,要是运河这条大动脉被洪水冲断了,大明帝国立刻就岌岌可危。

    所以白昂想到了,未雨绸缪,通过开凿十二条月河,将部分黄河水引入山东两条河流入海,从而缓解淮河的分流压力,这样就可保万无一失。

    刘健看完之后,默默的将奏折递给刘吉,刘吉看完以后,也是眉头紧锁,他知道白昂说的在理,但是没钱呀!

    这两年好不容易攒下了一点家当,大水一冲,安顿灾民,治水,哪一项不用钱?天子为什么大张旗鼓的把张超的名字写在墙上,与各地大员放在一起,就是因为他善于理财。

    刘吉思索再三,牙一咬,一只羊是赶,两只羊还是赶,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怎么可以半途而废,所以他十分坚定的说道,“当允白昂所请,所需钱粮物资咱们给他想办法,雨季前,一定要修好。”

    徐溥坚定的摇摇头,“首辅,这次绝对不行,您应该知道,户部已经空了。”

    刘吉厉声喝道,“那就请天子发内库,这一次不一劳永逸,万一过两年又来了大水,就要从头再来,到时候你我就是千古罪人。”

    刘健苦笑着插话,“天子的内库也好不到哪里去,年前犒赏京营内库太监已经是叫苦连天。”

    刘健眼珠一转,“张超的公司倒是有钱,要不今年的分红不发?”

    刘吉立刻有些动心,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现在盯着的人太多了,藩王,勋贵,内廷,要是一毛不拔,朝廷信用全无,日后就更难办了。”

    刘吉这么一说,徐溥和刘健也是叹气,徐溥无奈的说道,“当日要是听了王公的意见,咱们直接官卖就好了。”

    “那之前的几十万钱粮咱们一分钱也收不到,张超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三人面面相觑,唉声叹气之后,刘健说,“要不,把张超招来,问一问他的看法,此子似乎对于理财很有一套。”

    “离会试没有几天了,这个时候召见他,万一出了什么流言蜚语,搞不好会毁了他一生,行不得,行不得。”

    刘吉否定之后,想了想,“这样吧,让倪岳去问问张超,他们毕竟有亲戚关系,这一次倪岳也不参与会试,他来问比较合适。”

第245章 倪岳问策() 
既然刘吉召见过张超,那为什么这个时候三位阁老要避嫌呢?这是因为年后弘治三年的会试就算是正式拉开了帷幕,朝廷高官的一举一动此时都很受关注,所以没必要的麻烦还是少招惹的好。

    倪岳接到内阁的指令后,想了想,就请来了于谦的女婿锦衣卫指挥使朱骥,二人一起召见张超,既是认亲,也是一个见证。

    张超没有主动去拜见这两位也是有原因的。一来他身份尴尬,要是急哄哄的上门认亲,对方万一不承认,那他这个大名士就尴尬了,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防。

    二来给于谦请谥号,他要首先上书,如果拜见时不提及这件事肯定不可能,但是要是提及了万一这两位不赞成,他可怎么办?

    所以他索性谁也不拜见,等着他们召见,果然这一天很快就到了。

    张超在去往倪岳家中时,想想这两位的身份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朱骥是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