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不怕被撑死吗?
第194章 棉花与月港()
张超现在已经动员很大的力量在江北种植棉花,在加上掌握在蒋琮手中的庄田,目前他们第一年就已经有了十几万亩的棉田,今年的棉花已经在采摘,肯定是个大丰收,因为大雨都跑到河南去了。
张超预计加起来数百万斤的皮棉肯定是有的,皮棉再由早有准备的仿珍妮机工场纺织成纱,然后分配到一个个由一百部以上的织布机组成的工场织成布匹。
这些纺纱工人基本都是北方的流民和本地的农民,男的种植棉花,女的纺纱织布,人力成本非常低廉。据张超所知,蒋琮那边比他做得还要过分,剥削更加残酷,而且规模更大。
虽然张超他们的产品由于工人技术原因,质量可能比高端的松江布有所不如,但是成本低廉,随着明年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冲击苏松的棉布市场,这是张超现在不希望的,扩张太快风险也随之更大。
所以他给林先生详细介绍完之后,又让人搬来了几卷不同质量的布匹,“伯父,这是我们的样品,到了年底,多了不敢说,上百万匹总该有的,明年估计会更多。而且价格肯定比市场上同档次的松江布要低。”
林先生蒙了,按照当前的物价,一百万匹布怎么也得值十来万两银子,当然这不可能是张超一个人的,但也是极其惊人的,才一两年功夫他怎么经营出如此大的身家,真是不可思议。
不仅仅林先生感到不可思议,南京这些太监们也是快疯了,他们没有想到稍稍改进了一番,他们竟然可以在棉田上赚上几万两银子,这比种粮食会多出几倍的收益,那还等什么,干吧。
整个江北控制在太监和朝廷手中的庄田,军队的屯田,怎么着也得有几百万亩,就算是一半种上棉花,那收益,想到这里,太监们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太监们现在愁的首先就是织了这么多的布怎么卖出去,幸亏全国各地都有镇守太监,实在不行,拉拢他们一起卖,只是想到要给他们分一杯羹,蒋琮等人就十分的不愿意。
正在这个时候,林先生来访,正是瞌睡了来了枕头,张超能不热情接待吗?
林先生仔细研究了张超的样布,看起来相当不错,既然价格比松江布要低,当然从张超这边买。
“布匹质量不错,只是福建一省需求有限,贤侄,你一下子织出这么多,这价钱可要好好商量一番。”
张超心说,我还不知道你老先生的鬼主意,
“呵呵,伯父您在月港的生意做的不小吧,这么点棉布还怕卖不掉。”
张超说的轻飘飘的,林先生却是脸色大变,他强制自己镇定下来,笑着说道,
“贤侄说笑了,月港在何处呀,老夫这个漳州人都不知道,你又如何得知?”
虽然看起来似乎很正常,但是他先是心有余悸的朝外看了看,又微微颤抖着手,再也没有了刚才的镇定。
张超哑然失笑,“林兄怎么可能跟我说这个?伯父可不要错怪了他,至于如何得知的,那就是侄儿的秘密了,不方便透露。
月港在九龙江入海口,外通海潮,内通山涧,因形状似月而得名。所以福建的海商就通过此港不断地出海,林伯父,我说的没错吧。”
张超毫不留情的揭开了真相,这一次林先生终于忍不住了,他嗖的一声站了起来,
“你,你是如何知道月港的?是小八告诉你的?”
一个远在南都的举人竟然知道月港的存在,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张超现在已经入仕,他要是散播出去,林家立刻就是覆顶之灾,不由得他不慌张不着急。
“伯父,您也不用担心消息会走漏出去,除了我很少有人知道此港。你我两家也颇有交往,您不必如此紧张。”
林先生见自己的底细都被张超挖了出来,只好一屁股坐了下来,无可奈何的说道,
“关乎身家性命,老夫不得不紧张呀,贤侄,既然说到这种程度了,你有什么要求就尽管开吧。”
张超微微一笑,“伯父,您误会侄儿了,我可不是想讹诈您,是想跟您合作,我这棉花生意都透露给您了,您却跟我打马虎眼,这有点是不过去吧,所以不得不揭穿您。
不瞒您说,我对出海很有兴趣,总想着哪一天能畅游大海,我也有一个小船厂,可惜不知如何入门。
现在您屈尊来访,侄儿就想着搭一搭您的顺风船,让我的船队也出海走一番,不知您意下如何?”
林先生心说,张超的理想真是不错,还遨游一番,你一个内地估计连大海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吧,想分一杯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也不能让你随便如意。
“贤侄,你久在内陆,恐怕不知道大海的危险吧,出海可是九死一生之事,你身娇体贵,前途远大,犯不着如此行事。”
说完,林先生又大肆渲染了一番出海的危险,张超微笑着听完,
“林先生恐怕有所不知,您这席话,已经有人跟我说过了。
当日潘部堂就问我为什么要出海,在我看来出海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要解决大明的各种弊病,开海不得不行。”
说完,张超就开始说起当日他是如何跟潘尚书沟通的,最后张超坚定的说道,
“林伯父,侄儿现在已经是举人,离出仕只有一步之遥,也该想想未来的仕途了,若为良相,就要有超前的眼光,所以不得不探究一番。”
林先生这辈子第一次听到有人对出海评价这么高,他不自觉就有些陶醉了,要是能开海,那该多好呀,福建人期盼这一天已经很久很久了。
“禁海可是祖训呀,贤侄你真能改过来吗?”
张超不以为然的笑着说道,“太祖的祖训倒是有不少,只是不知道太监不可干政的铁牌子现在在哪里?
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事在人为,不尝试一番怎么知道不行。只是不知道林伯父您愿不愿意试一试了?”
林先对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有些不明白,但是张超的意思却很清楚了,他沉默了一会,最后说道,“不知道贤侄想怎么做?”
第195章 和好()
张超笑着问道,“伯父,具体怎么做,我虽然有一些粗略的想法,但还不成熟,所以还是先说说棉布吧,只要您吃的越多,我们的机会就越大。”
林先生眼睛一亮,他思索了一会,“只要福建禁海还是如同现一般,我们吃下贤侄的货绝没有问题。”
张超心中先是大喜,继而大惊,这些福建佬真是胆大呀,把走私玩的这么大,这是祖传的本事呀!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此一来他还怎么才能获得主导地位呀。
张超压制住内心的震惊,继续与林先生交谈,他发现这些人活动的区域不仅仅是日本东南亚,印度洋也有涉及,这个时候中国人不仅仅是大海的看客,更是主人,只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可以做的更多,真是太可惜了!
张超与林先生相谈甚欢,然后又设宴款待了一番,张超来自后世,所以也不讲究什么士大夫的礼节,就抱着明镇把家中亲人一一介绍给林先生。
林先生是十分感激甚至感激,这可是通家之好呀,他跟潘尚书认识这么久了,也没有这个待遇呀,士农工商可不是白说的。要不然林家也不会一心栽培林举人读书,地位太低了。
当他看到活泼的明英时,心中那个主意就更加确定了。就试探的跟平安交谈,
“平安老弟,你们张家如今越来越兴旺,真是让人羡慕呀,只是这几个孩子都大了,他们的终身大事,你可要好好挑一挑,千万不要耽误了。”
这正说中了平安的痒处,明德有幸聘了李解元的亲妹妹,这是何等的荣耀,所以他骄傲的说道,
“林老哥说的正是,托吾弟的福,犬子明德的未婚妻子正是李解元的亲妹妹。”
林先生眼神一黯,原来早就有人想到了,“门当户对,真是门当户对,老弟,有福气呀,真是可喜可贺!”
张超在一旁听到后,却灵机一动,
“大哥,你总是这样,我很难做人的,你看明英就不高兴了。”
“哈哈哈,那你就给明英再找一个好媳妇呗!”
张超为难的摇摇头,“好媳妇哪有那么好找的,”
他转头看着林先生,以开玩笑的语气说道,“林伯父,你要有好孩子,也请给我们家明英介绍一下。”
“哈哈哈,好说,好说。”
林先生很愉快,张超能这么说还真有门。就这样,宾主尽欢,林先生也满意而归。
“超哥,我总觉得这位林先生有些不对劲,你可要当心呀!”
张超对自家兄长的眼力十分佩服,这个时代的海商,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海盗,林先生再怎么掩饰,也瞒不过同类,平安可是贩过私盐的,也不是什么善类。
“大哥,我明白的,您请放心。”
过了两日,鹿鸣宴就要举行,这是乡试的最后一个程序,所有的新举人都要参加,一起欢送考官,还要吟诗纪念,同时南都的高级官员们都会出席。
就在当天早上,七十多岁的潘荣屈尊来到谢铎府上,
“鸣治,老夫观你近来有些闷闷不乐,五十而知天命,有些事情我以为你早就看明白了。”
“老部堂,张超行事如此肆无忌惮,您就这么无动于衷吗?”
潘荣没有说话,示意谢铎继续,
“我原来以为张超是为国为民,就算他行事有些怪异,也能理解。可是这一回那个股票是怎么回事?
这个也就算了,应天府乡试,什么运气好,我看就是作弊,而且不是他一个人,是整整八个人,视科举如儿戏,晚辈有这样的学生,能高兴起来吗?”
潘荣叹了一口气,“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揭发?”
谢铎哑然无语,潘荣继续,“一来你根本找不到证据,二来你也知道时机不对,现在还用的上张超对不对?”
谢铎默然,潘荣继续说道,“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气节是好,但那有什么用?现在国家危难,需要的就是张超这样的人。
自古以来,这样的人物哪一个是好相与的,哪一个不是誉谤集于一身?你饱读经史,应该比我还要熟悉才对。
对于这样的人物,就是要用其长,避其短,所以你该做的是好好想一想怎么避其短,而不是在这里跟老夫抱怨。”
谢铎老脸通红,连忙起身谢过潘尚书的提醒。
“鸣治,你要知道,世间如你这般忧国忧民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需要以利相驱,你没看到南都官场大部分人都喜气洋洋的吗?就算有抱怨的,也是哀叹股票买少了。
这一点张超是明白人,你到现在还没有参透呀!。”
潘荣歇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再说这八达,他们能中举,是真的巧合还是有意作弊,你我都只是猜测。刘震与张超素昧平生,他真的有那个胆子泄题吗?而且作弊的人敢这么理直气壮吗?
我了解过,这八个人在印刷永乐大典这件事情上都出力颇多,可见人以类聚,这八个人都是干材。科举说到底是为国择才,你也不必太挂怀。”
潘荣这段话半真半假,更多的是劝慰之意,实际上他也相当无奈。